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煤焦油深加工研究现状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煤焦油是具有刺激性气味、黑色或黑褐色粘稠状液体,由萘、苯酚、苯等多种成分组成。近年来由于全球能源问题,煤焦油的加工和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煤焦油资源丰富,但尚未得到有效和合理利用。本文介绍了煤焦油加工的国内外情况,详细叙述和分析在煤焦油深加工领域广泛应用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展望了焦油行业和焦油深加工技术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市场上煤焦油及其深加工产品逐渐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但是我国在对煤焦油的加工上,所采用的技术却落后于国外。本文对煤焦油的加工技术发展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一些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3.
《石油工程建设》2010,36(3):32-32
2010年3月16日,开滦曹妃甸百万吨级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在曹妃甸工业区开工建设。项目投产后,将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煤焦油深加工园区和国内产品数量最多、工艺技术最先进、资源循环利用最优、经济效益最佳的煤焦油深加工企业。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了现有的重质油加工技术、重质油加工的新概念、新工艺及新技术;对典型含硫原油深加工路线做了简要比较,认为针对低硫原油、轻质及部分中质含硫原油、重质及中质含硫原油可以选择不同的重油加工路线。  相似文献   

5.
文中就劣质重稠油在化工原料需求中的地位以及劣质重稠油加工的重要性进行综述.针对目前劣质重稠油加工技术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提出科学、合理化建议.简要描述劣质重稠油深加工工艺条件等方面的研究趋势以及劣质重稠油深加工的核心工艺并指出提高新技术、开发相应配套的清洁产业结构体系、拓展原料油范围方向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悬浮床加氢技术能够实现煤焦油重组分的高效转化或提质加工,但煤焦油全馏分馏程分布宽泛,在250℃馏分中酚类化合物含量很高。为了减少氢耗及水的生成,要对煤焦油进行减压蒸馏处理,实现悬浮床加氢技术对煤焦油重组分的针对性加工。试验采用单级短程蒸馏单元对煤焦油250℃馏分进行切取,考察了操作条件对蒸馏效果的影响,筛选得到适宜的操作条件,并阐述了试验过程中的操作要点,为以后煤焦油馏分的切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石油工业“小土羣”运动的深入开展,各地对于干餾煤焦油的簡易加工方案作了很多研究工作,提出了不少研究成果,获得了很大的成績。从而使各小型石油厂煤焦油的加工和綜合利用問題得到初步的解决,为尽可能多的生产各种化工原料和最大限度地提高轻油的产率創造了条件。目前已經知道的各地研究和采用的煤焦油簡易加工方法很多,計有蒸餾焦化法、回流焦化法、加压回流焦化法、薄层焦化法、常減压蒸馏法、离心分离法、  相似文献   

8.
前言在“低温煤焦油简易加工方法初步试验”一文中(见“石油炼制”1958年第7期),我们曾分别介绍了离心分离、溶剂稀释沉淀,常减压蒸馏及蒸馏焦化等四个加工方法。其中的常减压蒸馏法,曾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并在六月初“煤焦油加工与使用”协调会  相似文献   

9.
我国煤低温干馏是一个年青的煤加工工业。低温煤焦油的性质、加工方法以及产品在工业上的应用,还未引起有关单位足够的注意和广泛的研究。抚顺古城子煤含油率极高(15%左右),储量亦富,是低温干馏的良好原料。根据石油五厂鲁奇式低温干馏炉操作的经验,证明抚顺古城子煤是完全适于低温干馏的,同时焦油的产率和性质也合乎一般的要求。为了合理利用我国的煤资源,为了创造煤炼油工业的有利条件,适当地解决低温煤焦油的加工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低温煤焦油的加工方法决定于焦油的性质和产品的要求。近年来低温煤焦油的加工方法有了新的发展,除可供作炼制高级发动机的燃料外,化学产品的制备也是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这篇文章是根据我部炼油司侯芙生同志的“郑州市廢油加工厂用煤焦油加工为石油产品的調查报告”一文,以及河南日报4月4日报道的情况摘要編写而成的。河南省郑州市地方国营廢油加工厂从煤焦油中提煉各种油品的創造性的精神是可嘉的,而且也是今后地方工业发展人造石油的良好开端。如果全国各地都象郑州廢油加工厂一样,將当地土法高温炼焦中所得的煤焦油嫁成各种油品,如果全国各地在土法煉焦时能設法提高一下焦油回收率,使之都能超过3%以上,那么不仅发展了地方的人造石油工业,同时又可适当地解决目前农村迫切需要的各种石油产品——汽油、煤油、轻重柴油等,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这里还应指出:郑州加工厂的煤焦油与一般的低温干餾所得的煤焦油有很大的区別。目前这种土法高温煉焦时出的焦油较少,且焦油的餾分輕,其中幾乎不合瀝青質,故焦油加工提取率可高达80%。另外,这种焦油究竟应加工成那幾种最合适的石油产品,尚須作进一步的研究。为了促进各地煤焦油加工工业的发展,特將本文发表于后,供各地研究煤焦油加工时参者。  相似文献   

11.
采用加氢处理组合工艺分别处理中低温和高温煤焦油,并在实验室小试装置上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中低温煤焦油采用沸腾床加氢预处理-固定床加氢裂化组合工艺处理后,杂质含量大幅降低,重组分馏程明显前移,经加氢预处理后可以实现全馏分煤焦油进固定床加氢处理要求,无尾油外甩;高温煤焦油经加氢预处理后,重组分得到一定程度轻质化,超过50%以上的重组分(>500℃)得到转化,外甩尾油量大幅下降,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试验还发现煤焦油杂质脱除率与煤焦油的结构组成及馏分分布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研究煤焦油改质工艺开发与应用为目标,选择由甲苯和正庚烷组成的二元混合溶剂对原料焦油进行改质处理,得到净焦油与煤沥青。结果表明,在甲苯/正庚烷质量比为0.5:1、剂油质量比为1.5:1、温度为70 ℃的条件下,对原料焦油进行萃取精制,焦油中灰分含量由1.89%降至0.03%,甲苯不溶物 (TI) 含量由9.56%降至0.31%,正庚烷不溶物(HI)含量由15.26%降至4.09%,残炭由4.07%降至0.39%,净焦油收率为83.2%。所得净焦油可尝试作为煤焦油全馏分加氢原料。同时,将副产物煤沥青与抚顺页岩油沥青按照不同质量比进行了掺混,试验发现,当煤沥青掺入量(w)为10%时,所得调合沥青的性能均达到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AH-90标准,可用作重交通道路沥青。  相似文献   

13.
间/对甲酚沸点十分接近,难以通过常规方法分离,这一问题已成为制约煤焦油粗酚精制发展的瓶颈。为此,笔者系统介绍了近年来常用的间/对混酚分离提纯技术,包括烷基化法、络合分离法、结晶分离法、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技术及膜分离技术等。通过对不同分离技术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出:烷基化法是目前最成熟的间/对混酚分离工业化方案,但其过程能耗较大;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技术是今后规模化分离混酚的重要技术,然而其吸附剂的选择性和吸附量仍有待改进。因此,今后对间/对混酚分离技术的研究重点应放在分离材料、分离工艺的开发优化及其与煤焦油提酚技术的整合上,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的由煤焦油生产精酚产品的高附加值煤化工产业链。  相似文献   

14.
以陕西某厂中低温煤焦油为原料,考察了煤焦油脱水除盐过程中的注水洗涤温度、洗涤过程注水量、洗涤级数、洗涤停留时间、洗涤器结构、分水方式对脱水除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洗涤温度为80 ℃、洗涤工艺过程注水量为8%~15%、洗涤级数为2~4级、洗涤停留时间为0.8~1.6 min、采用高效注水洗涤构件、分水方式采用聚结分离方式时,能够取得最佳的脱水除盐效果。建立了煤焦油脱水除盐动力学模型,用Matlab软件拟合出煤焦油脱水除盐过程的动力学参数,并采用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高效聚结分离器分水的实测值与模型预测值拟合度较好,说明该方法更适合中低温煤焦油原料的脱水除盐,可为工业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温煤焦油(High-temperature coal tar,简称HTCT)是以焦煤为主的烟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于1000 ℃左右热解得到的深褐色黏稠状液体,一般占原料煤质量的5%左右。HTCT的组成极其复杂,主要组分是缩合芳香族化合物,特别是缩合芳烃。缩合芳香族化合物用途广泛,是十分重要的有机化学品。作为纯品,缩合芳香族化合物的价格一般随着芳环缩合程度的增加而剧增;在相同环数的情况下,含杂原子(特别是含多个杂原子)的缩合芳香族化合物的价格远高于缩合芳烃的价格。由于HTCT组成的复杂性,从HTCT中分离出缩合芳香族化合物纯品面临极大的挑战。针对传统分离HTCT工艺存在的能耗大和分离效果差的问题,本研究团队开发了通过逐级萃取、加压梯度柱层析和分步结晶的逐级分离HTCT的技术,较详细地考察了分离过程中涉及的溶质、溶剂和固定相之间的作用力,从HTCT中成功地分离出一系列缩合芳香族化合物纯品;利用该技术,也可从煤的萃取物和热溶物中富集一系列有机化合物,包括缩合芳香族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详细介绍了国内外煤油共炼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煤油共炼的技术优势及发展前景,并对我国煤油共炼产业化现状进行分析思考。认为:煤油共炼是在煤直接液化技术基础上探索形成的一种新型工艺技术,与煤炭单独液化技术相比具有诸多优势,实现了现代煤化工技术与重(劣)质油加工的耦合,为我国煤制油和重(劣)质油轻质化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技术路线,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目前我国煤油共炼技术正处于工业示范阶段,还有一些技术问题需要解决。为加快推进煤油共炼技术进步,建议煤化工行业与石油炼制行业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煤油共炼技术创新,早日取得突破,以先进成熟的煤油共炼技术支撑煤化工与石油化工深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7.
Coal binders — tars — are materials traditionally used in road construction, in particular, as additives to petroleum asphalts. However,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for mixing them with asphalts has many drawbacks. To eliminate these drawbacks, the Voronezh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Institute (VECI) has developed new technology for manufacturing paving asphalts with coal tar additives. It is based on incorporation of the coal tars in oxidized petroleum feedstock by portions.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低温煤焦油全馏分原料中机械杂质、金属、芳烃等含量高的特点,开发了煤焦油全馏分低压预处理-固定床加氢提质组合工艺技术。中型试验结果表明:以中低温煤焦油为原料,采用该组合工艺,可生产硫质量分数小于10μg/g的清洁柴油组分,同时副产硫质量分数小于0.5μg/g、氮质量分数小于0.5μg/g、芳烃潜含量(w)达70%以上的可作优质催化重整原料的石脑油组分。所开发的中低温煤焦油全馏分加氢提质技术具有投资低、工艺流程简单、液体收率高和产品质量好等特点,实现了煤焦油资源的清洁利用,为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为了满足炼油企业柴油质量升级的要求,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成功开发了具有优异加氢活性的FTX体相催化剂。为了拓宽催化剂应用范围,FRIPP进行了体相催化剂加工处理煤焦油、蜡油、催化裂化汽油的工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FTX体相催化剂原料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在加氢处理煤焦油时,体相催化剂级配技术方案的反应温度比常规催化剂的反应温度低10℃;在蜡油加氢脱芳工艺中,在相同反应条件下,体相催化剂的脱芳效果明显优于参比剂,产物芳烃质量分数比参比剂低3.8百分点;在催化裂化汽油加氢生产芳烃抽提原料时,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体相催化剂的产物中烯烃质量分数比参比剂低5.4百分点,同时体积空速为1.2 h~(-1),大大地增加了装置的处理量,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针对原油重质化和劣质化以及未来页岩油、油砂油、重(稠)油、超重油、深层石油、沥青、煤焦油等非常规劣质重油的大量生产,从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车用燃料体系结构、质量标准和需求以及轻型乘用车电动化等多方面探讨,提出重油轻质化的目标产品将从以车用汽油为主逐步过渡到以煤油和柴油的运输燃料为主、煤油和柴油低硫低芳烃化的发展趋势,并分析了劣质重油加工技术开发方向,着重指出流态化热解工艺、流态化热解气化耦合工艺、高温短接触催化裂化工艺、重油悬浮床加氢裂解工艺和煤柴油饱和裂解工艺等将是今后劣质重油轻质化技术研发的重要方向和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