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铜带为研究对象,从微合金化和加工工艺两大途径改善其耐热性能。着重介绍现阶段散热器带和引线框架带耐热性能改善的工艺控制方法和手段,并结合大量提高铜带耐热性能的工艺实践,深入分析铜带合金化和基于合金化的加工工艺这两个途径对铜带耐热性能改善的原理和应用,最后对比Cu-Sn和Cu-Fe系方法工艺特点,提出散热器用铜带生产工艺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国内铜板带生产技术与加工装备现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国内对铜板带产品量的需求与质的要求不断提升,铜板带产品也在向多品种、多规格、高精度、高性能、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因此,优化的合金配置、先进的工艺流程和高端的加工装备就成为这种发展方向的必然要求和客观需求。文章重点对中色科技所研制开发的铜板带热轧机、铜带坯水平连铸机、铜带粗轧机、铜带精轧机、铜带拉弯矫直机、铜带(酸洗)脱脂清洗机等铜加工设备的技术特点、装机水平及其加工工艺等进行了论述与介绍。  相似文献   

3.
《有色冶炼》2005,34(1):53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包钢双金属复合导线的生产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a、对钢线进行热处理;b、对铜带与钢线两种原材料进行清洗;c、将铜带包覆在钢线上;d、焊接铜带的接缝;e、拉伸;f、铜包钢线的最终热处理。具有操作简单,设备费用低,产品质量好,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铜带荷叶边形成的原理进行了分析,指出剪切工艺参数影响铜带的边部质量;刀轴精度、刀具及橡胶环精度影响剪切时的水平间隙和重叠量。生产中应及时调整铜带在圆盘剪出入口的位置和铜带方向,避免荷叶边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倒四棱锥结构卷取机在当今冷轧铜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针对其核心部件锥轴如何在一般通用机床上铣削加工,文章提出了较为简单实用的工艺方法,并对其加工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对铜带拉弯矫直机组的主要设备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我院研制开发的第一台国产高精度铜带拉弯矫直机组的主要特点、工艺参数及实际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7.
油气输送用耐腐蚀双金属复合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乐中 《特殊钢》2007,28(4):42-44
双金属复合管外层为碳钢,如B(L245)、X42(L290)、X52(L360)、X60(L415)、X70(L485)等钢级,钢管内层为18-8型奥氏体不锈钢或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介绍了内外层复合工艺、外覆防腐技术、管体间焊接工艺和双金属复合管的性能和使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日本著名电子铜带生产厂家的工艺技术以及日本电子铜带加工设备制造商及其设备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影响冷轧双金属复合材料强度因素。方法:利用冷轧工艺完成对两组双金属复合材料加工,在保证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总压下率,对试件强度进行测试。结果:冷轧工艺中总压下率与双金属复合材料剪切强度存在一定相关性,总压下率增加,试件剪切强度随之增加。结论:在实际冷轧工艺中,将总压下率控制在40%~42%范围内,双金属复合材料的剪切强度最佳。  相似文献   

10.
王跃进  陈伟文  蔡耀平  冯标 《稀有金属》2006,30(Z2):176-179
电池的环保和性能要求的提高,绿色电池专用铜带应运而生.本文从原料把关、熔铸操作过程控制和轧制及退火工艺改善几个方面,对绿色电池专用铜带的生产实践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包覆锭坯+扩散烧结+冷轧复合”联合工艺制备了银铜侧向复合带材,利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观察分析银铜复合界面结构和元素分布,并分析其银铜复合界面的结合机理。结果表明,银铜复合界面形成过程为:1)银铜接触界面处凹凸不平的表面在轧制力的作用下相互咬合,形成机械结合界面;2)接触面在轧制力的作用下,银铜表面氧化膜破裂,新鲜表面质点间在轧制变形热的作用下产生原子结合;3)在扩散烧结过程中,银铜界面处的原子在高温作用下被激活,银铜原子相互扩散,在界面处发生银铜共晶反应形成液相金属层,随着烧结时间的延长,其共晶反应液相层厚度逐渐增加,随后冷凝结晶,使银铜实现侧向冶金结合。4)在后续中间退火过程中,共晶层与两侧的铜、银基体相互扩散,铜、银原子向更深的方向逐渐扩散,在靠近共晶层铜侧和银侧逐步形成固溶体层,使银与铜的结合强度进一步提高。银铜侧向复合界面结合机理包含机械咬合结合、接触共晶反应自钎焊结合和原子扩散结合3种,复合界面结合强度较好,剪切强度达220 MPa。  相似文献   

12.
电子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对铜及铜合金产品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集成电路封装用引线框架材料代表了铜合金板带材发展的较高水平。本文对近年来引线框架用高性能铜合金板带材及制备工艺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国内外高性能铜合金板带材料的成分和制备加工技术及发展过程,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未来高性能铜板带材性能将朝着抗拉强度为700 MPa、导电率为70%IACS的目标发展,其制备工艺将向着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层状金属复合材料,依据双辊薄带复合铸轧技术,探究工艺参数间的耦合作用对复合铸轧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构建了铜和铝的固-液复合铸轧仿真模型,基于该模型,研究了铝板出口厚度、轧制速度、熔池高度、铜带厚度和浇注温度对Kiss点高度的影响,并对正交试验得到的Kiss点高度进行极差分析,得到了铝板出口厚度、轧制速度和铜带厚度3个强耦合参数,给出了这3个参数两两耦合下耦合强度的变化规律。铝板出口厚度和铜带厚度、铜带厚度和轧制速度对Kiss点高度的耦合影响随参数值的增大其效果逐渐减弱,铝板出口厚度和轧制速度对Kiss点高度的耦合影响随参数值的增大其效果逐渐增强。同时,利用复合铸轧熔池物理场的变化,分析了产生耦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first phase of a study undertaken at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of Beirut to exa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FRP) wraps to confine steel reinforcement in a tension lap splice region anchored in high-strength reinforced-concrete beams. Seven beam specimens were constructed. The specimens were reinforced on the tension side with three deformed bars spliced at midspan. The splice region was devoid of any transverse reinforcement to allow a full examination of the FRP wrap contribution.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GFRP) sheets were used. The main test variables were the GFRP configuration in the splice region (one strip, two strips, or a continuous strip), and the number of layers of the GFRP wraps placed around the splice region (one layer or two layers). All GFRP wraps were U-shaped. Except for the epoxy adhesive, no other anchorage mechanism or bonding procedure was applied for the GFRP wraps on the concrete beam. Follow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GFRP wraps, the beams were tested in positive bending. The test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GFRP wraps were effective in enhancing the bond strength and ductility of failure mode of the tension lap splices, especially when continuous strips were applied over the splice region.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制备工艺对电缆用铜/铝复合带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缆用铜/铝复合带冷轧复合加工率应大于67%,合理的退火工艺为310℃×1.5h.铜/铝复合界面是通过轧制物理结合-退火冶金结合机理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以我国接插元件弹性铜合金带材为阐述对象,阐明接插元件弹性铜合金带材种类、工艺特点、应用领域和性能要求,介绍国内外接插元件弹性铜合金的研究成果和新动态,指出我国弹性铜合金带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弹性铜带材料开发、工艺改善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高端铜材发展诌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高端铜材(高性能铜材)在电线电缆、电子电气、交通运输、新能源和空调冷冻等传统应用领域以及可再生能源、水产、抑茵表面、电力驱动和地震能量耗散等新兴应用方面的需求.概述了发展高端铜材的技术途径:高纯化、微合金化、复合多元化、材料复合化以及短流程加工、复合强化和快速凝固等技术.最后提出了高端铜材产品技术研发的11项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采用非平衡态的高能铜离子注入技术,对钼芯材表面进行改性并一次覆铜形成过渡铜层,将原本不固溶的的钼/铜界面转化为铜/铜界面,制得高界面结合强度的铜/钼/铜叠层复合材料;采用近终形的热等静压复合技术进行二次覆铜,结合小变形量冷轧工艺进行复合板材精整,降低各层协同变形量,保证了叠层复合材料的板形、芯层质量、表面粗糙度及平行度。本方法所制备的铜/钼/铜叠层复合材料具有界面结合强度高、板形良好、芯层质量好且平行度好的优点,可作为一种电子封装材料或热沉材料应用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19.
研究探讨了改善半导体框架材料表面特性的方法,这种通过在高强度铜合金表面电解沉积一层纯铜层,然后再经过轧制和热处理的生产工艺,可获得与无氧铜相同的优良表面特性而又不降低母材强度的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20.
利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将高精度铜带轧机辊系及轧件统一考虑建立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了板宽、轧制力、弯辊力、工作辊凸度变化时高精度铜带轧机轧辊的变形,并得出了上述影响因素变化时对有载辊缝凸度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板宽对轧制力影响率、弯辊影响率及工作辊凸度影响率的影响,得出的规律可为高精度铜带轧机的有载辊缝的调控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