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成了一种新型聚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捕集剂,并考察了该捕集剂用于处理模拟含镉废水的实验效果,研究了捕集剂加入量、p H值以及搅拌时间等因素对镉离子捕集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该捕集剂应用到实际电镀废水的捕集效果。结果表明,最佳处理条件为p H值3~9,50 g/L捕集剂的添加量为1.8 m L,搅拌时间为5 min。处理实际电镀废水时,无需调节p H,Cd(II)的去除率可达99.9%以上,剩余Cd(II)的浓度小于0.05 mg/L,成本低廉,处理效果好,满足国家最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2.
利用乙二胺和二硫化碳为原料合成了重金属捕集剂DTC(EDA),并将其应用于含锌废水的处理,系统考察了DTC(EDA)投加量、反应时间、p H、絮凝剂投加量等因素对DTC(EDA)处理含锌废水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DTC(EDA)投加量为90 mg/L,p H为8,反应时间为35 min,PAC投加量为32 mg/L的条件下,捕集率达到97.3%,锌离子残留质量浓度为0.27 mg/L,达到国家相应的排放标准;在其他重金属离子共存的条件下,DTC(EDA)对锌离子仍有较高的捕集效果,并且对其他重金属离子也有较好的捕集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以氧化聚乙烯、石蜡等为原料制备氧化聚乙烯分散液,将该分散液应用于处理含镉废水,系统考察了不同投加量、p H值、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投加量2.5m L·L~(-1)、p H值为7.0、反应时间5min条件下,初始浓度20mg·L~(-1)的含镉废水经处理后镉离子去除率为99.8%,出水镉离子浓度为0.04mg·L~(-1),低于电镀污染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的总镉排放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梅州电声元件行业配套电镀企业某电子发展有限公司的含锌电镀废水为研究对象,选取4种药剂作为锌捕集剂,设计试验探讨捕集剂种类、投加量、反应体系pH、絮凝剂联用等操作因素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锌去除率的因素主次顺序是pH捕集剂种类投加量,可见pH的影响最大;而除锌效果最好的捕集剂为铜试剂,最佳投药量为6 mg/L,最佳pH为8;再通过最佳捕集剂与絮凝剂联用试验,筛选出除锌效果最好的强化混凝条件为:pH为8,铜试剂投药量为6 mg/L,PAC投药量为14 mg/L,PAM投药量为1.6 mg/L。最后,将该结果用电镀废水进行验证,锌的去除率达到99.01%,其处理后水中锌的浓度为0.46 mg/L1.00 mg/L,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  相似文献   

5.
刘培  陈晨 《电镀与涂饰》2013,32(5):45-48
以NaHSO3为还原剂,新型重金属离子捕集剂DTCR为螯合剂,采用螯合沉淀法处理含铬电镀废水。研究了还原剂投加量、还原反应阶段的废水pH、螯合剂投加量、絮凝剂(PAM)投加量、螯合沉淀阶段的废水pH和搅拌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还原反应的较优工艺为:NaHSO3200mg/L,废水pH1.84,搅拌时间30min。螯合沉淀的最佳工艺条件为:DTCR70mg/L,PAM8mg/L,废水pH8.0,搅拌时间40min。采用最佳螯合沉淀工艺处理含铬电镀废水时,总铬去除率在95%以上,出水总铬为0.14mg/L,且未检测到其他重金属离子,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化学沉淀方法处理实际电镀综合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无法达标的问题,选取了3种市售重金属捕集剂对实际电镀废水中的Cu2+、Zn2+、Ni2+进行同步深度处理,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仪对3种捕集剂的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并比较了三者对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处理效果。结果发现,三聚硫氰酸三钠(Trimercaptotriazine,简称TMT)对Cu2+的去除效果最为显著,投加量少且效果稳定,但对Ni2+的去除效果较差。在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Dithiocarbamate,简称DTC)捕集剂中,Me2DTC(Me=—CH3)的适用性最强,对3种重金属离子均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可达到《电镀废水排放标准》(GB 21900—2008)中表3的排放标准,且在p H=9.70时,处理效果最佳;Et2DTC(Et=—CH2CH3)对Ni2+的去除效果不佳,表明DTC分子结构中的取代基种类不同,可能会对Ni2+的捕集效果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重金属捕收剂主剂ME-1,并对其进行复配得到复合捕收剂系列。用捕收剂系列进行实验室配制重金属废水条件试验,并进行了郴州某公司复杂重金属废水处理研究。考察了四种重金属捕收剂在单一金属Cd离子条件下和多种重金属离子共存条件下对含Cd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处理时间为12 min,捕收剂加入量为理论用量的1.2倍,p H为2~7时处理效果较好,处理后的废水Cd浓度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多种金属离子共存情况下捕收剂的捕收效果依然良好。综合考虑使用条件、效率、效益等因素,最终确定ME-2为最佳重金属捕收剂。该处理方法工艺简单,费用较低,处理效果良好,可广泛用于选矿、电镀、冶炼及造纸等行业的含多种重金属的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采用Na_2S-Al_2(SO_4)_3-PAM体系直接处理氨羧配位剂电镀镉废水,并考察了废水初始pH值、Na_2S的投加量、Al_2(SO_4)_3·18H_2O的投加量及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水初始pH值为7、Na_2S的投加量为5mL/L,在常温下搅拌反应20min;再投加絮凝剂Al_2(SO_4)_3·18H_2O 8mL/L及PAM 3mL/L,继续搅拌反应5min后静置15min。上清液中残余Cd~(2+)的质量浓度为0.03mg/L,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中规定的不大于0.05mg/L的要求,同时Cd~(2+)的去除率达到99.9%。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投药量、pH值、沉淀时间、体系温度对高分子螯合剂捕集Cd2+离子的影响.确定了该药剂处理20 mg/L含镉模拟废水最佳工艺参数为:投药量为浓度1%(m/V)的螯合剂0.7 ml,pH值为6~9,沉淀时间30 rain,比较合适的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10.
针对黄金矿业废水有毒重金属污染严重的问题,采用同轴极脉冲电絮凝法对黄金矿业废水中的Cd2+进行处理。结合能耗分析,考察了电流密度、初始p H、电解时间、搅拌速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Cd2+初始质量浓度为0.244 1 mg/L的黄金矿业废水,当电流密度为1.5 A/dm2,电解时间为25 min,初始p H为6,搅拌速度为500 r/min时,Cd2+去除率达到96.6%,能耗为17.81 k W·h/mg。同轴极脉冲电絮凝法对Cd2+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