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脏、脑、肾脏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态度对高血压的控制及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有着重大的影响。新疆位于西北为高发区,又为多民族地区,生活习惯、文化差异大,文字语言交流存在困难。我科自1998年开使,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方法,加强对住院及门诊病人进行健康教育,2006年引入健康信念模式运用于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工作中,  相似文献   

2.
廖燕芬  吴辉霞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3):1482-1483
目的:探讨门诊抑郁症患者的健康教育方式方法。方法:利用宣传栏、宣传手册文字展视,语言交流,动作示范对患者进行宣教。结果:患者对抑郁症的认知增加,焦虑降低,治疗信心增强,治疗依从性增加,不同程度地掌握了自我调适情绪、自我治疗的方法技巧。医护人员的知识面扩展,个人素质及服务能力提高。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促进抑郁症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糖尿病中的作用.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史文化层次、经济状况及心理特点、并发症,采取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口头讲解、提问,回答、散发文字.图册.阅读.听录音.看录像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健康教育指导52例患者均掌握了糖尿病知识及相关操作技能,树立了与疾病相处的信心,提高了生存质量.结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人稳定血糖,延长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口腔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重要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宣教,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口腔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健康宣教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牙周疾病患病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健康宣教12个月之后,研究组牙周疾病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加用口腔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牙周疾病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姜玲君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1):206-206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的需求,探讨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方法:采取问卷的方式对50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对健康知识需求占前位的依次为:疾病治疗及预防、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及血压自我监测。健康教育方式以一对一讲解和病友经验介绍最受欢迎。结论:了解患者健康知识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能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整体护理中结核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春霞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4):137-137,139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中结核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开展的效果.方法 详尽了解患者各种情况,做人院详细评估,通过了解患者对自己疾病的认识态度,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不同的宣传计划:对老龄、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差的患者,采取耐心、细致的语言宣传方式,并且反复多次、循序渐进;对文化层次较高、平时保健意识强者,可采取语言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对不善言表、疑心较重的患者,采取集体指导、讨论式方式.可以达到护患之间的交流,使宣教更具说服力.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接受治疗,提高护理顺应性.结论 健康教育现已成为整体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了全民的科普知识,同时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语言、文字、病例示范等教育方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的机理、转归、预后有一定的了解,使其消除疑虑及恐惧心理,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疾病的复发,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常见的口腔内科疾病及其诊治情况进行分析,以为口腔内科疾病的防治提供些许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200例口腔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他们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男性患有口腔内科疾病的人数比较多,患有龋病和根尖周炎的患者人数偏多,充填术处理、根管疗法和牙髓治疗方法是对患者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得到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结论口腔内科疾病的发病率较高,病情也较为严重。高度重视口腔内科疾病的防治至关重要,且要加大口腔内科疾病防治的宣教力度,增强群众保护口腔健康的意识,树立保护口腔卫生的健康行为,降低口腔内科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健康教育对狼疮性肾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狼疮性肾炎患者遵医嘱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利用语言教育、文字教育、病例示范等形式对80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进行随访一年,了解患者对有关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遵医嘱行为。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遵医嘱行为、饮食控制,明显高于教育前。教育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提高患者自我保健的意识和建立良好的遵医嘱行为,有效地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了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消化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的影响。方法:对457例消化疾病患者,采取病因教育、饮食教育、用药指导等教育措施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了解和掌握日常卫生保健知识、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结论:对消化内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达到促进疗效、预防疾病复发的作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探讨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患者治疗中的顺应性。方法:通过语言、文字、形象教育等方式,对100例高血压患者在住院、出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前后,高血压病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率有显著差异,遵医治疗顺应性为100%。结论:健康教育可增强高血压病患者及家属对所患疾病知识的掌握能力;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控制高危因素;提高遵医嘱治疗的顺应性和疗效。  相似文献   

12.
门诊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知识的教育是告知患者通过自我监测、自我保健来防治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和延长患者生存期及提高生活质量的最有效措施。我院门诊2002—2003年对78例门诊糖尿病患者采取语言教育和文字图片等多种健康教育形式,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关注老年人口腔疾病 提高生活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明生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5):1089-1090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人口腔健康的疾病种类。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5年以来60岁以上老年初诊患者300例,进行分类。结果危害老年人口腔健康的三大疾病是:龋病、牙周病、牙缺失。结论应针对影响老年人口腔健康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治疗,维护口腔健康功能,最终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ICU昏迷患者口腔感染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评估,采取口腔擦洗法或口腔擦洗和口腔冲洗相结合的方法为患者实施个体化口腔护理。结果32例昏迷患者有24例未发生口腔感染,3例有口腔溃疡的愈合,5例有口腔黏膜破溃的愈合。结论正确认真地为昏迷患者做好口腔护理,能有效减少口腔内感染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全程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提高健康体检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方面的效果。方法以语言教育为主,从个体化健康生活方式指导等方面入手,将健康教育贯穿于体检全过程。结果采取健康教育后,体检者对自身健康状况和疾病防控知识知晓率有显著提高,健康重视程度与自我保健意识显著增强,能自觉选择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结论健康体检中全程进行健康教育非常必要,能有效干预疾病危险因素,对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对先天性缺牙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3月在我院明确诊断的64例先天性缺牙患者采用口腔修复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语言功能、咀嚼功能、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有效患者平均矫治时间为(8.9±2.7)个月;治疗前后语言功能、咀嚼功能、对生活质量影响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采用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显著改善患者语言、咀嚼功能及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海鹏 《当代医学》2009,15(21):86-87
目的 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我院I997年9月~2007年9月期间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增强医院感染监控意识,及时控制原发疾病,缩短住院时间,从而降低并发率。结论重视术前健康教育及术后的护理、做好呼吸道管理、采取针对幼儿和老年患者的控制对策,是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口腔急诊患者全身健康状况的特点,以指导口腔急诊患者应急处理和治疗,预防突发事件发生。方法:对2013年2月至 11月间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急诊科初诊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总结患者的基本信息、全身健康状况、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分级以及口腔诊疗信息。结果:心脑血管疾病(6.4%)、高血压(13.4%)、内分泌系统疾病(4.2%)是口腔急诊成人患者最常见的全身系统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合并全身系统疾病数目以及ASA分级都在增加。根尖周疾病(24.6%)、牙髓疾病(24.4%)、牙周疾病(18.0%)约占口腔急诊病例的2/3。结论:口腔急诊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恶化,口腔医师应该在治疗前进行风险评估。ASA分级系统可帮助医师预测患者的治疗风险,提前采取防治措施有助于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知信行护理模式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诊治的9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慢性牙周炎护理,观察组则进行知信行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同时间的疾病认知度、牙周健康状态及口腔健康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度、牙周健康状态及口腔健康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度、牙周健康状态及口腔健康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改善,且护理后1、2周,观察组的疾病认知度、牙周健康状态及口腔健康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信行护理模式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对患者的认知度、口腔健康状态及生存质量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因此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口腔护理干预对药物雾化吸入相关鼻咽部并发症的影响,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雾化吸入治疗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6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2例,均给予常规护理,同时干预组患者雾化吸入前后给予口腔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鼻咽部及口腔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干预组患者鼻咽部及口腔并发症发生率为4.88%;对照组患者口腔及鼻咽部并发症发生率为13.41%,干预组鼻咽部及口腔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χ2=7.1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护理能降低雾化吸入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