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3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4例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及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结果3例术中因血管粘连将切口扩大至12~15cm。全组无支气管残端瘘、支气管胸膜瘘。随访1 a肿瘤复发率及转移率与常规术式开胸者相比,P均〉0.05。认为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及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治疗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可明显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分析2009年到2011年接受肺叶切除的180例NSCLC患者,其中90例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作为观察组;90例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胸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引流总量、切口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胸引流管放置时间以及术后引流总量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NSCLC)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我院胸外科施行的22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患者资料.结果 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及术后重大并发症.术中中转开胸2例,术后引流量150~450 ml,平均260 ml,术中失血量平均190 ml,平均住院日12天,手术中淋巴结清扫4~16个,平均10.5个,回访所有患者均生存良好.结论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式,对于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ATS)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CT)在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优越性。方法收集我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所开展的45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ATS)与45例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CT)在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方面做对照研究,就两组术中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短、淋巴结清扫数目、胸腔引流管保留时间、术后胸腔积液引流量、切口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指标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VATS组中在术中所用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管保留时间、术后胸腔积液引流量、以及术后住院天数,明显优于CT组,VATS组术后1、3、5天切口疼痛程度、血清TNF-α、IL-1β及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时间点CT组(P均0.05),但术后并发症及淋巴结清扫数量组间无差异(P均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是一种安全有效并且更加微创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以及纵隔淋巴结采样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开胸肺叶切除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以及纵隔淋巴结采样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胸腔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5%)(P0.05);实验组经过病理诊断6例浸润性鳞癌,20例浸润性腺癌,8例微浸润性腺癌,6例浸润前病变。2例确诊纵隔淋巴结转移,给予放疗和化疗治疗。结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以及纵隔淋巴结采样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余鑫 《临床肺科杂志》2013,(11):2084-2085
目的 研究肺癌疾病患者应用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筛选在我科治疗的126例肺癌患者病历资料.胸腔镜组63例患者行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开胸组63例患者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结果 1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术中失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切口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上,胸腔镜组明显低于开胸组(P<0.05),在平均手术时间和1年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性和有效性都较高,并且操作简便,易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中转开胸的指征.方法 2007年开始我科采用VATS肺叶切除术治疗的老年NSCLC患者27例,及采用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的老年NSCLC患者25例.比较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引流时间及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及术后24 h 疼痛NRS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间淋巴结清扫组数无显著差异.VATS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日数、术后置管时间比传统开胸组略少,而手术时间较开胸组略多,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VATS组疼痛NRS评分低于开胸组(P<0.05),术后引流量也低于开胸组(P<0.05),手术费用高于开胸组(P<0.05).VATS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7.4%),需药物控制的心律失常1例,肺内感染1例;开胸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8.0%),其中需药物控制的心律失常及感染各1例.两组均无死亡病例.VATS组中转开胸4例.结论 VATS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NSCLC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早期肺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盛京医院早期肺癌的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方法,对二者的疗效及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术后并发症1例,总有效率为80.6%;对照组出现术后并发症4例,总有效率达到58.1%,两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存在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早期肺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显著,与传统的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方法相比,可更好地缓解临床症状,能够有效进行淋巴结清扫,减少转移和复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李庆瑜  白韬  刘彬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2):1735-1737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VAMT)在周围型肺癌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2月间全麻下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的47例患者(VAMT组)及常规肺叶切除的38例患者(常规组)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并发症、围手术期管理等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结果 VAMT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28±40)min,平均出血量(180±40)ml,淋巴结清扫平均(5.5±4.1)枚/例,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12.8%(6/47),术后住院时间(6.2±1.4)d,住院费用(1.4±0.4)万元/例次;常规肺叶切除术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60±30)min;平均出血量(210±40)ml,纵隔淋巴结清扫平均(6.3±3.2)枚/例,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28.9%(11/38),术后住院时间(9.1±2.3)d,住院费用(1.2±0.5)万元/例次。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是安全有效、费用适中的手术方法,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围手术期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比较同时期同手术组接受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和接受传统开胸手术的病人各21例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的数量、胸腔引流管术后72小时内的引流量、患者术后的主观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测定术前、术后1天、5天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胸组(t=2.137,P=0.042)P〈0.05;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两组无显著差别(t=-0.25,P=0.860);术中失血量(t=-2.436,P=0.033);术后疼痛程度(χ2=20.537,P=0.000)、术后72小时内胸管引流量(t=-2.528,P=0.020)、术后住院时间(t=-3.851,P=0.001)胸腔镜组明显少于开胸组;术前两组血清CRP IL-6、IL-12无显著差异,而术后胸腔镜组的CRP(术后1天t=3.851,P=0.001;术后5天t=2.471,P=0.033)、IL-6(术后1天t=7.844,P=0.000;术后5天t=2.845,P=0.010)显著低于开胸组,IL-12(术后1天t=-7.442,P=0.000;术后5天t=-8.335,P=0.000)显著高于开胸组;术后第5天胸腔镜组的血清学指标与术前已无统计学差别.结论 胸腔镜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达到开胸手术的根治要求,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损伤轻,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对肺癌合并重度COPD患者术前肺功能影响,探讨该疗法能否扩大肺癌手术的适应症。方法收集我院肺癌合并COPD,拟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给予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两周后比较患者FEV1、MVV%、PaO2、PaCO2的改善情况及手术耐受情况。结果研究期间入组27例重度COPD合并肺癌Ⅰ-Ⅲa期患者,经治疗2周后FEV1、MVV%、PaO2、PaCO2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其中有21例患者肺功能提高至手术指标,进行单侧肺叶切除并淋巴结清扫术,但与同期轻中度COPD合并肺癌患者比较,前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后者增加(P<0.01)。结论雾化吸入普米克联合可必特可在短时间内明显提高肺癌合并重度COPD患者肺功能水平,可使其中部分患者较安全的耐受肺叶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电视胸腔镜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90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患者。观察组使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胸肺叶切除术。再采取Log-rank检验和Kaplan-Meier法估计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和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胸腔镜微创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分布之间无显著性差异(χ~2=0.335,P=0.846);患者的肿瘤分期(χ~2=46.593,P0.001)与患者的预后之间的关系密切,而患者的年龄(χ~2=1.229,P=0.268)、性别(χ~2=0.389,P=0.533)和吸烟史(χ~2=1.491,P=0.222)与患者的预后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患者清扫的淋巴结个数和肿瘤分期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的独立因子。而组织分化、是否辅助化疗、病灶长度以及支气管切缘的情况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的非独立因子,考虑这些因素协同作用对患者疗效的影响。结论使用电视胸腔镜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和传统的手术方法疗效差异不大,且肿瘤分期和淋巴结的清扫个数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采取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248例。根据病人是否采取ERAS分为A组(采取ERAS)99例和B组(未采取ERAS)149例。观察2组病人的术后并发症(包括肺不张、胸腔积液、肺炎以及房颤)发生情况以及90 d死亡率。结果B组病人术后胸腔积液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45),其余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2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遵循ERAS治疗的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能够获得更好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4.
刘延梅  马庆  苗青 《临床肺科杂志》2013,(11):2080-2082
目的 探讨COPD合并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我院近5年103例COPD合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COPD合并非小细胞肺癌多为有吸烟史男性老年人.103例患者中,鳞癌56.31%,腺癌34.95%.较常见的症状有咳嗽(86.41%)、咯血或痰中带血(54.37%)、呼吸困难(41.75%)等.胸部X线主要表现为肺门肿块(64.08%)、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24.27%)、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21.36%).大多数患者经支气管镜检活检确诊(62.14%).结论 COPD患者发生非小细胞肺癌风险高,如出现可疑肺癌征象,应尽早行相关检查.  相似文献   

15.
惠建军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0):1874-1874,1890
目的 探讨全肺切除术及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11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研究组59例,行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对照组55例,行全肺切除术.结果 研究组术后1、3、5年内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73%(P〈0.05).结论 全肺切除术与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各具特点,临床选择术式时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病变的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High-position single-intercostal two-port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VATS) technique has been used for thoracic diseases. It can effectively avoid postoperative chronic pai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hree-port VATS.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high-position single-intercostal two-port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lobectomy.MethodsFrom June 2014 to December 2018, a total of 474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underwent lobectomy with a high-position single-intercostal two-port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e.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these patients was conducted, and follow-up was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patients’ 3- and 5-year survival rates.ResultsOf the total number of patients, 27.6%, 41.4%, and 31% underwent surgery between the third, fourth, and fifth intercostals, respectively. During the operation, 31 patients were converted to open surgery or three-port thoracoscopic surgery. The average surgical time was 160.9±44.9 min, the average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was 5.6±3.4 days,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as 7.2%, and the average number of lymph nodes resected was 13.6±5.3. The 3-year overall survival (OS) rate of IA1, IA2, IA3, IB, IIA, IIB and IIIA was 99.0%, 98.6%, 96.3%, 91.2%, 85.7%, 66.7%, and 60.8%, respectively. Meanwhile, the 5-year OS rate of IA1, IA2, IA3, IB, and IIIA was 99.0%, 94.5%, 87.5%, 85.5%, and 43.3%, respectively.ConclusionsLobectomy with a high-position single-intercostal two-port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e for NSCLC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surgical procedure.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分析表现为磨玻璃样影(ground-glass opacity,GGO)型肺癌(简称“GGO型肺癌”)并发陈旧性肺结核与实性结节(subsolid-nodule,SN)型肺癌(简称“SN型肺癌”)并发陈旧性肺结核的不同临床特点,以达到早期识别及治疗磨玻璃样影肺癌并发陈旧性肺结核的目的。方法 收集我院自2008年1月 至 2018年2月确诊并符合入组标准的 45 例肺癌并发陈旧性肺结核的患者,将GGO型肺癌并发陈旧性肺结核的患者设为研究组(简称“GGO组”,共16例),SN型肺癌并发陈旧性肺结核患者设为对照组(简称“SN组”,共29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表现、CT扫描表现、手术方式、病理类型等。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 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年龄:GGO组平均年龄(51.0±6.1)岁,SN组(59.6±8.4)岁,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 P<0.001)。(2)结核病史:GGO组平均(19.5±2.6)年, SN组平均(23.3±3.1)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 P<0.001)。(3)确诊时间:GGO组平均(382.0±27.0)d,SN组平均(9.5±5.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69, P=0.000)。(4)区域淋巴结是否转移:GGO组16例(100.0%)均未见局部淋巴结转移(N0);同侧支气管周围和(或)同侧肺门淋巴结及肺内淋巴结有转移(N1) 0例(0.0%);同侧纵隔内和(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N2) 0例(0.0%)。SN组16例(55.2%)未见N0;N1 9例(31.0%);N2 4例(1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9.99, P=0.003)。(5)肿瘤与结核病灶的位置关系:GGO组同叶4例(25.0%),异叶12例(75.0%);SN组同叶18例(62.1%),异叶11例(3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28,P=0.038)。(6)病理类型:GGO组 鳞癌1例(6.3%),腺癌14例(87.5%),大细胞癌 1例(6.3%);SN组鳞癌12例(41.4%),腺癌15例(51.7%),腺鳞癌2例(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78,P=0.029)。(7)手术方式:GGO组行肺叶切除11例(68.8%,11/16),肺段切除1例(6.2%,1/16),肺楔形切除2例(12.5%,2/16),肺叶加楔形切除2例(12.5%,2/16);SN组全部行肺叶切除(100.0%,29/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5.66,P=0.000)。结论 GGO型肺癌与SN型肺癌并发陈旧性肺结核相比较,具有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发病年龄低,确诊周期长,肿瘤分布与结核病灶无明显相关,纵隔淋巴结肿大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手术方式多样及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等特点,为肺癌并发肺结核的一种特殊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