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乎世界上所有的职业女性都面临该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的问题。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罗琳达本身就是一位成功女性的代表。她是耶鲁大学校史上最年轻的副教务长,曾担任美国弗吉尼亚州伦道夫-梅肯女子学院的校长,并在世界500强企业麦格劳一希尔等公司担任董事…她对记者说:孩子是最大的幸福来源。  相似文献   

2.
梅寒 《当代老年》2010,(12):32-33
1923年8月的一天,从上海启程开往美国西岸西雅图的“约克逊号”邮轮缓缓驶出黄浦江。船上,有年仅23岁的冰心,和来自清华和燕京大学的另外一百多名赴美留学生。那一年,冰心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去美国波士顿威尔斯利大学留学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华裔张秀群女士作为“女性世界”创始人,极力策划和推动“女性世界”从新加坡走到中国,并且首次以“华人精英女性大奖”的形式来鼓励和表彰华人精英女性。她致力于将“女性世界”作成女性的“奥斯卡”,包罗女性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张秀群女士多年的努力和多方的支持下,“女性世界”主题活动成为第一个专门以展示女性风采、弘扬女性力量为宗旨的系列活动。而她,也无疑是一位具有创新精神、自信而又优雅的女性典范。  相似文献   

4.
《社会学家茶座》2010,(3):158-160
某某网徐贲博客发表同题文章说,由于在美国人与人平等的价值观深入人心,一般美国人对这种精英/非精英的说法都会非常反感。美国人把资质、兴趣、才能的差异视为“差别”和“不同”,而不是“高下”或“优劣”,因此美国人比许多其他国家的人更关心那些看上去是“低下”得没有希望的人群,包括社会弱势、残疾、智障学生。美国的“平权法”要特别予以帮助的正是这些群体。  相似文献   

5.
在日本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女子大学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培养出许多活跃在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女性精英,对于推动日本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日本的女子大学十分重视"女性领导力"和"独立自强精神"的培养;灵活的学分互换制度弥补专业学科及课程内容的不足;充分结合"社会需求"及"女性发展"的特色专业是其竞争力所在;丰富的女性学课程帮助女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具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课程帮助女大学生更好地就业。  相似文献   

6.
小小寰球     
〔小小寰球〕从统计学角度看美国妇女处境文/余洋美国女性人口多于男性。据统计,90年代初,美国人口为2.48亿,居世界第3位。其中,女性约为1.27亿,占51.2%;男性为1.21亿,占48.8%,女性多于男性约600万人。目前美国人口已达2.56亿。...  相似文献   

7.
姜菁  吴勇毅 《职业》2006,(5):6-7
在盛产精英的IT界, 女性精英凤毛麟角,而漂亮又具有创新力的女性更是少之又少。何洁冰,这位充满阳光和亲和力的娇媚女性,用一双纤秀的手, 推动着IT业一扇大块头轮盘——办公自动化软件业快速飞转,让中国人的办公生活举手之间变得轻松、快捷、优雅——  相似文献   

8.
王振杰 《职业时空》2008,4(8):164-164
“女性学”作为一门学科源于西方,形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后,基于社会改革开放和女性发展的需要,得以迅速发展。在短短的20年中,在众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女性学”学科建设从无到有,在学科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构成以及组织机构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女性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目前在我国教学机构和学术领域尚属初创阶段,至今未能进入学术殿堂的主流,特别是在课程体系、教育内容等方面缺乏系统化和科学化。如何加强“女性学”课程建设,推动“女性学”学科发展,为社会培养和输送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复合型女性人才,不仅成为女子院校日趋紧迫而又不可推卸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越南新娘在当地的融入很重要。只有真正融入了,她们才能安心舒心,才能好好过日子。中华女子学院副院长刘梦,多年前曾经去过中国与越南接壤的地方,在那里,跨国婚姻很普遍,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如今,"越南新娘"现象和之前不同的是,它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婚姻性质的买卖,女性从婚姻市场的对等关系中被物化了,"这是对女性人权的践踏,是应该被严厉打击的,是应该被中国和越  相似文献   

10.
灰领冲击波     
海风 《公共关系》2001,(10):32-33
美国IT巨子马德曾经预言,2l世纪最杰出的IT精英一定是“不打领带,衣着随意,开着普通轿车,言语随便”的“新人”。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传统的少年宫、早教中心等已经不能满足孩子自主学习、开发探索能力的需求,很多家庭都在为孩子寻找新去处。李贝贝从中看到了商机,创办了"儿童博物馆",给孩子和家长们带来更广阔的课堂和体验……瞄准市场空白创业李贝贝曾在美国韦尔斯利女子学院附属幼儿园和哈佛大学附属幼儿园任教,并在麻省理工学院  相似文献   

12.
安慧 《金色年华》2010,(7):45-45
美国《时代》周刊不久前刊登的封面文章《下个十年的十大思想》,预测了未来十年十大发展趋势,它们分别是:下一个“美国世纪”;重新划分世界格局;带宽将成为新黑金;辍学者经济;中美关系,不可或缺的轴心;为失败辩解;白人的焦虑危机;电视将拯救世界;精英群体衰落和乏味的时代。文章由美国“新美国基金会”的一批研究员撰写。  相似文献   

13.
过去的半个多世纪见证了贸易自由化给美国带来的好处。当美国是自由贸易最大赢家的时候,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对自由贸易政策和全球化极尽鼓吹之能事。然而,2008年开始愈演愈烈的美国次贷危机使西方学者对自由资本主义市场表现出极大的怀疑。随着美国经济不断下滑,很多美国学者和精英开始重新评估自由贸易政策,主张控制进口,扩大出口,提高关税和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14.
《老年世界》2006,(8):40-40
上海是我国最早萌生现代女子教育观的地方,女子学校曾在我国的教育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解放后,一度取消了专门的女校.但近一段时间,开办女子学校,设立女子学院,又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15.
1969年,年轻的希拉里成为美国马萨诸塞州韦尔斯利女子学院首个发表毕业演讲的学生.由于主修政治学,她富有争议的演讲引起了全美国的注意. 1993年,随丈夫克林顿入主白宫,希拉里成了第一夫人. 2009年,希拉里出任美国国务卿,推出"巧实力"战略. 今天,希拉里卸任,仍是意气风发,但她眼角和额头的皱纹,似乎提醒着人们,谁都逃不过岁月的风霜.  相似文献   

16.
王刚 《职业》2008,(2):4-6
镜头前她神采奕奕谈笑风生,在本不是女性擅长的财经领域,周旋在男性精英之间进行访谈,挥洒自如游刃有余。凭自己的实力,从主持人做到制片人,再做到节目总监,最后成为副总裁……她为自己的成功而得意,并不是出于虚荣,而是因为这能让她感觉自己从人们眼中的第一眼花瓶,变成了有生命的永恒的花朵。  相似文献   

17.
周群 《职业》2014,(12):81-81
中国动画的崛起离不开动画精英的努力,而人才的培养又离不开教育。培养出出色的动画人才,需要教育工作者用心来思考和探索动画专业教学的改革和创新。笔者在文中阐述了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8.
连线、澳大利亚人阿桑奇与美国陆军上士曼宁联手制造了2010年全球十大新闻之一(美联社)——维基解密事件。美联社的评论是:它使美国陷入尴尬。我们看到,面对一心要使希拉里等美国政要吓出心脏病来的大解密事件,美国政界、财界、知识界(包括媒体界)三界鼎立的精英圈如何轻松应对。  相似文献   

19.
杨静  杨帆 《现代妇女》2010,(10):52-55
在欧美文学的发展历程中无数位不可忽视的女性形象熠熠发光。本文通过对英国、意大利、法国、美国等欧美国家的女性作家及其以女性为代表创作的作品的简述及分析,得出结论,女性文学也已成功的在浩瀚的文学海洋里占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职业》2014,(22):24
"车库"一词,来源于美国。这个平台为顾客提供尽可能完备的办公条件和沟通环境,也为美国造就了无数产业精英和许多创新传奇。出于对美国车库现象的深刻理解,中国最有想法的一批年轻人,在中关村建立了一家以创业和投资为主题的"车库"咖啡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