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泥》1978,(2)
我厂石灰石矿采用YQ-150A型潜孔凿岩机进行钻孔作业。在作业中,钎头同时受到冲击、扭转和研磨等多种应力,故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使用寿命和钻孔效率。几年来我们对钎头的结构设计及其刃部硬质合金柱的牌号、形状、镶嵌方法等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改进,提高了使用性能。但是钎头本体一直采用40Cr或45钢制作,存在着下列问题: 1.因钎头本体头尾部分大小悬殊(头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苯酚和甲醛为反应单体,采用聚乙烯醇(PVA1788)作分散剂,三乙胺(TEA)作碱催化剂,六次甲基四胺(HMTA)作交联剂,利用水相悬浮缩聚法制备了球形酚醛树脂。在稳定悬浮缩聚体系引入致孔剂,制备多孔的酚醛树脂微球,并对木质素部分替代苯酚制备多孔酚醛树脂微球进行初步探讨。通过实验确定了水相悬浮缩聚法制备酚醛树脂珠体基本合成工艺:先将苯酚、甲醛、三乙胺加入到一定浓度的PVA水溶液,在95~97℃反应40 min后,加入HMTA,继续反应4 h,再用1 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2,固化反应1 h,可得到形态规整的珠体;并发现PVA浓度对酚醛树脂珠体粒度影响很大,粒度分布较宽。甲苯致孔得到多孔球形酚醛树脂微球,粒径分布较无致孔剂时窄,孔径在2μ以上;甲苯用量5 g,PVA浓度为0.375%时,得到的粒径在20~80目间的粒子数量达90%;提高甲苯量能增大多孔球形酚醛树脂微球比表面积,但加宽粒径分布;且高甲苯添加量时,PVA浓度对缩聚产物形态影响非常显著,低PVA浓度下易结块,高PVA浓度下得细粉(粒径小于200目)。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致孔得到外表面光滑内表面多孔的酚醛树脂中空微球,粒径分布也窄,粒径在20~80目间粒子数量占80%以上。木质素替代苯酚制备多孔球形酚醛树脂,木质素能参与反应成球,但球形度稍差,孔径也更小。  相似文献   

3.
以玉米为原料湿法工艺生产酒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以玉米为原料用湿法工艺生产酒精的过程,各个工段的生产工艺指标及质量控制指标。本工艺利用国产设备即可生产出符合GB10343-89的优级酒精,而且副产玉米胚芽粕,胚芽油,玉米蛋白粉,玉为麸质等,成本较干法降低400元/t,而且减少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4.
球形活性炭由于其特殊的几何结构和多孔性,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应用研究。实验以热固性酚醛树脂为原料,采用乳化法制备酚醛树脂基微球。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的结构、表面活性剂的用量、搅拌速度和分散比对成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有分支结构的表面活性剂可以得到球形度良好的微球。酚醛树脂基微球的球径随着搅拌速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又有所降低;随着分散比的增加,球径减小。Span85的用量为1.5g、搅拌速度在300~400r/min之间,分散比为8:100时可以得到球形度良好的酚醛树脂基微球。  相似文献   

5.
直径43毫米一字形钎头,是7655型、YT—30型、01—30型凿岩机必用的工具。如何多快好省,低成本,高质量造出来,是矿山机械工人的一项重要任务。一九七○年以来,我们结合本工段设备少,钎头需用量大的特点,进行了以下三部分工艺的改进:钎头内圆锥孔的切削;钎头的模锻成型;硬质合金片的焊接。以下仅介绍钎头内圆锥孔的切削。 直径43毫米一字形钎头形状如图1,当钎头模锻成型后,就要切削出直径20.4毫  相似文献   

6.
<正>自从玉米深加工补贴政策落地以来,东北地区的玉米酒精说涨就涨,开启了酒精行情上涨通道。进入十二月份以来,黑龙江地区的玉米酒精几乎一天一个价,黑龙江东部主流价格参考4200-4300元/吨不含税,较近三个月低点涨幅达9.08%,西部价格参考4500-4700元/吨含税。有了玉米深加工补贴,成本降低,酒精盈利水平  相似文献   

7.
酚醛树脂是化工设备中一种重要的防腐蚀材料。它是由苯酚和甲醛缩聚而成,甲醛在存放中会自发地形成黄色低聚物,有时像黄色糊状物和糊膏,用这种甲醛生产酚醛时会影响酚醛树脂的质量,会造成很大浪费。例如过去我们对存放稍久的桶装甲醛,只取上层清液使用,下层的2/3以上的黄色糊状物就白白报废。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报废好几吨,价值五、六千元。为了使废甲醛回收利用,我们找出了一种工艺简单,成本经济的  相似文献   

8.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用反相悬浮法合成新型耐高温酚醛树脂/丙烯酰胺微球。在保证微球耐温性能和溶胀性能的基础上,讨论酚醛树脂的合成条件对于微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酚醛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苯酚/甲醛比1∶3,催化剂的质量为苯酚与甲醛总和的5%,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为4 h。合成出的酚醛树脂,聚合度1~7,分子量183~1 001,是多羟甲基水溶性的聚合物。由此合成出来的酚醛树脂/丙烯酰胺微球在140℃下,能够稳定存在17 d,溶胀比2.72,微球收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9.
冲旋钻井技术可有效提高硬地层、易斜地层的机械钻速。以岩石力学为基础,建立了冲旋钻井破岩力学模型。以空气锤钎头的实际工作情况为基础,使用LS-DYNA模拟仿真了钎头的破岩机理,包括不同倾角球齿冲旋破岩的破碎体积、破碎深度及最大等效应力。结果表明:在选择边齿倾角时,应优先选择20°、25°、30°、35°;设计单斜面钎头时,优先选择30°和35°边齿倾角;在设计双斜面钎头时,应优先选择20°和35°组合。分析结果为空气锤钎头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酚醛树脂固化后具有较好的胶合强度和优良的耐候性,是室外结构用胶合板等人造板常用胶粘剂。但是,酚醛树脂胶粘剂同时存在着成本高等缺点,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研究通过添加葫芦巴残渣来达到降低酚醛树脂成本的目的。实验表明:用改性葫芦巴残渣代替部分酚醛树脂在不降低固化速度,也不影响胶合板的胶合强度的情况下,树脂成本可以得到较大降低。  相似文献   

11.
乳化法工艺参数对酚醛树脂微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乳化法制备了酚醛树脂微球。讨论了乳化分散剂浓度、乳化比、搅拌速率、升温速率以及成球终温对酚醛树脂微球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分散剂浓度在0.13-0.18mol/L、乳化比在1/10以下、升温速率在1.8-2.0℃/min时,可得到球形度良好的酚醛树脂微球。成球终温不是影响制备酚醛树脂微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用反相悬浮法合成新型耐高温酚醛树脂/丙烯酰胺微球。在保证微球耐温性能和溶胀性能的基础上,讨论酚醛树脂的合成条件对于微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酚醛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苯酚/甲醛比1∶3,催化剂的质量为苯酚与甲醛总和的5%,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为4 h。合成出的酚醛树脂,聚合度17,分子量1837,分子量1831 001,是多羟甲基水溶性的聚合物。由此合成出来的酚醛树脂/丙烯酰胺微球在140℃下,能够稳定存在17 d,溶胀比2.72,微球收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利用木质素部分替代苯酚与甲醛反应制备木质素改性酚醛树脂微球,研究木质素的替代量、酚醛物质的量之比、分散剂用量和催化剂用量对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的加入显著降低了改性酚醛树脂(LPR)微球的粒径,当木质素替代量为40%(质量分数)时,苯酚和甲醛物质的量之比为1:1.3、分散剂的用量为2.5%(质量分数)、催化剂用量...  相似文献   

14.
酚醛树脂对均相成核的中间相炭微球生成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在QI含量很低的沥青中加入适量的酚醛树脂,可以改变沥青生成中间相炭微球的热缩聚反应,进而改变中间相炭微球的形貌与微观结构。酚醛树脂在沥青稠环芳烃分子热缩聚过程的初期形成共晶,在后期充当炭微球的交联剂的作用,使中间相炭微球的收率增加,尺寸变大,并影响了中间相炭微球的织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酚醛树脂已参与了中间相炭微球的形成;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形象地表征出了中间相炭微球的微观织构以及酚醛树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三聚氰胺改性的酚醛树脂作为原料,从体相对酚醛树脂进行化学改性,经过乳化成球、热处理制备出氨基修饰的活性炭球。三聚氰胺改性酚醛树脂所得活性炭球的孔结构性能并无明显的提高,但是极大地改善其吸附甲醛性能。主要原因是氨基化学吸附能力提高了脱除性能。  相似文献   

16.
石墨材料经改性酚醛树脂浸渍固化后,机械强度显著提高,并具有普通酚醛树脂所不具备的耐碱性。改性酚醛树脂的最佳浸渍温度为40-60℃,最佳固化温度为160-180℃,最佳固化压力为0.6-1.5MPa。用此改性酚醛树脂作石墨材料浸渍剂,只需2次浸渍后即可达到不透性,较其他树脂减少1-2次浸固循环次数,而且不需要添加固化剂。  相似文献   

17.
镁酚醛树脂是我国仿苏联AГ—4树脂的产品,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和防腐蚀等性能,是一种常用的酚醛树脂。用这种树脂浸渍玻璃布压制模压制品,由于生产周期长,需要测定可溶组份。虽然两酮和酒精能溶解该树脂中未交联的成份,但一般都难以测定出实际的可溶份,因而不能用这种测定结果来反映胶布的固化程度。 我们发现乙二醇对该树脂的可溶份有较好的溶解性,且可溶份的溶解与乙二醇的用量成  相似文献   

18.
酚醛树脂价格便宜,具有多种优良性能,尽管品种古老,仍然得到广泛的应用。布基层压酚醛齿轮弹性好、工作时吸收振动能量强、噪音小。它与金属齿轮并用,啮合性好,磨损小,并且不会产生火花,特别适合在防爆的环境中工作。通常的酚醛树脂生产工艺要消耗大量酒精,不但成本高,而且由于酒精大量挥发,存在环境污染和事故隐患。所以研究采用水溶性酚醛树脂的新工艺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空心微球最早出现在一九五七年,开始是用酚醛树脂制成的。以后,英国、西德、日本和苏联等国家相继进行了研制生产;当时的主要用途是防止石油挥发。我国在六十年代初也开始有单位进行空心微球的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我厂三氯乙醛工段使用的石墨热交换器,均用酚醛树脂浸渍此种材料浸渍石墨热交换器对三氯乙醛不耐腐蚀,使用效果不好,新进厂的用上去也只有1个月左右,浸渍层全部洗光面渗漏,特别是用在三号锅的热交换器。使用温度100多度最长使用时间也只有1个多月这样一来,经常需要更换新的,影响生产消耗也很高。 81年我厂科协机电学组给防腐提出要求,在一年内一定要解决热交换器的质量问题,当时我们对三氯乙醛工段的反应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样品的试验,我们认为酚醛树脂浸渍的石墨热交换器不耐三氯乙醛的原因是,其一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存在有水份,没有反应完全的氯气溶于水产生了次氯酸,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性酸,而酚醛树脂不耐强氧化性酸,其二是使用的温度过高,有时由于操作没有控制好,缺冷却水,温度可达110℃,这样对酚醛树脂耐腐蚀也是一个不利条件,其三是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