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静脉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浆D-二聚体(D-D)含量,以探讨二者在脑出血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MPST)对其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急性HCH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MPST治疗组36例,内科保守治疗组(对照组)34例。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4d检测hs-CRP及D-D含量变化,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后14d,MPST组hs-CRP、D-D含量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PST可有效降低HCH患者hs-CRP和D-D水平,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压氧疗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脑血管动力学及脑水肿的影响。方法 82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均给予脱水降颅压、止血、脑细胞活化剂以及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并采用微创碎吸引流术,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高压氧疗法,观察2组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4周脑血管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比较2组治疗后第3、7、14、28天的脑水肿体积,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脑血管动力学指标(Vmean、Qmean、R、DR、CP及W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周观察组Vmean、Qmean明显高于对照组,R、DR、CP、Wv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3天2组脑水肿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7、14、28d观察组脑水肿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出血患者术后脑血管动力学指标,减轻脑水肿程度,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及脑出血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分别对40例急性颅脑损伤及50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段血浆D-二聚体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急性颅脑损伤及脑出血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致病后4h、6h、12h及3d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在致病后6h水平达到最高;7d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急性颅脑损伤与脑出血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颅脑损伤与脑出血患者存在有短暂的高凝及纤溶活性增强趋势,动态观察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病程及评价预后的可靠指标,有助于临床医师对疾病发展进行监测和干预。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HCH)患者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后血浆凝血酶含量的变化,我们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了70例HCH患者的血浆凝血酶水平,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人为1999年10月~2001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HCH患者70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凝仪对4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42例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Fg含量分别为(2.49±1.21)mg/L和(3.76±0.59)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26±0.17)mg/L和(2.17±0.52)g/L],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存在凝血纤溶系统异常,呈高凝状态,纤溶活性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观察我院2007‐12—2012‐12收治的98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高压氧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52例,女46例,年龄46~79岁,平均55.7岁;均有高血压史;伤后就诊时间2~48 h ,平均9h,均经头部CT检查。血肿量30~80mL,血肿量由多田公式计算。分为高压氧治疗组(A组)52例和常规治疗组(B组)46例。2组在出血部位、血肿量、GCS评分、出血时间、手术方式、年龄、民族、性别等方面无明显差别(P>0.05)。  相似文献   

7.
微创手术结合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结合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197例高血压基底节或丘脑出血的患者人院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人院后在局麻下行急诊一次性锥颅脑内血肿穿刺吸引+尿激酶溶解引流术,术后常规降血压、降颅压、止血、预防感染、脑保护、维护内环境稳定、支持等治疗,实验组患者术后第四天(术后72h)加行高压氧治疗。结果术后3d内.实验组99例死亡23例,死亡率22.2%;实验组患者术后1月时,意识障碍好转程度、GCS评分、瘫痪肢体肌力恢复、ADL分级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增加(P〈0.05)。结论微创手术结合高压氧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对脑出血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0-01-2014-01收治的66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3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每天1次,共治疗2周.分别检测治疗前及入院治疗各个时段(24 h、7 d、14 d、21 d)血浆FIB与ET的水平.结果 治疗前2组FIB、E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24 h2组FIB、ET水平均升高,入院后7d2组ET水平均稍微下降,FIB水平升高,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14 d、21 d观察组FIB、ET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21 d时观察组FIB水平基本恢复正常水平.结论 高压氧治疗降低血浆FIB、ET水平,减轻脑组织损伤程度,从而改善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正>高血压脑出血是指高血压所致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实质内的小血管破裂造成的脑实质内出血,该病作为一种急危重症,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高的特点[1]。据相关数据显示高血压脑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  相似文献   

10.
降纤酶对脑梗塞病人血浆蛋白C活性及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降纤酶对脑梗塞病人血浆蛋白 C、 D二聚体( D Dim er)的影响及治疗意义。方法 采用 A P T T 法和 E L I S A 法测定 30 例脑梗塞病人和 30 例正常对照者血浆蛋白 C 活性及 D二聚体含量。结果 急性脑梗塞病人血浆蛋白 C 活性及 D二聚体含量显著升高( P< 0.01),治疗后明显下降趋于正常( P< 0.01)。结论 降纤酶急性期应用可以发挥其降纤、溶纤作用,对凝血及纤溶机制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压氧早期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清hs-CRP水平的影响。 方法将7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组(42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控制血压、脱水降颅压和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高压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第5天开始高压氧治疗,每天1次,共20 d。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入院时、手术后第5天及高压氧20 d后脑水肿程度、血清hs-CRP水平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高压氧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压氧组和对照组脑水肿体积和血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压氧组脑水肿体积和血清hs-CRP减少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ICH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脑水肿程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 结论高压氧早期治疗能显著促进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减轻患者脑水肿程度及降低血清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凝血酶与高血压脑出血脑水肿形成的关系。方法62例出血量在35~50ml之间的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3组,高血压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微创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分别在起病1d、3d、5d和7d测定血清凝血酶浓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影像学的脑水肿比值。微创治疗组分别在起病1d、3d、5d和7d测定外周血和血肿液中所测得凝血酶浓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影像学的脑水肿比值。高血压对照组测定血清凝血酶浓度。结果血肿凝血酶浓度和脑水肿比值呈正相关(r=0.663,P<0.05);血清凝血酶浓度和脑水肿比值呈正相关(r=0.702,P<0.05);血肿局部凝血酶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r=0.553,P<0.05)。结论凝血酶有可能导致脑出血患者脑水肿形成;微创治疗不能完全缓解脑出血患者早期(≤3d)血肿内凝血酶所诱导的脑水肿形成;微创治疗能改善脑出血后期(>3d)的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单一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与合并应用纳洛酮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对比。方法 对 3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 (微创治疗 +纳洛酮 )、B组 (微创治疗 )各 16例 ,两组均使用微创技术清除血肿 ,A组另加纳洛酮 0 8mg/次 ,1次 /8h ,静脉注射 ,共 10d。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1)A组有效率 (81 2 5 %)、显效率 (5 0 %) ,均明显优于B组 (5 0 %与 2 5 %) ,二者差异极显著 (P <0 0 1,P <0 0 5 )。 (2 )存活患者中A组日常生活能力优于B组 (P <0 0 5 ) ;A组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组 (P <0 0 5 )。 (3)A组并发症发生率较B组明显减少 (P <0 0 5 )。 (4)两组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后应用纳洛酮 ,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较单用微创术疗效好 ,能明显提高有效率 ,降低并发症 ,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压氧辅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01—2011-12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常规治疗,观察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出血周围的水肿恢复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出血周围的水肿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治疗辅以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3例采用不同部位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的重症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患者中,死亡14例,死亡率32.6%,远远低于文献报道,血肿清除速度也大大提高。结论采用不同部位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重症脑血出疗效可靠,病死率明显降低,颅内血肿清除速度大大加快。  相似文献   

17.
脑胶质瘤是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侵袭性强,很少颅外转移,具有高复发率、高病死率和低治愈率的特点。研究表明胶质瘤存在促进凝血系统紊乱的因素,即促凝成分增加、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激活、纤溶亢进等,并且胶质瘤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血脑屏障,进而改变脑脊液中一些化学物质,例如蛋白、糖等,现已有文献报道胶质瘤的脑脊液D-二聚体明显升高,考虑与凝血紊乱及屏障改变有关,同时凝血系统相关因子的高表达促进脑胶质瘤的发展、转移。故研究脑胶质瘤脑脊液中D-二聚体对于临床预后评估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脑出血是由高血压引起的脑实质内的出血,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致死、致残率高。微创钻孔引流术能有效清除血肿,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时间。我院2010-12—2012-05应用此技术实施手术6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其术后护理要点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钻颅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2年来,我们采用钻颅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22例,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后应用纳洛酮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