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采用浸渍法、一般离子交换和络合离子交换制备Zn/HZSM-5催化剂,用于甲烷和丙烷混合气的无氧芳构化研究,其中络舍离子交换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最好.在反应温度823K,空速600h^-1,甲烷/丙烷摩尔比为5:1的条件下,丙烷转化率和芳烃选择性分别达99.93%和80.29%.Zn/HZSM-5上经CH4-C3H8芳构化反应后,表面存在至少两种类型的积碳,分别对应于CHx活性中间体,类石墨碳或石墨碳,前者可用高温H2消除,后者要在O2气氛下才能被消除.本文主要讨论3种不同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活性和产物分布的影响,以及催化剂失活再生以后的活性及选择性.利用NH3-TPD、TG、TPO/TPH(H2-TPSR)、UV-Raman等技术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对Zn/HZSM-5催化剂表面酸性和积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步法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催化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浸渍法以MgO、海泡石(Sep)。γ-Al2O3为载体,制备了一系列金属盐Lewis酸-无机碱双组分负载型催化剂,以环氧丙烷(PO)一步合成碳酸二甲酯(DMC)反应为探针。考察了催化剂的不同载体活性组分和反应条件对合成DMC的产率及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活性次序为:NaOH—LiCl/MgO)NaOH—LiCl/Sep)NaOH—LiCl/γ-Al2O3;选择性的次序为:NaOH—LiCl/Sep)NaOH—LiCl/MgO)NaOH—LiCl/γ-Al2O3。NaOH—LiCl/SeP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其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5h,甲醇与PO的量之比为1:1。在最佳条件下。PO转化率为82.6%,DMC的产率达到7.68%。  相似文献   

3.
KF/La2O3催化剂催化菜籽油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植物油酯交换法制备的生物柴油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验从环境友好的角度出发采用KF/La2O3固体碱催化剂催化菜籽油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KF的负载量、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该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浸渍并在873K煅烧4h,可以制得理想的KF添加量(KF与La2O3的质量比)为15%的KF/La2O3催化剂.采用该催化剂,当醇与油摩尔比为12:1、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1h、催化剂用量(催化剂与油的质量比)为3%时,酯交换反应的转化率可以达到94.3%.  相似文献   

4.
Co3O4/Al2O3催化剂对甲烷低温燃烧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温固相合成法制备了不同负载量的Co2O4/Al2O3系列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XRD)技术对其物相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负载晕和焙烧温度对甲烷低温燃烧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法制备的Co3O4/Al2O3系列催化刑具有较好的低温催化活性,且随Co3O4负载量的增加,催化剂的低温活性增强.综合考虑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400℃焙烧制备的Co3O4负载量为40%的Co3O4/Al2O3催化剂对甲烷低温催化燃烧有较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共浸法制备了一系列铂镨催化剂,在微型反应器—色谱仪—色谱数据处理机联合装置上,研究正庚烷在上述催化剂上的重整反应。结果表明:载体对催化剂活性有明显影响;稀土镨改变了负载型铂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其改性作用随着反应条件和稀土元素含量的不同而异。温度773°K压力98  相似文献   

6.
以钛酸丁酯、冰醋酸、无水乙醇、醋酸钡和醋酸镍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i/BaTiO3催化剂前驱体,前驱体在700℃煅烧2h即可得纳米Ni/BaTiO3催化剂,用DTA考察了前驱体分别在空气和氮气中的分解过程,分析了TEM和激光粒度仪测定粒径时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初步考察了Ni/BaTiO3催化剂对CH4—CO2重整制合成气反应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应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钌基催化剂,以水煤气变换为探针反应.并采用TPR、XRD、TEM和活性比表面测定等手段研究了过渡金属对Ru/Al2O3催化剂的改性机制。结果表明,过渡金属(特别是Mo)的加入提高了Ru/Al2O3催化剂的活性和耐热性能,降低了钌基催化剂的还原温度,增大了Ru/Al2O3催化剂的活性表面积、分散度及催化剂的活性中心数。  相似文献   

8.
将多壁碳纳米管负载的碳化钼催化剂用于玉米油的加氢脱氧反应以制备柴油类烃,结果表明,该类催化剂对玉米油加氢脱氧反应具有极高的转化率和选择性.结合XRD、Raman、TEM、IR、TG等催化剂表征技术,考察了载体多壁碳纳米管的预处理条件、管径、表面缺陷浓度等因素对催化剂活性和玉米油加氢脱氧反应的影响.在氢压2.5 MPa、反应温度260℃、搅拌速率500r·min-1的实验条件下反应3h后,玉米油在Mo2C/MWCNT上加氢脱氧制备柴油类烃的反应转化率接近90%,烃类选择性达到了98%.  相似文献   

9.
用化学还原法制备非晶态Ni—B合金和浸渍-化学还原法制备非晶态Ni—B/Al2O3、Ni—B/SiO2、Ni—B/CNTs合金,研究丁催化剂的己炔选择加氧性能,并运用TEM、ICP、XPS、H2-TPD、CO化学吸附法对非晶态合金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l2O3、SiO2、CNTs载体不同程度促进了Ni—B合金的分散,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镍表面积,其中以CNTs的效果最为突出。平均径粒为10nm左右的Ni—B粒予在CNTs表面均匀分散,使活性镍的表面积达30.6m^2/g,提高了氰的吸附量。此外,CNTs向非晶态Ni—B合金中的Ni转移电子,形成富电子的Ni。Ni—B/CNTs催化剂具有最好的乙炔加氢活性,Ni—B催化剂乙烯选择性最差。  相似文献   

10.
海泡石及烯土对苯加氢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采用海泡石为载体,金属镍为活性组份,稀土为助剂,用浸渍法制备了Ni/Sep和Ni-RE/Sep催化剂,并考察了催化剂的苯加氢反应性能。结果表明,海泡石经酸改性后,催化剂的活性和比表面积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着重研究了固定床催化条件下对二甲苯与γ-丁内酯连续流动反应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在对几类不同固体酸催化剂考评的基础上,选择H-Beta分子筛为催化剂并考察了反应温度、氮气流量、液体进样量、催化剂的焙烧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再生稳定性和导致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H-Beta分子筛对此反应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与γ-丁内酯有关的副反应可能是导致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因素,但是失活后的催化剂可直接在固定床中通入空气灼烧反复活化再生,避免了以往液体酸催化中催化剂的一次性使用问题,为该反应今后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适当的预处理对缩短或消除Mo/HZSM-5催化剂上甲烷芳构化诱导期的作用.甲烷TPSR、甲烷脉冲反应、TPO、TPH等实验结果表明,芳构化反应后的催化剂至少存在着舍氢和不含氢两类积碳物种,其中含氢的活性积碳的是芳构化反应的关键中间步骤.本文认为由于丙烷比甲烷更容易生成这种活性积碳,这就是丙烷能促进甲烷芳构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负载型磷钨酸对柴油催化氧化脱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过量浸渍法和吸附法把磷钨酸(PW12)负载在TiO2、改性Y分子筛(GY)、AC载体上,并用负载后的催化剂对柴油(含硫量540 mg.L-1)进行催化氧化脱硫,结果表明,3种催化活性强弱顺序为:GY>TiO2>AC,且当GY上负载PW12的质量分数为30%的PW12/GY催化脱硫效果最好。对催化剂进行了酸强度测  相似文献   

14.
W/MCM-41催化丙烯醇环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热法合成了MCM-41介孔分子筛,并通过浸渍法制备了MCM-41负载钨催化剂。以丙烯醇(AAL)为底物,30%H2O2为氧化剂,合成了缩水甘油。实验考察了反应溶剂、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丙烯醇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W/MCM-41催化剂用量为50 mg  相似文献   

15.
采用化学活化法将造纸污泥制备成活性炭,运用SEM、BET、EDS、FT-IR等常规表征技术分析其理化性质,再将制备的污泥活性炭作为催化剂,应用于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橙黄Ⅱ模拟染料废水,并考察不同因素对橙黄Ⅱ降解效果的影响,探究污泥活性炭催化臭氧氧化橙黄Ⅱ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1)造纸污泥活性炭的理想制备条件为:原污泥与氯化锌质量比为1∶2,活化时间为12h,炭化温度为600℃,炭化时间为60min.(2)在污泥活性炭催化臭氧体系中,污泥活性炭投加量和臭氧流量的增加有利于橙黄Ⅱ去除率的提高,但随着溶液初始pH值的增大,橙黄Ⅱ去除率降低.  相似文献   

16.
选择氧化制对叔丁基苯甲醛催化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制备了用于气相选择性氧化剂叔丁基苯甲醛的催化剂,通过反应温度、进料浓度、空速、催化剂寿命等条件的考察,讨论了影响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产物对叔丁基苯甲醛选择性可达80mol%以上,反应物对叔丁基甲苯转化率大于12mol%,且催化剂经365h长时间寿命试验活性较稳定,无论从工业应用前景角度来看,还是在环境保护方面都具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丙烯酸十四酯合成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以丙烯酸和十四醇为原料,直接熔融制备了丙烯酸十四酯。探讨了微波辐射功率和辐射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酯化反应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制备丙烯酸十四酯的最佳条件为微波输出功率为260W、辐射时间为12min、n(十四醇):n(丙烯酸)为1.0:1.2,催化剂用量为0.6%(w%),在此条件下制备丙烯酸十四酯的反应时间从4h缩短到12min,反应速率提高20倍,能耗显著降低,酯产率可达96%。  相似文献   

18.
Fe(acac)3-Al(i-Bu)3催化甲基丙烯酸丁酯聚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Fe(acac)3-Al(i-Bu)3催化体系催化甲基丙烯酸丁酯(BMA)的聚合反应,考察了温度,时间,催化剂浓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动力学研究表明,BMA的聚合速率与单浓度呈一级关系,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31.9kJ/mol.  相似文献   

19.
用磷酸溶液(H3PO4)对活性炭载体(AC)进行预处理,以此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钯(Pd)催化剂(PACT)并将其应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结果表明,与未进行处理活性炭载体负载Pd催化剂(PAC)相比,催化剂PACT表现出较高的催化剂活性.对催化剂进行了比表面积(BET),Boehm滴定,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电子能谱(EDS)等表征.结果表明,载体表面含氧基团含量的变化,活性组分Pd含量的富集以及由H3PO4引进的PO3-4的存在是催化剂具高活性的主要原因.热重分析(TG)说明,反应过程积碳的产生使得催化剂的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20.
研究制备了Ni-Cu/SiO2双功能催化剂,并在离子液体和有机溶剂介质中研究柠檬醛催化加氢合成薄荷醇反应.结果表明:离子液体中催化剂对柠檬醛分子中的2位C=C双键加氢更容易,提高了催化剂选择性,反应条件更为温和;特别是可调节酸度的[bmim][AlmCln]离子液体,在竞争性加氢中促进了柠檬醛向生成薄荷醇的方向转化;在2MPa,80℃的反应条件下,柠檬醛转化率为100%,对薄荷醇的选择性为88.6%.而且,催化剂和离子液体可回收和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