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已成为现代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主要手术方法,传统手术体位多采用俯卧位,存在体位不适和呼吸困难(尤其是肥胖、年老体弱者)及结石不易冲出等缺点.2006年10月~2007年8月采用仰卧位,在X线C臂透视下定位穿刺或盲穿刺扩张建立皮肾微通道,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5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逆行置入双"J"管引流术急诊处理输尿管结石梗阻并发尿脓毒血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7例29侧输尿管结石梗阻并尿脓毒血症患者采用急诊输尿管镜逆行置入双"J"管引流术治疗。记录并计算手术前后血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手术前后寒颤高热时最高体温、心律、呼吸频率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结果本组均成功留置双"J"管引流,手术时间为15~35 min,术后脓毒血症治愈时间为3~9 d。术前3例有血压下降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术后3 d血压恢复正常。本组手术前后血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手术前后最高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直视下输尿管镜逆行置入双"J"管引流术急诊处理输尿管结石梗阻并脓毒血症具有微创、置管成功率高、简单易行、疗效确切及安全有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输尿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一般结石形状为枣核状,结石好发位置和其解剖结构有密切关系。正常的输尿管本身存在5个狭窄部位,分别为肾盂输尿管移行处、输尿管跨髂血管处、输尿管与输精管或女性阔韧带交叉处、输尿管膀胱壁段起始处、输尿管膀胱壁段[1]。实际上,输尿管自身的蠕动及管内尿液流动可使得直径在0.4 cm以下的结石自动降入膀胱而随尿排出。输尿管结石中输尿管上段结石更为常见,输尿管结石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多发年龄在20~40岁之间[2]。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微创技术在泌尿外科被广泛应用,传统开放性手术已基本被ESWL、PCNL、URL等微创手术所替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超探查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价值及手法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B超检查情况。结果 80例患者患侧肾均有不同程度的肾盂肾盏扩张,及不同程度的患侧输尿管扩张,并在输尿管扩张远端发现结石回声。所有患者经腹部平片、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排石,以及手术证实全部符合输尿管结石的诊断。结论超声对输尿管结石可准确诊断及定位。  相似文献   

5.
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东奎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11):930-931
目的探讨应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23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均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结果123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一次手术取尽率为83.5%(106例),有9例结石完整跑入肾内,8例因结石之下输尿管严重扭曲改其他术式。平均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55min及4d。结论对于直径<2cm、结石处炎症肉芽组织多、结石下段无明显梗阻的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谢学文 《中外医疗》2012,31(31):79+81-79,81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9例患者,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比较输尿管不同部位结石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手术时间。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总结手术的并发症。结果气压弹道碎石一次性碎石成功,成功率为88.9%,输尿管上、中、下段碎石成功率分别为60.0%,93.1%和94.0%;手术时间分别为(70.2±12.5)min,(42.6±13.8)min,(41.2±9.8)min,中下段结石碎石成功率以及手术时间明显优于中下段结石(P〈0.05)。影响碎石成功率的主要因素为结石上移,输尿管穿孔,输尿管狭窄或输尿管息肉。该次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2%,常见的并发症有肾绞痛、血尿、发热、输尿管黏膜损伤和输尿管穿孔等。其中输尿管穿孔比较严重。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排石率高,特别适用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董志超  黄以政 《浙江医学》1998,20(8):477-479
随着腔内泌尿外科和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的应用,输尿管结石的开放性手术已明显减少,但对于解除结石合并其它原因的输尿管梗阻、或经输尿管镜取石、体外冲击波碎石失败的病例,开放性手术仍是根本的途径。我们于1987~1996年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208例,现就其手术指征的掌握、对输尿管各段结石切口途径的选择、输尿管切开的技巧及尿瘘防治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的危险因素,寻找更加有效和安全的输尿管镜手术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294例,分别对输尿管镜手术时间、术前有无尿路感染、结石负荷、双侧结石或单侧结石、性别和年龄等因素与SIRS发生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前有尿路感染及结石负荷较大的患者术后SIRS发生率明显增高,而手术时间、性别、年龄等因素对SIRS发生率无显著影响。结论:由于手术途径及结石的客观因素,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有发生SIRS的可能,术前充分准备,术中规范操作及低压灌注,术后早期诊断治疗是降低手术SIRS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膀胱结石     
输尿管结石原发于肾脏,在通过输尿管时受阻停留下来。绝大多数进入输尿管的肾结石因足够小能顺利通过并进入膀胱。但是,一些结石因为较大无法通过,在输尿管某个部位停留下来。输尿管内有三个结石易停留的狭窄,分别是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输尿管跨越髂血管处和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在等待观察患者结石自行排出或采取ESWL、URS、PCNL或开放手术治疗之前,必须先明确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以及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急诊处理。  相似文献   

10.
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1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总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123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石直径0.5~2.0 cm,平均1.1 cm.结果:123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一次手术取尽率为86.2%(106例),有9例结石完整进入肾内,8例因结石之下输尿管严重扭曲改其他术式.平均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55 min及4 d.结论:对于直径<2 cm、结石处炎症肉芽组织多、结石下段无明显梗阻的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仍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输尿管结石患者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疗效及并发症。方法:筛选老年输尿管结石患者50例,对照组输尿管结石患者50例,均行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记录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及结石排尽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结石排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老年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在治疗老年结石患者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素珍 《吉林医学》2013,34(24):4912-4912
目的:对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气压弹道碎石麻醉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接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治疗的120例中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其麻醉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和平均固定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个阶段的血压、呼吸及心率等生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时,应以患者的实际病情为依据,采用恰当的麻醉方式,从而有效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确保患者手术的恢复效果,降低患者的经济压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96例上段输尿管结石,观察碎石的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结石排净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9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一次手术结石粉碎率为95.8%(92例),平均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23±13)min及2d,平均结石排净时间为(2.2±1.3)周。术中无输尿管穿孔、撕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只要能掌握正确的技术,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是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输尿管肾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技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输尿管骨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技术治疗输尿管结石320例,并记录碎石时间,排石率及手术并发症。结果2例有多次(3次以上)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史,结石部位输尿管黏膜水肿、假性息肉形成包裹结石,镜体未能到达结石部位;1例结石在输尿管内停留10年以上,输尿管局部变形,呈N形改变(经过逆行造影证实);1例重复肾盂输尿管畸形,(逆行造影证实),1例输尿管开口狭窄、畸形未能置入输尿管镜,以上5例改为开放手术。6例结石上移至肾盂改行ESWL。其余309例碎石成功,成功率96.6%(309/320)。结论临床上对于输尿管结石,尤其是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输尿管肾镜碎石已成为首选方法,上段结石,作为对ESWL治疗失败的补充,亦有明确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讨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接受后腹腔镜及输尿管镜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本实验抽选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诊疗的8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划入两组,Ⅰ组接受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Ⅱ组接受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观察评估两组的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情况以及各项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同时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做统计和比较。结果Ⅱ组相对Ⅰ组在结石清除率上明显提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上均明显延长,在术中出血量、止痛剂用量上均显著增加,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有出现并发症,但Ⅱ组在总并发症率上对比Ⅰ组显著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实施后腹腔镜、输尿管镜手术治疗均可保证手术的成功率,输尿管镜手术虽有操作用时短、术中出血少及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但结石清除率、安全性不及后腹腔镜手术,后腹腔镜手术相对更适合作为首选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液电输尿管镜碎石术失败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选择液电经输尿管镜进行输尿管结石碎石手术失败者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探讨其失败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12例中5例由于术中结石移位致使结石进入肾盂,无法继续碎石;3例由于输尿管走行迂曲或输尿管狭窄,输尿管镜无法通过而放弃手术;1例由于结石阻塞输尿管,冲洗液引流不畅导致手术视野不清楚而停止手术;3例因为输尿管开口内陷,置镜受阻而终止手术。结论结石移位、输尿管走行迂曲或狭窄、手术视野不清及输尿管开口异常导致置镜失败,是该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术前合理选择病例,使用适宜电极,术中适时调整冲洗液流速、压力及冲击波的参数,采取从结石边缘起碎石等措施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中单通道穿刺上盏或中、下盏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09年10月至2017年6月单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1 438例上尿路结石的病历资料。将结石患者分成鹿角形肾结石组、多发肾结石组、单发肾结石组(合并或不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组4组,并从一期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3个方面比较经不同路径PCNL的疗效差异。结果:鹿角形肾结石组经上盏和中、下盏通道PCNL的一期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有统计学差异;多发肾结石组一期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有统计学差异;单发肾结石组(合并或不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一期结石清除率无统计学差异,手术时间有统计学差异;输尿管上段结石组一期结石清除率及手术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均成功建立通道,成功率为100%。结论:对于鹿角形肾结石与多发肾结石经上盏通道路径的手术结石一次清除率更高,手术时间也更短。  相似文献   

18.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结石原发于肾脏,在通过输尿管时受阻停留下来.绝大多数进入输尿管的肾结石因足够小能顺利通过并进入膀胱.但是,一些结石因为较大无法通过,在输尿管某个部位停留下来.输尿管内有三个结石易停留的狭窄,分别是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输尿管跨越髂血管处和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在等待观察患者结石自行排出或采取ESWL、URS、PCNL或开放手术治疗之前,必须先明确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以及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急诊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14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方式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进行输尿管结石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结石清除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用于输尿管结石患者具有手术创伤较小、术中出血少、恢复快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输尿管镜碎石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66例,分别分为结石≤10 mm组33例与结石>10 mm组33例,以及气压弹道组29例和钬激光组37例。比较手术时间、结石负荷、术后1月结石排尽率。结果:结石≤10 mm组的手术时间、结石排尽率均明显优于结石>10 mm组(P<0.05)。钬激光组结石排尽率为89.2%,明显优于气压弹道组的69.0%(P<0.05)。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成功率高,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