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草枯又名克芜踪,是一种速效触杀型除草剂,全球广泛使用,在给人类带来益处外,又给人类带来灾难,那就是急性百草枯中毒。急性百草枯中毒可造成局部损伤及多器官系统损伤,特别是肺损伤,最终导致死亡。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及有效降低毒物毒性的治疗手段,只能对症处理,中毒死亡率极高。如何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如何才能降低急性百草枯中毒死亡率?一直是我们思索的问题。并试图采用新途径、新方法解决这一问题。现在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方法是一种新突破,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思密达对百草枯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思密达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血浆百草枯浓度和肺组织病理改变,探讨思密达在治疗百草枯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制备百草枯中毒模型,分别于10 min和30 min给予思密达进行干预治疗。测定各组大鼠2、6、24、48、72 h的血浆百草枯浓度,摘取左肺制备肺组织病理切片,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并进行肺损伤评分。结果:思密达10 min干预组血浆百草枯浓度明显低于模型组和30 min干预组;思密达干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评分比模型组明显降低,且10 min干预组大鼠24、48、72 h肺损伤比30 min干预组明显减轻。结论:思密达可以通过降低大鼠血浆百草枯浓度而对中毒大鼠肺组织起到保护作用,且思密达的应用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统计我院共收治百草枯中毒患者69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均为口服中毒,对其进行早期急救处理及相应护理。结果经急救处理及相应精心护理后,治愈出院29例,死亡40例。结论针对百草枯中毒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及护理,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信号转导通路在急性百草枯(Paraguat,PQ)中毒致肺损伤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为急性PQ中毒机制及治疗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救治与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救治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0例患者中,存活34例,存活率68%,死亡11例,病死率22%。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可损害多系统组织器官,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陈海红 《海峡药学》2012,(11):236-237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洗胃联合护理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蒙脱石散溶液洗胃,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洗胃。两组患者治疗用药及护理方法均相同。治疗后随访1月,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死亡率、肺损伤、肾损伤及肝损伤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死亡、肺损伤、肾损伤、肝损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蒙脱石散洗胃联合护理可以提高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急性百草枯中毒合并中期妊娠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对1例急性百草枯中毒合并中期妊娠患者进行早期急救处理及相应护理。结果:经积极抢救及相应精心护理后患者治愈出院。结论:百草枯具有高致死率,中毒后对全身多器官具有严重损害,早期实施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及护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的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对12例急性百草枯住院患者血液灌流,总结其护理要点。结果急性百草枯中毒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预后差。结论早期血液灌流能够减轻毒物对各重要脏器损伤,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对1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进行早期急救处理及相应护理。结果经急救处理及相应精心护理后患者病情好转治愈后出院。结论实施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及护理,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刘敏 《安徽医药》2014,(9):1805-1806
目的:探讨百草枯( PQ)中毒的救治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百草枯中毒的救治要点及护理要点等。结果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差,病死率极高(本组达82.9%),6例存活,9例在医院内死亡,20例自动出院(随访20例均死亡)。结论百草枯中毒无特效解毒药,具有高致死率。尽早泥浆水洗胃、导泻可以减少毒物继续吸收,早期连续血液净化以增加毒物排出,早期大剂量应用甲泼尼龙及环磷酰胺以减轻肺损伤。加强重要脏器的保护和积极有效的基础护理以防治并发症,同时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中毒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PPAR-γ受体激活对百草枯中毒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成3组,A组(百草枯中毒组):按照20 mg/kg剂量腹腔注射;B组(低剂量PPAR-γ受体激动剂罗格列酮预处理组):在给予百草枯腹腔注射前1 h腹腔注射3 mg/kg罗格列酮;C组(高剂量PPAR-γ受体激动剂罗格列酮预处理组):在给予百草枯腹腔注射前1 h腹腔注射10 mg/kg罗格列酮;D组(对照组):1 m L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在注射百草枯后24 h和72 h时,每组取出6只,收集血清和肺组织标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1β和TNF-α含量测定,行组织切片HE染色进行肺损伤评分,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肺组织中caspase-3和AP-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spase-3蛋白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大鼠百草枯中毒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含量明显增加。肺湿重/干重比以及肺损伤评分明显增加。罗格列酮预处理组可以减轻肺组织损伤程度,降低血清中IL-1β和TNF-α含量,减少肺组织中caspase-3和AP-1蛋白的表达。结论应用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可以抑制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中caspase-3和AP-1蛋白表达,抑制炎症反应和凋亡,对百草枯中毒导致急性肺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我国化学事故呈上升趋势,有毒有害气体引起中毒性呼吸系统疾患较多,同时百草枯误服或自杀口服中毒病例屡见不鲜。它们常导致急性化学性肺损伤。许多危重伤员因急性化学性肺水肿救治不及时而死亡。常见的引起急性化学性肺损伤的毒物有刺激性气体,如硝酸、盐酸、硫酸、氯气、光气、芥子气和路易氏气等,化学性窒息性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氢以及目前在我国致死率极高的杀虫剂百草枯。现将以上常见的急性化学性肺损伤的治疗进展进行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实验室检测结果在判断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肺损伤患者病情进展中的意义。方法对32例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肺损伤患者入院当天、第3天、出院前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结果入院当天约80%患者外周血WBC 升高;65%~70%存在肝功能受损,表现为ALT、TBIL升高;84.4%有CK-MB 升高,提示心肌受损;25%的患者肾功能中BUN、Cr 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入院第3天时,除CK-MB外,其他指标异常率均明显升高,其数值也升高明显。出院前检测中,各项目异常率有明显下降,均低于入院第1天。结论对于百草枯致急性肺损伤患者,及时准确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帮助判断除肺以外其他脏器的损害情况,为及时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迁移组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在百草枯(PQ)中毒导致急性肺损伤作用机制及丙酮酸乙酯(EP)干预研究.方法 将90只SD大鼠均分为对照组、百草枯中毒组、丙酮酸乙酯治疗组,建立大鼠急性百草枯中毒动物模型后,分别于实验后的6、12、24、48 h、3 d每组随机处死6只大鼠,检测三组大鼠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HMGB1、白细胞介素-1(IL-1)和TLR-4mRNA变化;并测定三组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Q中毒组和EP治疗组染毒后6、12、24、48 h、3 d各时间点,肺组织TNF-α mRNA、HMGB1 mRNA、IL-1 mRNA、TLR-4 mRNA的表达量和丙二醛含量明显升高(均P<0.05),SOD 活力降低(均P<0.05);与PQ中毒组相比,EP治疗组在染毒后12、48 h时间点大鼠肺组织HMGB1 mRNA、TLR-4 mRNA、IL-1 mRNA、TNF-α mRNA表达量及血清MDA含量均降低(均P<0.05),血清SOD 活力均升高(均P<0.05).结论 百草枯中毒急性肺损伤的机制主要与氧化应激、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及免疫系统炎症级联放大效应有关,丙酮酸乙酯可通过抑制该过程从而减轻急性肺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高表达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对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肺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BMSC-CXCR4细胞株.制备并鉴定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BMSC治疗组(BMSC组)、BMSC-CXCR4治疗组(BMSC-CXCR4组)和5%O2低氧培养的BMSC-CXCR4治疗组(BMSC-CXCR4+ 5%O2组),于4组大鼠尾静脉给予不同处理后,比较各组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oα)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并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成功构建稳定转染BMSC-CXCR4细胞株.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可见肺泡大片融合,肺泡结构明显破坏;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随着时间延长动脉血氧分压持续下降,肺湿干比持续升高,血清IL-1β、TNF-α水平持续升高,SOD活性持续下降(P<0.05,P<0.01).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肺损伤12h时,BMSC治疗组、BMSC-CXCR4组和BMSC-CXCR4 +5%O2组大鼠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均低于生理盐水组,SOD活性高于生理盐水组,且BMSC-CXCR4 +5%O2组优于BMSC组和BMSC-CXCR4组(P<0.01).急性肺损伤12 h时,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肺泡形态大致完整,肺泡壁比较光滑;其中BMSC-CXCR4+ 5%O2组最接近于正常肺组织.结论 低氧培养的BMSC-CXCR4对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肺损伤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在评估百草枯中毒预后中的价值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入该院EICU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41例,根据患者最终转归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在APACHEⅡ评分等各方面的差异。根据服毒剂量,将患者分为<30 mL组、30~50 mL组、>50 mL组,比较三组的预后。结果死亡组的服毒量、急性肺损伤发生率、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两组在男女比例、年龄、服毒至就诊时间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服毒量<30 mL组的死亡率、急性肺损伤发生率均明显低于30~50 mL组及>50 mL组( P<0.05),后两组之间的死亡率、急性肺损伤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三组的APACHEⅡ评分、死亡患者存活时间存在显著差异,服毒量越大,APACHEⅡ评分越高(P<0.01),存活时间越短(P<0.05)。结论 APACHEⅡ评分可用于预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预后,服毒量是影响百草枯中毒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张新 《中国实用医药》2014,(10):209-210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血液净化技术治疗儿童百草枯中毒的疗效观察与护理配合。方法对本院收治的8例口服百草枯农药中毒患儿,均早期使用连续血液净化技术,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心理护理、氧疗护理、呼吸道护理、消化道黏膜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救治成功4例,1例死于循环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紊乱综合征。结论早期使用连续血液净化技术并配合精心护理,是提高百草枯中毒救治成功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时院前干预措施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方法:分析3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资料,分析百草枯中毒时各种院前干预措施对其预后的影响。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在百草枯的服用量、血浆中百草枯浓度、是否进行院前干预措施(催吐、吸附剂)、呕吐时间、呕吐次数及是否配合治疗等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干预措施(催吐或吸附剂)对提高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所致肺损伤患者在不同剂量、治疗不同时期的CT影像学特征以及临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3年收治的5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对患者不同剂量、不同治疗分期的CT表征与临床预后进行观察。结果患者早期治疗中的主要特征为肺纹理增多、纵隔气肿、磨玻璃征或无明显异常,而中期的主要特征为肺纹理增多、纵隔气肿、磨玻璃征、肺间质纤维化,治疗晚期阶段患者存活患者主要表现为肺间质纤维化。少量组22例患者均好转出院;中量组21例患者中15例好转出院,6例预后不良;大量组患者9例全部死亡。结论百草枯中毒患者肺损伤包括肺实质与间质同时受损,以纵隔气肿、磨玻璃征、实质病变、肺气肿与胸腔积液为主,晚期主要表现为间质纤维化,可以明确百草枯中毒肺损伤治疗具有明显的CT表征,且与预后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百草枯中毒患者炎症介质和肺损伤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3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常规治疗+前列地尔注射液组(试验组),每组15例。前列地尔注射液用法:10μg加入100mL生理盐水(NS)静脉滴注,1次/d,连用7d。分别于入院当天及入院后7d测定患者血浆IL-6、IL-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行动脉血气分析和胸部X线检查,并随访生存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入院后7d试验组患者IL-6、IL-8、MMP-9浓度降低,急性肺损伤(ALI)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发生率降低(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可减轻百草枯中毒患者炎症反应和肺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