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群人体质量指数(BMI)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社区居民146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BMI分为正常组(651例)、超重组(463例)和肥胖组(349例),对各组血压、血糖、血脂进行检测对比,并分析其与BMI的相关性。结果:与女性相比,男性超重和肥胖(48.77%比60.33%)、高血压(14.24%比30.87%)、高血脂(10.15%比30.63%)、高血糖(6.71%比12.32%)的检出率均显著升高(P均<0.01);与正常组比较,超重组和肥胖组高血压(16.44%比27.43%比33.24%)、高血脂(9.37%比28.29%比37.54%)和高血糖(4.76%比12.53%比16.33%)检出率明显升高(P均<0.01);BMI与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呈正相关(r=0.374,0.317,0.294,P均<0.01)。结论:人体质量指数与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呈显著正相关,控制体质量对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体检人群体质指数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相关性影响。方法按照整群抽样法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本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人群随机抽取1000名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所有研究对象的体质指数,分析体质指数同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相关性。结果男性的体质指数高于女性,不同年龄段体检人群的体质指数对比存在差异(P0.05);超重率为41.00%,肥胖率为26.90%;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患病率分别为9.10%、13.80%、45.00%;不同体质指数体检人群的血糖、血压、血脂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体质指数与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为正相关。结论超重、肥胖会增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男性血尿酸水平和代谢综合征各组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男性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之间的相关性及相关程度。方法随机挑选高尿酸血症男性患者63例和血尿酸正常男性7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空腹血糖、血脂及血尿酸等指标。结果高尿酸血症组体质指数、腰围、舒张压和收缩压、血糖、血脂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以及MS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多元相关分析显示尿酸和体质指数、腰围、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等MS各组分呈明显正相关(r0.3,P0.01)。结论男性高尿酸血症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MS相关指标呈明显正相关,临床上应重视纠正高尿酸血症以预防MS的发生,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泸州市社区老年人群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特点及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患病情况。方法:通过多级抽样方法,对泸州市社区60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检测。体质量指数(BMI)≥28.0为肥胖,24.0~27.9为超重。结果:共收集有效资料4 445份,平均BMI为24.1±3.4,男性与女性BMI不同(P<0.001)。样本人群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分别为38.25%、12.78%;各年龄段超重率不同(P<0.05),60~69年龄段超重率最高(P<0.05),随年龄的增长,超重率有下降趋势(P<0.001);男、女性肥胖率分别为10.01%、14.69%(P<0.001),各年龄组肥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高血糖、高三酰甘油等患病率随BMI升高而增加(P<0.05),在超重、肥胖组的患病率高于BMI<24.0组(P<0.05)。结论:被调查人群超重和肥胖患病率超过50%,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病率达40%以上;老年人超重、肥胖问题严峻,控制老年超重和肥胖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离退休干部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为加强医疗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全部1 560例病例资料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干部门诊。回顾性分析离退休干部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患病构成比、治疗率和控制率。结果患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从高到低分别为高血压(76.9%)、高血脂(46.6%)、高血糖(29.4%)。同时患有2种疾病的比例较高(42.7%)。高血糖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比例较高(62.0%)。常见的合并疾病依次为脑卒中、冠心病和恶性肿瘤。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高血糖患者血糖控制率(85.3%vs77.9%,P<0.01)。结论离退休干部门诊就诊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比较常见。且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高血脂患者有年轻化趋势。易合并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6.
<正>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定义是多重代谢危险因素,包括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高血脂(高三酰甘油、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血糖和中心性肥胖的聚集,它们有着共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学院教师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的患病情况,为开展医疗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宁夏师范学院2008年体检有完整资料的420例中青年教师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患病或指标异常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学院中青年教师四项患病或指标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所在地区的固原市城镇职工(P均0.01);中青年教师男性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指标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P均0.05),35岁组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高血糖指标异常检出率明显低于35~59岁组(χ2=51.35、26.70、29.41、6.35,P均0.05)。结论应做好高校教师的健康教育、坚持平衡膳食和身体活动、合理用药、定期检测,不断提高她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年龄老年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病情况及高血压与高血糖、高血脂的关系。方法在选定的20个农村示范县中随机选取了东丰县和靖宇县10余个村庄。随机抽取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中共计851人作为调查对象,系统收集血压、血糖、血脂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资料。结果除≥76岁年龄组外女性高血压、高血脂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高血压组高血糖、高血脂患病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均P0.05)。结论老年人高血压与高血糖、高血脂密切相关,应加强对老年人健康教育,降低该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60岁以上老年男性人群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与体重指数(BMI)、血压(BP)、空腹血总胆固醇(FBTC)、甘油三酯(FBTG)及血糖(FBG)含量等指标的比较,探讨该人群WBC水平与其常见病的关系。方法筛选体检项目完整的3 468例60岁以上老年男性,根据体重指数分为超重组(1 234例)和对照组(2 234例);按血压高低分为高血压组(1 841例)和对照组(1 627例);根据血脂水平分为高脂组(1 953例)和对照组(1 515例);根据血糖水平分为高血糖组(769例)和对照组(2 692例);对各组参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WBC计数均明显升高。经相关性分析,WBC计数与BMI、SBP、FBTG、FBG均为正相关(P<0.05);与DBP和FBTC无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男性中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及血脂异常人群WBC计数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说明WBC与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及血脂异常等疾病均有一定的关系,提示WBC计数的升高提示可能伴随高血压、高血糖及血脂异常的发生,可作为临床监测血压、血糖及血脂异常的指征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国西北地区汉族人群代谢因素与胰腺癌的相关性,为胰腺癌防治提供新策略.方法:以2008-2014年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384例胰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采用同期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744例与病例组患者性别、年龄相匹配的非肿瘤、非代谢性相关疾病的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95%CI),分析代谢综合征各因素与胰腺癌的相互关系,包括代谢综合征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肥胖4个方面.结果:与同期非肿瘤、非代谢性相关疾病的住院患者相比,汉族人群高血糖为胰腺癌的危险因素,OR值及95%CI为1.74(1.49-2.03);高血压可能为胰腺癌的保护因素,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在单因素分析时,肥胖及高血脂也为胰腺癌的危险因素(P0.05),OR值分别为1.49和1.99,但在进一步进行多因素分析时,高血脂与胰腺癌发病的相关性并无统计学意义.对代谢综合征各因素在胰腺癌患者中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时发现,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胰腺癌患者中同时存在3种或3种以上代谢紊乱的患者比例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肿瘤、非代谢性相关疾病患者相比,我国西北地区汉族人群中高血糖可能为胰腺癌的危险因素,高脂血症及肥胖与胰腺癌虽然在单因素分析中呈现相关性,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与非肿瘤、非代谢性相关疾病患者相比,胰腺癌患者中同时存在3种或3种以上代谢紊乱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HUA)愈来愈常见。尿酸(uric acid,UA)是嘌呤的代谢产物,当体内UA生成增多和(或)排泄减少时,血中UA含量增高。多项研究表明,UA水平升高与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病密切相关。我们已知高血压危险因素包括肥胖、大量饮酒、高盐饮食、高血脂、高血糖等。而原发性高血压并不仅仅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吉林市兴华社区老年人生活方式病现状,为制定该类疾病的防治措施及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吉林市兴华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收集该社区2014年免费健康体检的数据。结果在2 960例体检者中,超重与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的检出率分别为52.7%、38.2%、21.9%与72.0%。女性高血脂的检出率显著高于男性,超重与肥胖的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超重与肥胖者的高血压、高血糖与高血脂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非超重与肥胖者。结论吉林市兴华社区老年人生活方式病现状不容乐观,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成人肥胖测量指标与高血压患病的关系。方法利用江苏省2010年成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描述新发现高血压患者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差异;运用双变量相关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腰身比和体脂百分比等肥胖测量指标与血压及高血压患病的关系。结果江苏省成人新发现高血压患病率为35.3%,男性高于女性,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5)。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BMI、腰围、腰身比和体脂百分比等肥胖测量指标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成正相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χ2=129.67,P0.05)、中心型肥胖(χ2=157.05,P0.05)、BMI(χ2=176.21,P0.05)、腰围(χ2=187.73,P0.05)、腰身比(χ2=221.49,P0.05)和体脂百分比(χ2=155.22,P0.05)均与高血压患病显著相关;BMI、腰围、腰身比和体脂百分比每增加1个标准差(SD),高血压患病风险分别增加59%(OR=1.59,95%CI:1.50~1.70)、60%(OR=1.61,95%CI:1.50~1.71)、68%(OR=1.68,95%CI:1.57~1.79)和149%(OR=2.49,95%CI:2.21~2.80)。BMI、腰围、腰身比和体脂百分比等肥胖测量指标对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影响依次升高。结论 BMI、腰围、腰身比和体脂百分比与高血压患病相关,高血压患病风险随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脂肪肝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超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在重庆市某高校在职教职工1 056名健康体检中,对教职工血脂异常、超重/肥胖、高血糖、高血压检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对脂肪肝检出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检出297人,脂肪肝检出率28.1%.其血脂异常的检出率63.0%,超重/肥胖检出率61.9%,高血压检出率36.0%,脂肪肝检出者的血脂异常、超重/肥胖、高血压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检出者(P<0.01).脂肪肝检出者的BMI、SBP、DBP、TC、TG、HDL、LDL、FPG与非脂肪肝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排除其他混杂因素后,超重/肥胖、SBP、TG是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HDL是脂肪肝的保护因素.结论 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检出率较高,应积极防治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健康生活,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定期检测,以降低脂肪肝患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超重、肥胖与凝血功能、血小板平均容积(MPV)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4例,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9例、超重组67例、肥胖组58例。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血小板分布宽度、MPV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超重组及肥胖组患者TG、空腹血糖、BMI、Fib、D-二聚体、MPV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Fib(r=0.393,P<0.01)、D-二聚体(r=0.252,P<0.01)、MPV(r=0.275,P<0.01)与BMI呈正相关。结论超重及肥胖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及血小板活化增强有关,其影响随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加深。  相似文献   

16.
肥胖与肝病的关系及其治疗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肥胖是一种身体内脂肪过度蓄积以致威胁健康的慢性疾病。一般用体重指数(BMI)和腰围来定义肥胖的程度。WHO规定BMI≥25kg/m^2为超重,BMI≥30kg/m^2为肥胖;腰围男性≥102cm、女性≥88cm为内脏性肥胖。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肥胖不仅导致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压,而且与肝脏相关疾病和死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农村社区居民的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社区居民的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680例完整病例,均来自我院内科门诊,制定统一纳入标准,分析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的患病构成比、治疗率、控制率.结果 上述3种疾病患病率从高到低分别为高血压(71.6%)、高血脂(51.9%)、高血糖(29.6%),同时患两种疾病的比例较高(43.8%),常见合并症依次为脑卒中、冠心病、恶性肿瘤,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高血糖患者血糖控制率.结论 内科门诊就诊的社区居民中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患者比较常见,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高血脂患者有年轻化趋势;易合并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8.
对正常体重组 (81例 ) ,单纯肥胖组 (14 0例 )和肥胖伴高血糖组 (97例 )的观察结果显示 :β细胞功能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EDV)在肥胖伴高血糖组呈显著正相关 (r =0 .5 2 ,P <0 .0 0 1) ,而在单纯肥胖组和正常体重组未显示相关性。EDV障碍可能是导致肥胖者 β细胞功能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长春市公安干警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影响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参加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长春市公安干警共1 076人,计算高血压的患病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长春市公安干警高血压患病率为29.9%。高血压组中异常代谢如肥胖、高血糖和高血脂检出率均高于正常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受生活方式的影响,如吸烟、饮酒、高盐饮食。结论高血压与肥胖、血脂异常、高血糖等代谢性疾病相关,多合并有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尿酸、饮酒、空腹血糖、吸烟、高盐饮食可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肥胖指标及血细胞参数与新疆哈萨克族(哈族)人群高血压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新疆南山牧区"三镇一乡"的哈族牧民或半农半牧民3 042人进行肥胖指标中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和腰围身高比(WHt R)测量及血细胞参数检查,其中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1 487例,血压正常者(对照组)1 555例,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不同肥胖指标及血细胞参数变化与高血压的相关性,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肥胖指标及血细胞参数变化对高血压的影响。结果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中,除身高、血小板计数外,其余变量超重/肥胖者的水平与BMI正常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疆哈族居民的肥胖指标(BMI、WC、WHR、WHt R)、红细胞参数[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及血小板参数[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收缩压、舒张压均有相关性(P0.05);逐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BMI、WC、WHR、WHt R,HCT及PCT、MPV均为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监测新疆哈族居民的肥胖指标及血细胞参数的变化对控制血压及预防心血管并发症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