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制修订了一系列与木结构建筑相关的工程建设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和建设行业标准,涉及木结构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全过程;同时,结构用木材与木制品标准以及这些产品的力学性能评价标准也逐步完善.以三层单体轻型木结构住宅为例,探讨在建筑方案确立阶段以及施工图阶段需要参考和遵循的标准规范.  相似文献   

2.
随着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推广,木结构因其具有可工厂预制、现场安装的特点,在房屋工程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人口密度的增长,业内认为木材不能局限于以往三层及三层以下的低接建筑,各国纷纷提出建设标志性的木结构高层建筑本文针对多层轻型木结构、胶合木结构和木混合结构体系分析了国内外装配式工程现状,并以苏州太湖玲珑花园项目和UBC的18层木结构学生宿舍为例,详细叙述多层装配式木建筑方面的相关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轻型木结构建筑在许多地区国家已得到普遍推广。为促进轻型木结构建筑在我国的发展,介绍了该结构形式本身良好的耐火极限和抗震性能,阐述了其防火构造设计方法,基础、墙体、楼盖、屋盖等结构体系在设计上通常采用的防风措施,介绍了地震区轻型木结构建筑应采取的抗震设防措施,木材腐蚀的原因及轻型木结构建筑防腐设计方法,简要介绍了白蚁的整体防治管理办法。对提高轻型木结构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木结构剪力墙抗侧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北美式轻型木结构由于具有能较好地利用木材、节能效果好、抗震性能优越等优点,在北美及其他多地震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木结构剪力墙是轻型木结构中最重要的竖向抗侧力构件.本文对国内外木结构剪力墙的试验与理论研究进行了回顾,希望能为我国的木结构剪力墙研究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轻型木结构建筑体系典型结构施工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北京地区一座轻型木结构建筑设计,介绍了轻型木结构体系所用木材的规格与性能,屋面、墙体和楼面结构的典型施工技术,同时采用SAP2000进行有限元整体建模,以分析结构整体性能和关键技术应用.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轻型木结构建筑体系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和抗震性能以及较好的墙体抗剪性能,且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6.
木结构在我国只能用于1~3层建筑.对于我国人多地少的现状来说,木结构建筑很难得到应用,于是有关专家学者提出了轻木-混凝土混合结构.文章简述了轻型木结构房屋的特点,着重介绍了使用轻木-混凝土混合结构的可行性及我国对此混合结构的研究状况,阐述了上部轻型木结构的地震作用力是该混合结构抗震的研究重点,并对其未来的应用推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轻型木结构房屋结构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轻型木结构的定义、施工方法等方面对轻型木结构房屋进行了介绍,阐述了轻型木结构房屋墙体、楼盖体系以及屋盖的构造特征,指出该结构体系具有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可再生等优点,推广木结构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轻型木结构房屋的主要建筑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轻型木结构房屋的建筑材料与我国传统梁柱体系的木结构房屋的不同,指出其主要以小尺寸的规格材和板材组合成的木剪力墙、楼盖、屋架作为主要受力构件,从而利于工业化生产和充分利用木材.  相似文献   

9.
研究依托国家标准《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GB/T51366-2019,对七栋现代木结构建筑的全寿命期碳排放进行计算。研究结果显示,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建筑在运行阶段碳排放占建筑全寿命期碳排放比例较大,为82.8%-95.4%。由于木材的使用,减少了传统建材的使用量。如果与仅使用钢筋和混凝土的基准建筑相比,从全寿命期的角度来看,木材的使用可节省8.6%-13.7%的二氧化碳排放。  相似文献   

10.
<正>木结构建筑是指以木材为主要受力体系的工程结构。木结构建筑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木材是一种可持续、可再生、可循环、轻质坚固、便于加工的"负碳"建材。木材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时,木材产品和木结构建筑在生产和制造过程中,相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建筑消耗较少的能源,产生较少的废气和废水,对环境  相似文献   

11.
Waste slurry, generated in local fertilizer plants, is converted into activated carbon in air, steam and nitrogen atmospheres. Products so obtained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and utilized for the removal of phenols, especially 2,4-dinitrophenol. Investigations include the effect of pH, kinetics of adsorption and the effect of salts on the uptake of DNP. Carbon prepared in air exhibits good sorption capacity for DNP and the adsorption data follows both Langmuir and Freundlich models. Some experiments have also been performed with a view to recover phenols and have in situ regeneration of spent carbon column. It is observed that 5% NaOH removes almost 96% of phenol loaded on the carbon column and a treatment with 1 M HNO3 reactivates the adsorbent particles which can be used for 6–10 cycles at a stretch.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及全球水泥工业碳排放现状,通过应用多项低碳技术等深入探讨我国水泥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低碳建筑概念及其发展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从概念、内涵及理念等方面对低碳建筑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量构成,并剖析了实现低碳建筑的主要手法,最后提出了低碳建筑教育的控制与普及策略。  相似文献   

14.
活性炭在微污染水源水处理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活性炭在微污染水源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包括活性炭吸附、生物活性炭、臭氧活性炭技术等的对水源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和工艺特点,指出活性炭对去除水中微量有机物污染方面是其他水处理单元难以取代的,在微污染水源水处理中有较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碳达峰、碳中和与国土空间规划实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碳"目标的提出必将推动经济社会的系统性变革,碳要素的约束对新时代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围绕碳达峰、碳中和与国土空间规划实现机制,5位笔谈专家主要从基于碳治理的国土空间规划过程、面向生物经济发展的土地利用竞争与碳排放机制、多目标下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路径、试点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措施、能源领域碳减排与国...  相似文献   

16.
蒋正武  高文斌  杨巧  李晨  任强 《建筑材料学报》2023,26(11):1143-1150
从全球碳中和与可持续混凝土发展角度阐述了低碳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及全生命周期的减碳与碳汇核心技术理念.从原材料、混凝土设计、制备、施工、服役及再生利用等全生命周期过程提出了低碳混凝土的三大技术途径——直接减碳、间接减碳及碳汇技术,并分析了每个技术途径下的具体减碳技术路线.综述了混凝土的碳排放评价方法和准则,阐释了混凝土碳排放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提出了低碳混凝土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开发新型胶凝材料以及碳汇技术.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地热能基本特征出发,深入分析了地热能的技术特性及其与建筑能源需求的高度契合性,揭示出地热能在建筑中利用的形式多样性、天然适配性、高效节能性、绿色低碳性,表明地热能利用是建筑领域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有助于尽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曹勤 《建筑节能》2012,(8):67-70
低碳经济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以国信证券大厦为例,通过碳足迹范围的分析,制定系统的低碳管理模式,达到了预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可为其他写字楼的低碳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我国近五年的商品混凝土行业碳排放量进行了粗略的计算,并分析各环节碳排放所占的比例,提出了实现商品混凝土行业低碳化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燃具标准中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计算公式的使用条件以及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