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结蜡、结垢严重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易造成油层渗透率下降、油井产量降低、地面设备负荷增大甚至卡泵躺井,从而增大油井维护成本。新型油井防蜡防垢装置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延长了油井结蜡、结垢周期。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喇嘛甸油田三元复合驱试验区块中的油井垢质进行研究,采用电子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等方法对垢样进行了分析,确定三元复合驱油井结垢中后期的结垢规律及垢质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油田开发的过程中,井筒内压力、温度的变化或不相容的水相混合,会造成井筒结垢,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结垢是目前胡154区块井筒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胡154区块井筒结垢的原因,针对现有防垢工艺效果,得出阶段性总结。  相似文献   

4.
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对国家、集体和个人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通过实践我们可以知道,当油田开发至中晚期以后,由于注水量的不断增加,油田的井筒相继开始结垢,直接影响着油井的正常生产。本文将对油田井筒结垢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阻垢的技术,以期对我国石油开发及油井保护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亦庄某再生水厂反渗透系统投加的AntarcticaTM ROSD 9000型号阻垢剂,考察其对RO系统的适用性和最佳投加浓度.模拟了反渗透生产系统,计算回收率75%及实际进水水质下的结垢倾向,结果表明,反渗透浓水侧仅有Langelier饱和指数超过结垢倾向控制指标,CaCO_3结垢倾向明显,有必要适量投加阻垢剂.模拟不同变量条件下的系统安全性,指导实际生产.采用中试装置进行极限碳酸盐硬度试验,证明加药量在2.5~3.0 mg/L时较合适,即系统运行压力无明显变化,RO浓水侧无结垢倾向;加药量在2.0 mg/L不利于系统稳定运行.经实际生产系统验证,投药量在2.5~3.0mg/L时系统运行安全,反渗透清洗频次降低,阻垢剂占系统运行所用生产药剂成本的60%,有效地控制了成本.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的许多油田在开发过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结垢现象。油井结垢是制约油田生产的主要因素,不仅对产层造成无机伤害,降低产能,还使油井维护作业频次增加,造成原油生产成本上升,为此,防垢除垢工艺技术的研究在生产运行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新滩油田高压低渗油田油井井筒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原因形成的机理进行探讨,从地层到井筒,从实际存在的管杆偏磨和腐蚀结垢等实际情况等不同层面进行了分析,找出有效治理及管理措施,从现场实际出发,采取配套工艺进行措施优化,取得较好的效果,对延长油井免修期,节约生产成本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油田高压低渗油井井筒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原因形成的机理进行探讨,从地层到井筒,从实际存在的管杆偏磨和腐蚀结垢等实际情况等不同层面进行了分析,找出有效治理及管理措施,从现场实际出发,采取配套工艺进行措施优化,取得较好的效果,对延长油井免修期,节约生产成本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结垢是油田遇到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会引起设备和管道的局部腐蚀,导致短期内穿孔,增大了水流的阻力,增加清垢费用和停产检修时间。结垢造成管道堵塞,严重影响了原油的开发、降低油气井的产出,甚至提前结束了油井寿命。该文通过对渤海油田某平台A油井的水质和垢样分析,得出该油井结垢主要为碳酸盐垢,并分析了油井结垢的原因,尝试使用超精微震荡波技术解决A油井结垢问题。通过为期一年的现场试验,A油井酸洗后正常生产3个月的回压由0.85 MPa降为0.6 MPa、酸洗周期由3个月延长到12个月,拆开管道观察内部结垢情况,证明超精微震荡波在油井管线上,针对碳酸盐垢的处理是一种有效的物理防垢技术,可以在海上油田易结垢管线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金相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分析了油井监测挂环的表面腐蚀形貌 ,比较了加药井与未加药井产出液中Fe总量的变化 ,结果表明油井主要为晶界腐蚀和湍流腐蚀 ,缓蚀剂的加入明显降低了油管的腐蚀速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了灰水系统的工艺流程及其结垢的原因,分析了灰水分散剂对解决结垢这一问题的效果,得出了灰水分散剂能够有效地解决结垢这一问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油田集输系统腐蚀结垢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对油田集输系统腐蚀结垢的机理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油田地层水矿化度高和成垢离子含量高为结垢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是集输系统产生难溶结垢的主要原因,对此提出了一系列防治集输系统腐蚀结垢的综合配套技术措施,有效地延长了集输系统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油田综合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13.
油田采出液集输系统结垢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对油田集输系统腐蚀结垢的机理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油田地层水矿化度高和成垢离子含量高为结垢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是集输系统产生难溶结垢的主要原因,对此提出了一系列防治集输系统腐蚀结垢的综合配套技术措施,有效地延长了集输系统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油田综合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14.
周43区块属于典型的边底水油藏,地层压力系数较高,该区块的油井特点为油层物性好,压力足,油质粘度大,易出砂以及套压高,想要给这类油井加药非常困难,导致了很多油井因为卡泵而造成修井作业。为此研制的高套压油井套管加药装置,解决了油井加药难、回压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结垢是影响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WFGD)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问题之一。某发电公司330 MW机组烟气脱硫一级塔及除雾器结垢情况严重,已影响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针对该问题,对吸收塔及脱硫系统运行参数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脉冲悬浮系统故障、除雾器喷嘴堵塞、浆液参数波动是造成吸收塔结垢的主要原因。通过加强对除雾器的冲洗、密切监视对比除雾器和浆液脉冲泵启动初期及正常运行中的参数、合理控制脱硫一级塔浆液密度、pH值、氧化风量及氟离子浓度等,吸收塔结垢问题已得到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16.
油田采出液集输系统结垢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对油田集输系统腐蚀结垢的机理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油田地层水矿化度高和成垢离子含量高为结垢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是集输系统产生难溶结垢的主要原因,对此提出了一系列防治集输系统腐蚀结垢的综合配套技术措施,有效地延长了集输系统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油田综合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17.
随着油田进一步开发,油井产出液含水明显上升,油井的抽油杆和油管腐蚀现象日趋严重。本文从理论及缓蚀机理分析了加药的必要性及如何合理使用缓蚀剂,对实际加药情况进行分析,目的是为改善加药效果,治理腐蚀和提高油田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因集输、注水系统容易产生结垢现象,在多层系原油合采过程中,产出液组成较为复杂,而水质配伍性也存在较大差异,于是产生了集输运行系统受阻、生产系统承受压力过高、堵塞地面系统加热炉等现象。而管线结垢是由于不相容的、两种以上离子的混合,产生积液沉淀所致,因此,文章简要分析了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多层系原油合采集输,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9.
套管连续加药装置有2种,ZD-B自动加注装置和自制加药装置。ZD—B自动加注装置通过调节控制变频器频率,调节电泵运动次数,每月每周每天的定时定量控制加药。自制加药装置由降粘剂配置贮罐、软管、输液控制装置组成,把药剂用“点滴”的方式加入套管中去,达到连续加药的目的。装置的应用解决了光杆缓下的问题,方便了生产管理,保障了油井正常生产,延长了油井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20.
油田采出液输油系统结垢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对油田输油管道系统腐蚀结垢的机理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油田地层水矿化度高和成垢离子含量高为结垢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是产生难溶结垢的主要原因,对此提出了一系列防治系统腐蚀结垢的综合配套技术措施,有效地延长了输油系统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油田综合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