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中山大学妇产科住培学员的批判性思维的现况,以针对性地在培训中加以干预,提高其批判性思维能力。方法:采用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量表对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招录的60名住培学员进行在线调查。结果:60名学员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247.60±22.20)分,仅2名学员(3.33%)分数大于280分,有正性评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数从高到低分别为:认知成熟度、寻找真理、开放思想、系统化能力、求知欲、分析能力、自信心,仅认知成熟度表现为正性批判性思维能力倾向。社会规培学员与并轨研究生、硕士以上学历学员与本科学历学员的CTDI-CV总分、7个特质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妇产科住培学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仍然有待提高,带教老师应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员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1):118-121
目的观察参与式情景模拟教学在全科医学门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年7月~2016年10月在本院全科门诊培训的76名全科医生及助理全科医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8名,实验组学员带教时应用参与式情景模拟教学,对照组学员带教时应用传统教学方式,观察两组带教结束后全科理论及门诊接诊能力考核成绩,并调查两组学员对带教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员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员的职业认同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员全科理论、门诊接诊能力考核成绩及对带教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科医学带教中,应用参与式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后,可提升全科医学门诊带教效果,增加学员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全科医学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结合医视考试系统在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11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专业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接受住培的17名学员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进入基地的10名学员设为A组;2018年进入基地的7名学员设为B组。采用形成性评价结合医视考试系统进行培训和日常考核,记录学员14次日常考核的成绩,通过考核成绩、问卷调查结果评价培训效果。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研究不同培训次数和分组对日常考核成绩的影响。结果:A组和B组学员在日常考核成绩[(133.49±13.81)分比(131.89±12.26)分]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次数(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干扰时)对日常考核成绩影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培训次数增加,分组对考核成绩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次培训后学员成绩迅速提升,后续成绩处于平稳趋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7名学员均对耳鼻咽喉科专业知识掌握、病历书写能力提高、通过住培和其他考试、同带教教师及时沟通方面的提高表示非常满意,且17名学员对带教教师和培训均非常满意。结论:形成性评价结合医视考试系统有助于提高耳鼻咽喉科住培学员的考核成绩,提升了培训质量,且适用于不同培训阶段的住培学员,得到了住培学员的认可。  相似文献   

4.
背景 全科医师是初级医疗保健体系和分级诊疗的重要支点,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全科住培)是培养高素质全科医师最重要的渠道,但目前我国的执业现状使学员易产生职业倦怠,分析其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可为完善全科住培管理和壮大全科医师队伍提供依据。目的 了解全科住培学员职业倦怠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9年3-4月,从江苏省13个市各抽取1家国家级全科住培基地,基地内全科学员全样本调查,共抽取682名学员。采用自制社会人口学调查表、职业倦怠普适量表调查学员的职业倦怠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全科住培学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682份,回收有效问卷60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8.6%。职业倦怠3个维度情绪耗竭维度得分为(15.34±7.02)分、去个性化维度得分为(9.17±6.36)分、个人成就感低落维度得分为(13.61±8.12)分。零倦怠检出率为43.7%(264/604),轻度职业倦怠检出率为27.3%(165/604),中度职业倦怠检出率为21.5%(130/604),重度职业倦怠检出率为7.5%(45/604)。体育锻炼次数、睡眠时长是全科住培学员情绪耗竭的影响因素(P<0.05);学历、体育锻炼次数、睡眠时长、参加住培年度、收入水平是全科住培学员去个性化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身份归属和体育锻炼次数是全科住培学员个人成就感低落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全科住培学员职业倦怠检出率较高。体育锻炼次数、睡眠时长、参加住培年度、收入水平、学历、性别、身份归属是全科住培学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建议加强全科住培学员体育锻炼和心理建设、探索构建“行业社会人”的培养模式、夯实基层基地的建设、提高全科住培学员薪资待遇等,来缓解或降低其职业倦怠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全科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学员对缓和医疗的认知和培训需求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 于2022年5月对浙江省杭州、温州、宁波、丽水4个城市共8家住培基地的147名学员进行调查, 了解其对缓和医疗的认知和培训需求等, 采用秩和检验分析影响学员缓和医疗认知的主要因素。结果全科医学专业住培学员的缓和医疗认知得分为(39.74±5.71)分。147名学员中, 103名(70.0%)学员表示需要缓和医疗培训, 100名(68.0%)学员认为有必要在社区推行缓和医疗服务, 分别有94名(63.9%)和100名(68.0%)学员认为全科医生应该或有能力成为缓和医疗的主要提供者。是否有宗教信仰(Z=-2.56, P=0.010), 在过去一年中失去亲人的经历(H=6.06, P=0.048)对其缓和医疗认知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科医学专业住培学员对于缓和医疗认知不足, 对缓和医疗培训的需求较大, 对开展社区缓和医疗服务有信心, 建议在全科医学专业住培中融入缓和医疗培训。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在深入分析口腔全科住培学员现有传统椅旁教学方式和模拟考核方式缺陷的基础上,针对性设计了线上典型案例模块训练教学。教学结束后,考试结果显示通过线上教学可提高学员的临床思维和决策能力,强化临床思维过程。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学员对线上教学方式满意。教学实践表明,设计的线上教学可提高案例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临床思维流程化、可视化,有利于提高住培学员对典型案例的临床决策能力,达到培养住培学员岗位胜任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背景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学员作为住培的参与主体,其对住培的现况反馈评价可直接反映培训的效果和质量,影响全科相关政策研究制定。目的 分析大型综合医院全科住培教育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为今后更好地做好全科住培工作提供参考,并逐步完善全科住培教育,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的全科医生。方法 于2018年5-6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6月结业的全部全科学员共200例为调查对象。通过无记名问卷调查和书面访谈了解住培学员情况。问卷主要包括5部分:全科住培学员的基本情况,全科学员的住培情况,对全科理念的了解情况,对全科住培情况的反馈,全科学员就业的基本情况。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0%。7.5%(15/200)的学员在2年内未通过执业医师考试;10.5%(21/200)的学员延期结业;94.3%(182/193)的学员在住培3年中受到导师良好的培养和影响;通过3年的全科住培,对全科非常了解的学员比例达到了83.0%(166/200),愿意从事全科工作的学员比例提升到了83.0%(166/200);在扎根基层全科工作的信心程度方面,仅有14.5%(29/200)的学员表示很有信心;113例订单定向学员中,52.2%(59/113)愿意回到基层工作,但3年后仅10.6%(12/113)的学员愿意留在基层;26例已找到工作的社会全科学员中,88.5%(23/26)继续从事临床工作,其中在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的学员占21.7%(5/23);15例委培学员中93.3%(14/15)的学员单位是县级医院。21例延期结业的学员中有61.9%(13/21)是因为休产假而延期,执业医师考试未通过和身体原因各占19.0%(4/21)。结论 住培基地应加强学员基础知识、临床技能和全科理念的综合培养,进一步提高全科学员的职业认同感,推广规范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提升学员的综合竞争力,加强带教师资队伍建设,多方面保障全科住培效果,依据全科就业真实状况,探寻提高基层全科岗位吸引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结合我院国家级住培基地和全科基地学员实际情况,并结合全国住培工作开展现状,不难发现住培医师临床思维能力普遍薄弱,科学规范的临床思维培养方法对提高住培医师临床诊治能力至关重要;注重培养住培医师临床思维能力,阐述探索观察—思考—阅读—对照的临床思维方法以及临床思维特性,使其系统掌握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及特性,并在临床实践中灵活运用,对提高住培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及临床诊治能力起到积极作用;建议推广观察—思考—阅读—对照临床思维方法及其特性,并以其为导向,不断探索实践,从而促进我国住培工作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全科带教缺乏全科思维及学科之间的衔接,是目前全科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本研究探讨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教学模式在全科医师规培学员临床教学中的实际效果。 方法 选择2017年在郑州人民医院进行培训的52例全科规培学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学员在临床教学中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即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实验组采用多学科协作的PBL教学方法,教学时间为2个月。采用出科考试(包括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形式比较2组学员的教学效果。 结果 实验组学员理论考试成绩和临床技能考试成绩分别为(92.7±2.5)分和(91.4±3.3)分,对照组学员理论考试成绩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分别为(80.3±5.3)分和(81.2±5.2)分,2组学生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学生对以MDT为导向的PBL教学方法的评价优于对照组学生对单一PBL教学方法的评价,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60°间接评价中,患者及医护人员对实验组学员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学员之间的评价,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提出问题总个数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多学科协作的PBL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全科学员的学习成绩,有利于学员全科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全科-专科”联合教学并过程评估对完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铜陵市人民医院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带教老师42人、住培医师29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全科-专科”联合教学并过程评估的模式培训,于培训前后对老师和住培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和临床演练评测,并从理论考试与技能操作、病例分析、辅助检查判读等方面对住培医师进行评价。结果 培训后,带教老师和住培医师中对全科理念认知很明确、对全科诊疗与专科区别很了解、对联合教学与专科教学区别很了解的人员数较培训前均明显上升,且认为会增加临床负担的人数显著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带教老师人文关怀、组织效能维度,住培医师各维度评估成绩均较培训前明显提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培医师培训后的理论考试、病例分析、辅助检查判读成绩均明显优于培训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科-专科”联合教学并过程评估的模式不仅能提高专科老师在实际临床教学中的全科思维,还能提升住培医师的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不同年级高职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为今后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某高职高专院校2011级、2012级在校的护理专业学生550名为调查对象,均为高中毕业入学,学制3年。采用问卷调查法,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与中文版评判性思维测量表(Chinese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TDI-CV)。对不同年级高职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及7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03名高职护生的评判性思维总分为(254.64±14.06)分,评判性思维能力较弱。课堂气氛和小组讨论是影响高职护生评判性思维的2个主要因素。结论:应进一步加大教学改革力度,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以促进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薛芳  赵静  宋松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11):1512-1513,1517
目的:调查本科和专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整群抽取本科和专科护生共500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和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254.33±9.11)分,专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227.53±8.88)分,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7个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专科护生(P<0.01)。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性格类型、是否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和教师是否运用仿真模拟教学(P<0.05~P<0.01)。结论:本科和专科护生具备正性评判性思维能力,但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和掌握安徽省全科医学师资的培训需求,为今后制定针对性更强的师资培训方案提供参考和依据。 方法 2016年8月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以自行设计的全科医学师资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对参加2016年安徽省亳州市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班的学员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全科师资在全科相关知识的培训需求、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培训需求、培训方式及培训形式等方面的需求,同时比较临床教学师资与基层教学师资在上述培训需求方面的差异。 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全科相关知识方面,学员对于"全科医学临床思维"的培训需求最高,占69.5%(66/95),而对"全科医学基本概念"的培训需求仅占32.6%(31/95)。临床教学师资对"全科医学临床思维"的培训需求比例高于基层教学师资(78.8% vs. 58.1%,χ2=4.759,P=0.029)。在教学方式培训需求中,学员希望在PBL(82.1%,78/95)和床旁教学(73.6%,70/95)上有所提升。在评估考核方式培训需求中,学员尤其希望在小型临床演练评量(mini-CEX)(52.6%,50/95)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SCE)(64.2%,61/95)两方面有所提高。学员感兴趣的培训方式依次为教学经验交流(85.3%,81/95)、教学示范(73.7%,70/95)、教学实践(64.2%,61/95)。 结论 通过调查,全科师资在全科相关知识培训需求、教学及考核方式培训需求等方面有不同的需求;临床教学师资和基层教学师资在上述培训需求方面有所差异,应在培训课程设置、培训方法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师资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病例引导式教学方法在外科护理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从2019年7月至2019 年12月期间在我院心外科进行临床实习的72名护理专业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科月份的奇偶数进行分组,定为奇数月份为干预组,偶数月份为对照组,各36名实习生。干预组行病例引导式护理实习教学,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习教学。比较两组实习生在教学干预前后的理论考试成绩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量表评分及科室实习满意度评价问卷评分。结果 实验后干预组理论考试成绩、批判性思维能力量表、科室实习满意度评价问卷各项目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在外科护理学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病例引导式教学方法,对于培养护理实习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护理基础知识和技能有积极意义,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临床护理工作对高职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要求,为今后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对143名临床护理老师应用自设问卷,依据批判性思维的7个方面对临床实习高职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价。结果:临床护理教师认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高职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更为重要的方面分别是具备推理和判断的基础知识、推理和判断能力、自觉运用批判性思维的习惯。结论: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依据临床工作的实际需求精心设计和有效实施,摸索出适合高等职业护理教育的批判性思维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制定适宜功能社区中青年人群的全科医疗服务内容和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引导其就诊社区、签约社区。方法2021年7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向上海市黄浦区功能社区中青年发放自制问卷703份,回收有效问卷670份,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中青年人群医保享有率高(94.2%),未签约家庭医生占比大(79%);中青年人群除中医推拿针灸、急救服务2项外,其他6项服务内容签约者的需求评分均高于未签约者(P<0.05);居住时长、是否签约全科医生是中青年人群对服务内容总体需求度的显著影响因素。结论功能社区中青年人群的需求呈现出优先自我诊疗、非社区首诊、对中医认可度高的特点,建议参考其需求特点和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制定适宜其人群的个性化服务内容和政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石景山教学医院五年制临床医学定向班学生急诊外科临床教学现状调查,找出影响教学质量的原因并提出和制定相应的对策,以利于急诊外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医学生的全面成长。方法运用调查分析法,总结、归纳影响急诊外科临床教学质量的相关因素和原因。结果医学生实习时间短、实际操作能力不强、教材和实习欠规范、临床实习精力分散、与带教教师交流和沟通不畅、急诊医学临床思维能力欠缺等是影响急诊外科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结论在急诊外科实习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突出急诊特点,注重外科基本技能的培养,注重实例教学,倡导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注重院前急救和急诊抢救训练,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强化教学质量管理和考勤纪律管理等,均有利于医学生急诊临床思维的形成和转变,进而提高临床实际操作能力,提升急诊外科的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临床医学和护理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为培养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出科学建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利用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量表(CTDI-CV)对590名临床医学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作为因变量;以学生的一般情况及相关因素作为自变量,包括性别、年级、专业、在读学历、独生子女、宗教信仰、家庭情况、户口情况、健康状况、兼职情况、课外平均阅读时间、喜欢专业、实习情况、成就感、是否了解批判性思维以及性格16项内容,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研究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临床医学和护理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与成就感、课外平均阅读时间、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了解和宗教信仰4个因素有相关性(P<0.01).结论 注重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加强课外阅读能力,增强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相关知识的了解,以及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高等医学教育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临床医学和护理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为培养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出科学建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利用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量表(CTD I-CV)对590名临床医学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作为因变量;以学生的一般情况及相关因素作为自变量,包括性别、年级、专业、在读学历、独生子女、宗教信仰、家庭情况、户口情况、健康状况、兼职情况、课外平均阅读时间、喜欢专业、实习情况、成就感、是否了解批判性思维以及性格16项内容,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研究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临床医学和护理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与成就感、课外平均阅读时间、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了解和宗教信仰4个因素有相关性(P〈0.01)。结论注重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加强课外阅读能力,增强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相关知识的了解,以及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高等医学教育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调查广西7家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带教师资对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综合职业能力的满意度,了解带教师资对在培学员的综合评价,从中找出问题,提出对策。 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广西7家国家首批认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533名带教师资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学历等)和评价内容(职业道德、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临床专业能力、教学与科研能力等)两大部分,问题采用5级Likert标度法,应答从正向到负向分别赋予分值5~1分,对收集的数据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 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560份,回收535份,回收率为95.5%;有效问卷533份,有效率为99.6%。受调查的533名带教师资对住院医师的综合职业能力总体评价较高,均值为4.17分,其中职业道德4.44分,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4.15分,临床专业能力4.04分,教学与科研能力3.64分;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医院和科室间的总体满意度得分有所不同,经t检验与方差分析得P值分别为0.474、0.328、0.872、0.945、0.466、0.1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广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职业道德总体满意度评价较高,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较强,临床专业能力尚可,教学与科研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