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将城镇污水处理厂深度除磷脱氮几种常用工艺进行优势比选,包括反硝化生物滤池、反硝化深床滤池、气浮、磁混凝高效沉淀池及其衍生的几种组合工艺,明确反硝化生物滤池脱氮+气浮除磷的组合工艺在处理效果、投资及成本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善日益严峻的水环境问题,不但要提高现有污水处理系统N、P去除效率,同时应在局部敏感水域实现出水的深度脱氮除磷。三级生物膜反硝化是极具发展前景的深度脱氮工艺,在分析单级悬浮活性污泥工艺技术缺欠的基础上,综述了反硝化滤池及反硝化MBBR两种三级生物膜反硝化工艺特性,并对参与实施的生物膜反硝化脱氮工程案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门窗》2014,(9)
综述了北京昌平小沙河污水处理厂应用CWSBR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原理和实现反硝化脱氮除磷的主要方法。该工艺是结合反硝化聚磷菌(DPB)的摄磷特点而开发出的一种新型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以其特有的"一碳两用"和"单泥系统",有效解决了常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碳源供求矛盾和泥龄控制问题,可同时获得较高的除磷和脱氮效率。  相似文献   

4.
生物膜反硝化脱氮工艺逐渐被应用于污水深度处理中,但现今仍缺少相关研究的系统总结。针对以生物膜工艺为基础的深度脱氮处理工艺,重点论述了生物滤池(BF)、移动床生物膜工艺(MBBR)、流化床生物膜工艺(FBBR)三类典型工艺的运行效率、关键影响参数。研究表明,生物膜深度脱氮需要从生物膜的特征和功能、反硝化生化功能与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优化。其中FBBR工艺由于填料比表面积较大、基质利用率高等特征,值得进一步研究其在反硝化深度脱氮处理中的应用。深度反硝化脱氮工艺会受到二级出水磷浓度等的影响,因此优化深度脱氮还需结合合适的除磷方式,以寻求污水深度处理最佳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5.
A2/O-曝气生物滤池深度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点介绍了A<'2>/O-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工作原理、运行方式及工艺特征.通过缩短A<'2>/O单元的泥龄,将硝化过程分离出去,使曝气生物滤池实现硝化.A<'2>/O单元在短泥龄条件下运行,有利于除磷及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在长泥龄条件下运行,有利于硝化效果的稳定和高效;从曝气生物滤池回流来的硝酸盐氮为A<'2>/O的缺氧段提供了充足的电子受体,为反硝化除磷提供了必要条件,最大限度地缓解了低C/N值污水在脱氮除磷过程中碳源不足的难题.小试结果表明,该工艺可以实现有机物、氮、磷的同步深度去除,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赵晓靓 《山西建筑》2007,33(29):173-174
针对传统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存在的很多矛盾与不足,简述了反硝化除磷技术的原理,并分析了包括硝酸盐、亚硝酸盐、COD以及温度等在内的各个因素对反硝化除磷效果的影响,对实际的工程应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活性滤料生物滤池(BAF)中水处理方法,通过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对活性滤料生物滤池(BAF)进行优化升级。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处理效果显著、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占地面积小、节省能源消耗、脱碳、硝化、反硝化同时完成、脱氮除磷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反硝化聚磷菌的发现出现了新型的反硝化聚磷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探讨了反硝化除磷的机理及工艺运行效果。分析了新型的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与传统的工艺相比的优势及该新型工艺的创新之处,并对工艺的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MBR组合工艺脱氮除磷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常规MBR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尽管可以获得较低SS的出水,但对氮、磷的去除却很难达到愈来愈严格的排放要求,因此强化MBR工艺生物段的脱氮除磷功能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分析了MBR脱氮除磷的潜力,介绍了各种MBR组合工艺脱氮除磷的原理、特点及处理效果,探讨了MBR组合工艺脱氮除磷的研究方向,认为微生物学机理、强化内源反硝化及膜污染控制等是其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
反硝化脱氮除磷新技术以其能耗低、投资小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介绍了反硝化脱氮除磷的机理和特点,分析了几种常见的反硝化脱氮除磷新工艺,结合反硝化脱氮除磷技术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工艺研究中有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氧化沟的脱氮除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继锋  杨云龙 《山西建筑》2009,35(20):193-195
阐述了氧化沟脱氮除磷的特点、机理、影响氧化沟脱氮除磷的因素及各种形式氧化沟的脱氮除磷,最后提出了氧化沟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既节约能源又买现最佳的除磷脱氮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李长江 《山西建筑》2011,37(10):118-120
系统地阐述了废水生物脱氮除磷的机理,介绍了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新工艺,探讨了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发展趋势,以促进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在污水处理行业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固定化小球藻去除污水中氮、磷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海藻酸钙对蛋白核小球藻进行固定,并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氮磷。氮磷比试验结果表明,固定化小球藻对氮磷的去除受氮磷比的影响,氮磷比越小则对氨氮的去除率也就越高,但去除量与初始浓度有关;氮磷形态试验结果显示,固定化小球藻对不同形态氮的去除能力顺序为:氨氮〉简单有机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对不同形态磷的去除能力顺序为:正磷酸盐〉偏磷酸盐〉焦磷酸盐〉有机磷酸盐。  相似文献   

14.
对乌鲁木齐河东污水处理厂AB工艺的实际脱氮除磷效果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AB工艺处理鸟鲁木齐城市污水的除磷效果优于脱氮效果,对TP的去除率平均为80%;A段对TN的去除率平均为44.7%,经过B段后NH4^+—N含量升高,使AB工艺对TN的总去除率降至35.7%左右。A段厌氧污泥进入B段可以取得稳定的除磷效果,去除率平均为96.2%;B段污泥进入A段对AB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没有产生明显影响。B段出现NH4^+-N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该段的水力停留时间未达到硝化所需时间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复合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脱氮除磷效能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介绍了膜生物反应器系统对氮、磷的去除效能及影响脱氮除磷效果的主要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控制好膜生物反应器系统的运行条件,可以在去除有机物的同时脱氮除磷。  相似文献   

16.
龚丽  赵国正 《供水技术》2011,5(6):49-52
介绍了气提升交替循环流复合滤料滤池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工艺特点,并将其应用于马鞍山市中心医院污水处理.运行结果表明,污水经该工艺处理后,CODcr、BOD5、SS及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2.80%,88.64%,67.84%和93.72%,粪大肠菌群的灭活率在99.99%以上,且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稳定,是一种...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多种较为成熟的城市污水同步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特点,指出了选择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时应考虑的因素,为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工艺选择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型一体化生物反应器的同步脱氮除磷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对污水的处理效能,设计了一种新型一体化生物反应器并采用其处理生活污水,研究了DO和HRT对同步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实现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290~510mg/L、MLSS为2500mg/L、污泥龄为15d以及好氧区和缺氧区的溶解氧分别为2mg/L和0.2mg/L时,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较好,对TN、T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0%和90%,DO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同步脱氮除磷的效果。控制DO为最优值,并保持其他操作条件相同,当HRT为12h时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均在80%以上,随着HRT的延长,同步脱氮除磷效果反而下降。该一体化反应器集厌氧、缺氧和好氧区为一体,在一定的运行条件下能够实现同步脱氮除磷,是处理生活污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利用藻类生物膜技术处理生活污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藻类生物膜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着重考察了对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静态试验中,当光照度为3 500 lx时藻类生物膜工艺对氮、磷的去除效果明显,对总磷、TN、氨氮、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8.17%、88%、89%、93.61%。在24 d的动态连续流试验中,当水力停留时间为5 d时藻类生物膜装置处理效果稳定,其中出水TP平均浓度为0.42 mg/L,平均去除率达到了95.38%;出水TN和NH3-N平均浓度分别为4.22 mg/L和2.16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3.93%和82.38%;出水COD平均浓度为38.34 mg/L,平均去除率达到了92.31%。出水TP、TN、氨氮和COD浓度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