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了解中医治疗哮喘的疗效及疗效评价方法运用现状,为构建中医治疗哮喘的疗效评价体系提供借鉴。方法:检索2003-2007年国内中文期刊发表的中医治疗哮喘临床文献,将疗效评价相关的信息录入数据库,并对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检索到中医治疗哮喘文献222篇,文献采用的诊断标准、疗效评价标准、疗效评价指标较为混乱,不同文献的观察疗程相差悬殊;疗效评价结果提示,中医治疗哮喘的总体疗效、对单个症状的改善以及对肺功能和免疫学多项指标的改善上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现有文献报道的中医治疗哮喘的疗效表现形式复杂多样,疗效评价方法混乱,应根据中医的疗效特点构建疗效评价体系,以使中医治疗哮喘的疗效得到医药界同行的认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 讨论影响中药汤剂疗效的相关因素,在汤剂制备中严格控制,提高汤剂质量,增强汤剂疗效。方法 依据中医药传统理论和现代理论,从中药饮片质量、处方调配、汤剂制备方法、汤剂服用方法4个方面,阐述影响汤剂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指出了影响汤剂疗效的相关因素,对于中药汤剂疗效至关重要。结论 必须重视影响汤剂疗效的相关因素,才能提高汤剂质量,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对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以中药、封闭、手术治疗。结果:轻症患者多以汤药治疗为主,辅以理疗,疗效快;重症患者以汤药、理疗、封闭、介入同治,疗效可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能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收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从疮疡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从疮疡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患者180人,随机分为从疮疡论治组(治疗组)、从湿热论治组和从瘀血论治组(后两组为对照组),治疗组按从疮疡论治原则,分别以前列腺消毒方、前列腺托毒方、前列腺扶正法治之,对照组则分别以八正散加减、前列腺汤加减治疗。三组均同时配合抗生素口服治疗。6周后观察疗效。结果:存总体疗效、症状疗效和实验室疗效方面,治疗组的痊愈率分别为37%、40%、38%,均高于两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1.7%、95%、90%,除症状疗效外,与两对照组差别无显著性。结论:从疮疡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切,值得借鉴和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5.
影响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难治病,疗效差。其疗效影响因素很多,如早期诊断,激素应用,天气变化,外感,饮食,情志,劳倦内伤,生活起居,治疗方式等都会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不同年龄、不同程度、不同类型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2岁儿童462例(712只眼)治疗前常规视力检查,眼位、外眼、眼底及注视性质,散瞳后栓影验光,配镜后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结果年龄越小,疗效越高,治愈率越高,弱视程度越轻,疗效越好。对于弱视类型中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最高,形觉剥夺性弱视疗效最差。结论对于弱视的治疗,不同弱视类型采用不同方法,综合疗法治疗弱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中药调配工作直接关系到中药临床疗效。调配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到药物疗效的发挥,也影响到病人健康乃至生命安危。本文从中药调配剂量、处方应付、药物的炮制处理、药物质量等方面,分析了调配质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其目的在于提高配方人员的认识,确保调配质量,从而提高中药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学的研究进展与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祖国传统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由于缺乏科学、客观的疗效评价方法,其临床疗效尚未能得到国际上广泛认同,严重阻碍了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中医药的疗效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对目前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学的研究进展作了回顾和分析,提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雒陈  刘学英 《当代医学》2014,(5):155-155
目的:研究针刺配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60例带状疱疹患者,运用针刺配合药物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针刺组:单纯性针刺治疗,痊愈20例,占66.7%;显效10例,占33.3%。针刺加药物组:针刺加药物配合治疗,痊愈28例,占93.3%,显效2例,占6.67%。结论针刺加药物配合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方法简便易行、疗效好、起效快、疗程短、耗资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将肾指数做为评价药物对系统性白色念珠菌感染模型疗效的指标,创建更为简单、敏感的药物疗效评价指标。方法:制备系统性白色念珠菌感染模型,分别设立模型组、阳性药物治疗组和空白组,观察各组小鼠肾指数变化趋势,探究肾指数作为药物疗效评价指标是否科学、灵敏、可靠。结果:实验证明,用肾指数来评价药物疗效,具有操作简单、经济、灵敏度高、可重复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探讨鱼腥草、青霉素混合肌注既能抗菌,减轻局部疼痛,又能提高疗效的原因。方法 收集 80例患者及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疼痛及疗效的原因。结果 疼痛减轻的 38例,提高疗效的 38例。结论 合理地运用鱼腥、青霉素能减轻局部疼痛及提高疗效,在临床上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针刺疗法讲究形神合一,强调治疗过程中心理因素的参与。由于心理因素产生的主观性强,个体差异大,不易干预,且对疗效的影响不易评估等特点,,l盏床上一直无法引起针灸医生的重视。目前尚无研究能够说明针刺疗效与心理活动的确切机制,导致部分国内外研究者对针刺的确切疗效产生了置疑。鉴于此,研究针刺心理因素的分类及其在治疗过程中的参与方式可成为该领域中新的切入点。现从患者的人格特征、医患心理、疾病认知和治疗期待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剖析心理因素分类并探究它对针刺疗效的影响,有助于提高临床工作者对针刺疗效影响因素的全面认识,在施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引导,强化针刺疗效。同时,为科研工作者设计更有效的针刺疗效评价方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26例髓臼骨折患考。根据髓关节功能及X光法,CT资料进行疗效判断,平均随访5.4个月,疗效优16例、良9例、差1例,疗效优良率达96.2%。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盐酸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对48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利培酮组,各24例。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结果:齐拉西酮组与利培酮组的总体疗效相仿,齐拉西酮对血清催乳素、血糖、体质量影响较利培酮小。结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小,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缠绵难愈,愈后易复发,多属中医学“腹痛”、“饮”的范畴。目前西医多采用抗炎治疗,有一定疗效。笔者用自拟盆腔饮治疗,并与抗生素诺氟沙星、头孢氨苄胶囊进行临床疗效对比,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6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硬膜外腔给药治疗的疗效观察,从椎管内并存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并存骨质疏松症与疗效的关系及病程、用药、穿刺部位的选择与疗效的关系等方面做了详细分析,指出了以上因素对疗效的影响及应如何避免,从而发挥硬膜外腔给药的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17.
类风湿关节炎症状公因子与中西药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症状进行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公因子与中西药疗效的关系。方法:将413例确诊为活动期RA的病例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209例和西药治疗组204例。西药治疗方案包括口服扶他林缓释片、甲氨喋呤和柳氮磺胺吡啶,中药治疗包括雷公藤多苷片、益肾益蜀痹丸和辨证用药。利用美国风湿病学会20(ACR20))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数据分析在SAS8.2软件上进行,对18项症状进行因子分析,并对因子分析结果与疗效进行X^2检验。结果:18项症状因子分析得到4个公因子,能较好地反映关节局部病情以及中医寒证、虚证、热证的症状。西药的总体疗效优于中药。治疗第12周,中药对非虚证的疗效优于对虚证的疗效;治疗第24周,西药对寒证的疗效优于对非寒证的疗效。结论:RA症状的因子分析结果与中医辨证相关,同时症状组合与疗效有相关性。因此要加强症状对疗效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1989年11月~1996年4月采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多种颈椎疾患35名。其中单开门10例,双开门25例,疗效满意。对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疗效和预后诸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病程的长短与手术疗效有关。对于前后路均有压迫者,为了提高疗效,有必要采用前后路减压手术。  相似文献   

19.
中药埋线治疗乳腺增生症10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药、埋线并用对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将107例患者按个人治疗条件及意愿分为中药组、埋线组和中药埋线并用组,中药组采用消核灵,埋线组采用穴位埋线法,中药埋线并用组联用以上两种方法。8周为1疗程,1疗程结束3个月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3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中药埋线并用组与中药组、埋线组患者疗效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埋线治疗乳腺增生症均有较好临床疗效,两法并用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0.
钱进珠 《甘肃医药》2009,28(4):288-289
目的:牵引、针刺、推拿、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方法:牵引、针刺、推拿、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0例,以10天为一疗程,1-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92%,显效8%,无效2%。结论: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见效快、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