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陆新昱 《广东医学》2005,26(11):1534-1535
目的评价CT检查对腹部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1例腹部外伤患者进行CT检查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71例腹部外伤中CT检出脾损伤31例,肝损伤19例,肾损伤12例,胰损伤6例,膈肌损伤1例,肠损伤1例,腰大肌损伤1例。结论CT对腹部外伤的正确诊断和临床治疗可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
脊柱外伤的CT和MRI诊断价值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涌  曾阳东  邱维加  胡军祖 《广西医学》2009,31(8):1074-1076
目的探讨CT、MRI对脊柱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6例脊柱外伤的CT、MRI资料,对比分析CT、MR/对损伤脊柱的椎体骨折检出率、椎弓骨折检出率,以及对碎骨片移位率、椎间盘损伤、韧带损伤、椎管容积改变、脊柱曲度改变、脊髓损伤、神经根损伤、椎旁软组织损伤的诊断效果。结果CT对显示榷体、椎弓骨折线和骨折片的移位优于MRI;MR/对显示脊髓损伤、神经根损伤、韧带损伤、椎体挫伤、软组织损伤比CT更敏感、更清楚,显示损伤范围比CT更大、更明确。结论CT、MR对显示脊柱外伤各有优缺点,所有脊柱外伤应首选MR检查,对爆裂骨折,两种方法结合能达到相互弥补不足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肾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肾损伤的CT表现。结果本组53例经平扫和(或)增强均得到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100%。53例中,单纯肾包膜下血肿9例,肾周血肿并包膜下血肿5例;肾挫伤、肾内血肿9例;35例肾撕裂、肾断裂、粉碎肾,肾撕裂并肾包膜下血肿11例,并肾周血肿10例,肾撕裂伴尿外渗5例,复杂肾撕裂3例,肾血管蒂损伤2例;2例肾血管蒂及其分支损伤,1例为肾动脉主干损伤,1例为肾动脉分支损伤。结论CT对外伤性肾损伤能作出准确诊断及分型,CT增强扫描能提供更多肾损伤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脾脏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或抗结核治愈的脾脏结核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9例中,6例表现为脾脏内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状、斑点状低密度影,边界清或不清,增强扫描病灶内部无强化,7例伴有其他脏器结核,5例伴有腹膜后及肝、脾门区淋巴结肿大或钙化,增强扫描淋巴结呈环状强化或轻度均匀强化,2例肝脾内见多发钙化灶。结论脾脏结核多是全身结核的一部分。脾脏内单发或多发无强化病灶及钙化是脾脏结核的主要CT征象,但不具有特异性。而淋巴结结核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因此发现脾外结核的证据对脾脏结核的诊断有较大的帮助,螺旋CT为发现脾脏结核较好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闭合性腹部外伤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CT检查对闭合性腹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腹部闭合性外伤的病人作CT检查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兼与手术对照。结果:60例腹部外伤CT发现腹腔积血42例,腹膜后血肿10例,肝脏损伤16例,脾脏损伤20例,肾脏损伤8例,小肠损伤3例,肝脾复合伤5例,肝脾肾复合伤3例。15例加作增强扫描,其中4例提示脏器血供障碍。38例做手术探查,CT检查结果与手术完全相符35例,符合率92%。结论:CT对腹腔脏器挫伤或撕裂、腹腔积血或腹膜后血肿及脏器包膜下血肿等闭合性腹部外伤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在指导临床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颈椎病患者关节突关节面方位的CT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24例颈椎病患者和123例正常人颈椎病的CT扫描,对上关节突关节面的水平倾角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正常人C3,C4,C5,C6,C7关节突的水平倾角分别为-23.7,-7.1,5.2,15.3,4.9度,提示正常人自C3至C6,水平倾角逐渐由负变正,由小变大,水平倾角较大或两侧不对称,是颈椎病的潜在发病因素,同时探讨了水平倾角与颈椎病变生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诊断钝性脾损伤的价值。方法对25例钝性脾挫损病人的CT图像进行分析。结果CT发现脾内血肿10例,脾撕裂5例,包膜下血肿12例,同时合并肾损伤3例。结论CT检查能清楚显示脾损伤范围、程度以及周围其它器官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对胸腰椎小关节退行性病变的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胸腰椎小关节退行性改变的CT征象及临床资料。结果:主要CT表现为关节突骨质增生,小关节间隙改变,关节囊改变,椎间孔及侧隐窝狭窄,伴随有椎间盘膨出、突出、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钙化、关节脱位及半脱位。结论:CT可以为椎小关节病变提供充分的影像学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颈椎病CT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颈椎病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253例颈椎病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颈椎病以颈椎间盘突出为主要表现,本组253例,颈椎间盘突出238例,中央型218例(91.6%)。侧方型20例(8.4%)。92)后纵韧带钙化和(或)后缘骨质增生181例(71.5%),其中15例为颈3-6椎体后纵韧带连续骨化。(3)小关节及钩椎关节骨质增生58例(22.9%)。致横突孔狭窄21例(8.3%)。侧隐窝狭窄26例(10.3%)。(4)单侧横突孔先天性狭窄6例(2.4%)。直径均≤5mm,且均为颈6椎体右侧横突孔。(5)前缘骨折增生178例(70.4%)。生理曲度改变238例(94.1%)。未见异常23例(9.1%)。结论:CT显示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钩椎关节及小关节骨质增生,横突孔狭窄清晰,准确,直观,快捷,可作为颈椎病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赵春梅 《中原医刊》2006,33(9):84-84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髋臼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0例髋臼骨折患者,行常规螺旋CT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重建后的影像与X线平片和常规C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维重建图像与X线平片对比差异有显著性,与常规CT扫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T三维重建为髋臼骨折患者术前提供了客观、直接的图像,而且为骨科选择合理的内固定方法提供了有利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陈磊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8):3395-3397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联合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CT)扫描对脑膜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11月西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疑似脑膜瘤患者。患者均接受MRI、CT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RI、CT单独与联合诊断脑膜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漏诊率、误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98例疑似脑膜瘤患者经病理结果证实为脑膜瘤91例,胶质瘤4例,垂体瘤3例。采用MRI诊断出脑膜瘤75例,非脑膜瘤23例。采用CT诊断出脑膜瘤70例,非脑膜瘤28例。采用MRI联合CT诊断出脑膜瘤84例,非脑膜瘤14例。MRI、CT、MRI联合CT对脑膜瘤的诊断特异度、误诊率、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RI联合CT对脑膜瘤的漏诊率低于MRI、CT单独诊断,MRI联合CT对脑膜瘤的诊断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高于MRI、CT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RI联合CT可提高对脑膜瘤的诊断灵敏度、准确度,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脓肿在多层螺旋CT(MSCT)双期或三期(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增强扫描的表现及临床价值,特别是在动脉期的表现.方法 观察20例经手术或穿刺证实的肝脓肿在多层螺旋CT双期或三期扫描在动脉期与门静脉期的CT表现,特别是在动脉期的表现.动脉期是在注射造影剂后25 s开始扫描,门静脉期是65 s开始扫描,延迟是5 min开始扫描,每期全肝扫描所用时间为5~7 s. 结果 (1)动脉期表现:肝内低密度或略低密度灶周围肝组织强化明显,而病灶本身或边缘无明显强化或轻度强化.(2)门静脉期表现:环靶征、环状征、花瓣征、分房状征.(3)延迟期表现:病灶缩小或不变,水肿带消失或模糊.结论 多层螺旋CT双期或三期扫描充分反映了肝脓肿的病理变化,对早期诊断肝脓肿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姚煌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3):3173-3174
目的:探讨腰椎椎小关节退变的CT诊断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腰椎椎小关节退变的临床表现与CT所见特征回顾分析。结果:根据不同的CT表现特征,把腰椎椎小关节退变分为:关节突骨质增生43例;关节腔出现真空征30例;关节退变性滑脱6例;合并腰椎其他退变38例。结论:CT扫描是检查和诊断腰椎椎小关节退变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易文中  李维金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2):1505-1507
目的:探讨坐骨结节滑囊炎的CT表现及CT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坐骨结节滑囊炎的CT表现及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所有病例均行CT轴位平扫,其中36例常规轴扫后行薄层冠状扫描,32例尚行CT增强扫描。结果:CT平扫于坐骨结节与臀大肌之间的间隙内可见单个多房囊性水样密度肿块,边欠清,大小1cm~6cm直径,呈圆形或椭圆形。增强扫描示肿块内无明显强化,但分隔及边缘可有轻度强化。结论:坐骨结节滑囊炎的CT表现较有特征性,CT扫描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CT在胸部创伤的CT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胸部创伤病人的CT表现。结果单纯肋骨骨折12例,气胸12例,纵隔血肿和纵隔气肿分别为1例、3例,胸腔积血28例,肺挫裂伤30例,肺撕裂伤15例,支气管撕裂2例。CT表现为肋骨骨折,气胸,纵隔血肿和纵隔气肿,胸腔积血及肺挫伤等。同时发现脾、肝、肾脏、腰椎多发性损伤。结论CT扫描对胸部损伤诊断价值高,是快速、准确评价胸部损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螺旋CT对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临床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的CT征象进行分级,并与临床分期对照。[结果J43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患者中,Ⅰ级8例(18.6%),Ⅱ级14例(32.6%),Ⅲ级12例(27.9%),Ⅳ级9例(20.9%)。早期CT表现为关节面毛糙,关节面皮质白线消失,软骨下骨质微小侵蚀、囊变,关节面轻度硬化,但关节间隙正常。进展期CT主要表现为关节面不光整、局部皮质呈锯齿状或波浪状改变,软骨下骨质囊状破坏,局部骨质硬化明显,关节间隙增宽。稳定期CT主要表现为关节骨性强直,关节间隙消失。[结论]螺旋CT能够清晰显示骶髂关节的细微结构,做出正确的分级,为临床分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应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诊断骨关节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隋林  王宏远 《医学争鸣》2008,29(16):1509-1511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在骨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骨关节损伤患者行16层螺旋cT扫描后,在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和表面遮盖显示(SSD),分析两种方法对骨关节损伤的显示,并与X线平片比较.结果:X线平片、16层螺旋CT扫描、MPR和SSD图像对骨关节损伤的检出率依次为67.4%,80.4%,95.6%和91.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MPR未显示的踝关节骨折1处和腕关节脱位1处在SSD中均获确诊,MPR显示颅骨骨折1处、骨盆骨折2处、脊柱骨折1处均在在SSD中漏诊,MPR和SSD联合应用对骨折的检出率为100%.MPR图像可清晰显示骨表面和内部的骨折线,骨折的移位情况和关节内部细节等,SSD能够从外部显示骨折线的形态、长短、走向,骨表面碎骨片的形态大小、骨折的移位等.结论:16层螺旋CT结合不同的图像重建技术可提高骨关节损伤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5例颈椎病患者进行螺旋CT薄层扫描,而后对图像进行3D和MPR处理,观察颈椎椎体骨质有无改变,椎间孔的大小,小关节突的改变及椎动脉受压的情况.结果笔者发现有95例有骨质增生,椎间孔狭窄,钩突关节等小关节增生变形,有15例有椎间盘突出,有23例椎管狭窄,韧带钙化,椎间隙狭窄等,有2例见有食管压迫征.结论多排螺旋CT的三维重建对颈椎椎体的骨质改变,对钩突关节等小关节及椎间孔的增生狭窄,以及椎体与周围软组织的关系均能直接观察到,因此对颈椎病的诊断多排螺旋CT的三维重建是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CT对早期脑梗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脑梗塞早期CT表现,探讨CT检查对早期脑梗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SCT-5000IX全身CT机,以眶耳线为基线,层距10mm,层厚10mm,时间2秒,平扫,第1次扫描在发病24小时内;第2次复查在发病48小时内,以证实有无脑梗塞,结果 30例早期脑梗塞病人的CT表现。出现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19例,脑质密度改变17例,脑室或脑池受压改变10例;5例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伴脑质密度改变或/伴脑室脑沌受压改变对诊断早期脑梗塞有意义,虽常规CT对早期脑梗塞诊断有一定限制,但能提示脑梗塞存在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在检查甲状腺疾病治疗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穿刺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的58例甲状腺病变的螺旋CT表现。结果:甲状腺炎性病变12例,其中弥漫性改变6例,4例肿大;5例一叶肿大伴局限性病变;钙化3例。增生病变25例,Grave病3例,为弥漫性改变并肿大;结节性增生15例。并钙化9例;囊变13例。甲状腺腺瘤10例,单发8例,多发2例;7例有囊变,3例伴有钙化;所有瘤灶均有强化完整包膜。甲状腺癌11例,其中甲状腺癌伴结节增生8例,5例囊变,9例有钙化。CT发现颈淋巴结转移并钙化7例,囊变内壁有结节,淋巴结有明显强化。结论:甲状腺疾病检查应以CT平扫加增强扫描为主,并强调全面综合分析。CT影像诊断对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