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双途径介入疗法 (下称双介入法 )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原发性肝癌患者 6 5例 ,对其中 34例单纯行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对照组 ) ,31例行 TACE和分次多点经皮肝穿刺注射无水乙醇 (双介入法 ,观察组 )。全部病例定期做 CT检查和 AFP测定 ,观察肿瘤客观疗效。结果 对照组及观察组肿瘤客观有效率 (CR+PR)分别为 35 .3%、6 4 .4 % (P<0 .0 5 ) ;AFP下降幅度分别为 5 6 .1%、78.6 % (P<0 .0 5 ) ;2年存活率分别为 5 0 %、6 1.3% (P<0 .0 5 )。结论 双介入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肯定 ,优于单纯应用 TACE。  相似文献   

2.
季必勇  吕维富 《山东医药》2012,52(40):57-5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单发小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4月~2012年1月肿块直径≤3 cm单发小肝癌在CT引导下行RFA治疗31例,术后定期随访,做出疗效评价。结果 31个病灶消融术后1个月复查,完全消融25个(80.6%),不完全消融6个(19.4%),随访中病灶稳定17个(54.8%),病灶进展14个(45.2%),重复RFA后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RFA治疗原发性单发小肝癌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并发症低,近期生存率高。  相似文献   

3.
钱亭  陈茂振  高峰 《山东医药》2014,(11):26-28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兔VX.2肝癌模型经肝动脉栓塞消融术(TEA)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31只新西兰白兔,CT引导下经皮穿刺种植VX-2瘤株,建立VX-2肝癌模型。2周后,依次行常规磁共振(T1WI、T2WI)、DWI检查(b值取0,600s/mm2)及TEA术,TEA术后1周磁共振检查。随即处死模型兔,取肝脏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肝癌兔手术前后瘤区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别为(1.56±0.08)×10-3、(2.15±0.14)×10-3mm2/s,P〈0.01。根据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划分为肿瘤坏死区、活性肿瘤区、正常组织凝固性坏死区及正常肝组织区,其ADC值分别为(2.18±0.32)×10~、(1.50±0.30)×10-3、(1.86±0.41)×10-3、(2.28±0.35)×10-3mm2/s,肿瘤坏死区与活性肿瘤区、活性肿瘤区与正常组织凝固性坏死区及正常肝组织区、正常肝组织凝固性坏死区与正常肝组织区ADC值比较,P均〈0.05。结论磁共振DWI可初步用于肝癌TEA术后疗效评价,TEA术后瘤区ADC值升高,且肿瘤坏死区ADC值明显高于活性肿瘤区。  相似文献   

4.
<正>肝脏活检已成为临床肝脏病学领域最常用的检查技术,是临床急、慢性肝病患者鉴别诊断及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工具。肝脏活检不仅有助于各种肝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还可用于肝脏疾病临床疗效的评价。《Guideline on the use of liver biopsy in clinical practice》指南首次全面阐述了肝脏活检的方法、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近年来,随着临床诊断技术的不断进展,肝脏活检的研究亦取得了惊人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脏肿瘤消融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世纪坛医院行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和微波消融术的患者354例,术后感染者为病例组,未感染者为对照组,同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疾病资料.结果 354例肝脏肿瘤消融患者行消融术454次,术后发生感染17例(3.74%).多因素Logisti...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8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冠脉)腔内介入治疗术(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43例≥80岁的冠心病患者的48支相关血管进行PCI45次,其中右主干11支,左前降支25支,回旋支11支,左冠状动脉1支。与237例<80岁行PCI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37例患者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86.1%,再通42支病变血管(87.5%),置入冠脉内支架16枚,成功率100.0%。6支血管再通失败,其中5支左前降支(LAD),手术相关并发症2例,均为LAD近端闭塞扩张后再闭塞或引起左主干(LM)夹层,其中1例术后1周死于室性心动过速。随访37例,平均随访时间(18.0±8.8)个月。手术后6~12个月行冠脉造影随访25例,再狭窄率36.0%。结论对8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少,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术(RF)治疗老年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肝癌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RF治疗,观察组先给予TACE,术后1 w再行RF。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 w的肿瘤体积、血清甲胎蛋白的变化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和术后2年的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1.58%,显著高于对照组(57.89%)(P<0.05);观察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下降>50%的有23例,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2年生存率为68.42%,显著高于对照组42.11%(P<0.05)。结论 RF术前行TACE能够提高老年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老龄化,65岁以上老年肝脏肿瘤患者亦逐渐增多,此类疾病的治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总体状况。在某些有合并症的老年患者中,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手术及肝移植并不适合 [1] ,射频治疗为这些不适合立即行肝脏根治性肿瘤切除术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替代治疗方法,并于2009年被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肝癌治疗指南列为肿瘤根治性治疗方法之一,具有疗效确切、局部创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孙肖玉  赵延吉 《山东医药》2007,47(26):129-129
2004年5月-2006年12月,我们采用经皮肝穿刺胆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梗阻性黄疸3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分析冷冻消融术与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9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成三组,分别为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均为20例。对照组给予冷冻消融术治疗,治疗1组给予射频消融术治疗,治疗2组给予冷冻消融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对三组患者近远期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在肺静脉电隔离成功率方面,三组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手术时间方面,治疗1组、治疗2组明显长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X线曝光时间方面,治疗1组、治疗2组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消融时间方面,三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针对并发症发生率而言,三组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针对复发率而言,三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阵发性房颤患者应用冷冻消融术与射频消融术治疗的近远期疗效相当,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11.
肝脓肿介入放射治疗中抗生素血液浓度测定和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美琦  李鸿伟 《山东医药》1995,35(10):15-15
1986年1月至1993年6月,我们收治无败血症、中毒性休克、DIC等严重并发症的肝脓肿患者44例。对其中29例早期采用介入放射治疗,并与另15例对照,现报告加下。1 资料及方法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见表1。治疗组29例采用放射介入治疗。方法为:病人青霉素皮试均阴性,平卧在遥控、带电视摄像的X光机床上,右下肢外展20度。股内侧皮肤常规消毒后铺无菌洞巾,经皮穿刺股动脉成功后,选用合适导管(美国COOK公司生产)插入肝固有动脉,用76%复方泛影葡胺20ml造影并摄片。更换导管,超选择性将导管插入  相似文献   

12.
射频消融治疗兔肝VX2肿瘤的疗效观察及CT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的疗效并探讨其评价方法. 方法采用射频消融治疗兔肝VX2肿瘤,观察肿瘤完全坏死率、病理改变、CT表现及动物生存时间. 结果 (1)ALT在射频消融(radio 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后第1天明显升高(124.7±27.1)U/L,4~7d降到治疗前的水平以下(46.8±13.1)U/L.(2)治疗后第2周,完全坏死的肿瘤CT示病灶范围稍扩大,其内密度不均,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内无明显强化,但其边缘可出现环状强化带,活体观察见暗灰色的坏死组织被形状规则、呈环状生长的肉芽组织环绕;而RFA治疗后未完全坏死的肿瘤病灶CT平扫与完全坏死者类似,但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内有不规则强化区域,活体观察显示坏死灶周围与正常肝脏之间增生的组织形状不规则,病理活检结果为肿瘤复发.(3)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延长,肺转移率及病死率也明显降低. 结论 RFA对肝肿瘤的治疗效果确切可靠,对肝功能的损伤小;RFA治疗后CT增强扫描与病灶的病理形态学表现有较好的一致性,是RFA治疗后观察肿瘤消融结果有价值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对27例肝癌患者共33个肿瘤病灶行CT引导下RFA治疗,治疗前后均行AFP、CEA及CT、MRI等瘤灶检查,并定期随访。结果本组手术顺利,术后血压较低3例、出现胆瘘1例,对症处理后好转。术后均随访4~18个月,复查CT或MRI示,肿瘤灶完全损毁21个(均为原发性肝癌),肿瘤直径均〈4cm;瘤灶部分损毁8个(其中原发性肝癌5个,转移性肝癌3个),肿瘤直径4—6cIn;瘤灶局部复发4个(其中原发性肝癌1个,转移性肝癌3个),肿瘤直径6~8.5cm。AFP由术前的平均1646ng/ml降至术后的254ng/ml,CEA由术前的平均6.62ng/ml降至术后的2.31ng/ml,P均〈0.05。患者ALT、AST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给予保肝治疗,1个月时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CT引导下RFA治疗原发性及转移性肝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RFA即使是经皮RFA在治疗肝表面局部肝细胞癌时看上去很容易操作,但可能发生一些并发症。例如出血,肿瘤的扩散以及对其它内脏器官产生热损伤,因此我们应当先选择在外科内镜(腹腔镜或胸腔镜)下行RFA治疗肝表面的肝细胞癌。此外,为了防止出血以及防止增加肿瘤内压力应当避免直接进行中心穿刺。现在,我们选择行独特的RFA方法。第一,在内镜下肿瘤的存在被证实,然后肿瘤的范围通过内镜回声被标记。第二,对肿瘤的边缘采用数次RFA治疗,避免直接中心穿刺,这样肿瘤的边缘变得安全。如果肿瘤直径大于2.5cm,中心消融治疗肿瘤被认为是必要的。由于肿瘤已经通过周围的热效应冻结,因此我们可以直接穿刺肿瘤中心而不会出血。从2004年4月1日起,我们通过这种方法对29例HCC患进行RFA治疗,很好避免了如热损伤临近器官这样的并发症。手术后CT影像证实消融的边缘应大约在肿瘤周围1cm。通过平均为期290天的观察没有局部复发,而且没有发生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术后的平均住院期大约10天。因此,对肝表面的HCC在中心穿刺前先在内镜下行周围消融治疗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技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射频消融(RFA)治疗肝脏肿瘤的护理措施。方法应用美国RITA1500型射频治疗仪在彩超引导下对肝癌患者实施RFA治疗,术前完善各项准备工作、术中密切配合,术后精心护理。结果 22例肝癌患者,RFA治疗25次,术中3例出现恶心呕吐,6例血压升高;术后5例出现发热,3例出现局部胀痛,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或消失,无一例出现肠漏、胆漏、出血、皮肤灼伤、电极针折断等并发症。结论精心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是保证RFA治疗肝脏肿瘤成功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消融(PRFA)对肝脏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RF—2000^TM肿瘤射频治疗系统,在B超或CT引导下对55例肝恶性肿瘤患者73个肿块进行经皮肝穿刺射频热凝治疗,并用B超及CT检查以了解PRFA治疗效果。结果:PRFA治疗后60.9%(42/9)的肿块血供消失,61.6%(45/73)的肿块呈完全凝固性坏死。其中直径小于3cm中的20个肿块(另4个治疗前即无血供)全部血供消失(100%),24个肿块呈完全凝固性坏死(100%);直径为3-5cm的18个肿块中16个血供消失(88.9%),14个完全凝固性坏死(77.8%);而直径大于5cm的肿瘤则治疗后肿块血供完全消失及完全凝固性坏死率均显著降低。肿瘤直径小于5cm的患者生存期较长。结论:集束电极PRFA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创伤小,安全,疗效可靠。肿瘤越小治疗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7.
48例老年患者介入性超声经皮肝穿刺体会谭凤珍江苏省溧水县人民医院B超室(211200)马涌泉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210009)我院从1987年以来,应用超声导向经皮肝穿刺技术对48例老年患者行经皮肝脏穿刺引流使全部患者免除手术的痛苦,达到了临床手...  相似文献   

18.
迄今世界文献报道的罕见肝肿瘤有二十多种,兹总结如下,以供临床诊断参考。一、起源于肝细胞或胆管细胞的肝肿瘤:(1) 多囊腔肝细胞癌:病理特征类似于肝细胞癌,主要特征为多个囊腔状占位性病灶。(2) 未分化型肝细胞癌:癌细胞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多数呈多角形,部分呈锥形和长梭形。核异型性大,呈不规则形,可见  相似文献   

19.
双介入并中药治疗胰腺癌3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增灿  侯鹏 《中华内科杂志》1997,36(12):829-829
双介入并中药治疗胰腺癌35例疗效分析李增灿侯鹏陈频佳孟庆丰董晓秋胰腺癌在临床上较常见,治疗以手术为主,一旦出现上腹痛,消瘦,黄疸等临床症状,多属晚期,失去手术切除机会[1],且其发展快,预后差。我们自1993年3月至1996年5月对胰腺癌35例行超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化学消融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15例HOCM患者,经超声心动图及导管测压证实存在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选择靶间隔支注入无水乙醇消融后记录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变化,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及出院后3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结果 15例中消融第一间隔支11例,消融第二间隔支2例,同时消融第一、二间隔支2例.1例术后4 h死亡,其余14例度过围术期并出院随访(其中1例术后5 d置入永久双腔起搏器).术后即刻导管测量左室流出道压差较术前明显下降[(55.90±31.08)mm Hg比(92.62±43.75)mm Hg,P<0.01],出院时与术前相比,LVOTG和二尖瓣收缩期前移(SAM)幅度较术前明显改善[(45.83±27.92)mm Hg 比(84.02±35.59)mm Hg,(2.3±1.28)mm 比(4.2±1.35)mm,P<0.01];出院后1个月、3个月超声测量LVOTG、左室流出道内径、室间隔厚度和SAM幅度较术前及出院时明显改善(P<0.01).结论化学消融是治疗HOCM的有效方法,但属于破坏性手术,需严格进行手术风险控制,防止"过犹不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