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少见,发病率为0.5%[1].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种严重血液病,骨髓造血组织明显减少,导致造血功能衰竭,引起外周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所发生的贫血.  相似文献   

2.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1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英英 《海南医学》2008,19(9):66-67
再生障碍性贫血系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骨髓造血组织显著减少为特点的造血功能衰竭,临床上以全血成份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症.近年来由于再障患者经过治疗后缓解率提高,临床上时常遇到.  相似文献   

3.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简称再障)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或造血微环境受损,导致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病征。当合并妊娠时,病情更为复杂难治,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可因贫血、出血和感染对母儿造成不利的影响,如何正确处理这类患者,值得探讨。现将我院妇产科自1999年至今收治的10例妊娠合并再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或造血微环境的损伤,以及免疫因素的作用致使红骨髓脂肪变。其主要特征为全血细胞减少。临床常表现为重度贫血、出血和感染。当合并妊娠时,病情更加复杂难治,母婴病死率高。近年来随着再障治疗的进展,不少患者病  相似文献   

5.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全,呈全血细胞减少的综合症.重型再障(SAA)属中医学"急劳"、"发热"、"血证"等范畴.治疗上多采用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6.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通常是指原发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病因不明。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和贫血、出血、感染。传统学说认为再障可能通过三种机制发病:原发、继发性干祖细胞("种子")缺陷,造血微环境("土壤")及免疫("虫子")异常。目前越来越多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表明,免疫系统紊乱在AA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就再障的免疫机制进展进行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7.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以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引起骨髓有核细胞增生低下,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一综合症.  相似文献   

8.
邢朝琴  黄强 《浙江医学》2008,30(5):533-535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及造血微环境损伤所致的疾病,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大多数情况下,再障是由T淋巴细胞异常启动造成造血干细胞损伤所致的一种免疫介导性疾病^[1-2]。有研究表明再障以T—bet高表达为特征^[3],现就T—bet在再障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骨髓干细胞或造血微环境的损伤以及免疫因素作用致使红骨髓脂肪变,红骨髓总容量减少,血中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临床常表现为严重的贫血、出血和感染,其典型的骨髓病理改变是骨髓造血组织减少,脂肪组织所占面积增多。临床治疗较困难,近年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广泛用于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别是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我院近4年来收治的再生障碍贫血病例对其治疗前后骨髓活检的病理改变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中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由多种因素诱发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是难治性血液病之一,尤其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往往病情重,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1.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系多种病因引起的红骨髓总容量减少、造血功能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综合性病征。加强对再障的治疗护理,至关重要。现结合个人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再生障碍性贫血(下称再障)是由于骨髓功能减退或衰竭产生全血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的一类贫血,属于难治性贫血。妊娠合并再障少见,在妊娠及分娩过程中可因贫血、出血、感染对母儿造成生命危险。过去认为再障是妊娠的禁忌证,随着再障治疗手段的进步,如能得到及时治疗,再障已经不是终止妊娠的绝对指征,但妊娠可使再障病情恶化。为此,护理对母儿的安危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院自1996年以来收治此类患者7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张威廉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7):F0003-F0003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种疑难病。西医认为该病主要与造血干细胞损伤,骨髓造血微环境异常,免疫功能紊乱有关。一般根据病因,刺激骨髓造血功能,止血、控制感染治疗。在中医学中属于虚劳、血证等范畴。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和感染。祖国医学中虽没有再生障碍性贫血之病名的记载,但此病多因禀赋先天不足,其根本为肾虚。  相似文献   

14.
高秀茹  张书茵 《吉林医学》1995,16(3):165-165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38例骨髓像分析高秀茹,丁颖(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检验科130021)张书茵(公主岭市二院检验科136100)再障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造血组织明显减少,导致造血功能衰竭的综合征。在小儿血液病中也较常见。骨髓像检查是诊断再障的重...  相似文献   

15.
陈澍英  黄梓伦 《广东医学》1995,16(9):597-599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00例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510080)陈澍英,黄梓伦,黄铮人再生障碍性贫血(AA简称再障)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临床呈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组综合病征。现将1980年~1995年在我院住院的100例慢性再障作临床...  相似文献   

16.
妊娠期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及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禹立芳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44-44,61
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pregnance associated aplastic anemia,PAAA)是孕期很少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国外报道(0.8~2.4)/10万,国内报道0.04%~0.08%.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或衰竭、全血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的、严重的进行性贫血,这类妊娠属于高危妊娠,需由妇产科与血液科共同处理.  相似文献   

17.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治进展陆紫敏顾凤英上海铁道大学附属甘泉医院上海200065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而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组综合征,表现为进行性贫血、体表及内脏出血以及反复感染。1诊断再障分急性、慢性两种,其中急性再障...  相似文献   

18.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以全身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造血干细胞减少或缺损、T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亢进、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直接杀伤和淋巴因子介导的造血干细胞过度凋亡引起的骨髓衰竭是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造血微环境支持功能缺陷与再障的发生关系密切;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再障的发生也与特定的HLA相关。结合英国血液病学标准委员会公布的《再障诊断治疗指南》及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学组公布的《再障诊断治疗专家共识》,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治疗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治疗中除了适当输入红细胞、血小板悬液及预防、治疗感染外,还应采取传统治疗以外的针对性治疗方案,以保证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是一组由理化、生物等多种原因所造成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缺陷、造血微环境损伤及免疫功能异常,进而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全血细胞减少的综合征,临床上以出血、贫血及感染为主要表现。重型再障发病率低,但来势凶猛,进展迅速,病死率极高,自然生存期短,1年内病死率高。我院治疗1例妊娠期间诊断为重型再生  相似文献   

20.
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系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组织显著减少为特点的造血功能衰竭。妊娠期并发再障少见且病情严重、病程长,常危及母婴健康。1988年以来,我们对15例妊娠期并发再障的孕妇采用中药二至汤加味结合西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15例患者以临床出血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