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46岁。1989年8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1个月后查周围血红蛋白50g/L,白细胞3.8×10~9/L。当地医院予叶酸、右旋糖酐铁、康力龙、胸腺因子等治疗5个月无效。于1990年6月以贫血原因待查入院,经骨髓及各项检查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用中药治疗,间断输血、血红蛋白维持在100~110g/L出院。一直服用中药,间断服用泼尼松。1991年8月始头晕、乏力症状明显加重,于1991年11月再次入院。  相似文献   

2.
女患,42岁。以进行性贫血、发热伴左下腹疼痛20天入院。有服解热镇痛药史。查体:明显贫血貌,口腔粘膜及胸腹部散在出血点。白细胞2.1×10~9/L,血红蛋白60g/L,血小板70×10~9/L。骨髓象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经反复小量输血、丙酸睾丸素、维生素B_4、鲨肝醇及支持疗法治疗1周,效果不著,仍发热。后加用中药清热、凉血、解毒等方剂治疗3周后体温平稳,骨髓象呈恢复期改变。继续治疗2月余,骨髓象示缓解,末梢血象正常而出院。随访4个月,患者健好。  相似文献   

3.
同时发生两种原因的危重溶血性贫血十分罕见,现将本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29岁,1986年12月因感冒服用速效感冒胶囊及扑热息痛,3天后下肢出现散在出血点、发热、齿龈出血、月经增多,经骨穿确诊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应用ALG治疗2疗程,肌注丙酸睾丸酮,口服强的松。1987年5月血象好转(Hb 80g/L,WBC 4.0×10~9/L,BPC 100×10~9/L)而出院。1986年曾怀孕2个月,因患有再障作人工流产。1990年5月第2次妊娠,起初无任何不适;1991年2月因尿路感染,用抗菌素无效,继后高热,腰背酸痛,尿色呈褐黄色,乏力,心悸。血常规:Hb 72g/L、WBC 3.35×10~9/L、BPC 70×10~9/L、网织红细胞4%,涂片见有核红细胞。体检示巩膜黄染,心肺(一),腹软,孕7月,胎心正常,肝脏未及,脾脏肋下触及。诊断:“溶血性贫血,原因待查。孕7月”转来我院住院。以往曾输血,未出现输血反应。  相似文献   

4.
安乃近中毒致急性溶血性贫血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乃近诱发溶血已有不少报道,但多数是常规量所致的G6PD缺乏性溶血.本文报告2例系中毒所致.1 病例介绍 例 1,女,37岁.因与人口角,8月12日晚11时40分服安乃近100片(每片0.5克),30分钟后出现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出胃内容物(食物及部分药物).8月13日零时30分入院.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正常,神清,表情淡漠,皮肤无出血点、瘀斑及黄染,余无异常.RSC3.68×10~(12)/L,Hb105g/L,WBC5.2×10~9/L,PC195×10~9/L,Ret0.5%,进院后给予洗胃、导泻、利尿、护肝治疗、8月15日患者头晕、乏力加重,尿呈浓茶色,皮肤、巩膜轻度黄染、RBC2.28×10~(12)/L.Hb65g/L,WBC16.5×10~9/L,中性87%,尿三胆阴性.尿潜血性.8月17日RBC降到1.6×10~(12)/L,Hb40g/L,Ret2%,尿潜血强阳性.经用皮质激索,碱化尿液,输血等治疗,8月19日皮肤黄染消失,HB上升.治疗1周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46岁。因全身乏力伴周期性发热、皮疹、双足疼痛1个月,加重2周,于2001年10月22日入院。2001年9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乏力、发热,体温高达40℃,双足疼痛、肿胀,伴全身皮肤散在红色皮疹,以颜面及四肢多见。曾于当地医院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5.9×10~9/L,红细胞1.84×10~(12)/L,血红蛋白75 g/L,血小板39×10~9/L,给予多种抗生素、消炎止痛及输血治疗无效。检查:体温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64岁,1984年2月始感乏力、头昏、纳差、消瘦,呈进行性加重。一个月后血红蛋白(Hb)3.5g/L,白细胞(WBC)4.6×10~9/L,血小板30×10~9/L而急诊入院。无发热、出血、骨痛、视物障碍及尿便异常。既往健康。查体:消瘦,重度贫血貌,皮肤未见异常,浅淋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7岁。因面黄、乏力1年余,以贫血原因待查收住院。患儿自幼食欲不振,近1年来出现面黄、乏力、懒动,4个月前因贫血曾输血1次,输血后一般情况好转,但近1个月来病情加重。查体:发育一般,面色苍黄,心前区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余无明显异常。辅助检查:肝功能正常;HGB45g/L,RBC2.1×10~9/L,WBC6.4×10~9/L,RC0.3%;大便蛔虫卵少许/高倍镜,OB(-)。胸片示先心病(室缺);心脏彩色多普勒B超示左室条索。胃肠钡餐透视示食管短,贲门位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18岁,因面色苍白24天,发热咽痛10天入院。患者于24天前出现面色苍白,并进行性加重,伴头晕、乏力,10天前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39℃,伴咽痛。在当地医院拟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AA)。给康力龙、生白能、丙种球蛋白及抗炎对症支持治疗,病情无好转。追问病史,患者2个月前查体发现HBsAg(+)、HBeAg(+)、抗-HBcIgG(+)、ALT398U,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并于1个月前开始皮下注射干扰素300IU,1次/d,14天后改为1次/2d,共用17次。用药前外周血:WBC6.9×10~9/L,HGB88g/L,PLT291×  相似文献   

9.
患者 ,女 ,5 8岁 ,因头晕、乏力 ,浅表淋巴结肿大三年余加重一月 ,于 2 0 0 3年 6月 12日入院。患者 2 0 0 0年发现右侧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 ,且血红蛋白由 10 0g/L降至 66g/L ,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双向性贫血 ,给与叶酸和维生素B12 、铁剂治疗后血红蛋白升至 10 8g/L。.一月前头晕乏力渐加重 ,WBC 6.4× 10 9/L ,Hb45g/L ,血球平均体积 (MCV) 10 5 .5fl ,血红蛋白红血球平均比值 (MCH) 40 .9pg ,血红蛋白浓度对红血球平均比值 (MCHC) 3 88g/L ,PLT 186g/L。体查 :重度贫血貌 ,左右颈侧各触及一蚕豆大小淋巴结 ,质中等 ,可活动 ,无压…  相似文献   

10.
杨某,48岁,阴道淋漓流血伴头晕、乏力6月,经妇科久治不愈来院,无发热及全身痛。查体:重度贫血貌,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骨骼无压痛,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辅查:Hb23g/L,RBC0.78×10~(12)/L,WBC1.5×10~9/L,N0.58,L0.42,PC7×10~(?)/L。偶见幼稚细胞。骨髓片示单核系异常恶性增生,原始+幼稚为0.78,形态不规则,可见内外浆,内浆含有  相似文献   

11.
病人男 9岁因痰中带血,活动后气喘两年余,於1989年3月6日来我所就诊。查体:除轻度贫血面容外,其它无明显体征。两岁时曾因发热、咳嗽经当地医院诊断为感冒对症治疗。继之发现面色苍白,经通化市中心医院检查:血红蛋白30g/L,经输血后一度好转,但出院后逐渐发现面色苍白,遂去山东某部队医院就诊,做骨髓穿刺诊为苒生障碍性贫血,再次输血症状好转出院。至病儿7岁时,出现咳嗽、痰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31岁,工人。1987年6月因发热、牙龈出血、面色苍白、乏力20天住我院,经骨穿和组化诊断为AMLm56。经DOAP方案治疗3个疗程,复查骨髓象达到完全缓解。以后定期维持和巩固治疗。1990年8月,因受凉发热,皮肤出现出血点和瘀斑,骨关节疼痛、乏力1周而入院。体检:T38.6℃,慢性贫血病容,四肢皮肤散在出血点和瘀斑,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脏正常,腹软,肝肋下2cm,质软,边钝,无触痛,脾肋下3cm,质中,边界清,无触痛。实验室检查:Hb80g/L,WBC3.4×10~9/L,幼单14%,PBC80×10~9/L。骨髓象:单核系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转化为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 ,40岁 ,无明显原因出现鼻衄、牙龈出血并感腹胀 ,于 1994年 6月在当地医院发现脾肿大 ,诊断为门静脉高压症。入院行静脉高压脾大切除术。术中未发现门静脉高压情况 ,术后无症状改善 ,且出现头晕。1995年 6月再次去当地医院就诊。查 Hb 12 1g/ L,WBC14.3× 10 9/ L,血小板最高达15 0 0× 10 9/ L以上 ,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给予联合化疗及口服马利兰治疗无效 ,后行血小板单采术 ,症状好转出院。出院后间断服用马利兰治疗。 1个多月前 ,患者出现发热畏寒伴咽痛及张口困难 ,大便呈稀水样 ,无腹痛。口腔分泌物涂片找到霉菌 ,给予…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70岁。因反复发热、尿频、头昏、乏力,于2002年9月5日入院。检查血红蛋白41 g/L,血小板83×10~9/L,白细胞2.4×10~9/L,尿本周蛋白+,IgG 30 g/L。骨髓检查(骨髓瘤细胞54%)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给予输血等对症治疗,行MP方案化疗1次,因全身较差及经济条件有限,决定放弃进一步治疗,给予间断输血维持生命。2002年10月5~7日共输红细胞浓悬液8个单位,2002年11月15~28日共输红细胞浓悬液8个单位,2003  相似文献   

15.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使病情恶化,易诱发流产、早产、死胎。及时终止妊娠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我科对2例晚期妊娠合并再障行剖宫产术,术后母婴均正常出院。 典型病例:患者28岁,因停经34周,面黄乏力3个月入院。平素体健。入院查体:贫血貌,皮肤可见散在出血点。白细胞1.2×10~9/L,血红蛋白64g/L,血小板25×10~9/L。网织红细胞0.1%,中性粒细胞34%,淋巴细胞66%。骨髓检查:小  相似文献   

16.
男性,42岁,住院号891800。于1974年因面色苍白、乏力经武汉市中医院作骨髓检查确诊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用雄性激素、输血及中药治疗好转.1979年病情再度加重.内科治疗无效行脾切术.术后血红蛋白升至100g/L。1989年初再发贫血转入我院。查体:重度贫血貌,满月面容.表浅淋巴结无肿大.肝右肋下4cm,质硬,表面不光滑,有触压痛. 实验室检查:Hb40g/L.WBC3.8×10~9/L.Plt34×10~9/L,Ret0.3mm/1小时.ESR63mm/小时,血清AKP13金氏单位.AFP阳性.骨髓象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B超示肝脏不规则肿大.肝内布满大  相似文献   

17.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自然生存期3~5年,急变后生存期6~12个月,急变为一种细胞类型,我院血液科收治1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生存10年余,相继发生急粒、急淋变。急粒变后生存8年余,急淋变后1个月内死亡。 患者,男,39岁,1984年10月出现头晕、疲乏无力,并发现左侧腹部肿块来院检查,脾脏肋下8cm,血常规:WBC83×10~/L,中性分叶核0.21,中幼粒0.08,晚幼粒0.22,杆状核0.33,L 0.10,Hb110g/L,BPC280×10~9/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红比45∶1,粒系极度增生,原粒0.005,早幼粒0.08,中幼粒0.22,晚幼粒0.26,杆状核0.265,分叶核0.07,红系、淋巴系增生受抑,巨核细胞全片30只。诊断: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期。给马利兰治疗,体力基本恢复,脾脏回缩,门诊不定期检查,白细胞<15×10~9/L时停服马利兰。1986年10月病人再次出现头晕、疲乏无力和脾脏肿大,血常规:WBC2.9×10~9/L,N0.46,L 0.32,M 0.06,E 0.02,B 0.04,幼稚细胞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55岁。因“反复发热、乏力伴盗汗3年余,血象异常1个月”于2011年8月10日收住我院。2009年8月初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发热,体温波动于37.8℃左右,伴乏力、盗汗,至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WBC 2×109/L,血小板计数(PLT)30×109/L,Hb 129 g/L,肝脾肿大,诊断为脾功能亢进,遂予以切脾、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不适症状有所改善,血象逐渐恢复。2010年1月再次出现反复发热伴乏力,当地医院查骨髓象:细胞增生活跃,粒系增生活跃,中晚幼粒细胞明显增多;淋巴细胞比例正常,异性淋巴细胞占0.10。诊断为:(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病毒感染。予以抗病毒等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后患者一般情况可,无明显症状和阳性体征,未予治疗。  相似文献   

19.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转化为急性白血病(AL),国内仅数例报道。现将我院于1989年2月收治1例再障4年后转化为MDS(RAEB→RAEB—T→AL),报道如下: 患者,男,32岁。因头晕、乏力伴心悸、气急4年余加重半月,于1989年2月收我院。患者自1985年初头晕、乏力伴皮肤粘膜紫癜2月余,血象为Hb50g/L,Ret0.6%,WBC3.2×10~9/L,Plt4.0×10~9/L。分类:N50%,L47%,B1%,E2%。拟诊再障收某院检查。髓象示:髓片脂肪滴较多,增生低下,粒系仅见少量成熟细胞,淋巴细胞增高(占54%),幼红细胞明显减少,浆、网状细胞易见,全片未见巨核细胞,血小板散在少见。诊断再  相似文献   

20.
胃恶性神经鞘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6 8岁 ,10个月前因黑便二次入院。近 1年全身乏力 ,头晕、厌食、体重减轻约 5kg ,外院曾诊断为“缺铁性贫血”。治疗后症状略有好转。体检 :贫血貌。体温 37.5°C ,心率 88次 /min。余无特殊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 30 g/L ,红细胞 1.0× 10 12 /L ,白细胞 16 .4× 10 9/L ,中性0 .81,淋巴 0 .18。大便隐血 (++)。心电图 :无异常。腹部B超 :慢性肝脏损害 ,脾略大。胃镜检查 :贲门部小弯侧见黏膜下肿物 ,大小为 2cm× 2cm ,有分叶 ,菜花样 ,顶端溃疡。活检病理诊断 :胃低分化腺癌。X线检查 :胸片无异常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