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鼻咽癌放疗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择该院在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间接收的52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伴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临床护理模式,它既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又是在这种认识方式指导下为临床研究和实践提供的方法论[1].它对促进护理研究的发展,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循证护理正成为现代护理发展的方向,被逐步应用于护理实践中[2].因此,我们从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将循证护理运用于白血病患儿化疗呕吐护理的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PTCD及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10月份收治的9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5例.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循证护理组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发现问题,查阅文献,将证据与患者实际情况综合比较后筛选出最佳证据,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满意度.结果 :循证护理组的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PTCD及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病人中,能促使护士去寻求具有科学依据的护理方法解决护理实际问题,为病人提供最有效、最合理的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关植蕊  王香华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0):1428-1429
循证护理是20世纪90年代受循证医学思想影响而产生的护理新观念。剖宫产术后循证护理是利用循证的方法、筛选出剖宫产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2009年1~8月,我院妇产科对100例剖宫产患者,针对术后主要并发症实施循证护理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现将临床观察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循证护理是以护理研究为依据,为临床实践制定指南,其核心是使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护理向以科学为依据的现代护理的方向发展,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我科2003年1月~2006年8月将循证护理应用于3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便于护理工作者对患者实施有效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8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孕产妇6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4例和观察组3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及时发现护理问题,查证寻找循证支持,根据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药物引产情况及剖宫产率.结果 观察组药物引产率、剖宫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率有一定的意义,值得临床实践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产妇分娩后出血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以本院2008 ~ 2009年进行常规护理的易发产后出血病例为常规护理组;以2010年~2011年采用循证护理的易发产后出血病例为循证护理组,统计并比较分析每组易发产后出血孕妇的发生率. 结果 实施循证护理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较常规护理者显著下降(P<0.0l). 结论 实行循证护理能显著减少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并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8.
浅谈循证护理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证护理(Evigence-based nursing,EBN) 是受循证医学的影响而产生的护理观念.再过去的几十年里护理学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展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开始用批判性思维寻求最佳护理行为实施全面护理质量改进程序,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等.同时有关临床实践和健康服务的护理研究论文显著增多,加之护士掌握了计算机文献检索方法,这些极大促进了循证护理的发展.近几年来循证护理观念在护理领域逐渐兴起.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8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再发率为12.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8.29%(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治疗时间、治疗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循证护理可促进患者心功能得到更显著改善,降低心律失常再发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重型脑外伤病人鼻饲并发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ICU病房2016年8月—2018年8月接收的90例重型脑外伤病人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循证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二组护理效果。结果:循证护理后,循证组的鼻饲并发症及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4.44%、22.22%,对照组为20.00%、48.8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P=0.008)。结论:对重型脑外伤病人在鼻饲喂养期间给予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预防鼻饲并发症发生,改善机体营养状态,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从2013年10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慢性盆腔炎治疗的患者中选取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实施循证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例(8.33%)和护理满意度91.6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服务,能改善临床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上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44例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普通组和循证组,普通组予以常规的护理方法 ,循证组在普通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循证组患者在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同时循证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普通组(0.9%vs 27.2%),患者满意度高于普通组(90.91%vs 7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上不仅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还使手术后的患者健康快速的恢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干预手段,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研究组行循证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分析比较2组心律失常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心律失常率(6.06%)显著低于对照组(24.24%),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临床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律失常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产科患者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产科静脉留置针患者92例作为样本,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6例)与常规组(46例)两个组别.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研究组实施循证护理,综合专家、医师、患者意见,对患者加以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穿刺风险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穿刺风险发生几率2.17%,护理满意度97.83%,常规组穿刺风险发生几率10.87%,护理满意度86.96%.两组对比,研究组优势显著(P<0.05).结论:可将循证护理应用到产科患者静脉留置针护理中,降低穿刺风险发生几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5.
沈凌庆  欧阳平 《安徽医学》2014,35(1):125-126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前置胎盘期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寻求最佳的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8月的60例前置胎盘的孕妇,按入院时间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孕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孕妇应用循证护理的概念和实施步骤加以具体指导,从而制订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孕妇妊娠结局、新生儿状况等.结果 两组在产前产后出血、孕周、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结果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使前置胎盘期待治疗中的患者得到了最佳的护理效果,有效改善了胎儿健康状况,降低了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会红 《海南医学》2008,19(11):94-95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的产生源于循证医学,是国际护理界将循证思想纳入护理学科的研究与实践而开展的护理新模式.其思想核心是强调证据,要求在严格的科学证明的基础上开展护理工作.在过去的几十年,护理学科发生了巨大变化,如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用批判性思维寻求最佳护理行为、实施全面护理质量改进程序、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等.同时,护理研究论文显著增多,护士掌握计算机文献检索方法 ,这些变化促进了循证护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改善手术患者情绪状态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0年8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后将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和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后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HAMD及HAMA量表评分.结果 经研究比较发现,观察组护理后的HAMD及HAMA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循证护理在改善手术患者情绪状态方面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周国芬 《大家健康》2016,(3):272-273
目的:观察研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塞后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后心律失常患者68名,再随机将这68名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我院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我院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两组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转复窦性心律,缓解急性心肌梗塞后心律失常的症状,帮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而且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循证护理给予了更高的评价和肯定,也提高了我院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循证护理在儿童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80例儿童压疮患者,以随机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常规组各40例,分别给予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和常规组患者的压疮总愈合人数分别为57例和41例,总愈合率分别为92.50%和77.50%,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的方式对儿童压疮患者进行护理,能够促使其压疮愈合的进程得到加快,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加快其康复的速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在2011年8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作为临床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循证护理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预见性护理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实验结果,两组患者的急诊抢救效果及患者消化道出血止血时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以循证护理或行以预见性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患者均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医院可以根据科室实际情况从而选择更为恰当的临床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