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试验研究小麦杂粕型13粮添加微生态制剂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50kg左右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猪80头.按体重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抗生素组.试验组:微生态制剂替代部分抗生素组。结果表明:试验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料肉比低于对照组。生长肥育猪13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李彪  杨乃欢 《养猪》2010,(4):5-6
试验选用65kg左右、遗传背景相同的健康杜长大肥育猪110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对照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共30头猪,2个试验组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每个试验组4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2个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kg/t和1.5kg/t福邦可利生。试验期50d。结果表明,可利生能增加饲料的适口性,明显提高肥育猪的日采食量,其中1.5kg/t可利生组日采食量的提高达到显著水平;提高肥育猪的平均日增重(P〈0.05),降低料重比(P〈0.05)和粪便的过料率;有改善皮毛和体形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小肽、牛至油及相互作用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和消化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选取120头体质量相近且健康的(长×大)二元杂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10头猪。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抗生素、小肽、牛至油和小肽+牛至油,对猪群进行20~40 kg、40~60 kg和60~90 kg 3个阶段的试验。通过测定分析其生长性能、饲料消化率和消化代谢相关血液生化指标得出:在20~40 kg小猪阶段,添加小肽+牛至油可以达到最好的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及较好饲料消化率;在40~60 kg中猪阶段,添加小肽可以达到最好的生长性能及较好饲料消化率和较好的血液生化指标;在60~90 kg大猪阶段,添加抗生素可以达到最好的生长性能、饲料消化率和较好的血液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4.
限制饲喂对不同阶段肥育猪肥育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分别对肥育猪20~35kg、35~60kg、60~90kg三阶段限制饲喂,分析了不同阶段限翻饲喂对肥育猪生产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期限制饲喂对猪的肥育性能和胴体品质有较大的影响,而后期限制饲喂对猪肥育性能的影响较前期限制饲喂小,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和胴体瘦肉率。  相似文献   

5.
试验选用体重80kg左右的渝荣I号肥育猪60头,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分别饲喂消化能浓度为12.99、13.49、14.09、14.57和15.07MJ/kg的饲粮,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公母各半),研究不同能量水平对猪肥育后期生产性能和胴体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渝荣I号猪肥育后期(80~120kg)消化能浓度为14.09MJ/kg时生产性能最佳。随着饲粮消化能浓度的提高采食量下降、料肉比降低,日增重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背膘厚和屠宰率随着饲粮中消化能水平的提高有上升趋势,但在最高能量组(15.07MJ/kg)出现了下降,瘦肉率的变化与背膘厚和屠宰率相反;饲粮消化能浓度对各肉质性状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6.
试验1电解质平衡剂组和对照组各80头肥育猪,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6头猪,用于研究电解质平衡剂对肥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2电解质平衡剂组和对照组各120头肥育猪,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头猪,用于研究电解质平衡剂对肥育猪长途运输损耗的影响。两个试验的试验期均为30 d。试验1与试验2方法相同:对照组饮水不做任何处理;电解质平衡剂组前5 d在白天饮水中添加2%的电解质平衡剂,后25 d在白天饮水中添加1.25%的电解质平衡剂。试验2在运输当天晚上电解质平衡剂组不添加电解质平衡剂。试验1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电解质平衡剂组末重提高2.34 kg(P<0.05),日采食量提高10.04%(P<0.05),日增重提高95 g(P<0.01),料重比降低0.09(P<0.05)。试验2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电解质平衡剂组运输损耗减少21.60%(P<0.05)。两个试验说明电解质平衡剂对肥育猪生长性能与长途运输损耗的改善有显著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1采用适宜的肥育方法饲养瘦肉型肥育猪应采用“一条龙”肥育方法。采用这种肥育方法,就是在整个肥育期,按体重分成两个阶段,即前期30~60千克,后期60~90千克或以上;或者分成三个阶段,即前期20~35千克,中期35~60千克,后期60~90千克以上。根据肥育猪不同阶段生长发育对营养需  相似文献   

8.
试验选用初始体重为 12 .9kg± 2 .6kg杜×长仔猪 72头 ,随机分配到 18个圈栏 ,每栏 2头母猪和 2头去势公猪。试验饲粮针对不同蛋白饲料原料设计为 3个处理 ,每个处理设 6个重复。 3个处理饲粮的蛋白饲料类型分别为 10 0 %豆粕、2 5 %豌豆和 75 %豆粕、5 0 %豌豆和 5 0 %豆粕。试验依猪体重分 2 0~ 35kg、35~ 6 0kg和 6 0~ 90kg 3个饲养阶段 ,分别检测试验猪各阶段的平均日增重 (ADG)、平均日采食量 (ADFI)和饲料转化率。试验结果表明 ,试验猪在体重 2 0~ 90kg的全程生长肥育期 ,饲料转化率 (P >0 .0 5 )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 ,但ADG (P <0 .0 5 )和ADFI (P <0 .0 5 )差异显著。 10 0 %豆粕、2 5 %豌豆和 5 0 %豌豆等各处理的ADG和ADFI分别为 90 7g和 2 .6 5kg、85 8g和 2 .4 5kg ,以及 84 9g和 2 .4 5kg。  相似文献   

9.
解鹏  李佳  吴东波 《畜牧与兽医》2006,38(12):29-31
利用饲养试验和代谢试验方法,研究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植酸酶时不同磷水平和钙磷比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62头2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进行2×3(磷水平×钙磷比)因子饲养试验,研究磷水平、钙磷比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磷水平×钙磷比互作效应,试验分2个阶段进行,前期为生长期体重为20~60kg,后期为肥育期体重为为60~100kg。将试验猪随机分配到6个处理中,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3个栏),每个重复9头猪,公母各半。日粮磷水平在前期为0.4%和0.5%,后期为0.3%和0.4%;钙磷比例全程均为1∶1、1.3∶1和1.6∶1。试验基础日粮由玉米、豆粕、鱼粉、米糠组成,预混料中添加了植酸酶(活性为5000U,添加量为100g/d)。结果表明添加植酸酶日粮磷水平和钙磷比对猪生长期和肥育期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大蒜素对不同生长阶段杜长大肥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180头杜长大三元杂种肥育猪,采用单因子随机方差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猪。对照组采用基础饲粮饲养,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大蒜素150、300、450 mg/kg,其余营养水平一致。试验结果表明:在35~65 kg阶段,日增重,150 mg/kg大蒜素组、300 mg/kg大蒜素组、450 mg/kg大蒜素组分别比对照组降低30.27、10.37、10 g;日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8.18%、6.82%、7.73%;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降低0.13、0.17、0.19,但均差异不显著(P0.05)。在65~110 kg阶段,日增重,以300 mg/kg大蒜素组最高,为802.49 g,比对照组高36.75 g;日采食量,150 mg/kg大蒜素组、300 mg/kg大蒜素组、450 mg/kg大蒜素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1%、3.5%、3.5%。结论:在35~65 kg阶段大蒜素以450 mg/kg添加量适宜;在65~110 kg阶段大蒜素以150与300 mg/kg添加量为宜。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大麻籽粕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及猪肉品质的影响。选用体重约35 kg猪216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9头猪。在等能等氮条件下,大麻籽粕添加水平为35~60 kg(0,4%、8%、12%);60~110 kg(0、8%、12%、6%)。结果表明:(1)大麻籽粕的不同添加水平均未显著影响生长肥育猪的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P>0.05);(2)不同添加水平的大麻籽粕对猪肉品质的影响不显著(P>0.05);(3)肌肉、肝、血清和血浆中均未检出四氢大麻酚、大麻二酚和大麻酚。大麻籽粕作为蛋白质饲料资源,可部分替代豆粕,安全地应用于生长肥育猪生产中。  相似文献   

12.
《养猪》2016,(1)
大河乌猪是曲靖自主培育于2003年经国家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公布的新品种,十多年来,一直没有人做过其生长肥育猪对蛋白质营养需求的研究。为探索大河乌猪生长肥育猪对蛋白质营养的需求,我们于2015年5—8月开展了不同蛋白质营养水平饲料对大河乌猪的生长肥育试验,试验分A、B、C 3组,30~50 kg、50~120 kg两阶段,每组用"奥斯本"种猪性能精准测定设备1套,肥育大河乌猪10头(试验中A组损失1头后为9头),在能量、钙、磷等其它营养水平基本一致的前提下,A、B、C组30~50 kg阶段分别用16%、14%和12%蛋白质营养水平,50~120 kg阶段分别用14%、12.5%和11%蛋白质营养水平,结果大河乌猪生长肥育猪30~50 kg阶段的最佳蛋白质营养需求水平为14%,50~120 kg阶段的最佳蛋白质营养需求水平为11%,30~120 kg全程肥育的最佳蛋白质营养需求为前期(30~50 kg)12%、后期(50 kg以后)11%。试验初步探索了大河乌猪生长肥育猪的蛋白质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选用体重80 kg左右的渝荣Ⅰ号肥育猪60头,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分别饲喂消化能浓度为12.99、13.49、14.09、14.57和15.07 MJ/kg的饲粮,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公母各半),研究不同能量水平对猪肥育后期生产性能和胴体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渝荣Ⅰ号猪肥育后期(80~120 kg)消化能浓度为14.09 MJ/kg时生产性能最佳.随着饲粮消化能浓度的提高采食量下降、料肉比降低,日增重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背膘厚和屠宰率随着饲粮中消化能水平的提高有上升趋势,但在最高能量组(15.07 MJ/kg)出现了下降,瘦肉率的变化与背膘厚和屠宰率相反;饲粮消化能浓度对各肉质性状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对肥育猪生产性能、体脂沉积及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72头体重为(54.8±3.2)kg健康的商品长荣杂交猪,按体重随机分为3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0.5%壳聚糖组、1%壳聚糖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研究日粮中添加壳聚糖对肥育猪生产性能、体脂沉积及血脂的影响。试验期为43d,试验结束时从每个处理中选6头80kg左右的猪空腹采集血样测定血脂,并屠宰测定胴体指标。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壳聚糖对猪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但可降低猪皮下脂肪及体脂沉积,提高瘦肉率;添加0.5%的壳聚糖可降低血清中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脱脂DDGS对肥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96头体重约60kg的三元杂(杜×长×大)肥育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试验Ⅰ、Ⅱ、Ⅲ和Ⅳ组日粮中脱脂DDGS的添加量分别为0、8%、16%和24%。试验期共52天,其中预试期7天,正试期45天。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8%的脱脂DDGS对肥育猪的ADG和ADFI无影响,但添加16%~24%的脱脂DDGS显著降低了肥育猪的ADG和ADFI。因此,脱脂DDGS不能在肥育猪日粮中大量使用,建议使用量不宜超过8%。  相似文献   

16.
三阶段和四阶段肥育法对猪生产性能和胴体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乔建国  闫素梅 《养猪》2003,(1):17-19
以32头“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作为试验动物,研究三阶段和四阶段肥育法对于猪生产性能和胴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三阶段肥育法相比,四阶段肥育法有利于提高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节约饲料成本,但差异不显著(P>0.05),对胴体组成也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选用120头平均体重63始的肥育猪,随机分为四个组,每一个组三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肥育猪,饲养60d。日粮处理为:第一组为低能量饲料不加和美酵素;第二组为低能量饲料加和美酵素;第三组为高能量饲料不加和美酵素;第四组为高能量饲料加和美酵素。和美酵素的添加量为500g/t。结果表明:和美酵素的能量效益十分明显。第二组的低能量加和美酵素中,猪的生长情况比第三组的猪(高能量不加和美酵素)好。此外第二组的粗纤维也比第三组高约1.5%。加和美酵素可以促进生长速度达2%-3%,改进料肉比3.2%-9%。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选用初始体重21.9kg±2.6kg杜×长仔猪72头,随机分配到18个圈栏,每栏2头母猪和2头去势公猪。试验饲粮针对不同蛋白饲料原料设计为三个处理,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体重20~35kg阶段三个处理饲粮的蛋白饲料类型分别为100%豆粕,10%双低油菜粕和90%豆粕,以及10%普通菜子粕和90%豆粕。体重35~60kg和60~90kg阶段三个处理饲粮的蛋白饲料类型相同,分别为100%豆粕,30%双低菜子粕和70%豆粕,以及30%普通菜子粕和70%豆粕。试验检测指标包括三个体重阶段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饲料转化效率(F/G)。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猪在体重20~90kg的生长肥育期,F/G(P<0.075)在处理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但ADG(P<0.01)和ADFI(P<0.05)则表现显著差异。100%豆粕、双低菜子粕和普通菜籽粕各处理的ADG和ADFI分别为907g和2.65kg,831g和2.44kg,以及808g和2.41kg。  相似文献   

19.
《中国猪业》2013,(1):76-77
本试验旨在研究玉米DDGS与酶制剂联合使用对于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脂肪质量、血浆和组织中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用200头猪(杜×长×大,初始体重为30kg),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圈),每个重复10头猪。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鲁农2号配套系生长肥育猪适宜的能量和粗蛋白质需要量,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在保持消化能/粗蛋白质比不变的基础上,设为高能量粗蛋白质、中能量粗蛋白质和低能量粗蛋白质3个处理组。选取健康、初始体重(49.58±1.49)kg的鲁农2号配套系生长肥育猪108头(公母各半)随机分3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圈)9头猪。试验分为50~80 kg和80~100 kg两个阶段。结果表明,试验全期饲粮营养水平的降低对猪日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影响不显著,但50~80 kg低营养水平组日增重和粗蛋白质日摄入量显著低于高、中营养水平组。养分表观消化率,50~80 kg以低营养水平组最高,与中营养水平组相比,其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6.97%、8.53%、10.48%和6.45%,差异显著。饲粮营养水平对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80~100 kg不同营养水平组养分表观消化率差异显著,其中,高营养水平组养分表观消化率最高,其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分别比中、低营养组提高5.49%和7.17%(P〈0.05);有机物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4.48%和6.07%(P〈0.05);钙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32.76%和27.93%(P〈0.05);磷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38.77%(P〈0.05)和17.44%;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比中营养水平组提高8.56%(P〈0.05)。综合考虑,在50~80 kg阶段,鲁农2号配套系生长猪适宜的消化能为12.98 MJ/kg、粗蛋白质为14.56%;80~100 kg阶段,鲁农2号配套系肥育猪适宜的消化能为12.98 MJ/kg、粗蛋白质为12.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