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西、北护岸及岛内区部分采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进行地基处理。真空预压法和堆载预压法整合使用,真空预压法产生的侧向收缩变形能有效消除堆载预压法产生的侧向挤压变形,起到保证地基处理过程中地基稳定作用;具有加快软土地基固结速度、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期、保证地基处理效果、施工设备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为降低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工可总平面布置的阻水率,巧妙利用澳门明珠陆域向东突出的地形地貌,调整珠海接线人工岛布置,使珠澳口岸人工岛的阻水横断面减少了37%,同时使珠海接线人工岛的费用减少、工期缩短、施工难度降低。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总平面因地制宜的优化设计思路及方法获得了初步设计专家评审会的肯定,可为类似河口区临近大陆人工岛平面布置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工可总平面布置的阻水率,巧妙利用澳门明珠陆域向东突出的地形地貌,调整珠海接线人工岛布置,使珠澳口岸人工岛的阻水横断面减少了37%,同时使珠海接线人工岛的费用减少、工期缩短、施工难度降低。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总平面因地制宜的优化设计思路及方法获得了初步设计专家评审会的肯定,可为类似河口区临近大陆人工岛平面布置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许永青  王辉 《珠江水运》2004,(A01):67-69
本文介绍了小范围真空联合堆载在山区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通过监测数据反馈分析以及营运期实际情况反馈,综合评价了小范围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的效果明显,非常成功。并针对山区小范围真空联合预压的特点对预压机理和现场施工工艺做了进一步探索。在山区公路软基处理中采用小范围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这为今后小范围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林正珍  邓昭林 《水运工程》2005,(8):67-69,74
根据厦门岛西岸线整治工程B标段173m长岸线采用水下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处理软土地基的工程实例.介绍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在潮间带软基处理工程中的设计、施工、监测及加固效果。通过成功地应用水下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技术.并与同等的堆载预压加固方法进行比较.认为该方法具有施工工期短、软基强度增长快、地基沉降量小且造价低的优点.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粤港澳三地的超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全长56公里,采用"桥隧组合"方案,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该工程于2009年12月15日正式开建,其中珠澳口岸人工岛作为港珠澳大桥的起步工程,率先动工建设。  相似文献   

7.
陈纪锋 《中国水运》2006,4(5):94-95
分析常用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在真空预压法的加固机理基础上,探讨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的特点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并从适用性、施工工艺和技术经济等几方面做一个比较分析,说明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处理方法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及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技术在厦门港海沧港区14-19#泊位围埝后方软基处理试验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并对现场监测数据及加固后的检测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加固厦门港海沧港区的软弱地基是可行的,且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基于TK-2D软件建立了三角形网格的伶仃洋海域大范围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和港珠澳大桥的珠澳口岸人工岛工程区附近小范围局部细化的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并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模拟,在模型验证基础上,对珠澳口岸人工岛工程实施后的潮流泥沙进行了模拟研究,从潮流泥沙角度对人工岛工程对周围海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论证.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具体工程实例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回填工程,详细地论述了陆域形成中回填砂工程中的抛填和吹填工艺。通过对普遍的回填砂抛填与吹填施工工艺,针对于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回填工程的工程实例,对两个技术采用技术上优化,使得施工更为节省开支和时间,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闫勇  韩鸿胜 《水道港口》2012,33(2):113-118
利用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实测水文、泥沙及水深测量等现场实测资料分析,建立了南起万山群岛、北至虎门、东起汲水门、西至珠海—澳门的港珠澳大桥整体物理模型,研究工程实施对伶仃洋诸港口、伶仃航道、铜鼓航道及附近海域流场、潮位和水深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港珠澳大桥实施对潮流、潮位的影响仅在桥轴线上下游各4 km的范围内,对伶仃航道、铜鼓航道通航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结合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西北护岸水泥搅拌桩施工,简述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和方法。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为水泥搅拌机型的选择、水泥品牌的选用、水泥掺入量和每延米用量的选配、桩位、桩径和垂直度的控制、施工参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13.
根据系列模型方法研究,通过建立模型沙与原型粘性沙之间的关系,确定系列模型试验比尺。利用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实测水文、泥沙及水深测量等现场实测资料分析,根据系列模型理论基础,建立人工岛局部动床系列模型,研究工程实施后对人工岛周边的冲刷尺度。研究表明:人工岛上、下游水深变化较小,人工岛东西两侧水深变化较大,距离人工岛较近处,水深增长较大,距离人工岛越远,水深增长越小。人工岛的实施引起的冲刷均集中在人工岛周边1 km左右,范围较小,基本不会对伶仃航道和铜鼓航道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为国内规模较大的外海筑岛工程。工程初步设计以工可设计成果为依据,围绕总平面、岸壁结构、陆域形成及软基处理、景观设计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可供建设类似外海大规模填海造陆工程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超厚冲填土对其下卧软土层的堆载预压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洋山深水港某区段陆域大面积吹填后地基加固处理工程实例,分析该区段厚约30m冲填土的堆载预压效应,指出地基处理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吴高尚 《港口科技》2010,(7):17-19,25
以某造陆工程的施工为实例,介绍了如何测算施工能力及吹泥船的造型。对工程中主要的施工方法与工艺作一阐述后,提出在工程质量控制中要注意的要点,可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陈海锋  梁桁  王婷婷 《水运工程》2016,(11):184-187
当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岛上现浇暗埋段管节与海底沉管段预制管节对接施工时必须拆除部分止水钢圆筒围堰,此时西人工岛内仍要求具备干施工条件,因此需在岛隧结合部设置二次止水结构。采用三维CAD设计对二次止水墙施工全过程进行空间模拟,研究各止水位置的薄弱环节,优化止水结构设计方案,保证止水面的连续过渡,提高止水可靠性;并运用LUSAS软件对二次止水墙结构进行三维应力分析,得到的内力与变位与现场实测值较吻合。  相似文献   

18.
基于吹填法的原理及预加固厚度所考虑的变量建立吹填土预加固厚度计算模型。介绍了分层法吹填的目的与原理,详细介绍分层法吹填土预加固厚度模型计算。提出不同的地基土,选择不同重量的加固机器,应该根据具体的工程概况计算泥浆预加固厚度,以便使吹填土满足后期地基加固的施工条件。  相似文献   

19.
骆钊  冯先导  王超  林红星 《水运工程》2020,(12):195-197
吹砂回填普遍存在于港口工程、岛隧工程等相关建设中,具有工程量大、运输距离远、成本高昂的特点。为尽可能在吹填砂计算中获取准确的数字,介绍了基于多波束测量数据和Matlab编程的吹填方量的细化计算方法。根据振冲和排水板的地基处理效果,反推吹填砂固结和堆载影响,精确计算吹填砂量并给出吹填交工高程。在巴拿马阿马多尔邮轮码头项目实践中,精确计算的吹填砂量较传统的计算方法节省约7万m3的吹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