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国九省(自治区) 60岁及以上老年人能量及宏量营养素摄入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991—2015年九轮随访调查中的膳食数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和家庭称重记账法(食用油和调味品)收集膳食资料,借助食物成分表将食物消费量转换成能量及各类营养素摄入量。结果2015年中国九省(自治区)老年人能量摄入量为1706. 8 kcal/d,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平均摄入量分别为52. 2、61. 4和219. 3 g/d,其供能比分别为12. 3%、33. 3%和53. 0%。与1991年相比,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分别下降了352. 3 kcal/d、11. 5 g/d和89. 8 g/d。脂肪供能比上升了9. 0%,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下降了8. 7%,蛋白质供能比无明显变化趋势。2015年,老年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均存在城乡差异,高收入老年人的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较高,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则较低。谷类食物、其他食物、食用油分别为能量、蛋白质、脂肪的主要来源。结论中国九省(自治区)老年人需要适当增加能量摄入,降低脂肪摄入。通过食物替代的方法,指导农村及低收入的老年人选择更加经济和可及性更好的食物,满足自身营养需求,并应关注城市和高收入老年人动物性食物摄入过多可能导致的血脂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中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35岁成年人食物摄入变化趋势.方法 以"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989-2015年10轮随访调查数据为基础,选择具有完整调查数据的18~35岁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膳食调查选用连续3天24小时回顾法结合家庭调味品称重记账法.使用Wilcoxon秩和趋势检验各类食物摄入量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描述广东省城市居民食物消费及营养素摄入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 在广东省5个城市调查点选取3 154户7 421 人进行调查,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 d 24 h回顾法,调味品消费量采用称重法。结果 广东省城市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粮谷类食物摄入量为240.1 g,蔬菜为302.1 g,水果为58.4 g,畜禽肉类为157.3 g,水产品类为50.4 g,蛋类及其制品为25.0 g,奶类及其制品为44.3 g,豆类及其制品为7.9 g,食用油摄入量为30.2 g,食盐为 7.6 g,酱及酱油为10.2 g;城市居民每标准人日能量平均摄入量为7 173.7 kJ,蛋白质为69.4 g,脂肪为74.4 g,碳水化合物为196.0 g,视黄醇当量为176.7 μg,核黄素为0.9 mg,硫胺素为0.9 mg,钙为415.5 mg;与1992年比较,能量、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摄入呈下降趋势。结论 广东省处于经济转型升级时期,城市居民食物消费及营养素摄入发生变化,需加强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描述1989-2009年中国九省区18~49成年岁居民膳食锌的摄入状况、食物来源以及二十年间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资料,选取1989、1991、1993、1997、2000、2004、2006和2009年调查中18~49岁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询问法收集膳食资料。结果中国九省区居民平均每日锌摄入量从1989年的12.3mg下降到2009年的11.2mg。1989年和2009年中国九省区成年居民膳食锌摄入量不足的概率分别为32.7%和45.8%。膳食锌主要来源于谷类食物、动物性食物、坚果和蔬菜水果。结论我国成年居民中普遍存在着锌摄入不足的问题,应该从调整膳食结构入手,引导居民增加富含锌的食物摄入,以维持锌营养需求与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1989-2006年中国9个省(自治区)18~45岁健康居民膳食纤维的摄入状况、膳食纤维食物来源及其的变化趋势.方法 以1989、1991、1993、1997、2000、2004和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中连续3 d 24 h回顾法膳食调查数据为基础.将有完整膳食调查资料的18~45岁健康居民作为研究对象,7轮调查的样本量分别为5597、5596、5323、5485、5308、4144和3889名.比较不同时间、性别、地区居民膳食纤维摄入量及其食物来源地变化趋势.结果 9个省(自治区)18~45岁健康居民平均每天不溶性膳食纤维摄入量由1989年的15.1 g/d下降到2000年的11.6 g/d,总膳食纤维摄入量由22.6g/d下降到17.8 g/d.2000年农村男女平均每天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分别比1989年减少5.1和5.2 g(2000年分别为13.2、11.8 g;1989年分别为18.3、17.0 g),2006年农村男性和女性平均每天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分别为13.5和12.0 g/d.1989-2006年间城市男性和女性平均每日不溶性膳食纤维摄入量分别波动在9.4~11.8 g/d和8.3~10.8g/d,总膳食纤维的摄入量男性和女性分别波动在15.7~17.6和13.5~16.4g/d.城乡居民不溶性膳食纤维和总膳食纤维摄入量的差距呈现缩小的趋势.2006年70.6%(8.4/11.9)的不溶性膳食纤维来自蔬菜[(4.1±3.1)g/d]、面及其制品[(2.6±3.6)g/d]和米及其制品[(1.7±1.3)g/d].结论 1989-2006年9个省(自治区)居民膳食纤维摄入量呈现下降趋势.蔬菜、米、面及其制品是膳食纤维的主要食物来源.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tatus and trend of dietary fiber intake and its food sources among Chinese residents aged 18-45 years old in 9 provinces(autonomous region),from 1989 to 2006.Methods Twenty-four-hour dietary recall data of three consecutive days from 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1989,1991,1993,1997,2000,2004 and 2006)were used.And the 18-45 years old subjects with complete information on dietary survey were included.The sample size of these 7 surveys were 5597,5596,5323,5485,5308,4144 and 3889,respectively.The trends of dietary fiber intake and food sources by time and sex were studied.Results From 1989 to 2000,the total of daily dietary fiber intake of 18-45 years old healthy residents decreased from 15.1 g/d to 11.6 g/d,insoluble dietary fiber intake decreased from 22.6 g/d to 17.8 g/d.In villages,from 1989 to 2000,the insoluble dietary fiber intake decreased 5.1 g/d in males and 5.2 g/d in females(13.2,11.8 g in 2000,respectively; 18.3,17.0 g in 1989,respectively).In 2006,the insoluble dietary intake was 12.6 g/d in males and 11.2 g/d in females in villages.In cities,from 1989 to 2006,the insoluble dietary fiber intake was 9.4-11.8 g/d in males and 8.3-10.8 g/d in females.The total dietary fiber intake was 15.7-17.6 g/d in males and 13.5-16.4 g/d in females.The difference of insoluble and total dietary fiber intake between city and village was decreasing.In 2006,70.6%(8.4/11.9)insoluble dietary fiber came from vegetables((4.1 ± 3.1)g/d),wheat flour and its products((2.6 ± 3.6)g/d),rice and its products((1.7 ± 1.3)g/d).Conclusion Dietary fiber intake among Chinese aged 18-45 in 9 provinces(autonomous region)decreased from 1989 to 2006.Vegetables,wheat flour,rice and their products were the major food sources of insoluble dietary fiber.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现状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54,自引:5,他引:5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描述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 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32个调查点中选取23470户进行膳食调查,共调查68962人。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天24小时回顾询问法调查居民所有摄入食物,及用“称重法”调查家庭调味品消费量。结果 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粮谷类食物摄入量为402g(城市居民366g、农村居民416g),蔬菜为276g(城市居民252g、农村居民286g),水果为45g(城市居民69g、农村居民36g),畜禽肉类为79g(城市居民105g、农村居民69g),水产品类为30g(城市居民45g、农村居民24g),蛋类24g(城市居民33g、农村居民20g),奶类及其制品为27g(城市居民66g、农村居民11g),豆类及其制品为16g,食用油摄入量为42g(城市居民44g、农村居民41g),食盐为12g(城市居民11g、农村居民12g),酱油为9g(城市居民11g、农村居民8g)。结论 中国城乡居民膳食质量有所提高,其中动物性、奶类食物及油脂类的摄入量均有所增加。但膳食中奶类、豆类摄入量仍然很低。城市居民膳食中谷类食物、蔬菜、水果的消费量出现了下降趋势,但动物性食物和油脂摄入量明显上升,出现了失衡的现象。膳食结构趋向“高能量密度”,部分人群的膳食已经偏离了平衡膳食的要求。当前中国的营养改善工作应从营养状况的双重负担的特点出发,同时解决营养不良和营养失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1991年和2006年中国九省(区)居民膳食钠的摄入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1991年和2006年中国9个省(自治区)18~65岁居民膳食钠的摄入状况.方法 分别于1991年和2006年在辽宁、黑龙江、山东、江苏、河南、湖南、湖北、广西、贵州等9个省(自治区)进行健康与营养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选取18~65岁居民作为研究对象(1991年8235名,2006年7788名),分别从性别、城乡和地区角度分析成年居民膳食钠摄入状况.结果 中国9个省(自治区)18~65岁居民钠摄入量从1991年的(6750.6±3771.5)mg/d下降到2006年的(4949.7±2829.4)mg/d(Z=-35.5,P<0.01).1991年和2006年,居民膳食钠主要来源于盐,其次为酱油和蔬菜;1991年3者所占比例分别为79.6%[(5375.6±3532)mg/d]、8.7%[(586.7±721.7)mg/d]和7.5%[(506.9±906.1)mg/d],2006年分别为71.5%[(3539.8±2545)mg/d],8.3%[(410.7±547.9)mg/d]和6.2%[(304.6±610.7)mg/d].结论 2006年中国9个省(自治区)18~65岁居民人均钠摄入量低于1991年,但仍高于钠的适宜摄入量(2200 mg/d).调味品仍是膳食钠的主要来源.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dietary sodium intake of 18-65 years old Chinese people in nine provinces(autonomous region)in 1991 and 2006.Methods In 1991 and 2006,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 was carried out in nine provinces,including Liaoning,Heilongjiang,Shandong,Jiangsu,Henan,Hunan,Hubei,Guangxi and Guizhou,Subjects were selected by multi-stage stratified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method from 18-65 years old people and 8235 subjects in 1991 and 7788 subjects in 2006.Sodium intak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across gender,regions and rural(urban)residences.Results On average,sodium intake decreased from(6750.6 ±3771.5)mg/d in 1991 to(4949.7 ±2829.4)mg/d in 2006(Z =-35.5,P <0.01)among the 18-65 years old people.In 1991 and 2006,the main sources of dietary sodium were salt,soy sauce and vegetable.In 1991,the proportion were 79.6%((5375.6 ±3532)mg/d),8.7%((586.7 ± 721.7)mg/d)and 7.5%((506.9 ± 906.1)mg/d),respectively.In 2006,the proportion were 71.5%((3539.8 ± 2545)mg/d),8.3%((410.7 ± 547.9)mg/d)and 6.2%((304.6 ±610.7)mg/d),respectively.Conclusions Among 18-65 years old residents,sodium intake in 2006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1991 ,but still far beyond the 2200 mg/d of adequate intake level (2200 mg/d).The major source of sodium intake in Chinese diet was condiments.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1991-2006年中国9个省(自治区)18~44岁不同年龄、性别和居住地区居民饮奶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选取1991、1993、1997、2000、2004和2006年在中国9个省(自治区)开展的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中18~44岁成年居民作为本次研究对象,6轮调查中18~44岁的居民分别为5593、5491、5333、5334、4188和3908名,按性别、收入水平以及不同地区分层纵向分析历年来居民饮奶率、饮奶量以及奶类所提供钙的水平变化.结果 1991-2006年间,我国成年居民饮奶率和平均每日奶摄入量总体呈上升趋势.饮奶率从1991年2.2%(123/5593)上升到2006年7.6%(297/3908)(Z=-22.16,P<0.01),其中城市居民饮奶率由9.7%(80/823)上升到23.7%(112/472)(Z=-12.81,P<0.01),农村居民饮奶率从0.1%(2/2937)上升到1.8%(36/1987)(Z=-9.21,P<0.01);高收入水平的居民饮奶率由4.7%(95/2006)上升到14.6%(200/1373)(Z=-17.36,P<0.01),低收入水平的居民饮奶率从0.1%(2/1748)上升到2.4%(28/1171)(Z=-9.58,P<0.01).18~44岁居民每日奶类摄入量由1991年(3.6±24.6)g/d增加到2006年(11.8±51.4)g/d(F=67.07,P<0.01),其中高收入水平的居民饮奶量由(8.5±50.9)g/d增加到(23.1±71.5)g/d,低收入水平的居民饮奶量从(0.2±6.5)g/d增加到(3.3±23.5)g/d.1991至2006年,饮奶者每日膳食钙摄入量达到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800 mg/d)的人数百分比由6.5%(8/123)上升到12.8%(38/297)(Z=-1.67,P<0.05),非饮奶者相应的人数百分比从1.6%(38/5470)上升到3.6%(130/3611)(Z=-5.66,P<0.01).结论 我国居民奶类摄入水平仍然较低,尤其是农村地区居民饮奶状况亟待改善.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ge,gender and region specified milk consumption and its changing trends of Chinese 18-44 years old adults in 9 provinces(autonomous region)from 1991 to 2006.Methods The data of 18-44 aged old adults investigated in Chinese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 from 1991 to 2006 in 9 provinces(autonomous region)were utilized.The numbers of the subjects selected in 1991,1993,1997,2000,2004 and 2006 were 5593,5491,5334,4188 and 3908,respectively.Changes of the percentage of milk consumption,average intake of daily milk and dietary calcium intake were analyzed across different groups of gender,income levels,and areas.ResultsThere was an increasing trend in the percentage of milk consumption and daily intake of milk from 1991 to 2006.The average percentage of Chinese adult milk consumption went up from 2.2%(123/5593)in 1991 to 7.6%(297/3908)in 2006(Z =-22.16,P <0.01).Specifically,urban adult and rural adult showed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percentages from 9.7%(80/823)to 23.7%(112/472)(Z =-12.81,P <0.01)and 0.1%(2/2937)to 1.8%(36/1987)(Z =-9.21,P <0.01)respectively.Percentages of adult who ever drank milk at top income level and bottom income level increased from 4.7%(95/2006)to 14.6%(200/1373)(Z =-17.36,P<0.01)and from 0.1%(2/1748)to 2.4%(28/1171)(Z=-9.58,P<0.01),respectively.Meanwhile,the average daily intake of milk increased from(3.6 ± 24.6)g/d in 1991 to (11.8 ± 51.4)g/d in 2006(F = 67.07,P <0.01).The daily milk consumption among top income level adults and bottom income level adults increased from(8.5 ± 50.9)g/d to(23.1 ± 71.5)g/d and from (0.2±6.5)g/d to(3.3 ± 23.5)g/d(F= 13.90,P<0.01),respectively.From 1991 to 2006,milk consumers significantly promoted their percentage of achieving the Chinese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 on calcium(800 mg/d)from 6.5%(8/123)to 12.8%(38/297)(Z=-1.67,P<0.05),whereas this percentage increased from 1.6%(38/5470)to 3.6%(130/3611)among milk non-consumers(Z =-5.66,P <0.01).Conclusion Chinese adult milk intake still remains in quite low level,and the situation of milk consumption among rural adults requires further promotion.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老年居民膳食维生素C摄入状况及其食物来源。方法以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调查资料为基础,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择有完整人口学特征和有完整连续3 d24 h膳食调查数据的65岁及以上居民3107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特征老年居民膳食维生素C摄入量及其食物来源,并与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C参考摄入量进行比较,评价维生素C摄入状况。结果 65岁及以上居民平均每天摄入71.8 mg维生素C,中位水平为59.5 mg/d。不同年龄、性别、学历、家庭收入水平和居住地的老年居民维生素C摄入水平分布存在差异,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约70.1%的老年居民存在膳食维生素C摄入不足风险,而膳食维生素C摄入不足风险较低的老年居民仅占21.6%,且受年龄、学历、家庭收入水平及居住地的影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色蔬菜、深色蔬菜、水果和根茎类是维生素C的主要食物来源,占膳食维生素C总摄入量97.6%,且不同特征老年居民各类食物提供维生素C的比例分布存在差异。结论我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老年居民膳食维生素C摄入不足状况严重,应鼓励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满足机体需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中国十五省(自治区、直辖市)60岁及以上居民坚果摄入现状。方法 利用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资料,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071名60岁及以上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收集坚果消费数据。分析摄入状况并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摄入量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坚果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中国十五省(自治区、直辖市)60岁及以上居民坚果消费902人(17.8%),全人群消费量第90百分位数(P90)为13.6 g/d。消费人群消费量的中位数(P50)为16.7 g/d,达到并超过推荐摄入量的人群比例为81.1%。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低年龄组、高学历和城市地区坚果消费的可能性更大。结论 中国老年居民坚果的消费率低且消费量不足。年龄、教育程度和地区是老年居民是否食用坚果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1991-2009年中国9省区50岁以上中老年城乡居民膳食钙摄入现状、食物来源及变化趋势.方法 选取1991-2009年“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七轮调查中50岁以上居民为研究对象,利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调查数据,按地区分层对历年来该人群钙摄入量水平、钙食物来源分布及变化趋势进行横断面分析.结果 1991-2009年中国9省区中老年居民平均每日钙摄入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09年男性人群钙摄入量为400.2 mg/d,女性为352.7mg/d;1991-2009年男性和女性人群钙摄入量不足50%适宜摄入量(AI)的比例分别高达72.0%~82.2%和78.8% ~ 88.0%,而达到AI人数的比例仅分别为0.4% ~ 3.9%和0.4% ~ 3.0%.调查人群膳食钙主要来源于蔬菜、豆制品和谷类,这类食物提供的钙占平均每日钙摄入量的70%以上.结论 1991-2009年中国9省区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钙摄入水平仍较低,奶类和豆制品等富含钙食物的摄入量偏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1991-2009年中国9省(区)4~17岁儿童青少年膳食钙的摄入现状、食物来源及变化趋势。方法 选取1991-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7轮调查中4~17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利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调查数据,按地区分层对历年膳食钙摄入量水平、食物来源分布及变化趋势进行横断面分析。结果 1991-2009年中国9省(区)4~17岁儿童青少年平均每日膳食钙摄入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09年该人群中男童钙摄入量为311。2 mg/d,女童为294.6 mg/d;1991——2009年男女童钙摄入量不足50%适宜摄入量(AI)的比例分 别高达81.5%一87.6%和87.0%~91.0%,而达到AI人数的比例仅为0.2%~0.8%和0.1%~0.8%。儿童青少年膳食钙主要来源于蔬菜、豆制品、谷类和乳类食物,其提供的钙占平均每日钙摄入量的70%以上。结论 1991-2009年中国9省(区)4~17岁儿童青少年膳食钙摄入水平仍然较低,需提高该人群的饮奶量增加钙摄入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我国9省 ≥ 18岁成年农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和治疗率的变化趋势及人口经济学差异。方法 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991-2015年9轮调查的资料,选择 ≥ 18岁、具有完整人口统计学和社会经济特征、疾病史、体格测量数据,且职业为"农民、渔民或猎人(农民)"的调查对象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定义高血压。分析9省成年农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和治疗率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18 236人。1991-2015年,9省成年农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和治疗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2015年 ≥ 45岁组农民患高血压的可能性较18~44岁组高98%,超重或肥胖的农民患高血压的可能性分别是对照组(BMI<24.0 kg/m2)的1.58倍和5.21倍,肥胖的农民高血压知晓率和治疗率分别是对照组的5.77倍和7.52倍;文化程度为初中或高中及以上的农民高血压知晓率分别是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农民的0.23倍和0.12倍,初中文化程度农民高血压治疗率是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农民的0.30倍。结论 1991-2015年我国9省成年农民高血压患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但知晓率、治疗率尚不理想。高龄、超重及肥胖是农民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在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中,应加强对农民高血压的筛查和治疗,尤其要提高不同文化程度和肥胖农民高血压知晓率和治疗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了解我国社区≥60岁老年人抑郁情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对象来自“老年期重点疾病预防和干预”项目,该项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在辽宁、河南和广东3省16个县(区)共完成14 335名≥60岁老年人的抑郁筛查。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是否与家人居住、是否与邻居有交往、日常锻炼、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等信息,使用PHQ-9抑郁筛查量表评估老年人近半个月内的抑郁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辽宁省、河南省、广东省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5.45%,3省分别为18.17%、18.87%、9.93%。不同地域间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存在城乡差异,其中河南省为17.09% vs. 20.61%,广东省为7.99% vs. 11.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女性抑郁症状检出率高于男性(OR=1.76,95%CI:1.58~1.96),离异/分居(OR=2.08,95%CI:1.01~4.30)、认知功能异常(OR=1.78,95%CI:1.59~1.98)、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DL)受损(OR=1.74,95%CI:1.23~2.46)、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受损(OR=2.23,95%CI:1.97~2.54)是老年人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且IADL受损对老年人抑郁的影响高于BADL受损(2.23 vs. 1.74);≥80岁(OR=0.82,95%CI:0.68~0.99)、与家人居住(OR=0.67,95%CI:0.57~0.80)、与邻居有交往(OR=0.86,95%CI:0.76~0.98)、每周锻炼多次(OR=0.82,95%CI:0.69~0.96)、几乎每天锻炼(OR=0.63,95%CI:0.56~0.70)是老年人抑郁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我国社区≥60岁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性别、婚姻状况、社会交往、体育锻炼、认知功能、ADL均是老年人抑郁的影响因素,老年卫生保健部门应开展重点人群心理预防和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杨丽丽  席波 《中国公共卫生》2017,33(8):1249-1253
目的 分析2000-2015年中国成年居民膳食钠、钾的摄入量变化趋势,为慢性病防控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维普和万方等数据库,收集2000-2015年公开发表的有全国或地区代表性的钠、钾摄入量的相关人群研究,按照地区、性别和时间等进行分层并估计我国居民膳食钠、钾摄入量。结果 本文最终纳入57篇符合要求的文献(n=132 296),其中52篇(n=124 301)采用膳食调查法,5篇(n=7 995)采用24 h尿液估计法。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成年居民膳食钠的摄入量,在地区、性别、民族和时间分布方面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地区差异逐渐变小,但近5年仍表现为北方摄入量(5 692.0 mg)高于南方(5 581.0 mg),西部(5 875.4 mg)高于中部(4 308.4 mg)和东部(5 727.3 mg),农村(5 978.5 mg)高于城市(5 253.6 mg);性别差异更加明显,男性(6 657.5 mg)明显高于女性(5 383.8 mg);某些少数民族如藏族(5 835.1 mg)、哈萨克族(4 901.3 mg)高于汉族(4 439.0 mg)。关于钾的摄入量,地区和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0-2010年中国居民膳食钠的摄入呈下降趋势,但近5年略有增加;而钾的摄入量的变化则较小,处于偏低水平。2011-2015期间,通过24 h尿液估计的我国居民膳食钠的摄入量为5 403.5 mg(相当于13.51 g盐);通过膳食回顾法获得的膳食钠、钾的摄入量分别为5 650.9 mg(相当于14.13 g盐)和1 827.9 mg。结论 目前中国成年居民膳食钠摄入量仍然较高,是WHO推荐摄入量(5 g/d)的2.5倍多。而且钾的摄入量偏低,仅达到WHO推荐摄入量(3 510 mg)的1/2左右。国家应制定中长期的限盐策略(如推广盐勺、低钠盐等),鼓励居民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从而降低我国慢性病尤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6.
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睡眠与焦虑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我国≥60岁老年人睡眠时长、睡眠质量与焦虑状态之间的关联。方法研究纳入"我国大气污染的急性健康风险研究"项目2017年7月18日至2018年2月7日调查的≥60岁老年人,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时长、睡眠质量与焦虑之间的关联。结果共纳入3897名≥60岁老年人,年龄为(73.4±8.0)岁,焦虑者占6.5%;睡眠质量差者占18.7%。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在调整一般人口学、社会经济因素、生活方式、健康状况、社会支持程度及大气PM2.5暴露等因素后,睡眠时间过短是老年人焦虑的危险因素,与睡眠时长7 h者相比,睡眠时长≤6 h者焦虑的OR值(95%CI)为2.09(1.49~2.93)。与睡眠质量好者相比,睡眠质量差者焦虑的OR值(95%CI)为5.12(3.88~6.77)。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各条目评分升高与焦虑均存在统计学关联,其中睡眠障碍、主观睡眠质量和日间功能障碍与焦虑的关联更强,OR值(95%CI)分别为4.63(3.55~6.04)、2.75(2.33~3.23)和2.50(2.19~2.86)。亚组分析显示男性、<80岁老年人的睡眠时长、睡眠质量与焦虑的关联更强。结论睡眠时间较短和睡眠质量差与老年人焦虑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1990-2015年中国分性别、年龄段和省份0~14岁儿童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现状和变化情况,并为不同类别地区开展相关防控工作提出建议。方法 描述2015年中国0~14岁儿童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率现状,计算1990-2015年相对变化幅度和年度变化百分比,采用k-medians方法对现状和变化情况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2015年中国0~14岁儿童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率男童略高于女童,低龄儿童高于大龄儿童。1990-2015年中国不同性别、年龄段和省份0~14岁儿童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率均有下降,其中男童和女童下降幅度接近,低龄儿童下降幅度高于大龄儿童。不同省份中,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大的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最小的为安徽省。根据死亡率现状和变化情况,各省0~14岁儿童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状况可以分为4类。结论 1990-2015年中国0~14岁儿童道路交通伤害死亡改善较为明显,但道路交通伤害仍是中国0~14岁儿童面临的重要健康威胁之一,部分地区低龄男童应是今后道路交通伤害防控工作的重点关注人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1991-2011年中国9个省(自治区)6~17岁儿童肉类消费模式的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国内地9个省(自治区)的6~ 17岁儿童,1991、1993、1997、2000、2004、2006、2009和2011年分别调查了2720、2702、2525、2405、1509、1238、1085、936名,对其3 d24h膳食回顾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比较不同年份及不同特征儿童肉类摄入情况.结果 儿童畜肉消费率从1991年的60.9%(1657/2720)增加到了2011年的87.2%(816/936)(x2 =458.23,P<0.01),禽肉消费率9.4%(257/2720)增加到了33.3% (312/936) (x2 =446.07,P<0.01),鱼虾类消费率从27.3%(743/2720)增加到了40.6% (380/936)(x2 =89.89,P<0.01).儿童肉类总摄入量中位数从1991年的47.4 g/d增加到了2011年的100.0 g/d (x2 =516.77,P <0.0l),畜肉从33.3g/d增加到了60.0 g/d(x2=420.13,P<0.01),猪肉从26.7 g/d增加到了50.0 g/d(x2=380.50,P<0.01).超过畜禽肉推荐摄入量的儿童比例从1991年的32.9%(896/2720)增加到2011年的59.8%(560/936)(x2 =392.97,P<0.01),而达到鱼虾类推荐摄入量的儿童比例从1991年的6.9%(187/2720)增加到2011年的8.8% (82/936) (x2 =21.52,P <0.01).城市和农村儿童畜肉消费率分别从1991年的81.2% (536/660)、54.4%(1121/2060)增长到2011年的94.7% (234/247)(x2=38.34,P<0.01)、84.5% (582/689)(x2=429.26,P<0.01),农村儿童畜肉摄入量中位数从1991年的16.7g/d增长到2011年的56.7g/d(x2=472.46,P<0.01).结论 1991-2011年我国9个省(自治区)儿童肉类摄入模式不甚合理,农村儿童肉类摄入状况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分析上海市老年人意外跌落死亡的流行特征及趋势。方法 根据上海市居民死亡医学登记系统,运用DEATHREG2010、Excel2007和SPSS20.0软件描述和分析上海市1991-201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意外跌落死亡特征,采用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指标评价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 上海市1991-201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意外跌落平均粗死亡率为61.2/10万,平均标化死亡率为58.8/10万,占全人群意外跌落的87.0%,占老年人伤害死亡的44.6%,居老年人伤害首位死因。老年人意外跌落死亡率整体上以每年1.6%的速度随时间呈下降趋势(EAPC=-1.6%,P<0.05),随年龄增长而增高(χ2 趋势=78 444.3,P<0.05),老年女性意外跌落死亡率高于男性(χ2=1 377.0,P<0.05),中心城区老年人意外跌落死亡率高于非中心城区(χ2=409.5,P<0.05)。结论 上海市老年人意外跌落死亡的情况正在逐渐改善,仍需进一步监测和继续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