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绿僵菌几丁质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革  陈洪章  李佐虎 《化工学报》2005,56(4):672-676
从自然罹病死亡的金龟子体内分离到一株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它在几丁质的诱导下能产生较高活性的几丁质酶.发酵液经硫酸铵盐析、DEAE纤维素柱层析、Phenyl SepharoseTM 6 Fast Flow疏水柱层析等方法,得到电泳纯的几丁质酶.用SDS-PAGE测得该酶相对分子质量为61.5 kD,而经质谱分析为57.14 kD.最适反应温度为55 ℃,最适反应pH值为6.0,酶的等电点pI为4.02,其N末端序列为VIGPAAPL,用硫酸-酚法测得其含糖量为56.2%.水解几丁质的Km为14.5 μmol•L-1.该酶在45 ℃,pH值3.0~9.5较为稳定.Zn2+、Ca2+、Ba2+和Mn2+离子对几丁质酶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Hg2+、Co2+和Fe2+离子完全抑制几丁质酶的活性.此酶还可被EDTA所抑制,表明金属离子为其活性所必需.PMSF试剂对几丁质酶的活力影响比较大,丝氨酸可能是酶活力的必需基团.  相似文献   

2.
UV/Fe3+/H2O2体系降解活性艳橙X-GN废水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自制的光催化反应器中,采用UV/Fe3+/H2O2体系光解活性艳橙X-GN模拟废水,考察了X- GN、Fe3+和H2O2初始浓度、初始pH值及温度对光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 W低压汞灯(λ=254 nm)照射下,UV/Fe3+/H2O2能够有效地降解结构稳定的X-GN,在pH=3.0、温度50 ℃、时间120 min、Fe3+和H2O2初始浓度分别为2.5×10-5 mol·L-1和1.5×10-4 mol·L-1时,含200 mg·L-1X GN模拟废水的色度去除率和TOC去除率分别达到100%和90.15%。在此基础上得到了该催化氧化反应的一级动力学模型,求得X-GN氧化和TOC降解动力学模型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867 kJ·mol-1和25.38 kJ·mol-1。同时依据离子色谱 (IC)、GC/MS对X-GN降解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的进行了鉴定,证实有导致X-GN氧化和TOC降解不同步的中间产物存在。  相似文献   

3.
米曲霉菌体的固定化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液相培养基中将米曲霉菌体培养成直径为 1~ 2mm的菌球 ,以甲醛为交联剂、明胶为活性保护剂对其进行固定化研究 .在正交实验L16(45)的基础上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得到了较优的固定化条件 :菌体与固定液的用量比 (固液比 ) 1∶8,固定液中含明胶 5 g·L-1、甲醛 5 g·L-1,固定化时间为 1.5h .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固定化米曲霉菌体比酶活为 15 0 0U ,比酶活保留率 83% .对固定化米曲霉菌体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表明 ,其最适反应温度和 pH值分别为 6 3℃和 8.0 ,与游离菌体相比最适反应条件范围变宽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用其连续拆分N -乙酰 -DL -丙氨酸 ,半衰期为 77天 ,具有较高的操作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有机相中酶催化1-苯基乙胺的不对称酰胺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刚  戴军强  吴坚平  杨立荣 《化工学报》2007,58(7):1741-1745
在有机相中,对酶催化条件下的1-苯基乙胺酰胺化反应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酰基供体、酶、溶剂的筛选和酯量、底物胺浓度、酶量、摇床转速、反应温度等影响因素的考察,发现乙酸异丙烯酯为较佳的酰基供体,脂肪酶Novozym 435对该反应的催化活性和对映体选择性较高,甲苯为最适的介质,最适酯量为底物胺量的0.6倍,最佳底物胺浓度、酶量、摇床转速、温度分别为200 mmol·L-1、4 mg·ml-1、200 r·min-1、30℃。在此优化条件下反应的对映体选择率(E)达到89。反应4 h转化率为39%,产物的对映体过剩值(eep)为96%;反应10 h转化率达到52.4%,底物的对映体过剩值(ees)为98%。  相似文献   

5.
UV/Fe3+/H2O2催化-混凝联合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UV/Fe3+/H2O2 催化-混凝联合工艺对难处理垃圾渗滤液进行了研究, 考察了Fe3+和H2O2初始浓度、初始pH、温度、反应时间及混凝液pH和混凝剂质量浓度对处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体系初始pH=8、温度40 ℃、 H2O2的初始浓度为0.12 mL·L-1、Fe3+的初始浓度为4×10-4 mol·L-1、反应时间90 min、混凝液pH=8及混凝剂质量浓度为500 mg·L-1的条件下,废水的COD去除率为96.33%,处理水完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里氏木霉LW1所产纤维素酶的主要酶学性质。结果表明,该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4.8;在30~50℃,pH 4.0~6.0范围内有较高的稳定性;90℃处理15 min,酶粉的CMC酶活和FPA酶活保存率分别为38.66%和52.68%;Ca2+、K+、Na+、Mg2+离子对酶活有激活作用,Mn2+、Zn2+、Cu2+离子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Fe3+掺杂介孔TiO2催化降解甲基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醇溶液所形成的柱状胶束为模板剂,钛酸四丁酯为原料,经水解沉淀、晶化、沉降、抽滤、干燥及焙烧工艺制备出了介孔TiO2固体催化剂。通过离子掺杂方法,用Fe(NO3)3溶液对介孔TiO2掺杂,经搅拌、煮沸、晶化、蒸发、干燥及焙烧工艺,制备出了不同物质的量比的Fe3+/TiO2催化剂。以甲基橙模拟染料废水,考察pH、催化剂用量、过氧化氢用量、催化剂Fe3+/TiO2物质的量比和光照时间等因素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掺有Fe3+的催化剂Fe3+/TiO2有利于太阳光催化甲基橙的效果,当甲基橙浓度为10 mg·L-1、Fe3+与TiO2物质的量比为0.000 5、催化剂用量为0.8 g·L-1、过氧化氢为0.55 mol·L-1、 pH=3并且太阳光直接照射20 min,脱色率达到96%。根据Languir-Hinshelwood动力学方程,近似推导出不同物质的量比Fe3+/TiO2催化剂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动力学方程,并得出Fe3+与TiO2物质的量比为0.000 5时的Fe3+/TiO2催化剂,有最大宏观速率常数值,K0为0.162 35 min-1。  相似文献   

8.
为了定量了解整细胞催化过程中关键酶酶活的变化,以恶臭假单胞菌mt-2为模式菌株,研究其在芳香族化合物降解途径中的关键酶——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C23O)的简易检测方法。首先确立了以苯甲酸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在优化培养条件下,达到了细胞培养和C23O同时诱导表达的目的。进而通过用磷酸缓冲溶液重悬细胞,并用分光光度法监测产物的生成速率(375 nm),实现在整细胞的条件下,对C23O酶活进行快速准确的测量。在整细胞条件下,C23O的最适温度为35 ℃,最适pH 7.5,而在最适温度和pH下,酶与底物的动力学参数为Km=34.67 μmol•L-1,Vmax=0.29 μmol•min-1 •mg干细胞-1。这些动力学参数与纯酶的相差两到三个数量级。另外通过在细胞悬液中加入0.1 g•L-1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TAB)作用30 min后,能有效的消除细胞膜的空间障碍,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使测量的酶活更接近于最大酶活。本研究为整细胞催化及微生物的环境修复过程中酶活的快速检测提出了简易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灵芝超高压突变株G1502的发酵液经浓缩、DEAE-纤维素柱层析,纯化出一种漆酶。其最适作用温度为45℃,在不高于45℃的条件下保存5 h,残余酶活在97%以上;最适pH为4.4,在pH=3.8~6.6内保存,残余酶活在80%以上。漆酶催化愈创木酚的υmax和Km分别为2.28μmol.L-1.min-1和1.94×10-4mol.L-1。金属离子K+和Cu2+对酶有激活作用,Fe2+、Co2+、Ca2+、Na+、Ba2+对酶活有很大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TiO2纳米管/UV/O3对腐殖酸的降解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留明  季民  王秀朵  赵乐军  陆彬 《化工学报》2009,60(9):2215-2220
用自制的TiO2纳米管(TNTs)作为催化剂,对腐殖酸进行TNTs/UV/O3工艺降解研究.从动力学角度分析了光催化、臭氧化的协同作用及催化剂煅烧温度的影响,考察了反应温度、初始pH值、催化剂投加量和臭氧投加量对降解速率的影响,建立了新型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光催化和臭氧化有很强的协同作用,催化剂最佳煅烧温度为400℃,腐殖酸的TOC降解过程符合零级反应,模型显示当原水pH值为7.35,TNTs投加量0.806g·L-1,O3投加量0.49g·h-1时TNTs/UV/O3对腐殖酸TOC的降解取得最佳反应速率,当反应温度T为25℃时,最佳k为0.8095mg·L-1·min-1,当反应温度T为30℃时,最佳k为0.8231mg·L-1·min-1.试验结果和模型结果对比得出试验值基本符合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1.
孟晓蕾  齐向辉  韦宇拓  黄日波 《化工学报》2006,57(12):2938-2942
引 言 1,3-丙二醇(1,3-propanediol, 1,3-PD)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和医药中间体原料,是良好的溶剂、抗冻剂或保护剂,是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和聚氨酯的单体,可在地毯、纺织、工程塑料等领域中广泛应用,也可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制药等行业食品.当前化工合成是生产1,3-丙二醇的主要方法,但需要在高温和昂贵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并有多种副产物产生,产品分离困难,生产成本高,产生的废气对环境污染大.生物法较化学合成法具有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副产物少、无环境污染等特点,因此如何用微生物发酵法低成本低污染地制备1,3-丙二醇已经成为各国研发者感兴趣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AIBA·2HCl-NaHSO3引发下DMDAAC-AM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万忠  乔学亮  陈建国  李绵贵 《化工学报》2005,56(10):1998-2003
采用偶氮二异丁脒二盐酸盐(AIBA·2HCl)和NaHSO3(RH)组成的引发体系,研究了引发剂浓度、溶液的pH值、引发剂复配和加料方式等因素对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酰胺(AM)共聚合反应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 ℃、nAM∶nDMDAAC=4∶1、ω(monomer) =30%和引发剂AIBA·2HCl-RH的浓度为1.0×10-4 mol·L-1的条件下, pH=7.0时, DMDAAC-AM共聚物的特性黏数达11.56 dl·g-1;pH=10.0时,特性黏数最高达13.60 dl·g-1.采取连续加料方式,可获得阳离子度38.8%,特性黏数达11.61 dl·g-1的共聚物.进一步测得该引发体系30 ℃下,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33.25 kJ·mol-1,单体的竞聚率为γAM=6.800,γDMDAAC=0.174.  相似文献   

13.
Ni载体整体煤气化链式燃烧联合循环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向文国  狄藤藤 《化工学报》2007,58(7):1816-1821
本文将具有分离CO2的链式燃烧技术与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技术结合,构成整体煤气化链式燃烧联合循环系统,对系统性能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德士古气化工艺、空气反应器出口温度1200℃,NiO/NiAl2O4作载氧体,压气机压比17、补燃后透平初温(TIT)1350℃、冷却空气量12%时,系统净效率39.61% HHV(41.55%LHV),CO2排放量126 g·kW-1·h-1。补燃温度1350℃,空气反应器温度由1000℃升高到1200℃,CO2的回收率提高约23%,系统效率由40.3%降低到39.61%;补燃温度由1200℃提高到1500℃,系统净效率由37.4%增加到40.8%,CO2的排放量从3g·kW-1·h-1增加到202 g·kW-1·h-1;补燃温度一定,压比增大,系统比功减小,CO2排放量增加,效率先增大后减小,存在最佳压比.  相似文献   

14.
孙淑英  张钦辉  于建国 《化工学报》2007,58(7):1757-1761
通过控制水热合成反应条件制备了不同晶相的一维纳米MnO2,进一步用浸渍法制备了Li-Mn-O三元氧化物前驱体,并经酸处理后得到对锂离子具有特殊选择性的离子筛。用XRD、TEM、吸附等温线及反应动力学等手段对产物的晶相结构和锂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反应物浓度对MnO2不同晶面的生长速率有不同的影响;从TEM图像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水热合成法制备出了尺寸为φ5nm×400nm的一维MnO2纳米线;在pH=9.19时每克离子筛的单分子层锂离子饱和吸附量Qm为2.43mmol·g-1;吸附速率常数为2.17×10-6 s-1;吸附量随溶液pH值的增加而增加,当pH=12.5时,相应的吸附量为3.47mmol·g-1。  相似文献   

15.
低溶解氧丝状菌污泥微膨胀在SBR中的可行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考察污泥微膨胀低能耗方法在间歇序批式(SBR)反应器中应用的可行性,采用实际生活污水进行试验,研究了污泥膨胀的启动、过度膨胀的抑制以及微膨胀的维持方法。结果表明,在pH7.0~8.0,温度(23±0.5)℃时,连续进水和单纯设置好氧段可以快速启动低氧丝状菌污泥膨胀。减少好氧时间和设置前置缺(厌)氧段可以有效地抑制丝状菌繁殖。微膨胀启动成功后,根据反应条件及处理要求的改变及时调整SBR运行方式,可将系统稳定地维持在微膨胀状态。低氧微膨胀状态下处理实际生活污水,出水氨氮浓度、磷浓度和悬浮物浓度(SS)可分别控制在4.5mg.L-1、0.2mg.L-1和5.0mg.L-1以下。每周期中联合利用DO、pH等在线参数可以实时了解系统生化反应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缺氧胁迫影响硝化污泥活性的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安辉  郑平  金仁村 《化工学报》2007,58(10):2587-2594
硝化过程是废水生物脱氮的关键环节。为了研究缺氧胁迫对硝化活性的影响及其机理,采用分批培养法分别测定了经0、12、24 h缺氧滞留处理的污泥硝化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这些硝化污泥抗氧毒(过氧化氢)性能。经过12、24 h缺氧处理后,污泥平均比氨氧化活性分别从0.894 mg N·(g MLSS)-1·h-1降为0.453、0.387 mg N·(g MLSS)-1·h-1,下降了46.8%、49.8%,平均比亚硝酸氧化活性也从0.761 mg N·(g MLSS)-1·h-1降至0.485、0.459 mg N·(g MLSS)-1·h-1,下降了36.3%、39.7%。试验结果证明,缺氧胁迫可降低污泥硝化活性,缺氧胁迫时间越长,硝化活性降幅越大,缺氧胁迫对氨氧化的影响大于亚硝酸氧化。缺氧胁迫可抑制硝化污泥的抗氧化酶活性,POD、CAT活性分别下降了10%、17%(12 h)和24%、21%(24 h),缺氧胁迫时间越长,抗氧化酶活性越低。缺氧胁迫可削弱硝化细菌的抗氧毒能力,引起硝化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7.
采用精密自动绝热量热计测量了溴氰菊酯在80~400 K温区的热容,试样纯度为0.9926(摩尔分数).在此温区内出现一个固-液熔化相变,其熔化温度Tm、摩尔熔化焓ΔfusHm、摩尔熔化熵ΔfusSm分别为(372.15±0.02)K,(26.73±0.02)kJ·mol-1,(71.81±0.06)J·K-1·mol-1.报道了该物质在298.15~400 K温区内每隔5 K的热力学函数H(T)-H(298.15),S(T)-S(298.15),G(T)-G(298.15)值.采用DSC法对试样进行了测定,并与绝热量热法进行了比较.用热重法研究了该化合物的热分解行为,得到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反应级数n、频率因子A及活化能E分别为1.78,1.15×109min-1,603.8 kJ·mol-1.  相似文献   

18.
蛋白质酶法有限水解过程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璘  叶峰  欧志敏 《化工学报》2002,53(2):199-202
引 言蛋白质经酶水解有助于拓宽其应用范围[1] .在低水解度的条件下产物性质的改善主要体现在功能性方面 ,因此有限水解作为改善含蛋白质体系质构特征的加工工艺技术有着较大的实用意义 .在蛋白质水解过程中 ,产物质量控制对其应用性能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从应用角度看 ,大豆分离蛋白 (SPI)来源丰富 ,生产工艺成熟及规模较大 ,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适合做蛋白质水解物制备的原料 .以往的蛋白质水解研究多注重于低聚肽 ,而有限水解产物只是在近些年才出现 ,由于其分子量分布介于蛋白质与低聚肽之间 ,在功能性质及生物活性上表现出不同的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