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无铬鞣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无机无铬鞣法和植鞣与金属结合鞣法,其中无机无铬鞣法叙述了锆、铁、铝、钛以及它们之间结合作为鞣剂的优点和缺点。  相似文献   

2.
钛鞣剂、钛鞣法及鞣制机理的研究(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皮革》1999,28(13):7-10
分析了非铬鞣法的意义和对非铬鞣体系的要求。从配位化学和鞣革化学的角度阐述了常用的几种金属盐鞣性差异的原因,提出了钛(Ⅳ)盐的鞣性应该高于锆(Ⅳ)、铝(Ⅲ)、铁(Ⅲ)等盐而仅次于铬(Ⅲ)盐的观点;从常用几种金属盐鞣革的综合性能差异和它们的资源、毒性等方面综合考虑,认为钛(Ⅳ)盐是理想的铬盐替代品,钛鞣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非铬鞣法的意义和对非铬鞣体系的要求。从配位化学和鞣革化学的角度阐述了常用的几种金属盐鞣性差异的原因,提出了钛(Ⅳ)盐的鞣性应该高于锆(Ⅳ)、铝(Ⅲ)、铁(Ⅲ)等盐而仅次于铬(Ⅲ)盐的观点;从常用几种金属盐鞣革的综合性能差异和它们的资源、毒性等方面综合考虑,认为钛(Ⅳ)盐是理想的铬盐替代品,钛鞣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非铬鞣法的意义和对非铬鞣体系的要求.从配位化学和鞣革化学的角度阐述了常用的几种金属盐鞣性差异的原因,提出了钛(Ⅳ)盐的鞣性应该高于锆(Ⅳ)、铝(Ⅲ)、铁(Ⅲ)等盐而仅次于铬(Ⅲ)盐的观点;从常用几种金属盐鞣革的综合性能差异和它们的资源、毒性等方面综合考虑,认为钛(Ⅳ)盐是理想的铬盐替代品,钛鞣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锆鞣的优缺点,从配位化学和鞣制化学的角度阐述了锆鞣剂的水解配聚对鞣革性能的影响,研究了配聚抑制剂D6对锆鞣剂浊点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6用量增加至与硫酸锆的质量比为1∶1时,硫酸锆的浊点可提高至12.24,很好的减缓了锆鞣剂水解聚合的程度,能改善锆鞣剂在皮中的渗透性能,促进锆鞣剂在革内分布更均匀,使锆鞣更具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鞣制胶原湿热变性后鞣剂与胶原分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的变化有比较直观的了解,制备了铝、硅、磷鞣剂鞣制的皮粉。采用固态27Al NMR、29Si NMR、31P NMR方法,分别分析了铝、硅、磷鞣剂鞣制的皮粉湿热变性前后Al、Si、P元素的化学位移。结果表明:通过配位键与胶原分子发生作用的铝鞣皮粉,湿热变性后Al的化学位移基本没有变化(略微向高场移动);通过氢键与胶原分子发生作用的硅鞣皮粉,湿热变性后Si的化学位移没有变化;通过共价键与胶原分子发生作用的磷鞣皮粉,湿热变性后P的化学位移明显向高场移动。  相似文献   

7.
未来的鞣制化学将在有机鞣法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与此同时 ,铬鞣和植—金属结合鞣法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研究反应物与溶剂和胶原之间反应的热力学 ,对这两种途径的发展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根据最新的鞣制理论 ,有机鞣法将建立在以植物多酚及其衍生物和合成鞣剂的基础之上。本文同时对多酚鞣剂、合成鞣剂及相应的交联剂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未来的鞣制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的鞣制化学将在有机鞣法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与此同时 ,铬鞣和植—金属结合鞣法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研究反应物与溶剂和胶原之间反应的热力学 ,对这两种途径的发展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根据最新的鞣制理论 ,有机鞣法将建立在以植物多酚及其衍生物和合成鞣剂的基础之上。本文同时对多酚鞣剂、合成鞣剂及相应的交联剂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铝钛锆鞣对鞋面革的纤维结构和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皮革的微观结构取决于原料皮的品种质量,构形区段和皮革的制造方法,并影响其物理机械性能。本课题的目的在于确定铝钛锆鞣对鞋面革微观结构和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用铝钛锆鞣面革和铬鞣革——参比革作为研究对象,用皮革可比半面研究纤维结构和物理机械性能,采用的原料皮为小牛皮、牛犊皮和中牛皮,皮革的制造方法为公认的方法以加工成实验革和参比革。物理机  相似文献   

10.
将基于锆-铝-钛配合鞣剂(DMT-Ⅱ)的少铬鞣法用于黄牛鞋面革的研制。通过正交试验,以坯革收缩温度(Ts)、废水中的铬含量、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BOD5/COD)作为评价指标,综合考察预处理、初始pH、提碱后温度、终点pH对评价指标的影响,进而得出优化方案,并将优化方案的评价指标与常规铬鞣法的评价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预处理为改性戊二醛,初始pH值3.0,提碱后温度为40℃,终点pH值4.5,所鞣得的黄牛鞋面革Ts可达到90℃以上,废水中铬含量达到70~80mg/L,废水COD值、BOD5值均低于常规铬鞣法。  相似文献   

11.
不浸酸铬鞣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陈占光  陈武勇 《中国皮革》2002,31(11):19-22
通过对不浸酸铬鞣剂 C- 2 0 0 0溶液的耐碱稳定性、不同电荷的铬配合物的组分随陈化时间的变化规律及鞣制过程中皮内 p H值及皮收缩温度随鞣制时间的变化规律的研究 ,对不浸酸铬鞣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皮革鞣剂及鞣制机理综述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本文对皮革鞣剂与鞣制机理作了回顾,特别对铬鞣、植鞣和乙烯基聚合物鞣剂的现状与发展作了综述,作者对发展和研究皮革鞣剂及鞣制机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不浸酸铬鞣剂C—2000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所试验的C-2000铬鞣剂是一种专为浸酸鞣制而研制的新型铬鞣剂,它适合于各种鞋面革在软化后直接进行鞣制。本文在研究鞣剂一般性质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C-2000鞣剂不浸酸鞣制和常规的鞣制方法,分析了两种方法所得革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C-2000鞣剂的鞣制开始、pH值较高的情况下,也能顺利渗透,整个鞣制系统的pH值在很短的时间内降至3.5-4.0,并且保持稳定。与常规的鞣制方法相比C-2000鞣剂不浸酸鞣制革中铬含量高,分布更均匀。该鞣剂鞣出的革的丰满性、弹性比常规工艺鞣的革好,尤其边腹部的松面情况得到很好的改善,铬的吸收率也得到明显的提高。用C-2000鞣剂实施不酸鞣制不但简化了工艺操作(去掉浸酸工序提碱操作),而且降低了成本,彻底解决了制革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同时降低了铬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从无机鞣剂和有机鞣剂两个方面对无铬无醛鞣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用氨基树脂、醛和铬对酸皮进行结合鞣制 ,坯革的收缩温度高 ,增厚明显 ,丰满性好 ,粒面平细 ,色泽浅淡 ,鞣制废液中铬的含量低。该结合鞣制工艺属一种清洁型的少铬鞣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铬鞣过程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铬鞣在全球范围内早已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人们对铬鞣的使用已很熟悉,对铬鞣过程也能容易地控制,对铬鞣的研究和对铬鞣过程的认识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但如果利用目前的一些新的研究手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站在新的角度和更高的水平对铬鞣过程进行重新分析和认识,会发现以前的一些认识包括一些过去对铬鞣过程阐述的文献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和不尽完善的地方,因此有必要对铬鞣过程中的传统观念进行重新认识,来进一步完善铬鞣理论。  相似文献   

17.
铬鞣--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铬(Ⅲ)盐鞣革的优越性、铬(Ⅲ)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以及与其它鞣法相比,铬鞣具有更为成熟的回收利用方法这几方面出发,论述了铬鞣是一种可持续的工艺,不可能被其它鞣法完全取代。  相似文献   

18.
不浸酸铬鞣剂的研制及性能表征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封对常规浸酸锚蹂方法中的一些缺陷,在常规锚寐剂的合碗基础上,对真作进一步改性而制备出不浸酸锚蹂剂,并对锚辑剂的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试验证明了用该锚蹂剂遗行不浸酸锚寐,可以明显提高锚辑剂吸收率,使锚辑剂在革内分布更均句;蓝革厚度增加且面帜增大;减少路污染,杜绝锚辑引起的氯离子的污染;有效改善革的松面情况;简化制草工艺,减少制革戚本.  相似文献   

19.
不浸酸铬鞣的鞣液变化与鞣革性能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不浸酸鞣制过程中,鞣液的pH值、紫外吸收以及皮内各层的pH值和相变温度的变化规律,以进一步认识不浸酸铬鞣剂的鞣制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浸酸鞣制过程中,鞣剂在皮内的渗透与结合过程中,存在一个酸碱中和过程。在鞣制初期,皮内的碱将鞣剂中残存的酸及其水解配聚所产生的H^ 中和,从而使鞣液的pH值上升。鞣制约1h后,酸碱中和基本达到平衡,鞣剂分子水解配聚产生的H^ 又使鞣液的pH值降低。鞣剂分子的渗透主要是在最初的2~3h内完成的,其水解配聚作用则是随渗透过程逐步完成的,当分子渗透到皮内层时,由于内层pH值较高,鞣剂分子的水解配聚作用可能更强烈,结合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