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母乳喂养对出生后8月内的婴儿因腹泻和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影响。[方法]调查2005年1月~2010年2月出生的1589例单胎、健康、足月婴儿的喂养、健康状况以及其他的混杂因素,通过患儿父母的报告以获取主要的研究结果,即婴儿出生后8月内因腹泻或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情况。[结果]70%的婴儿为母乳喂养或曾经接受母乳喂养,34%的婴儿接受母乳喂养至少4月,1.2%的婴儿为纯母乳喂养至少6月。至出生后8月龄时,有12%的婴儿住过院(1.1%因为腹泻,3.2%因为下呼吸道感染)。按出生月龄对资料进行分析,并调整混杂因素的影响之后所得到的结果显示,与非母乳喂养相比,纯母乳喂养可保护婴儿免于因腹泻和下呼吸道感染而住院。在部分的母乳喂养婴儿中,这种影响较小。人群归因分值(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提示,如果采取纯母乳喂养,则每月可预防约53%的婴儿因腹泻发生的住院,给予部分母乳喂养则可降低31%因腹泻发生的住院。与此类同,采取纯母乳喂养和部分母乳喂养每月可分别减少27%和25%因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的住院。母乳喂养的保护效应随着母乳喂养的终止逐渐减弱。[结论]母乳喂养,尤其是长期的纯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婴儿罹患重大疾病的概率。增加整个人群的长期纯母乳喂养比例会对公众健康带来相当大的潜在裨益。  相似文献   

2.
婴儿喂养与儿童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婴儿喂养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生的关系。方法:抽取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支气管哮喘病例200例及其他住院儿童病例300例,所有儿童年龄最大14岁最小4岁;统计出生4月内的喂养方式,比较支气管哮喘患儿和其他住院患儿的母乳喂养率。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母乳喂养率为78.9%,普通住院患儿母乳喂养率为80.1%,两组母乳喂养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乳喂养对4岁以上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生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山东省完全母乳喂养婴儿维生素D补充剂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1月来预防接种门诊进行计划免疫与健康保健的0~3岁儿童903例,以生后4个月内完全母乳喂养儿61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儿童抚养人进行维生素D补充剂应用方面的调查。 【结果】 完全母乳喂养婴儿维生素D补充剂的应用率为76.6%,开始添加维生素D补充剂的时间、停用时间是生后30.0(30.0)d、9.0(7.0)月,其中生后1周内、1~2周、2~4周、>4周开始添加的儿童分别占1.7%、3.4%、9.3%、85.5%;78.4%婴儿1岁以内停用了维生素D补充剂,1~2岁停用者占16.6%,2~3岁停用者占5.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儿童年龄、家庭收入水平、母亲文化程度和孕期使用微营养素等是影响维生素D补充剂应用的因素(OR=0.673,0.706,1.651,1.646)。 【结论】 维生素D补充剂在完全母乳喂养婴儿中的应用普遍,但应用不合理,不符合国内外维生素D补充剂应用指南的要求。年龄、母亲文化水平、收入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维生素D补充剂的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我市 5岁以下儿童母乳喂养及常见病发病的情况 ,我们于 2 0 0 0年 3月~ 5月对西安市 13个区县婴儿、1~ 3岁、3~ 5岁三个年龄组儿童母乳喂养及常见病情况进行了调查 ,城、效区三个年龄组各 15 0 0例 ,共计 90 0 0例。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情况1.1 母乳喂养情况  4个月以内婴儿完全母乳喂养率全市为 70 % (城市 6 2 .9% ,农村 76 .9% ) ,与 1985年 (城市 42 .46 %、农村 5 7.5 8% )、1995年 (城市 5 2 .7%、农村6 4.2 % )比较呈稳步上升的趋势 ,农村始终高于城市。1.2 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情况 开奶时间城市母亲的回答普遍优于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我国城市地区婴儿体重相关指标与纯母乳喂养时间的关系。方法 以2011年在全国17所省市级妇幼保健院调查的465例9~13月龄正常足月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拟调查问卷了解儿童6个月内喂养方式和1岁左右的体格发育情况。比较不同纯母乳喂养时间的儿童, 身长别体重Z值(weight for height Z-score, WLZ)、年龄别BMI Z值(BMIz)和年龄别体重Z值(weight for age Z-score, WAZ)中>+2s的发生情况。结果 纯母乳喂养0~6个月的婴儿在1岁左右肥胖的发生率(据WLZ>+2s)依次为12.35%、13.51%、15.79%、9.09%、6.84%、4.88%和4.05%;纯母乳喂养<4个月组婴儿1岁左右肥胖发生率(12.02%)高于纯母乳喂养4~6个月组 (5.6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z、WAZ也表现为类似的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纯母乳喂养时间对婴儿体重有显著影响。结论 婴儿1岁左右肥胖发生率随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时间延长而降低, 纯母乳喂养时间长对于婴儿肥胖可能有预防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母婴同室前后新生儿发病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母婴同室早期纯母乳喂养婴儿患病率明显低于母婴分室混合喂养婴儿(P<0.01);生理性体重下降后体重回复率明显高于混合喂养儿(P<0.01)。表明早期纯母乳喂养婴儿有较强预防感染的能力,有利于早期新生儿生长发育。应大力倡导母婴同室和早期纯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母乳可以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帮助其预防感染,而最新的一项美国研究提示,这种保护持续的时间可能更长。在上千名自出生时就开始随访的6岁儿童中,婴儿时接受母乳喂养的孩子在其儿童期发生耳、鼻窦和咽喉感染的人数少于非母乳喂养的孩子。并且在1周岁以内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在6岁时发生感染的风险就越低。美国疾控中心( CDC)流行病学家Ruowei Li博士及其同事利用了最初进入一项大型婴儿喂养实践研究中的数据,该研究是由美国FDA和CDC在2005至2007年间组织的。研究者于2012年在孩子大约6岁的时候联系了1281位母亲,询问在过去12个月她们的孩子常见感染的次数和类型,以及需要就诊的次数。研究发现,66%的孩子在过去1年有过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25%有耳部感染,24%有咽喉部感染,而16%有鼻窦感染。肺部和尿路感染则不常见。对比发现,15%母乳喂养的孩子发生过鼻窦炎症,而非母乳喂养的孩子为22%。根据《儿科学》( Pediatrics)杂志上报告的结果,大约24%母乳喂养的孩子曾发生咽喉部炎症,而非母乳喂养的孩子则为30%。发生耳部感染在母乳喂养的孩子中占25%,而非母乳喂养的孩子中占28%。在患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或其他肺部感染的数量上两组没有差异。但是对于耳部、咽喉和鼻窦感染,研究者发现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儿童患这些感染的风险就越低。在婴儿期母乳喂养至少9个月的孩子发生上述感染的病例数为母乳养0~3个月孩子的1/3至1/2。  相似文献   

8.
谈瑄 《中国卫生产业》2013,(35):119-120
目的对纯母乳喂养婴儿食物过敏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3例纯母乳喂养罹患食物过敏婴儿。其中7例为男性,6例为女性,男女比例为1.2:1。12例患儿存在有家族过敏史,占比92.3%。所有患儿年龄都在6个月以内,有9例患儿发病时不足3个月,占69.2%。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的白细胞数为(10.5±3.9)×10^9/L,11例患儿的大便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2例患儿初次发现沙门菌生长,总IgE上升及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为阳性者各3例(23.2%)。所有患儿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测结果都是阴性。停止摄入母乳,改食氨基酸配方奶,一周后患儿症状均出现了缓解,14d内症状基本消失。结论纯母乳喂养可能导致婴儿食物过敏,且其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其中以消化系统症状较为典型。经内镜检查,患儿胃黏膜存在病变,而采用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检测的阳性率较低,最佳的诊断方式是食物回避及激发试验。  相似文献   

9.
母乳喂养是婴儿喂养的金标准。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促进婴儿神经、运动、语言及协调能力发育,并能预防肠道疾病、呼吸道感染、过敏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糖尿病、肥胖等,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促进母乳喂养有大量的工作,包括加强孕妇及家属的母乳喂养健康宣教,产时、产后的早吸吮、早开奶,母婴同室、正确指导母乳喂养方法;同时注重早产儿母乳喂养指导,直接母乳喂养、管式母乳喂养、捐赠母乳喂养等,提高早产儿的母乳喂养率。对于患生理性黄疸婴儿在血清胆红素水平未达到干预的阈值前,不要轻易停止哺乳。对H BV感染产妇,在完善主被动联合免疫后,单纯H BV携带者、H BV DNA低拷贝的产妇,可以进行母乳喂养。医务工作者应给予充分的指导,保障婴儿正常生长发育,减少死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邢台市儿童HIV感染状况。方法对2000-2011年邢台市检出的109例具有母婴传播危险因素HIV阳性育龄妇女及其所生的155例子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 155例子女中,检出儿童HIV感染者48例。母婴传播感染率为30.1%(48/155)。155例中有母乳喂养史119例,检出HIV感染43例,母乳喂养感染率为36.1%(43/119)。存在单纯母乳喂养因素和宫内、分娩、母乳3个因素的感染率分别为36.8%(32/87)、34.4%(11/32);人工喂养感染率为13.9%(5/36)。存在母乳喂养因素的母婴传播组HIV感染率36.1%(43/119)显著高于人工喂养的母婴传播组13.9%(5/36)。儿童HIV感染者年龄以6~12岁为主,占83.3%;感染者主要分布在沙河市40例,占83.3%;母乳喂养为主要感染途径,占感染者总数的89.6%(43/48);母乳喂养时间较长,平均2周岁;导致艾滋病儿童死亡直接原因分别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呼吸衰竭、脑水肿。结论母乳喂养是邢台市儿童感染HIV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治疗纯母乳喂养婴儿胃肠道过敏症的疗效及对保留母乳喂养的作用。方法符合Goldman诊断标准的42例纯母乳喂养婴儿胃肠道过敏症患儿按监护人意愿分为观察组(22例,接受常规消化道抗过敏及孟鲁司特治疗)和对照组(20例,只采用常规消化道抗过敏治疗),于治疗前、治疗第1周、治疗第2周及治疗第4周,对两组之间各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相关指标的比例分别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第1周观察组患儿腹泻、血便、阵发性苍白哭闹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便秘、皮疹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周观察组患儿皮疹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便秘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时观察组大便中白细胞阳性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辅助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观察组大便中白细胞、红细胞阳性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辅助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周时两组总共有4例患儿依然存在消化道症状,3例再次出现皮肤症状(其中2例同时再现消化道症状和皮肤症状),患儿被迫停用母乳喂养,其余患儿均在孟鲁司特维持治疗下能坚持继续母乳喂养。结论孟鲁司特治疗纯母乳喂养胃肠道过敏症患儿疗效较好,大部分患儿能够重新恢复母乳喂养或在坚持服用孟鲁司特前提下继续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一线大城市母乳喂养现状,探讨影响母乳喂养时间的因素,为相关卫生法规的制定、社区宣教内容和模式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编制调查问卷对广州市越秀区3岁以下婴幼儿母亲进行抽样调查(共调查383人).利用生存分析的方法分析母乳喂养持续时间,通过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运用Cox比例危险模型分析影响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因素.结果 所调查的383名3岁以下婴幼儿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中位数为7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婴儿能否顺利吸食母乳(P=0.002)、是否过早给婴儿添加奶粉(P<0.0001)以及母亲对母乳喂养的认知程度(P=0.0025)显著影响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母亲对合理母乳喂养时间的认可(P<0.001)以及非城市户籍(P=0.002)会延长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此外,母亲文化程度较低和较高的婴幼儿母乳喂养时间较长.结论 母亲正确的母乳喂养意识在婴儿喂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参加母乳喂养培养班有助于增强母亲对母乳喂养的认知;建议对中等学历和城市户籍的母亲进行有针对性的宣教,并制定相关保护性的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临夏州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现状并探讨其相关因素,为改善喂养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12月临夏州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接受健康体检和计划免疫室接种疫苗的864例6个月内婴儿作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婴儿母乳喂养情况,分析不同喂养方式婴儿相关资料的差异,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探讨影响纯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结果 (1)出生7 d时婴儿纯母乳喂养所占比例最高,为90.05%,出生第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纯母乳喂养所占比例分别为81.94%、68.52%和31.94%,呈逐渐下降趋势(χ~2=787.941,P0.05);(2)经非条件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婴儿月龄、分娩方式、产妇年龄、妊娠期糖尿病、文化程度、工作性质、胎次及产假均为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P0.05);(3)经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剖宫产、产妇年龄≥30岁、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下、全职以及无产假均为导致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逐渐下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目前,临夏州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剖宫产、产妇年龄≥30岁、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下、全职以及无产假均为其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唇裂婴儿手术后传统喂养方法采用汤匙法 ,术后一周内禁用奶头吸吮 ,目的是避免术后因吸吮奶头而损伤伤口[1 ] 。但汤匙法速度慢 ,需 2人协助 ;母亲不能确切掌握挤奶时间 ,过早挤奶容易造成乳汁变坏 ,待患儿饥饿时挤奶则增加患儿哭闹时间 ;且污染机会增多 ;婴儿对汤匙不习惯而拒食 ;影响母亲乳汁分泌 ,时间长久造成缺乳。从1996年起我们对 10个月内母乳喂养的唇裂婴儿手术后采取直接母乳喂养法与汤匙喂养法的对照实验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 资料来源 选取 1996~ 1999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 10月以内母乳喂养的唇裂患儿 5 0例 ,包括新生儿 2…  相似文献   

15.
婴儿喂养方式对婴幼儿患支气管哮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婴儿喂养方式与婴幼儿支气管哮喘的关系。方法:选择婴幼儿支气管哮喘病例200例及其他疾病住院婴幼儿300例。对所有研究对象出生4个月内的喂养方式进行统计,比较支气管哮喘患儿和其他住院患儿的母乳喂养率。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母乳喂养率为71.0%,普通住院患儿母乳喂养率为82.3%,两组母乳喂养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母乳喂养能减少婴幼儿支气管哮喘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6.
母乳喂养与疾病关系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乳对婴儿的健康生长发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母亲可给予婴儿母乳喂养,早期母乳喂养可预防婴儿黄疸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肥胖,并且很少致婴儿HBV感染。另外母乳喂养可减少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变态反应性疾病之间的关系还不明确。如果能够负担起婴儿配方奶粉,母亲感染HIV-1,建议人工喂养。  相似文献   

17.
母乳喂养对母乳性黄疸患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纯母乳喂养率的提高以及对母乳性黄疸认识的提高 ,母乳性黄疸发生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为了探讨在母乳性黄疸期母乳喂养对患儿的影响 ,我们将几年来确诊为母乳性黄疸的患儿 6 5例 ,随机分成两组 ,一组为确诊后暂停母乳喂养 3~ 5天 ,另一组在确诊后继续母乳喂养 ,观察两组患儿胆红素改变及患儿的情况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全部病例来自本科收治确诊为母乳性黄疸的患儿 6 5例 ,其中男36例 ,女 2 9例 ,出生年龄为 3~ 6周 ,随机分两组 ,一组 31例 ,男 17例 ,女 14例 ,出生 3~ 4周 16例 ,4~ 5周 9例 ,5~ 6周 6例…  相似文献   

18.
影响母乳喂养和持续时间的有关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医学研究证明,母乳是最好的、天然的、可以预防疾病的食物,母乳喂养是4~6个月婴儿的最佳喂养方式。但现实中母乳喂养方式和持续时间却常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从社会人口、生物医学和文化心理等方面对影响母乳喂养及持续时间进行概述。1社会人口因素1.1年龄许多研究证明年龄能影响母乳喂养的启动和持续时间,年龄大的产妇母乳喂养启动率高,并且喂养的时间长。澳洲的一项研究显示,年龄超过30岁的产妇,在各个阶段停止哺乳的可能性都小于年龄在20岁以下者,80年代以来之所以母乳喂养率呈现上升趋势,其部分原因是初…  相似文献   

19.
376例儿童发热性疾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发热性疾病的病因构成及相关临床特点。方法:将2008年3~10月我院376例发热性疾病患儿按年龄分为4个小组:婴儿组(0~1岁)、幼儿组(1~3岁)、学龄前组(3~6岁)及学龄组(6~14岁),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①婴儿组和幼儿组发病率较高,各占47.87%和29.79%。②呼吸道感染共323例,占85.90%,其中下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217例,占57.71%,多见于婴儿组和幼儿组;上呼吸道感染106例,占28.19%,多见于学龄前组及学龄组患儿;其他原因43例,占11.44%;结缔组织病9例,占2.39%;不明原因发热1例,占0.26%,为学龄组患儿。各年龄组中,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组患儿发热的首位病因均为下呼吸道感染,其次是上呼吸道感染和其他原因;学龄组患儿发热的首位病因则是上呼吸道感染,其次是下呼吸道感染、结缔组织病和其他原因。③各组患儿发热病程均以小于2周为主,呼吸道感染及其他原因的热程亦以<2周为主。结论:4组患儿中呼吸道感染均为首位病因。依靠临床资料和必要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可以明确大多数发热的病因,对于病程长者应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联合免疫后乙肝病毒(HBV)携带者母乳喂养的安全性问题。方法:对在该院孕早期检查出的180例HBV携带者于孕中、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其所生婴儿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并将产妇及其新生儿随机分成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随访婴儿血乙肝三系及HBV-DNA,对比分析两组婴儿、新生儿的HBV感染情况。结果:母乳喂养组无婴儿及新生儿新增感染病例;人工喂养组有1例婴儿新增乙肝病毒感染。两组新生儿、婴儿感染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免疫后的HBV携带母亲是可以安全哺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