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及其在新生儿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细菌感染性疾病在我国患病新生儿中仍然占相当比例 ,此类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提高诊疗水平、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有重要意义。近年来 ,降钙素原 (PCT)被认为是诊断全身性细菌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标志物。目前研究发现 ,细菌感染后血中PCT出现早于C反应蛋白 ,而且它具有较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等临床常用指标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另外 ,它与感染严重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 ,可用于评价疗效和估计预后。血清PCT检测简便快捷 ,便于临床应用 ,更重要的是 ,在新生儿期它不受母体PCT水平高低和窒息缺氧损伤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的影响 ,仅与新生儿自身细菌感染严重程度有关 ,对新生儿疾病诊断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感染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感染检测指标对新生儿感染的诊断在灵敏性、特异性等方面各有差异.近年来,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PCT)被广泛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对新生儿感染的早期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均较高,与新生儿感染的严重程度、感染的发展及疾病的预后具有相关性,可用来衡量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估.血清PCT在新生儿期不受母体血清PCT水平高低和窒息缺氧损伤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的影响,仅与新生儿自身细菌感染严重程度有关,对新生儿感染的诊断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3.
降钙素原在早期诊断新生儿感染疾病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从1993年Assicot等[1]发现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与细菌感染有关以来,在临床的各个领域进行了PCT的相关研究,认为PCT作为一项临床诊断指标有着高于其他同类指标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及更低的阴性似然比,在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随后又提出PCT的血清值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高度的相关性,可以通过PCT值的动态变化判断疾病的预后、通过检测PCT大致区分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而在新生儿领域,细菌感染的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尤其需要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检测指标来协助临床诊疗,笔者就PCT本身及其在新生儿感染领域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提示细菌感染的重要炎症标志物,被广泛应用于成人和儿童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是指导抗生素治疗的参考指标。近年研究表明,PCT作为一种高敏感度及高特异度的炎症标志物,在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病情判断、预后分析、抗生素使用中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新生儿早期PCT具有生理性升高的特点,了解新生儿PCT的变化特点和影响因素对临床准确判断病情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就PCT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是提示细菌感染的重要炎症标志物, 被广泛应用于成人和儿童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是指导抗生素治疗的参考指标。近年研究表明, PCT作为一种高敏感度及高特异度的炎症标志物, 在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病情判断、预后分析、抗生素使用中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新生儿早期PCT具有生理性升高的特点, 了解新生儿PCT的变化特点和影响因素对临床准确判断病情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就PCT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前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对儿童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51例患儿(21例细菌感染、17例病毒感染、13例非感染)入院时的血清PCT和外周血CRP水平,并比较他们对细菌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 细菌感染患儿血清PCT阳性率高于病毒感染和非感染患儿。血清PCT对细菌感染的特异性优于外周血CRP,但敏感性低于CRP。结论 联合应用血清PCT和外周血CRP可提高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临床诊治细菌感染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白细胞介素6与新生儿细菌性感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细胞介素6是新影响面体免疫,造血功能和急性期反应蛋白等方面的重要细胞因子。许多研究表明,新生儿细菌性感染后血IL-6水平升高反映了感染严重程度,本文介绍了IL-6与新生儿抗细菌感染免疫的关系,及其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预后判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可用于临床鉴别细菌与非细菌感染,对小儿化脑等严重感染性疾病的鉴别,国内外均认为有一定意义,但对小儿肺炎,CRP能否协助鉴别细菌性或非细菌性疾病意见不一。我们对82例住院小儿肺炎患儿取血检测CRP,按细菌抗原检查结果分为细菌性与非细菌性肺炎两组,与24例正常对照组比较,初步探讨CRP在鉴别细菌与非细菌性肺炎中的意义,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白细胞介素6与新生儿细菌性感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白细胞介素6(IL-6)是影响机体免疫、造血功能和急性期反应蛋白等方面的重要细胞因子。许多研究表明,新生儿细菌性感染后血IL-6水平升高并反映了感染严重程度,本文介绍了IL-6与新生儿抗细菌感染免疫的关系,及其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预后判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诊断全身和局部细菌感染的价值。方法 检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住院病史系统中感染性疾病患儿的资料,分为全身细菌感染组(血培养阳性的严重脓毒症和败血症),局部细菌感染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泌尿系感染及化脓性骨关节炎),病毒感染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手足口病)。比较各组PCT、CRP水平和阳性率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PCT和CRP对全身和局部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148例患儿进入分析,全身细菌感染组19例,局部细菌感染组55例,病毒感染组74例。①CRP水平(mg·L-1)、PCT水平(μg·L-1)和PCT阳性率局部细菌感染组低于全身细菌感染组(CRP:21.35 vs 76.0,P=0.001;PCT:0.10 vs 28.09, 32.7% vs 100%,P均<0.001);CRP水平和阳性率局部细菌感染组高于病毒感染组(21.35 vs 4.0, 73.1% vs 27.0%, P均<0.001), PCT水平和阳性率局部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BC阳性率全身细菌感染组高于病毒感染组(84.5% vs 54.0%,P=0.017),局部细菌感染组与全身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PCT水平和阳性率局部细菌感染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显著高于不合并SIRS者(0.40 vs 0.08,P=0.002;60.0% vs 17.1%, P=0.001),CRP水平和阳性率无显著差异。③PCT和CRP诊断全身细菌感染的ROC AUC分别为0.99和0.84;诊断局部细菌感染的ROC AUC分别为0.54和0.78。结论 PCT是识别全身细菌感染和监测局部细菌感染进展而合并SIRS的敏感指标。鉴别局部细菌感染时,CRP较PCT敏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对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0-2011年在我院产科分娩、有宫内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根据感染结局分为感染组及无感染组,检测两组新生儿脐血PCT、IL-6及CRP,比较两组新生儿脐血炎症指标的阳性率及各指标对宫内感染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共有195例新生儿纳入研究,其中感染组24例,无感染组171例.感染组脐血PCT与IL-6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CRP,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PCT敏感度70.8%,特异度94.2%;IL-6敏感度79.2%,特异度89.5%;CRP敏感度33.3%,特异度96.5%.PCT与IL-6结合诊断感染的敏感度为95.8%.结论 脐血PCT可作为宫内细菌感染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而PCT与IL-6结合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的敏感度,指导临床抗生素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62例细菌性肺炎患儿(其中轻症32例,重症30例)和25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发光免疫分析法、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血清PCT、CRP水平.结果 重症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PCT值均高于0.5 mg/L.细菌性肺炎急性期患儿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轻症与重症细菌性肺炎急性期患儿间比较,CRP值差异元显著性(P>0.05),PCT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性期与恢复期细菌性肺炎患儿比较,PCT、CRP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血清PCT可用于早期细菌感染诊断,并可作为判断细菌感染轻重的一个生化指标,联合检测CRP水平变化有利于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62例细菌性肺炎患儿(其中轻症32例,重症30例)和25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发光免疫分析法、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血清PCT、CRP水平.结果 重症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PCT值均高于0.5 mg/L.细菌性肺炎急性期患儿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轻症与重症细菌性肺炎急性期患儿间比较,CRP值差异元显著性(P>0.05),PCT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性期与恢复期细菌性肺炎患儿比较,PCT、CRP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血清PCT可用于早期细菌感染诊断,并可作为判断细菌感染轻重的一个生化指标,联合检测CRP水平变化有利于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14.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近年来发现的感染性疾病的标记物,研究认为在细菌所致炎症或感染性疾病中特异性升高,尤其在血流感染、细菌性与非细菌性的鉴别、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及预测疾病预后方面有重要作用,是一种有很高应用价值的诊断指标,而PCT在新生儿感染疾病诊断中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优势。本文对PCT的构成、体内来源、代谢、实验室检测方法及在新生儿感染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更深刻了解PCT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对106例不同疾病的新生儿检测白细胞凝集;并用萘酚AS-MX法测定白细胞硷性磷酸酶(LAP)活性。结果细菌感染组白细胞凝集率和LAP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非感染组和病毒组;病毒感染组两种检验值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此两种检验均是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有意义的检测指标,而且对鉴别细菌和病毒性感染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细菌感染是导致新生儿患病和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新生儿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不成熟,发生感染后易.扩散,从局部感染可迅速发展为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十分重要,但由于新生儿感染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和快速实验室检测手段,临床医生常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近年来,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作为细菌感染的敏感和特异性指标在临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细菌感染时,血浆中PCT浓度从<0.01 ng/ml(低于现行降钙素原检测水平)上升到可检测水平,范围1~1 000 ng/ml.这种增长往往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病死率相关.  相似文献   

17.
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新生儿重症感染的早期诊断率 ,探讨一种快速可靠的方法。方法对以新生儿感染为诊断收入我院新生儿科 (包括NICU)的71例新生儿进行降钙素原 (PCT)的测定 ,并与C反应蛋白 (CRP)进行比较 ,将患儿分为重症感染、一般感染和非感染3组进行分析。结果重症感染组PCT阳性率89.29 % ,一般感染组PCT阳性率54.55 % ,非感染组PCT阳性率9.52 % ,重症感染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3组间PCT值差异有极显著性 (P<0.001)。以0.5ng/ml为临界值,PCT诊断重症感染的敏感度为89.29 %,特异度为67.44 %;以2ng/ml为临界值,诊断重症感染的敏感度为71.43,特异度为90.70 %。与CRP相比 ,PCT诊断感染特别是重症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更高。结论细菌感染时血清PCT水平会升高 ,特别是全身性重症细菌感染时其升高尤为明显 ,可作为新生儿感染的早期检测指标 ,与CRP相比 ,PCT较其优越性更明显 ,特别对新生儿重症感染如败血症等诊断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8.
降钙素原在危重症监护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降钙素原(PCT)作为一种新的细菌感染早期诊断指标日益受到临床重视。现已发现PCT能早期鉴别细菌与非细菌感染,并能早期识别脓血症和器官功能衰竭。PCT浓度与全身炎症反应程度密切相关,且其浓度的升降显示了全身炎症的活动度。PCT浓度变化可作为确定诊断、制定治疗方案以及判断预后的依据。目前PCT的生物学功能及感染时产生的来源等还不十分清楚,有待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19.
对106例不同疾病的新生儿检测白细胞凝集率,并和萘酚AS-MX法测定白细胞硷性磷酸酶(LAP)活性。结果细菌感染组白细胞凝集率和LAP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非感染组和病毒组;病毒感染组两种检验值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此两种检验均是诊断新生儿细胞感染性疾病有意义的检测指标,而且对鉴别细菌和病毒性感染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降钙素原在临床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钙素原(PCT)是受细胞因子诱导产生的炎性介质,可作为一种次级炎性因子在炎性反应过程中发挥作用,导致脏器损伤。通常情况下PC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C反应蛋白,且其对感染的特异性可随PCT升高而增加,但需结合临床确定适宜的分界值。PCT对结缔组织疾病并细菌感染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