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结果:CT平扫肿瘤边界光整锐利6例(其中1例浅分叶),4例瘤内见条片状钙化,1例瘤内见沙砾状钙化,避开钙化7例密度均匀,增强扫描肿块呈显著性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利于其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CT表现,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平扫及增强特点.结果:CT平扫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孤立肿物,直径1.6-5.5 cm,平均2.6 cm,7例(30.4%)呈分叶状,6例(26.1%)伴钙化,1例伴空气新月征,1例病灶周围伴晕征.11例行CT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比较少见,CT扫描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5例,回顾性总结分析其X线及CT影像学表现。结果5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为肺外围孤立性圆形、类圆形肿块,质地密实,边缘清楚,1例伴有深分叶,1例伴有钙化,1例CT增强扫描肿瘤轻度均匀强化。结论影像学检查可提示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但与其他肺部良性肿瘤不易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CT特征及病理基础,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PSH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结果PSH多见于40岁女性;表现为直径1~3cm,境界清晰的圆形、类圆形肺内结节或肿块;CT平扫密度均匀,有时见点片状钙化;CT增强见均匀或不均匀强化,且有延迟强化;相对特殊征象:空气新月征、贴边血管征、晕征等。结论PSH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利于其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影像学特征,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主要特点。结果CT平扫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孤立肿物,直径1.1~5.0cm,平均2.5cm,11例伴有贴边血管征,4例病灶周围伴晕征,2例病灶周边伴磨玻璃,2例伴空气半月征,1例伴钙化。22例全部行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比较少见,CT平扫加增强扫描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张晓林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1):4274-4276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平扫及增强表现。结果:CT平扫示肺硬化性血管瘤呈类圆形,边缘清晰的结节或肿块;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均匀强化,且有延迟强化。结论:CT增强检查对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纯龙  万霞  张蔚 《黑龙江医学》2008,32(5):346-347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CT表现,旨在提高对其CT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PSH的CT资料。结果PSH多见于中青年女性,表现为直径1.0-5.0 cm,境界清晰的圆形、类圆形肺内结节或肿块;CT平扫密度均匀,有时见粗大点片状钙化,1例较大病灶内可见囊性变;CT增强见均匀或不均匀强化,且有延迟强化。结论CT扫描,尤其增强CT及病灶薄层扫描有助于SHL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病例,分析其CT表现。结果 PSH好发于中年女性,CT表现为肺内孤立圆形、类圆形结节或肿块,密度尚均匀,边界光整。CT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且持续强化。结论 PSH具有一般良性肿瘤的CT表现,动态增强扫描对其诊断有较高价值;病灶周围出现"空气新月征"及"贴边血管征"更有助于对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X线、CT表现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PSH的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行X线及CT检查,其中9例行增强扫描。结果:15例患者均为单发,13例为女性,2例为男性,位于右肺9例,左肺6例,最大直径为1.5~6.5cm,2例位于肺门区,其余位于肺外围,所有的病例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类圆形结节或肿块影;CT检查2例可见粗点状钙化影,平扫时硬化性血管瘤呈均匀等密度,9例增强扫描,扫描后病变明显强化,强化值43-93Hu。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胸片和CT平扫无明确的特征性表现,增强扫描对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对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及穿刺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PSH)8例,男2例,女6例,年龄36~73岁,平均51岁。结果PSH表现为胸膜下区或肺实质内孤立性肿块,边界清晰、边缘光滑或浅分叶、密度均匀、偶见钙化,增强扫描时呈均匀性或混杂密度强化,有延迟强化特征,无肺门、纵隔淋巴结无肿大。结论CT检查可提示PSH的诊断,病理穿刺活检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儿童肾母细胞瘤(Nephroblastoma,Willms' tumor)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CT表现的认识.方法: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肾母细胞瘤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1岁2月~9岁,平均2.9岁.其中4例只作CT平扫,6例仅作CT增强扫描,5例平扫加增强.结果:发生于左肾者10例,右肾4例,发生于双肾者1例.肿瘤起源于肾脏上极者4例,下极者5例,累及肾脏上下极者6例,未受累部分残存肾脏实质均受压呈新月形,残存肾盂肾盏均出现不同程度扩张积水.15例16个肿瘤呈类圆形混杂密度软组织肿块,出现坏死液化15例,出现斑点状、弧形或片絮状钙化8例,未坏死区呈轻中度强化.病灶最大直径4cm~20cm,12个病灶直径大于10cm.包膜完整或大部完整光滑者13例,包膜不清楚者2例.出现病侧肾静脉和下腔静脉癌栓1例,出现头部多处转移1例.结论:儿童肾母细胞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平扫加增强对定性诊断及病变分期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2.
梁庆乐 《吉林医学》2011,32(26):5415-5417
目的:进一步了解螺旋CT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优点。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3例颅内动脉瘤病例,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均采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机扫描,头颅CT平扫及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扫描范围:颅底至颅顶,主要包括脑底动脉环。结果:9例患者有头痛、头晕症状,5例有突然头痛伴不省人事症状,13例有偏瘫,2例有发作性抽搐,10例有蛛网膜下腔出血。CT检查所见:平扫一般表现为类圆形稍高密度占位,无钙化或边缘有钙化。7例表现为片状低密度灶即脑梗死CT所见,6例表现为脑实质内出血,10例表现为广泛性蛛网膜下腔出血。CTA检查可清楚显示动脉瘤形态及所在部位。5例动脉瘤位于基底动脉,4例位于颈内动脉虹吸段,7例位于右侧大脑中动脉,5例位于左侧大脑中动脉,2例位于脑底动脉环前交通支。肿瘤呈圆形,类圆形8例,卵圆形12例,呈血管局限性增粗2例,呈葫芦形1例。直径1~3 cm,平均为2 cm,边界清楚、光滑。结论:螺旋CT诊断颅内动脉瘤准确率高,可以判断动脉瘤的范围及分型,图像直观,直接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图像清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肾癌患者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接收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4例肾癌疾病患者的临床及螺旋CT检查资料,观察其影像学特征,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84例肾癌患者经螺旋CT平扫,肿瘤位于肾上极38例、位于肾下极34例、位于肾窦附近处7例、占据全肾5例;肿瘤的直径在1.2cm-13cm之间,平均直径为(8.2±2.4)cm;肿瘤的形态主要为圆形或类圆形、不规则形;CT分型与手术病理分型的符合率为83.3%;CT平扫表现为肾实质占位病变,瘤体与肾实质分界不清,CT增强扫描瘤体各时期强化程度不同,均低于正常肾实质。结论螺旋CT尤其是增强扫描能够清楚地显示出肾癌患者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范围,并能够准确测定肿瘤的密度和进行分型,在肾癌的临床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膜后恶性间质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恶性腹膜后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8例均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结果均是单发肿块,肿块直径平均12cm;直径〉10cm者6例,比例为75%。CT平扫肿块呈囊实性密度影,周围为软组织密度影,中央为不同程度低密度影(坏死或囊变),增强后呈轻中度不均匀性强化,增强后实性部分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继续强化,囊变、坏死无明显强化。8例病理诊断恶性腹膜后间质瘤高度恶性6例,低度恶性1例,潜在恶性l例。结论腹膜后恶性间质瘤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对临床诊治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16排螺旋CT表现,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后并经病理证实的27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16排螺旋CT表现。结果胃肠道间质瘤发生在胃19例,小肠5例,直肠2例,肠系膜1例;其中恶性17例,潜在恶性5例,良性5例。恶性呈类圆形或分叶状,直径〉5 cm,密度不均,边界不清,增强后不均匀明显强化;潜在恶性瘤体较均匀;良性瘤体呈类圆形,直径〈5 cm,边界清,密度尚均匀,增强后呈均匀强化。结论 16排螺旋CT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滤泡性甲状腺腺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滤泡性甲状腺腺瘤的术前CT表现。结果 12例滤泡性甲状腺腺瘤中,男3例,女9例。病灶单发11例,多发1例。病灶均呈圆形或类圆形。CT平扫呈均匀低密度,边缘光滑,境界清楚,肿瘤内钙化2例,增强CT扫描呈明显或者轻度强化。结论滤泡性甲状腺腺瘤CT表现多较典型,圆或类圆形,均匀低密度,境界清楚,边缘光滑,多数能够确定诊断。  相似文献   

17.
肾上腺转移瘤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肾上腺转移瘤的螺旋CT特征及CT在肾上腺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患者行螺旋CT扫描,其中37例行增强扫描。结果单侧肾上腺肿块28例(67%),双侧22例(33%)。肿块直径大小1.5~12cm,分别呈圆形、卵圆形和分叶状不规则形。密度为实性、囊性或囊实性,增强后实性肿块及囊壁有强化。结论螺旋CT是发现肾上腺肿瘤可靠、有效的检查方法。肾上腺转移瘤的诊断是综合性的,包括原发癌史、恶性征等。肾上腺肿块的恶性征为肿块直径>5cm,常呈分叶或不规则外形,密度不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肾上腺转移瘤的CT特征及CT在肾上腺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4 2例病人作CT扫描 ,其中 37例作增强扫描。结果 单侧肾上腺肿块 2 8例 (6 6 7% ) ,双侧 2 2例 (33 3% )。肿块直径大小范围 1 5cm~ 12cm ,分别呈圆形、卵圆形和分叶状不规则形。密度为实性、囊性或囊实性 ,增强后实性肿块及囊壁有强化。结论 CT是发现肾上腺肿瘤可靠、有效的检查方法。肾上腺转移瘤的诊断是综合性的 ,包括原发癌史、恶性征等。肾上腺肿块的恶性征为肿块直径 >5cm ,常呈分叶或不规则外形 ,密度不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