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顽固性感冒后咳嗽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该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多中心收集319例顽固性感冒后咳嗽患者,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其症状信息进行中医证候非线性降维研究。结果:在提取的4个公因子中,F1代表气滞痰郁证,F2代表肺脾两虚证,F3代表心肾阴虚证,F4代表风燥犯肺证,并且初步建立了各个证候的辨证要点。结论: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顽固性感冒后咳嗽进行证候分布规律研究是可行的,可为本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的证候要素,为该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预先设计的量表,对344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因子分析提取证素。结果:因子分析提取7个公因子,病位要素为心、肝、脾、肺、肾,相应的病性要素分别为精亏、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痰、血瘀、气滞,与临床实践相符合。结论: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轻度认知障碍进行证素研究是可行的,可为本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因子分析法探索感冒后咳嗽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感冒后咳嗽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该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多中心收集481例感冒后咳嗽患者,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证候信息进行中医证候非线性降维研究。结果:在提取的4个公因子中,F1代表痰阻清窍证,F2代表肺脾两虚证,F3代表心阴亏虚证,F4代表风燥犯肺证,并且初步建立了各个证候的辨证要点。结论: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感冒后咳嗽进行证候分布研究是可行的,可为本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苏晶  刘新泉  张殷建 《河北中医》2016,(10):1484-1487
目的应用聚类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分析视屏显示终端(VDT)视疲劳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为VDT视疲劳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尽量罗列临床VDT视疲劳患者所有可能出现的症状和体征,拟定VDT视疲劳中医证候调查表。通过SPSS 18.0统计软件,运用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分别进行各证候中医症状及证型的聚类分析,探讨VDT视疲劳的主要中医证候特征,得出VDT视疲劳这一现代疾病的基本中医证型。结果对调查表中常见的的44个症状进行统计学分析,获得的VDT视疲劳可归纳为4个中医证型:肝气郁结证(45例),气血两虚证(31例),脾虚气弱证(20例),肝肾阴虚证(11例)。结论肝气郁结证、气血两虚证是VDT视疲劳最常见的证型,与临床辨证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特应性皮炎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进行聚类分析和频数分析,得出以临床为依据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为特应性皮炎临床中医标准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聚类分析法对临床上特应性皮炎患者辨证分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上以风湿蕴热型、湿热蕴结型、脾胃虚弱型、血虚风燥、气滞血瘀型常见,其每一型均有好发年龄段。结论立足于临床研究的临床辨证分型为特应性皮炎临床中医标准化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本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共计500例,采集患者的四诊信息,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支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四诊信息的公因子,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并结合专业知识对因子分析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结果:采用因子分析法,共得出5个公因子,其中F1为血行瘀滞型,F2为脾虚气弱型,F3为阳气虚弱型,F4为气阴两虚型,F5为肝肾阴虚型,其中以气阴两虚型所占比例最大。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证型分布以气阴两虚型为主,因子分析法可以为探讨中医辨证分布规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轻度认知障碍中医辨证分型及用药情况,并初步探讨辨证论治规律。方法对1998-2010年万方数据库收录的中医诊治轻度认知障碍文献中的证型和方药,按标准术语进行归类,统计其出现频次,按频率大小确定常见证型和常用药物等。结果轻度认知障碍中医证型19个,常见证型有痰浊阻窍、肾精亏虚、髓海不足、气血瘀滞、心脾两虚、心血不足、气血亏虚、肝肾亏虚、脾肾亏虚;用方27首,常用方剂有通窍活血汤、归脾汤、地黄饮子、补阳还五汤、金匮肾气丸、七福饮、知柏地黄丸、还少汤、涤痰汤;用药117种,按功能归为15类,其中补益药、活血药、安神药3类使用较多,开窍药、化痰药也较常用。结论上述分析结果可为目前轻度认知障碍的辨证论治提供临床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将61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采用临床问卷调查,填写高血压病患者登记表格及中医症候分级量化表后进行辨证分型,分为无症状者、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型、证型不明确者,分析其证型分布规律性。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肝火亢盛证型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证型。辨证分型从高向低依次为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结论:研究表明,随着高血压病痛程的延长及中医辨证病机由实至虚的进展,患者的血压会逐渐增高,为辨证治疗高血压病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不同年龄段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索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不同年龄段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751例PMOP患者症状、体征、舌象、脉象四诊资料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χ~2检验分析年龄分布对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组合规律的影响,并对患者资料进行K-Means聚类分析,研究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结果:PMOP患者年龄分布与其基本中医证型阴虚证、肾虚证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型组合方面,不同年龄段有各自的特征,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45~54岁证候复杂,随着年龄的增长,证型变化趋于稳定,肾虚为主要症状,肝虚为多见。结论:PMOP患者以肾虚证,肝虚证居多,治疗以补肾为主并结合中医辨证施治。在中医证型组合方面,不同年龄段的中医证型有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糖尿病足坏疽(筋疽型)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糖尿病足坏疽(筋疽型)的中医辨证及其客观化、规范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136例糖尿病足坏疽(筋疽型)患者,制定糖尿病足坏疽(筋疽型)四诊信息采集表,建立数据库,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及证素辨证的方法,进行中医证候研究。结果因子分析共获得17个公因子,结合专业知识进行聚类分析,依据证素辨证的方法获得4种有效中医证型,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湿热毒盛证、血脉瘀阻证、气血两虚证、热毒伤阴证。结论糖尿病足坏疽(筋疽型)以湿热毒盛证最为多见,湿热为其主要证素;其余依次为血脉瘀阻证、气血两虚证、热毒伤阴证。  相似文献   

11.
103例SARS住院患者中医证候规律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证候群指标,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动态收集SARS住院患者四诊资料,构建证候四诊合参指标数据库,运用描述性统计及聚类分析方法.结果:103例SARS住院患者中医证候四诊合参指标聚类分析表明,早期病例指标聚类以表寒里热及湿热遏阻肺卫兼挟证为主;中期表现为3型,以邪阻少阳、热毒壅肺及湿邪兼挟证为主;极期以湿热毒壅肺证,湿热瘀壅滞中、上二焦证,湿热蒙闭心包证,瘀血阻络证为主,并可出现伤气伤阴;恢复期以气阴两虚及气虚挟湿挟瘀为主.结论:SARS的中医证候具有一定的发病时间规律及证候动态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中医证素辨证体系探讨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中医证型分布,为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101例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制定四诊信息采集表,建立数据库,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及中医证素辨证方法,进行中医证候研究。结果:通过因子分析共获得16个公因子,进一步结合中医理论及临床知识进行聚类,依据证素辨证的方法共获得6个病性及3个病位证素,分别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热、血热与心、脾、肝。结论:对分析得出的病性及病位证素进行组合,获得4种有效中医证型,分别为阴虚热盛证、脾阳不振证、心气亏虚证及肝肾阴虚证。  相似文献   

13.
焦虑症中医证候多元分析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焦虑症的客观辨证方法。方法:对符合CCMD-3广泛性焦虑症诊断标准者,填写中医临床症状表,并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焦虑症的中医症状、证型分布特征。结果:聚类分析将焦虑症的临床10余种证型简化为5种证型组合。5种证型组合中复合证候较多,以心脾两虚型最为多见,与临床观察实际基本符合。判别分析进一步显示了每组证型构成表征的权重和具有鉴别意义的表征,为实现客观辨证提供了依据。然而,聚类分析所得到的证型分类与传统中医辨证分型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多元分析方法是焦虑症实现辨证客观化的途径之一。但聚类分析所得到的证型如何实现与传统临床治疗经验的对接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制定"中医证候临床观察表",对106例儿童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并检测相关血液学指标,建立SPSS 13.0统计数据库,运用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结合临床确定其证候分布特点。结果:聚类分析结果聚为4类,分别为气血两虚证(42.5%)、肝肾阴虚证(36.8%)、脾肾阳虚证(15.1%)、阴阳两虚证(5.7%)。肝肾阴虚证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阴阳两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广州地区的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中,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为气血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为进一步规范化辨证论治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栓前状态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类中心聚类法对154例血栓前状态病例的临床资料和证候信息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传统临床辨证分为12种证型,分别为血瘀证、气虚证、湿浊证、阴虚证、阳虚证、痰浊证、湿热(毒)证、气滞证、血虚证、痰热证、寒凝证;其中,血瘀证、气虚证明显多于其他证候,占49.1%,寒凝证最为少见。证候聚类分析结果得出4型,其中阳虚血瘀证占60.4%,痰湿蕴热兼气滞证占20.1%,气阴两虚证占13.0%,寒凝证占6.5%,阳虚血瘀证是血栓前状态的最常见的中医证型。结论:聚类分析对于中医证候研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可以为证候的归纳提供相对可靠的辨证依据,为辨证治疗用药及科学地评估中医疗效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李跃华  肖爽 《环球中医药》2010,3(6):431-434
目的分析抑郁症各证候类型中核心症状及其他症状的构成情况,为研究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标准及证治规律提供依据。方法对入组的抑郁症患者进行了中医辨证及证候指标调查,分析各证候类型中核心症状及其他症状的构成比例。结果核心症状、其他症状在抑郁症5个证型中的分布存在差异。结论证明了抑郁症临床证型的客观存在,以及中医辨证论治和西医症状的相关性、较西医学有较突出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和方法,为进一步研究该病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量表的制作方法,制定糖尿病(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问卷,对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频数统计和聚类分析。结果:出现频率大于50%的症状条目中,本虚证表现以气虚和阴虚证为主,标实证表现以内热和痰湿为主;进一步对症状条目进行聚类分析,得到2型糖尿病的7个证候类型。结论:2型糖尿病本虚证中,气虚证和阴虚证,阴虚证和阳虚证并见,也有单纯气虚证或单纯阴虚证。标实证中,热证普遍存在,也兼有血瘀证。从症状出发,运用聚类分析进行中医证候研究的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方法:设计"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候要素提取表",采集80例RGERD患者中医症状、体征、舌象、脉象四诊信息,采用EXCEL进行频数分析及SPSS17.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并结合临床专业知识归类总结RGERD的中医证型。结果:80例RGERD患者中医症状分析发现临床症状以反酸、嗳气反流、烧心为主,聚类分析结果显示,RGERD分为胃虚气逆证、肝胃郁热证、气郁痰阻证及瘀血阻络证。结论:采用聚类分析法将RGERD分为胃虚气逆证、肝胃郁热证、气郁痰阻证及瘀血阻络证4个证型,与临床研究结果一致,可以有效的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的中医证候规律,为该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预先设计的量表,对161例慢性咳嗽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慢性咳嗽的症状、舌脉等资料,建立数据库,并通过因子分析提取主要证候因子,结合中医证候学给予解释。结果因子分析共提取7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54.393%,结合中医证候学进行判断,可归纳为类风盛挛急证、类肺阴亏虚证、类肝火犯肺证、类风寒袭肺证、类痰湿蕴肺证、类燥邪伤肺证及类痰热壅肺证。结论采用因子分析法的多元统计方法对慢性咳嗽的主要证候因子的提取结果与专家共识意见基本相同,可为本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主观认知下降(SC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为该类患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频数描述为计数资料,应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对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分析。结果:SCD患者证型分布以虚证居多,肝脾肾虚为主,病理产物如气滞、痰浊、瘀血等均占有一定比例。由四诊总频数分析提示SCD患者以虚证指标居多,以气虚、肾虚、肝虚和脾虚为主。中医辨证肝肾亏虚、脾肾不足分别聚为第1、2类,其中肝肾亏虚证出现频率最高,聚为第1类,其次为脾肾不足。结论:SCD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具有自身特点,其证型以肝肾亏虚、脾肾不足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