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冲击地压作为煤矿生产现场的典型动力灾害,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极大威胁。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权重融合方案,将层次分析法与CRITIC赋权法相结合,实现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的结合,减小融合后的权重值与评价指标实际权重值的偏差。根据调研煤矿现场实际及相关文献,建立包括煤岩物理力学因素、地质因素等4个一级指标,单轴抗压强度、自重应力等23个二级指标的融合权重-云模型煤矿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模型。通过兖矿集团某煤矿的现场实践,该模型评价结果与煤矿现场冲击地压防治实践得出的结果相适应,融合权重-云模型煤矿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冲击地压作为煤矿生产现场的典型动力灾害,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极大威胁。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权重融合方案,将层次分析法与CRITIC赋权法相结合,实现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的结合,减小融合后的权重值与评价指标实际权重值的偏差。结合煤矿现场实际,建立包括煤岩物理力学因素、地质因素等4个一级指标,单轴抗压强度、自重应力等23个二级指标的融合权重-云模型煤矿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模型。经兖矿集团某煤矿的现场实践,该模型评价结果与煤矿现场冲击地压防治实践得出的结果相吻合,融合权重-云模型煤矿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合理的指标赋权对评价结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目前在煤矿风险评价方面应用较多的指标赋权方法有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体现了指标的价值量,即实际意义;客观赋权体现了指标的信息量,即变异与相关。近年来,组合赋权方法得到了很大的重视。基于最小二乘的主客观赋权方法结合了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的优点,使指标赋权达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价值量与信息量的统一。在对煤矿的自然状况进行风险评价时,采用这种组合赋权方法得到的权重分配向量使评价结果更趋于科学、客观。  相似文献   

4.
为了合理准确地评价煤矿冲击地压危险性,在现有评价冲击地压危险性实例的基础上,从煤矿地质因素和开采因素2个方面,选取10个主要的影响指标,利用熵权法和指标相关性权重法分别计算影响冲击地压危险性的各评价指标权重,再根据组合赋权的方法得出各指标的综合权重,构建基于逼近理想解理论的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模型。以重庆砚石台煤矿为例,选取20组评价冲击地压危险性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评价冲击地压危险性的最优和最劣状况,然后计算出各个评价方案与最优和最劣状况的距离,最后综合最优与最劣距离,确定评价对象的相对贴近度。应用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且该模型相较其他模型的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准确,表明该方法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煤矿安全评价中,指标权重的确定尤为关键,对评价结果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煤矿内因火灾评价中存在指标选取较少、指标权重确定困难、评价等级界定不清等缺点,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据此,构建了以煤层地质赋存、开拓开采技术、煤层自燃倾向性、通风条件及采空区管理4个因素为二级指标,煤层厚度、煤层倾角等24种因素为三级指标的煤矿内因火灾评价体系;利用决策模型和欧氏距离函数,将层次分析法主观权重和熵权法客观权重有效融合,获得更为合理的组合权重,利用组合赋权-物元可拓模型对某煤矿内因火灾进行评价,结果为“较安全”等级,与工程实际吻合;将该模型与传统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该模型不仅评价结果准确,而且能够反映评价等级内的偏离程度,有效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张倩  王文才  王云 《矿冶》2022,31(1):1-6
针对煤矿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工作中各项评价指标难以确定权重的问题,通过改进综合指数评价法,基于客观赋权与各评价指标的变异程度的熵权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利用信息熵原理算出各指标熵权值,通过优化各评价指标,使得指标权重更为客观.通过对比力学试验与综合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进一步论证综合评价模型的可靠性.研究成果在内蒙古某矿16-...  相似文献   

7.
基于组合赋权法和灰色关联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TOPSIS评价模型,对冲击地压强度进行了评价。影响冲击地压强度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σ_c、抗拉强度σ_t、最大切应力σ_θ以及弹性能量指数w_e等因素均在该模型中得到体现,并以σ_θ/σ_c、σ_c/σ_t、w_(et)作为评价指标。在组合赋权法的基础上,利用三角模糊函数和熵值法得到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并将其对应地分配给这些指标,然后采用相关的函数来表征样本和正、负理想点之间的相关性,不同冲击地压强度的正理想点相关系数可以计算得出。依据相关系数最大值对冲击地压进行预测,冲击地压预测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吻合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由于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开采技术多样化,冲击地压影响因子的权重存在着不确定性,评价时无法确定有关影响因子的合理权重。针对此问题,将D-S理论引入到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中,利用冲突证据合成方法,消除融合数据之间的冲突性来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霄云煤矿冲击地压危险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安全"等级,符合工程实际。实例分析表明:D-S理论在模糊综合评价中能更好地考虑指标的不确定性,评价结果准确、可靠,精度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根据煤矿区生态安全的现状及主要问题,以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作为框架,选取27个测量指标,建立了煤矿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群决策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分别确定主客观权重,再将两者集结的综合权重作为模型各层因素的权重,最后利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完成模型评价工作。选取郑州某煤矿为实证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访谈,并运用PSR模型和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生态安全评价,得出其生态安全等级为"v3"(一般)级别。研究结果可为政府部门和矿区管理者改善矿区生态安全状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煤矿安全》2017,(9):241-244
针对煤矿水害影响因素的多指标性和复杂性,建立了具有层次结构的水害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对评价各指标组合赋权,线性组合二者的权重并进行折衷处理,充分体现出指标重要程度的主观评价和客观反映。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建立了基于折衷权重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评价的结果进行煤矿水害危险性数据的深度挖掘,以此为据提出水害的防治建议。应用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能够定量的反映出煤矿生产系统水害潜在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