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降低地下水位是促进农作物正常生长与防治盐碱化的重要措施。从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来看,要有适宜的水分、阳光、温度、空气、肥料等基本条件,地下水位比较高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从防治次生土壤盐碱化来看,必须降低地下水位到地下水临界深度以下。因此在治涝中不仅需要及时排除地面涝水,还要及时降低地下水位。  相似文献   

2.
降低地下水位是促进农作物正常生长与防治盐碱化的重要措施。从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来看,要有适宜的水分、阳光、温度、空气、肥料等基本条件,地下水位比较高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从防治次生土壤盐碱化来看,必须降低地下7K位到地下水临界深度以下。因此在治涝中不仅需要及时排除地面涝水,还要及时降低地下水位。一、降低地下水位对农业增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山西水利》2008,24(2):I0001-I0001
4月18日上午,省委副书记、省长孟学农主持召开汾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修复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并原则通过了《汾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修复工作实施方案》。孟学农强调,要从维护山西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增进3400万三晋人民福祉的高度出发,举全省之力,矢志不移、坚持不懈地扎实推进流域生态保护、治理、修复工作,尽快实现汾河流域内湿地和植被逐步恢复、地下水位明显回升、生活和工业污水排放达标、保护区内污染源基本消除、水质根本性好转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基于频谱分析法的锦州市地下水位动态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锦州市9027号观测井1996—2004年逐月水位观测资料,利用频谱分析法建立地下水位预报数学模型,以2005年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锦州市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的主要周期为3 a,反映了多年地下水位丰、枯变化的周期性;锦州市地下水位在1998年以前基本处于采补平衡状态,自1998年末地下水位呈逐年下降趋势,应加强管理,限制开采地下水。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地下水位进行预测,能够为生态环境和地下水资源的合理规划提供依据。为了在地下水位预测时得到的预测值更加准确,从地下水位样本之间的相似性、影响因子以及地下水位之间的特征出发,在集对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似预测模型,从同、异、反等3个角度提出地下水位样本的历史值。将丹东地区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地下水位的相关数据信息,选择相似预测模型构建地下水样本,从而对地下水位进行预测。实例检验结果显示,丹东地区运用集对分析对地下水位相似预测模型的评价相对误差小于4%,该方法具有物理概念清晰、准确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最西端的额济纳旗地处黑河流域最下游,那里有美丽的胡杨林、广阔的大漠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丰富的历史遗产。黑河水滋润着额济纳绿洲,已经成为我国西北地区一条十分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近几十年来,黑河来水锐减,绿洲生态环境急剧退化,湖泊干枯、地下水位下降、植被迅速萎缩,导致沙漠、荒漠化蔓延,成为我国北方四大主要沙尘暴沙源地之一。为了尽快遏制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我国从2000年开始实施黑河流域的跨省统一分水,并从2001年起投资23亿多元实施黑河流域的3年应急综合治理工程,力求基本遏制绿洲目前的退化趋势,并最终…  相似文献   

7.
在中线总干渠现状地下水位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各渠段不同水文地质条件,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预测总干渠沿线可能出现的较高地下水位,为总干渠设计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8.
依据1991—2006年地下水位动态观测数据,运用Surfer软件绘制1996年和2006年平均地下水埋深等值线图,并运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偏相关分析法研究了小开河灌区地下水位和降水量、引黄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的空间分布规律是输水干渠附近地下水埋深较浅、输沙干渠附近地下水埋深较深;除滨城91A、惠民108A、沾化52和无棣63观测井地下水位有所上升外,小开河引黄灌区地下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在1998年后下降趋势明显,地下水位变化幅度降低;灌区地下水位基本不受引黄水量影响,与降水量的相关关系也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基于地统计学的地下水位时空变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宝鸡峡灌区67个长期观测井2002—2007年的地下水位数据为样本资料,在地下水位样本统计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地下水位空间变异的球状、指数和高斯模型,通过各拟合参数的比较和Cross—Validatiom交叉验证,选择高斯模型进行空间插值模拟地下水位。结果表明:宝鸡峡灌区地下水位空间分布主要受地形、地貌等结构性因子影响;地下水位从西北到东南逐渐降低,年际变幅较小。  相似文献   

10.
三峡工程双线五级船闸及其高边坡渗流监测成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双线五级船闸及其高边坡的渗流监测成果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认为高边坡地下水位主要受闸室开挖和降雨影响,目前地下水位基本稳定,高边坡地下水压力和闸室底板、闸墙背后渗压较小,均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吐鲁番盆地地下水水位变化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基于吐鲁番盆地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特征,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和标准化系数分析了各因素对地下水位的影响特征,提出了吐鲁番盆地平原区地下水水量水位控制指标.结果 表明地下水开采量、田间灌溉入渗补给量和渠道渗漏补给量对地下水位的影响较大,并且确定了地下水开采量...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洪水作用下河岸带地下水的响应过程,利用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洪峰及洪峰持续时间对地下水水位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河岸带地下水水位的波动具有不对称性,水位上升快下降慢,沿程地下水水位的波动呈指数形式衰减,并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随着洪水洪峰增大,地下水水位波动增大,河水和地下水的交换量增大,而地下水水位的滞后变化不明显;洪峰持续时间变长,地下水水位的滞后性显著,内陆地下水水位波动的幅度增大,恢复至初始状态的时间变长。  相似文献   

13.
海河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健康修复目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刘蓉  赵勇  王庆明  何鑫  马梦阳  陆垂裕 《水利学报》2022,53(9):1105-1115
随着南水北调通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等措施实施,海河平原区地下水位下降态势得到初步缓解,在此背景下,如何确定地下水位修复目标十分迫切。本研究在已有生态地下水位概念基础上,提出适应于强人类活动区-海河平原区的健康地下水位概念,并将健康地下水位作为研究区地下水位修复目标。根据地下水位波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健康地下水位分为维持地表水体健康地下水位、遏制海水入侵地下水位等七类功能型健康地下水位,在现有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基础上,采用机理研究、统计分析、实践调查等方法确定各功能健康地下水位临界阈值。研究建立了兼顾地下水多功能属性的空间分布式健康地下水位量化方法,确定了海河平原区健康地下水位上限和下限。并对海河平原区现状地下水位健康状态进行诊断,依据诊断结果建立地下水管理分区,为研究区水资源管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4.
石家庄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石家庄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动态特征分析,揭示了地下水位年际及年内变化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开采和降水)。结果表明,石家庄平原区地下水位年际下降明显,但不同月份的地下水位年际下降速率不等,雨季前的1月-5月年际平均下降幅度比雨季及其之后的6月-12月年际平均下降幅度大。地下水位的变化主要是受到开采量和降水量的共同作用。在年际变化上,开采量增大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而降水量对地下水位的年际影响主要表现在丰水年时地下水位出现回升或下降速度减缓,枯水年时地下水位下降速度增加。在年内变化上,3月份之后开采量增加和降水量较小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较快,而从6月份开始降水量增大和开采量减小导致地下水位开始回升。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探明三江平原地下水流场变化及主要原因,本文以三江平原典型区为研究区,分析了2001—2019年地下水流场变化情况,基于地下水位变化空间差异,采用交叉小波分析、皮尔逊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定量研究了降水及地下水开采对不同区域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研究区2001—2019年间地下水大体流向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地下水位呈现整体下降趋势,下降区域面积为1.86万km~2,占整个研究区的83.97%,地下水位的整体下降与水田面积迅速扩张有关。水位上升区地下水位与降水在年周期上存在显著共振关系,二者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485,而水位与地下水开采间不存在稳定的周期性相关,相关性较差;中东部水位明显下降区地下水位与降水之间不存在稳定的周期性相关,相关性较差,而水位与地下水开采在年周期上存在显著共振关系,二者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409。研究区中部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区域水位受地下水开采影响程度明显大于受降水影响,灌区内地下水位小幅下降区域水位受地下水开采影响程度略大于受降水影响。本研究对于深入探究区域地下水资源变化和指导该地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过度开采对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区1997年和2010年的地下水水位与水质资料,研究了过度开采条件下地下水水位与水化学特征的动态规律及两者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1997年和2010年研究区地下水水位与水化学特征的空间变化规律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表现为地下水水位降幅较大的区域对应的镁离子、硫酸盐含量增幅也相对较大,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受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影响较大。空间叠加分析结果表明:镁离子、硫酸盐与地下水水位变化较大的区域空间重合率分别为72.2%,53.1%。过度开采通过改变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及饱和带、非饱和带的水环境变化对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产生影响,因此对于地下水不可盲目、过度开采。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9—2019年河西走廊的地下水位资料,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河西走廊地下水位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基于分形理论的R/S分析法计算地下水埋深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分析了地下水位的动态演变趋势。结果表明:2009—2019年河西走廊的地下水位总体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河西走廊地下水位变化与灌溉面积相关性最强,其次为人口数量和地下水供水量;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金昌、武威、白银以及酒泉中部区域的地下水位将持续下降,而酒泉西部地区与张掖大部分地区的地下水位将不呈现明显的变化趋势,以随机波动变化为主。  相似文献   

18.
水坝建设对滹沱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系统干扰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大量地下水实测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黄壁庄水库修建及坝基防渗处理后滹沱河流域平原区浅层地下水的响应变化,结果表明:水库修建后,滹沱河经历了由常年有水到间歇性过水直至常年干涸的过程;在地表水补给不断减少的条件下,滹沱河流域平原区的浅层地下水则随之经历了由浅到深的变化过程;河水流量相同条件下,同一位置处的浅层地下水升幅减小;河水位与浅层地下水位的吻合关系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9.
靖边县饮用水源多为地下水,地下水环境的变化严重影响着当地供水量。为了进一步厘清研究区地下水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利用统计学及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对研究区地下水位统测结果和90组地下水水样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7年研究区内大部分地区地下水位显著下降,在郭家庙等地已经形成较大规模的降落漏斗;地下水中TDS浓度明显增加;部分区域TDS、NO3-超标,尤其是农灌区常年施用含氮肥料导致地下水中NO3-浓度超标且范围不断扩大。因此,当地应及时控制地下水开采量,采用新型灌溉、合理施肥等措施来减缓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与水质恶化。  相似文献   

20.
以黄河源区若尔盖盆地黑河上游的一个典型泥炭湿地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2018—2022年的地下水水位监测数据、气象数据和无人机航测地形数据,统计分析了泥炭湿地小流域内地下水水位时空变化,并推算了小流域沟道出口的断面水深与流量过程。结果表明:降水是泥炭湿地小流域地下水水位变化的主导因素,地下水水位与降水量变化趋势一致,且随降水与蒸散发之比的增大而上升;小流域中游地下水水位比上游波动更剧烈,且上游地下水水位均值高于中游,沟道中部泥炭湿地的蓄水能力在减退。根据水力学方法和地下水水位监测数据得到了泥炭湿地小流域的沟道断面水深-流量经验关系公式,可用于计算日流量过程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