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清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Insulin-likegrowthfactar,IGF-I)与前列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放射量度分析法(IRMA)测定30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IGF-I水平,并以30例健康组以及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作对照.结果前列腺癌组血清IGF-I含量显著上升(148±19.6)μg/L,与BPH(91.0±32.8)μg/L及健康组(105±25.6)μg/L差异有显著性(均为P<0.001).BPH组血清IGF-I含量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前列腺癌患者各期血清IGF-I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IGF-I与BPH无关,其水平升高增加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与健康组相比较,高IGF-I水平患者前列腺癌的相对危险度(OR)为11.23,95%可信区间为3.09~40.7,前列腺癌患者与健康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提示IGF-I可能增加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肿瘤防治杂志,2001,8(特)235-237  相似文献   

2.
项文英  李刚  付成 《中国肿瘤》2004,13(3):188-190
[目的]探讨血清嗜铬粒蛋白A(CgA)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辅助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3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35例前列腺癌患者及1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血清中的CgA。[结果]前列腺癌患者血清CgA与正常对照组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CgA水平随癌分期的升高而升高,D2期患者血清Cg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其他分期癌患者(P<0.01和P<0.05)。CgA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联合检测前列腺癌可提高诊断价值,平行试验灵敏度达83%,系列试验特异度达93%。[结论]血清CgA水平可应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尤其是对于PSA阴性或伴有远隔转移病例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嗜铬粒蛋白A(Cg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35例前列腺癌患者、1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中CgA水平。结果前列腺癌患者CgA水平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及健康志愿者(P〈0.05)。血清CgA水平随ABCD分期的升高而升高,D2期患者血清Cg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及其他分期患者(P〈0.05)。CgA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联合检测能提高前列腺癌检出率。结论血清CgA水平检测可应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NY-ESO-1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其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48例前列腺癌、12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175例健康人群血清,用ELISA法检测NYESO-1抗原的表达水平,确定正常值范围,计算NY-ESO-1抗原表达阳性率、特异性和敏感度。用Western blot方法对阳性血清进行验证,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NY-ESO-1抗原在前列腺癌和BPH患者血清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6%和9.6%,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以BPH患者组为对照,NY-ESO-1检测前列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2.3%和41.9%;其中,在PSA 4~10 ng/ml人群中NY-ESO-1检测前列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44.0%和33.9%。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NY-ESO-1与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0.872)。结论 NY-ESO-1抗原在我国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有较高表达,NY-ESO-1抗原的表达水平与Gleason评分之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 (ELISA)检测健康对照组 110例 ;前列腺增生症 42例 ;前列腺炎 15例 ;前列腺癌 2 5例血清PSA水平。结果 前列腺癌组的血清PSA平均水平 (40 72 5±19 6 0 2ng/ml) ,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2 745± 1 12 4ng/ml) (P <0 0 1) ;而前列腺增生症组 (3 35 2± 1 30 2ng/ml)和前列腺炎组 (3 72 5± 1 412ng/m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检测血清PSA水平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t PSA)、游离PSA (f PSA)、PSA密度 (PSAD )及其f PSA/t PSA比值对前列腺癌 (PCa)及前列腺增生 (BPH )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 (ELISA )检测未经治疗的 62例BPH患者和 2 4例PCa患者血清f PSA、t PSA水平 ,并计算f PSA/t PSA值和PSAD ,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BPH组与PCa组的f PSA、t PS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前列腺癌组的f PSA /t PSA值明显小于对照组及前列腺癌增生组 (P <0 .0 1) ;PCa组PSAD明显大于对照组和BPH组 (P <0 .0 1)。结论 检测f PSA/t PSA和PSAD比单一检测f PSA、t PSA可显著提高对PCa诊断的特异性及符合率 ,对前列腺体积较大的BPH和PCa患者 ,检测PSAD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游离PSA和总PSA的改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Gao ZW  Liu G  Sheng BW 《癌症》2004,23(6):701-703
背景与目的: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prostate-specificantigen,TPSA)被认为是目前诊断前列腺癌(carcinomaofprostate,PCa)的最佳肿瘤标记物,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prostatespecificantigen,FPSA)与TPSA的比值(FPSA/TPSA)可以提高其诊断PCa的特异性。本研究比较PCa与前列腺增生(benignprostatehyperplasia,BPH)患者血清TPSA及FPSA/TPSA比值水平,为临床诊断PCa提供参考。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检测66例BPH患者、29例BPH合并急性尿潴留(acuteurinaryretention,AUR)患者及22例PCa患者的血清TPSA、FPSA值,并对三组患者的血清TPSA及FPSA/TPSA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PH患者血清TPSA(4.10±1.39)μg/L、BPH合并AUR患者血清TPSA(15.50±3.34)μg/L与PCa患者血清TPSA(55.00±13.50)μg/L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三组患者血清TPSA在<4.0μg/L、4.0~10.0μg/L、>10.0μg/L区间存在重叠,BPH合并AUR患者与PCa患者重叠更为明显;BPH患者和BPH合并AUR者的FPSA/TPSA值无显著性差别(P>0.05),但与PCa患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患者FPSA/TPSA水平在<0.15、0.15~0.25、>0.25区间均存在重叠。结论:TPSA、FPSA/TPSA在BPH患者、BPH合并AUR患者和PCa患者中均存在重叠。血清TPSA、FPSA/TPSA水平临床上  相似文献   

8.
游离PSA与总PSA比值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是目前公认的前列腺癌 (Pca)鉴别、评估的重要指标。我们将Pca、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的血清进行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T 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F PSA)测定 ,并计算F/T比值 ,从中筛选前列腺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前列腺癌(human prostate cancer,PCa)和前列腺增生(benign of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中的表达,探讨VEGF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收集整理我院1997至2004年收治的23例前列腺癌患者和1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蜡块标本,其中前列腺癌组为实验组,前列腺增生作对照组。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VEGF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中的表达,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其表达情况,并应用二步法免疫组化技术进一步验证其试验结果。结果VEGF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呈低表达,前列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在前列腺癌组织的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中,VEGF表达情况亦有差异性。结论VEGF与前列腺肿瘤的发病年龄、前列腺体积、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ic special antigen,PSA)和组织类型无相关性;与前列腺增生亦无明显相关;与前列腺癌的生长、浸润和转移呈正相关,是检测前列腺癌的较好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中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导性抗原(FPSA)及FPSA/TPSA比值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技术,检测45例健康男性,4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和32例前列腺癌(PCa)患者血清中的TPSA和FPSA含量,计算FPSA/TPSA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PH组及PCa组的TPSA和FPSA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PCa组FPSA/TPSA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BPH组。当TPSA值在4.1~60.0 ng/mL时,BPH和PCa出现交叉重叠现象,单靠TPSA一项指标难以提高PCa诊断率。BPH组的FPSA/TPSA很少0.11,PCa组的FPSA/TPSA很少0.20。由此,FPSA/TPSA比值的测定可用于BPH和PCa的鉴别诊断。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中TPSA、FPSA的含量及FPSA/TPSA比值,可大大提高PCa的诊断率,对PCa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血清中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浓度对前列腺疾病的辅助诊断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分析检测患者血清中PSMA的浓度,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测采用通用的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分析二者在不同分组中的浓度差异及相关性。结果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中PSMA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的患者则低于正常人群,而PSA浓度无论是前列腺癌还是前列腺良性病变均高于正常人。结论前列腺特异膜抗原浓度可以作为区分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辅助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f/T-PSA比值和PSA密度对TPSA灰区前列腺癌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TPSA,f/T)比值和TPSA灰区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4.0~10.0ng/m l)对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TPSA在灰区的38例前列腺癌和5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血清PSA相关检测结果,将两组患者f/T比值和PSAD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TPSA值无显著性差异(P=0.337);f/T比值(P=0.001)和PSAD值(P=0.012)有显著性差异。f/T比值在前列腺癌患者中较低,而PSAD值较高。当f/T比值和PSAD分别以0.15和0.16作为临界值时,其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6%和75.0%、65.8%和57.1%。结论f/T比值和PSAD对TPSA灰区的前列腺癌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检测前列腺癌微转移的灵敏和特异性指标。方法 从 5 1例前列腺癌、33例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及 32名正常人的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 ,用巢式RT PCR方法检测其中前列腺上皮细胞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人类激肽释放酶 2 (hK2 )和前列腺特异的膜抗原 (PSMA)的表达。结果 PSA、hK2和PSMA在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中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 5 2 .9%、4 3.1%和6 4 .7% ;正常人和BPH患者假阳性率分别为 6 .2 %、7.7%和 4 .6 % ,3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各临床分期 (局限癌、侵袭性癌和转移癌 )间 ,PSA和hK2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 ;PSMA在各期前列腺癌中阳性检出率均较PSA和hK2高 ,且随临床分期进展 ,其阳性检出率亦增加 (P <0 .0 5 )。结论PSMA对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较PSA和hK2有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PSA、PSAD测定对前列腺癌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作为前列腺癌(PC)诊断指标的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5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36例前列腺癌(PC)患者的血清PSA水平,B超测定前列腺体积,计算单位体积的PSA值(PSAD),结果:PSA界限值定为4μg/L时,其诊断PC敏感度为94%,特异度为36%,准确度为60%,PSA界限值为10μg/L时,敏感度为89%,特异率为62%,准确度为73%,PSAD测定诊断PC敏感度为89%,特异度为90%,准确度为90%,结论: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PSAD值测定较PSA值测定的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5.
汤振铭  刘定益 《癌症》2000,19(11):1052-1052
本研究收集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前列腺癌(prostatic cancer,PCA)75例,分别检测了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pic antigen,PSA)及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rostate antigen density,PSAD),探讨PSA和PSAD与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PCa)中血清锌指蛋白样1(ZFPL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7年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1例PCa和6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临床样本,68例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PCa患者分为有临床意义PCa(CsPCa)和非CsPC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ZFPL1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组织ZFPL1蛋白表达。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OC)评估ZFPL1诊断PCa的效能。生物信息学分析前列腺癌中ZFPL1 mRNA表达情况。结果 与BPH组比较,PCa组患者年龄、PSA、PSA密度、血清ZFPL1蛋白水平及组织ZFPL1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及组织ZFPL1蛋白水平诊断PC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3、0.756,均高于PSA的0.626。血清和组织中ZFPL1蛋白表达与pT分期和Gleason分级有关(P<0.05)。血清ZFPL1和PSA截断值分别为0.118 ng/ml和7.08 ng/ml时,二者联合检测对PCa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CsPCa...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方法分别测定了 41例前列腺癌 ,3 6例前列腺增生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含量 ,并计算出f -PSA/t -PSA的比率 ,同时测定了前列腺体积。结果 t -PSA在 4 0~ 10 0 μg/L范围时 ,t -PSA的平均值在前列腺癌组 ,前列腺增生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f-PSA/t -PSA比率在前列腺癌组织中显著降低 ;同时f-PSA/t -PSA比率和前列腺体积在前列腺癌组中呈正相关 ,在前列腺增生组中无相关性。结论 f-PSA/t -PSA比率在前列腺体积小于 40cm× 40cm× 40cm可更好地诊断前列腺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前列腺癌抗原3(PCA3)基因表达水平及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81例因血清PSA表达升高和(或)直肠指诊异常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免疫组化鸡尾酒染色明确病理活检结果,定量-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尿PCA3 m RNA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前列腺癌患者尿PCA3 mRNA和血清PSA表达水平间的相关性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81例患者的前列腺活检组织中,诊断前列腺癌阳性53例,阴性28例。前列腺癌患者尿PCA3 mRNA和血清PS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非前列腺癌患者(P﹤0.01);前列腺癌患者尿PCA3 m RNA表达水平与血清PSA表达水平无线性相关关系(P﹥0.05)。PCA3 mRNA高表达组患者Gleason评分明显高于低表达组患者(P﹤0.01),尿PCA3高表达倾向低、中度分化(P﹤0.01)。尿PCA3 mRNA高表达组患者NME1、NME3和SPARCL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低水平组患者(P﹤0.01);SPOCK1和survivin m 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患者(P﹤0.01)。结论前列腺癌患者尿PCA3 mRNA及血清PS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但二者间无线性关系。前列腺癌患者尿PCA3 mRNA高表达时,NME1、NME3和SPARCL1mRNA表达水平及分化程度均降低,SPOCK1和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海南地区Gleason评分≥7分的前列腺癌(prostatic cancer,PCa)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和总睾酮(total testosterone,TT)水平与5年总生存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0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106例作为PCa组,选取同期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120例作为BPH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血清PSA、TT水平;再根据PCa组患者5年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81)和死亡组(n=25),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Gleason评分、血清PSA、TT水平;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血清PSA、TT水平早期评估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性模型分析血清PSA、TT水平与病理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PCa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血清PSA水平高于BPH组,血清TT水平低于BP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患者Gleason评分、血清PSA水平、骨转移发生率、TNM分期低于死亡组,血清TT水平高于死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PSA水平与病理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0.634,P<0.05),血清TT水平与病理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r=-0.755,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PSA水平(HR=1.352)、高Gleason评分(HR=4.576)、高TNM分期(HR=2.937)和骨转移(HR=1.258)是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TT水平(HR=0.063)是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PSA、TT水平及两者联合早期预测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11、0.887和0.934,敏感度为88.00%、96.00%和92.00%,特异度为68.73%、72.84%和82.72%,截点值分别为21.51 ng/mL和3.74 ng/mL。结论: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TT水平可作为早期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其与病理Gleason评分存在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PSA、FPSA、FPSA/TPSA与ACP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前列腺癌(PC)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血清中的PSA和FPSA,计算FPSA/TPSA比值;用速率法检测前列腺疾病患者血清中的酸性磷酸酶(ACP)含量,并与正常人群进行比较。结果:PC组血清PSA、FPSA和ACP水平显著高于BPH组和对照组(P〈0.01),BPH组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C组FPSA/TPSA比值显著低于BPH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联合检测PSA、FPSA、FPSA/TPSA与ACP可有效地提高诊断PC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血清ACP检测可用于PC转移患者的诊断和术后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