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脂肪肝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接诊的100例脂肪肝患者,均经超声检查确诊为脂肪肝,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脂肪肝患者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弥散浸润型80例,非均质型20例,轻度脂肪肝50例,中度脂肪肝40例,重度脂肪肝10例。结论脂肪肝的临床表现不显著,没有特异性,超声检查能显著提高脂肪肝的检出率,为脂肪肝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有利于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并探讨脂肪肝CT诊断的特征以及诊断价值。方法对本组通过确诊的50例脂肪肝患者进行CT检查。通过测量患者肝脏CT值,观察并分析肝内血管相对密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本组共50例患者,其中轻度脂肪肝20例,其肝脏的CT值为33~58HU,平均为47HU,肝血管湮没者17例;中度脂肪肝患者16例,肝脏CT值19~37HU,平均值为30HU,肝血管反转显示患者11例;14例患者为重度脂肪肝,肝脏CT值3~25HU,平均为8HU,肝血管出现明显反转显示。21例病例为不典型的脂肪肝,其中有肝岛5例6个灶,9例表现为不均匀脂肪肝,8例为局限性脂肪肝。结论 CT是脂肪肝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超声检查对79例脂肪肝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中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79例脂肪肝患者,经超声检查诊断为脂肪肝,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对比.结果 79例脂肪肝患者中,男58例,女21例,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其中轻度脂肪肝42例,中度脂肪肝28例,重度脂肪肝9例.结论 脂肪肝在临床表现上缺少特异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症状,超声检查对于脂肪肝的诊断效率高、无创伤、重复性好、特异性强,对于脂肪肝患者及早发现病情和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脂肪肝患者治疗过程中肝脏的声像图变化。方法:22例患者经B超检查提示为脂肪肝,经过饮食调理或运动训练3个月~1年后,再次行B超检查,两次B超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中度脂肪肝3例,经过治疗后2例减轻为轻度脂肪肝,1例无明显变化;轻至中度脂肪肝10例,经过治疗后均减轻为轻度脂肪肝;轻度脂肪肝9例,经治疗后均好转,恢复为正常肝脏声像图。结论:脂肪肝患者经过综合治疗是可以康复的,脂肪肝治疗中的B超动态观察,既可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又可灵活进行饮食调理和掌握运动强度,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李万强 《首都医药》2014,(22):117-118
目的:研究转氨酶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以便能够为脂肪肝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0例体检者的资料,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并且根据脂肪肝的诊断标准,确定实施转氨酶水平检验的体检者中患有脂肪肝的例数。结果600例体检患者中,确诊的脂肪肝患者有206例,检出率为34.33%,其中男性体检者340例中脂肪肝患者184例,检出率54.12%,女性体检者260例中脂肪肝患者22例,检出率为8.46%。结论在脂肪肝诊断过程中,转氨酶水平检验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有效的促进人们注重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320例经超声诊断为脂肪肝,按其程度分轻、中、重脂肪肝,轻型为175例,占脂肪肝总数56%;中型为105例,占脂肪肝总数36%;重型为40例,占脂肪肝总数8%.结论 超声检查脂肪肝准确率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无创伤,是敏感性高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确诊为脂肪肝的中老年男性患者的三酰甘油(TG)、γ-谷氨酰转移酶(γ-GGT)、空腹血糖(FPG)和血尿酸(UA)等生化指标进行分析,旨在探讨生化指标异常和脂肪肝的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12例中老年男性的生化检查结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B超和生化指标检查,用B超对脂肪肝患者进行确诊,将脂肪肝和非脂肪肝两个人群的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312例中老年体检者中,共发现脂肪肝患者102例,脂肪肝的发生率为32.69%。其中属于轻度脂肪肝的有51例(占50.0%),属于中度脂肪肝的有40例(占39.22%),属于重度脂肪肝的有11例(占10.78%)。脂肪肝组患者的TG、γ-GGT、FPG和UA等指标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组患者的TG、γ-GGT、FPG和UA等指标异常情况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的TG、γ-GGT、FPG和UA等生化指标常发生异常,对其脂肪肝患者定期加强生化指标检测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本文通过对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脂肪肝的统计与分析,评价其在体检应用中的意义.结果 超声检查健康体检人群9238 例,检出脂肪肝组1219例,非脂肪肝组8019例.结论 超声检查在体检中能及时发现脂肪肝,为脂肪肝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脂肪肝的超声影像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215例脂肪肝患者作为脂肪肝组,另选取无脂肪肝的健康人22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糖、血脂及体质量指数。结果 215例脂肪肝患者,均匀性脂肪肝198例,非均匀性脂肪肝17例。脂肪肝组血脂、血糖及体质量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肪肝组中,超质量164例占76.3%,血脂升高158例占73.5%,血糖升高84例占39.1%。结论脂肪肝并非一独立因素疾病,以体内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尤与糖、脂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0.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与血糖及肝功能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肝的发病率不断升高[1]。为探讨脂肪肝与血糖、血脂及肝功能指标变化的关系,本文对12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12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均为我院2006年4月至200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脂肪肝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脂肪肝的声像图资料,就中老年脂肪肝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做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本组超声诊断80例脂肪肝中,就其声像图表现分四型:工型,轻度脂肪肝;Ⅱ型,中度脂肪肝;Ⅲ型,重度脂肪肝;Ⅳ型,局限性脂肪肝。结论超声为临床诊断脂肪肝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为防治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脂肪肝经过改善生活方式,减轻体重,控制血脂等干预措施,重度脂肪肝可以减轻,轻度脂肪肝可以治愈。方法对2006年3月至7月份太原理工大学教职工超声检查诊断为脂肪肝的210例,进行三年定期随访。结果脂肪肝治愈者92例,减轻者55例,脂肪肝无变化者63例。结论减轻体重,控制饮食,有效控制血脂,是防治脂肪肝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脂肪肝的应用价值,为早期诊断脂肪肝提供方法。方法对体检筛选出的224例脂肪肝患者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参加体检的224例人群中检查出脂肪肝44例。检出率为19.6%;其中男32例,发生率为14.3%,女12例,发生率为5.4%。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40岁以下133例,检出28例,检出率为21.1%;40岁以上91例,检出16例,检出率为17.6%。结论超声显像诊断脂肪肝准确率高。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林英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3):95-95,97
目的:评价彩色超声检查对脂肪肝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248例脂肪肝患者中,男性155例,女性93例;城镇居民215例(干部、教师、工人),农村33例(农民)。结果:受检所有人员中,经饮食控制及适量运动、部分患者以降脂药治疗半年后,B超检查重度脂肪肝转为轻度脂肪肝的116例,脂肪肝消失的107例,无变化的25例,总有效率为89.92%。结论:脂肪肝的超声诊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可以判断脂肪肝浸润程度及范围,是大范围体检和一般患者的首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UDCA)对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脂肪肝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60例(其中酒精性脂肪肝3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30例)均口服熊去氧胆酸;对照组40例(其中酒精性脂肪肝2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20例)均口服水飞蓟素片,两组均在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清酶、血脂之间疗效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熊去氧胆酸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转氨酶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英杰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6):89+91-89,91
目的:探讨脂肪肝与单项转氨酶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6月-2009年6月对657例体检者进行体检的资料,对B超和转氨酶水平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57例体检者中共检出165例脂肪肝患者,检出率为25.11%,其中354例男性受检者中脂肪肝142例,检出率为40.11%;303例女性受检者中脂肪肝23例,检出率为7.59%。结论:转氨酶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脂肪肝与转氨酶水平指标密不可分,定期常规的体检可以早发现、早干预,及时治疗,中青年特别是男同志应改变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脂肪肝的CT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与鉴别诊断。方法对52例已经确诊的脂肪肝病例行CT检查。测量肝脏CT值,观察肝脏的密度及肝内血管相对密度的变化。结果52例中轻度脂肪肝21例,肝脏CT值35—58HU,平均46HU,18例表现为肝内血管密度呈等密度而显示不清楚;中度脂肪肝15例,肝脏CT值27-42HU,平均36HU,12例表现为肝内血管呈相对高密度;重度脂肪肝16例,肝脏CT值2—26HU,平均12HU,均表现为肝内血管呈明显相对高密度,犹如增强后的CT表现。其中不典型脂肪肝19例,包括肝岛5例7个灶,局灶性脂肪肝8例,不均匀脂肪肝7例。结果CT对脂肪肝的诊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脂肪肝的发生与循环血中脂肪、尿酸浓度升高的关系。方法对2011年下半年来本中心体检的179例脂肪肝体检者和200例非脂肪肝体检者抽取空腹血,并检测其中的脂肪和尿酸浓度。结果脂肪肝体检者循环血中脂肪和尿酸浓度的升高比例明显较非脂肪肝体检者为高(P<0.01)。结论脂肪肝的发生与循环血中脂肪和尿酸浓度的升高有关,脂肪肝患者与非脂肪肝患者相比,不仅有脂代谢紊乱,而且有尿酸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9.
高海拔地区脂肪肝CT表现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高海拔地区脂肪肝CT表现。 方法 26例有高海拔(海拔高度4600米)地区生活3年以上经历患者作脂肪肝CT扫描。 结果 26例脂肪肝CT表现分型;弥漫型19例(重度11例、中度8例),节段型1例(中度)、局灶型6例均为轻度。 结论 脂肪肝CT表现分型与高海拔缺氧明显相关,高原缺氧、肥胖、饮酒不仅促使脂肪肝形成而且加重脂肪肝的严重程度,同时也与脂肪肝的CT表现分型有明显 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能指标变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肪肝与血脂、血糖和肝功能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对照研究,选择脂肪肝患者220例为脂肪肝组,非脂肪肝患者14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空腹血脂、血糖和肝功能。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脂肪肝组TC、TG、LDL-C、FBG高于对照组,HDL-C降低;肝功能指标ALT、AST、GGT三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脂肪肝与血脂、血糖和肝功能指标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