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造成心肌梗死病变模型,给予中药心复康后对其病理形态的改变进行观测,结果显示可使实验性心肌梗死大鼠梗死程度减轻,梗死后修复增快。采用体外培养的大鼠乳鼠心肌细胞,通过暂时停止供应心肌细胞生存必需的糖和氧,造成心肌细胞缺氧样损伤,从细胞水平观察心复康的作用,结果表明可明显改善心肌细胞结构缺血样损伤。提示心复康对心肌梗死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
用结扎大工冠状劝脉前降支的方法造成心肌梗死病变模型,给予中药心复康后对其病理形态的改变进行观测,结果显示可使实验性心肌梗死大鼠经程度减轻,便 死后修复增忆,采用体外培养的大鼠乳鼠心肌细胞,通过暂时停止供应心肌生存必需的糖和氧,造成心肌细胞缺氧样损伤,从细胞水平观察心复康的作用,结果表明可明显心肌细胞结构缺血样损伤,提示心复康对心肌梗死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
心肌梗塞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对心梗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天津中医学院研制的中药复方心复康在临床治疗冠心病获得确切疗效的同时发现具有明显降低心肌梗塞发病率的作用。该课题组对该药对实验性心肌梗塞大鼠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改善、血清心肌酶活性的影响及体外培养心肌细胞酶活性及其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等进行实验研究。现将其有关研究成果专题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心肌梗塞是心肌缺血性坏死,它一直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在心肌梗塞时,心肌缺血缺氧可导致心肌细胞结构破坏,心肌细胞内多种酶释放入血,我们通过测定实验性心肌梗塞大鼠血清中心肌酶活性及缺氧缺糖性损伤的心肌细胞培养液中心肌酶的活性,来观察中药心复康对心肌梗塞病变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心复康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对濒死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经密度梯度离心联合贴壁筛选法培养并纯化BMSCs,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移植前以5-溴脱氧尿核苷(Brdu)对移植细胞进行标记,术后采用中药心复康灌胃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治疗后2周处死动物,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损伤区Brdu阳性移植细胞数、CD34+新生血管数和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阳性心肌细胞数量。[结果]心复康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组移植细胞存活率增加(与细胞移植组比较P0.05),梗死边缘区新生血管数量及PCNA阳性心肌细胞数量均有所增加(与细胞移植组比较P0.05)。[结论]中药心复康联合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濒死心肌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心复康联合干细胞移植能更有效的促进损伤区血管新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范英昌  陆融  陆一竹  李雅琳 《中草药》1997,28(9):545-547
心肌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产生减少,过氧化脂质生成增多以及心肌细胞膜流动性的异常与心肌梗塞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关系。本实验通过对乳鼠心肌细胞的体外培养,观察到中药心复康可明显提高缺氧性心肌细胞的SOD的活性,降低过氧化脂质含量并且提高心肌细胞膜流动性,维持其正常功能。实验结果提示心复康可有效地增强心肌细胞抗缺氧性损伤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药心复康在大鼠急性心肌梗塞后对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经密度梯度离心联合贴壁筛选法培养并纯化BMSCs,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塞模型,移植前以5-溴脱氧尿核苷(Brdu)对移植细胞进行标记,术后采用中药心复康灌胃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移植后2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处死动物,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损伤区VEGF蛋白表达情况、Brdu阳性移植细胞数和CD_(34)~+新生血管数.结果 心复康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心肌梗塞,能提高移植细胞存活率(与细胞移植组比较P<0.05),提高大鼠血清VEGF含量(与细胞移植组比较P<0.05),提高梗塞区VEGF蛋白表达,增加梗塞区新生血管数量. 结论中药心复康对大鼠急性心肌梗塞后移植干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心复康联合干细胞移植能更有效地促进损伤区血管新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参芪苈心方对去甲肾上腺素诱导H9C2大鼠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探讨参芪苈心方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曲美他嗪组、参芪苈心方组。后3组分别加入正常大鼠血清10山、盐酸曲关他嗪合药血清10出、参芪苈心方含药血清10μl,均加入去甲肾上腺素,每组设8个复孔,在加药后24、48小时进行指标检测及倒置显微镜观察,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高效液相色谱及闪烁荧光法检测细胞能量代谢情况。结果:参芪苈心方能增强H9C2细胞的增殖活性,并通过抑制受损心肌细胞脂肪酸氧化,提高葡萄糖有氧氧化来促进心肌细胞内ATP的合成,作用优于西药盐酸曲关他嗪。结论:参芪苈心方能有效调节受损心肌细胞能量代谢,这可能是参芪苈心方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心复康对心肌细胞缺血样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保护机理。方法:采用培养的大白鼠乳鼠心肌细胞,通过暂时停止供应心肌细胞生存必需的糖和氧,造成心肌细胞缺血样损伤,观察心复康对体外培养心肌细胞心肌酶及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心复康可明显降低培养液中心肌酶的活性,改善心肌结构的缺血样损伤。结论:心复康对心肌细胞的缺血样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探讨心复康口服液治疗心衰的机制。方法:通过腹腔注射ADR复制实验大鼠心衰模型,以心肌细胞Ca~(2+)-ATPase及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为观察指标,研究中药心复康口服液对大鼠实验心衰模型的影响。结果ADR模型组Ca~(2+)-ATPase活性为1.46±0.756μmolpi/mgprotein·h,与正常对照组(3.16±0.979μmolpi/mgprotein.h)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心复康治疗组明显提高实验心衰模型大鼠心肌细胞Ca~(2+)-ATPase活性(2.68±1.067μmolpi/mgpmtein·h),与ADR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接近正常对照组。同时心肌细胞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电镜细胞化学观察发现ADR模型组在受损的线粒体嵴部和内膜上,可见SDH活性反应产物大为减少,有的已全部灭活或仅有少量的活性产物沉积。心复康治疗组SDH活性反应产物主要分布在线粒体嵴部和内膜上,呈现出强弱交替的现象,但其活性已有所减弱,部分线粒体内仅有少量的SDH活性产物沉积。结论:提示心复康口服液可显著改善ADR实验心衰模型大鼠心肌细胞Ca~(2+)-ATPase及琥珀酸脱氢酶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复康口服液治疗心衰的作用机制。方法:本实验通过腹腔注射阿霉素复制大鼠实验心衰模型,以心肌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膜通透性为观察指标,研究中药心复康口服液对大鼠实验性心衰模型心肌细胞自由基代谢及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阿霉素模型组GSHPx活性和MDA含量分别为5159±2721μminmg和066±0468nmolmgpr,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心复康治疗组明显提高阿霉素损伤心肌组织GSHPx活性(64.77±5.112),降低MDA含量(0.326±0.241),与模型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接近正常对照组值。心肌细胞膜通透性观察,阿霉素模型组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有严重损伤,硝酸镧标记可见镧颗粒进入细胞内,在细胞内有大量电子致密的镧颗粒,线粒体外膜周围亦有致密的镧颗粒沉积,坏死的肌原纤维之间亦有少量散在的镧颗粒沉积。心复康治疗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较轻,细胞间隙和外膜可见镧沉积的电子致密颗粒,线粒体、肌丝之间有少量的镧颗粒沉积。结论:提示心复康口服液具有抗氧自由基作用和保护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及膜通透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复康口服液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阿霉素复制大鼠心衰模型,以电镜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中药心复康口服液对大鼠心衰模型心肌Ca  相似文献   

13.
苏木系具有活血破瘀作用的中药.本实验采用大鼠同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以心肌组织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mRNA表达、外周血IL-2、IL-6的水平、T细胞亚群CD4 /CD8 、心肌细胞凋亡以及病理学变化作为观察指标,探讨苏木的抗免疫排斥作用,并与环胞素A的作用效果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苏木可以抑制大鼠移植心心肌组织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mRNA的表达,降低IL-2和IL-6在外周血中的含量,调节CD4 /CD8 的异常,抑制心肌细胞的过度凋亡,病理形态学及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均明显减轻,提示苏木具有一定的抗免疫排斥作用,但其作用要明显弱于环胞素A.  相似文献   

14.
范雪梅  梁琼麟  李雪  王义明  罗国安 《中成药》2011,33(8):1402-1405
目的 研究中药双龙方及其组分人参总皂苷、丹参总酚酸对缺氧复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测定其活性成分.方法 建立体外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采用MTT法检测给药各组细胞的存活率;同时采用HPLCMS联用对双龙方进入细胞的成分进行鉴定.结果 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仅为8.26%,双龙方有效增加细胞存活率,为70.41%,且在各实验组中效果最好;液质鉴定其活性成分主要是:Re、Rg1、Rf、Rb1和Rd.结论 双龙方对缺氧复氧引发的心肌细胞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抑制心肌细胞钙离子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15.
心复力冲剂对大鼠实验性心肌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复力冲剂对大鼠实验性亚急性心肌细胞损伤、坏死的保护作用。方法 35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8只。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喂饲生理盐水10ml/kg,各给药组分别灌胃心复力冲剂(5g/kg、10g/kg)和普萘洛尔(4mg/kg),每天1次,连续8天。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于第5天给药后以异丙肾上腺素20mg/kg,皮下注射,连续4天,致大鼠心肌损伤、坏死。于实验第9天处死动物,取心脏,计算心脏系数。光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的坏死程度及炎性细胞浸润情况。结果经心复力冲剂防治后,大鼠心肌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病灶范围减少,以修复反应为主。结论心复力冲剂对实验性心肌损伤大鼠有明显的心肌保护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氧应激对豚鼠心肌细胞线粒体的影响,探讨抗心肌缺血中药复方——益心康胶囊(H303)含药血清对氧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羟自由基损伤体系(Fe2+/H2O2)与豚鼠心肌细胞共同孵育30~60min后对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结果豚鼠心肌细胞氧应激后,可致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降低,以及荧光染料Rh123所显示的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H303含药血清可明显减轻上述损伤,表现为明显增强豚鼠心肌细胞线粒体氧化酶活性,使心肌细胞存活率增加;并具有保护心肌细胞膜电位的作用。结论氧应激可造成心肌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益心康胶囊含药血清可保护线粒体膜电位,从而发挥其膜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复心合剂对阿霉素诱导的心衰大鼠DAG/PKC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探讨DAG/PKC信号通路与心衰的关系。方法采用阿霉素诱导建立心衰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复心汤、卡托普利药物干预4周,比较不同组别大鼠心肌细胞内DAG、PKC的表达量。结果心衰大鼠心肌细胞中DAG、PKC表达量增高;复心汤能够降低心衰心肌细胞中DAG、PKC表达量。结论复心汤能够改善心衰大鼠一般状态,抑制心衰心肌细胞中DAG/PKC信号通路的过度表达。  相似文献   

18.
麝香保心丸对狗及大鼠实验性心肌梗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储敏  宋国秀 《中成药》1996,18(5):30-31
应用狗和大鼠实验性心肌梗塞模型,观察麝香保心丸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麝香保心丸能显著缩小狗和大鼠实验性心肌梗塞范围,提示麝香保心丸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红景天苷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和乳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红景天苷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以及对乳鼠心肌细胞于缺氧/复氧损伤和氧化损伤下的影响.方法 以垂体后叶素(pituitrin)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急性心肌缺血大鼠Ⅱ导联心电图的变化.体外培养原代乳鼠心肌细胞,采用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诱导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和过氧化氢(H2O2)诱导造成氧化损伤模型.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并测定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浓度.结果 红景天苷能显著抑制垂体后叶素所造成的心电图T波抬高和J点升高;能明显提高缺氧/复氧模型和氧化损伤模型下的细胞存活率,降低培养液中的LDH和CK浓度.结论 红景天苷对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缺氧/复氧损伤和氧化损伤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再灌注治疗是急性心肌梗塞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再灌注时,常常会造成氧自由基介导的再灌注损伤,故清除再灌注时所产生的氧自由基,是防止再灌注损伤的关键。许多研究表明黄芪等中药有较好的抗再灌注及抗氧化损伤的作用。本研究是从体外培养的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缺糖缺氧/复糖复氧损伤模拟急性心肌梗塞后再灌注损伤作为实验模型,发现由中药黄芪为主组成的复方注射液对培养的心肌细胞再给氧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