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福建省水利厅印发了关于2014—2015年度冬春水利建设及水利工程水毁修复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2014—2015年度全省冬春水利建设及水利工程水毁修复计划完成土石方1.18亿m3,投资49.93亿元,投劳12173万工日,投放机械620万台班;新增渠道防渗2106km,疏浚河道615.5km,解决26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水库除险加固、维修养护259座,修复水利水毁工程5048处;新建小型水源工程新增蓄水能力278万m3,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0.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87km2,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68万亩,新增、改善除涝面积18.2万亩。  相似文献   

2.
元月25日,水利部冬春水利建设办公室向首都新闻界通报了1993年度全国冬春水利建设进展情况。 据统计,截至1993年底,新增灌溉面积440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2730万亩;新增除涝面积58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780万亩;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932km~2;解决了417万人、253万头的牲畜的饮水困难;新增小水电装机105万kW。以上效益指标均好于1992年同期水平。  相似文献   

3.
户县1993年至1995年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项目全部完成,改善、提高灌溉面积4.6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2万亩。 这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实施前县水利局就专门成立了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项目指挥部,并从水利系统抽调工作人员和技术干部参加工程建设。然后采取专业施工与群众施工形式开展施工。在项目建设中,县水利局狠抓计划、责任、资金、物资“四落实”,还组成质量检测组,不定期在项目区进行巡回检查、指导、验收。 据统计,这次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91.45万元,铺设地埋管104.1公里,地埋线路130.8公里;新  相似文献   

4.
行业信息     
《中国水利》2015,(5):68
<正>江苏再投108亿元切实加快农村水利建设江苏省2015年农村水利建设计划投资108亿元,将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1万亩(3.4万hm~2)、旱涝保收农田103万亩(6.87万hm~2)、节水灌溉面积202万亩(13.47万hm~2),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5km~2,新增旱改水面积20万亩(1.33万hm~2)。此外,根据现代农业的特点,江苏水利部门将继续推进早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在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完善机制、整镇整村推进上下功夫、见实效;推进节水灌溉工程  相似文献   

5.
王玉璧 《治淮》1994,(2):2-3
山东人民接受1993年遭受严重水旱灾害的教训,各级领导更加重视水利建设,早发动,早行动,虽遇到八十多年来所没有的连续雨雪,仍然保持了大干的势头,上阵劳力最多时达到1200万人,机械10万台,铺工11.6万项,到12月中旬,完成工日3.4亿个、土方4.8亿立方米、投资9.1亿元、竣工7.2万项、机械台班141个,新增灌溉面积76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603万亩,新增除涝面积10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489平方公里,其气势、规模、效益,都好于大干的1992年。综观山东省1993年冬季农  相似文献   

6.
广西壮族自治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领导,加大投入,创新思路,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十一五”期间。冬春水利建设完成投入23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77倍。渠道防渗1.2万km。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2600万亩(173.33万hm^2),初步建成了灌溉、防洪、排涝等多功能综合利用水利工程体系。有力支持了自治区农业农村生产发展。全自治区粮食单产连续4年增长,总产量保持稳定增长,供求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最大的排灌工程——桦川县新河宫排灌站,经3年兴建,已完工并通过验收,现已正式投入运行。 新河宫排灌工程是1989年国家批准的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农业综合开发省级重点项目,灌溉面积15万亩,排涝面积25万亩,受益面积达40万亩,每年可增产粮食5000万kg。  相似文献   

8.
《水利天地》2013,(3):16
依安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耕地面积401万亩,农业人口近40万。但"十年九春旱"的实际状况导致农业大而不强,水利设施建设落后同样制约着农业的发展步伐。为打破制约瓶颈,2011年以来,我县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共完成水利建设投资2.8亿元,完成了4座水库的除险加固及2条中小河流治理任务,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0.6万亩,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467公顷,解  相似文献   

9.
去冬今春以来,在省人民政府领导下,我省各地认真贯彻全国农村水利工作座谈会议精神,早安排、早准备,早行动,扎扎实实地开展冬春农村水利建设,声势大、范围广、效益好,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共投入农村水利建设的劳动积累工1.225亿个工日,劳均投工11.8个,高潮期最多上劳256万人,占农村总劳力的24%,完成土石、混凝土1.197亿米~3,新增灌溉面积24.1万亩,恢复灌溉面积68.3万亩,改善提高灌溉面积72.6万亩,治理渍害低产田和盐碱地9.2万亩,兴修基本农田44万亩,整修加固和新修河道  相似文献   

10.
建国三十五年来,我市水利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农村、牧区灌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到1983年底全市灌区投资3亿元;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73.50万亩;保证灌溉面积235.02万亩;旱涝保收田面积143.73万亩;草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2.79万亩,实灌草场达到9.10万亩。粮食总产1949年为5.6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合阳水利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突出"跨越发展,和谐稳定"两大主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一年来,全县完成水利投资3430万元,新增灌溉面积5500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2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解决了2.2万人的饮水困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平方公里,新修"四田"3000亩,完成实灌面积52.86万亩,完成水产品产量6000吨,实现供水产值1106万元,全面完成了年度水利建设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2.
打好这一仗     
省委省政府决定在“九五”期间筹集100亿元资金,加快我省水利建设,这是关系我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搞好今冬明春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是“九五”开局之关键,按照计划安排我们要信心百倍打好这一仗。全省要组织发动400万劳力上阵,大干100天,完成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0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50  相似文献   

13.
自去年10月8日召开的黑龙江省农田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后,全省各地迅速行动,以建设质量效益型农业为中心,以重点解决今年春季所面临的春旱实际问题为突破口的秋冬农田水利建设会战高潮迭起。去年12月末统计,全省最高日出工达254.6万人,最高日出动机械24.4万台,累计投入劳动积累工9413.3万个,投入各类资金近3亿元,完成土石方23340.8万立方米;全省新增灌溉面积61.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70.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2.3万亩,新增除涝面积78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5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765…  相似文献   

14.
总结历史经验和“八五”水利发展的经验,“九五”期间不仅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而且要搞“大水利”,使水利为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九五”水利建设的主要目标包括: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0万亩,新建节水灌溉面积300万亩,新增“四田”40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700万亩,为建设600万亩“吨粮田”提供水利保证,把基本农田的数量和质量都提高到新水平上;兴建一批蓄水、引水、调水工程,总规模可以增加蓄水、引水能力12亿立方米,其中增加非农业供水6亿立方米,基本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和西安、铜川、延安等大中城市的缺水问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00平方公里,使全省7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治理;基本完成全省主要病险水库处理任务,主要江河堤防达到防御20年一遇洪水标准;全省1/3的县实现农村初级电气化,小水电装  相似文献   

15.
截至10月21日,全省今年已落实各类水利项目投资计划52.4亿元,水利建设取得积极进展。52.4亿元意味着,191万农民喝上了干净水,新修梯田131万亩,发展水利工程节水面积75万亩,发展有效灌溉面积1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 463km2,新增农村小水电装机7万kW。同时,我省一大批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九年来的水利建设,特别是去冬以来的水利高潮,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九年当中,国家投资于水利建设资金达67,796万元,共完成土方23亿余公方,石方7000万公方。灌溉面积由解放前的800万亩增加到4427万亩,其中去冬今春即增加灌溉面积1451万亩。全省近万公里的干支垸堤普遍进行了加固培修。渍涝面积由原来的1550万亩减少到360万亩,农田抗旱能力一般达到30天到50天,高的可达70天以上。大大缩小了水旱灾害的危害程度,有力地保证了农业大丰收。今年我省夏秋之间大部  相似文献   

17.
在黑龙江省44处大型灌区中。有20处列入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规划总投资56.41亿元。设计灌溉面积55.67万hm^2。“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积极争取灌区建设资金。5年来共完成投资17亿元,新增水田面积10万hm^2,改善水田灌溉面积11.27万hm^2。年新增农业生产能力6亿kg。年新增收入11亿元。  相似文献   

18.
《水利发展研究》2008,8(11):86-87
一、改革成就 (一)水利建设成就 改革与发展30年来,全省总投入约180亿元,建成或开工建设一批水利工程。通过30年的建设,新增蓄水总库容17亿m^3、解决农村人饮困难1373万人、建成达标防洪堤约300km、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万km、新增小水电装机1200MW,仅“十五”期间就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15.7万亩。近年水利工程年供水量达到54亿m^3,投入和效益均为历史之最。  相似文献   

19.
商洛地区“八五”期间,水利建设成效显著,连续四年夺得“陕西省水利振兴杯”,受到了省政府的表彰“九五”期间,我区决心奋战五年实现三个“50万”:新修农田 50万亩,达到农业人均一亩基本田;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到50万亩,实现户均亩;解决 50万人饮水困难。同时,开发“吨粮田”2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000平方公里,新增水电装机3万千瓦,水产品产量突破 1000吨,水利经济产值过亿元,税利超千万元。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抓好以下几项工  相似文献   

20.
扬帆新世纪     
2001年是进入新世纪的起步年,也是执行“十五”计划、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开局年。记者从刚刚结束的全省水利暨防汛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省水利工作的目标任务是:新增有效灌溉面积 40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 150万亩,新修“四田” 6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7000平方公里,新增小水电装机 2万千瓦,新修堤防 100公里,加固整修堤防 1200公里,水产品产量达到 6.5万吨,水利经济总收入达到 27.5亿元,实现利润 1.2亿元。对此,各有关职能部门已选准了开创新世纪水利建设新局面的突破口。可以预料,陕西水利在抢抓机遇,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