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某市部分外来女工亚健康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深圳市外来女工亚健康状况及其危险因素,为预防亚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表格对564名某市部分外来女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外来女工亚健康状态发生率为67.91%,不同年龄组的外来女工之间亚健康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作业环境有高温、粉尘、噪音和刺激性气体会使外来女工亚健康的发生率升高,其亚健康发生率分别为63.06%,75.18%,70.37%,72.50%。外来女工亚健康的发生与睡眠质量不佳、经常加班、工作环境不良、有痛经以及与上级关系不妥有关,与吸烟、饮酒等因素无相关,而文化程度高可降低亚健康的发生。结论:外来女工中普遍存在亚健康状态,不利的工作环境更易于导致其亚健康的发生,故应加强对外来女工工作环境的监督,提高其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部分职业人群亚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初步研究广州市部分职业人群亚健康的影响因素,探索各因素的不同水平与亚健康所累及系统间的对应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从广东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的体检单位中抽取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无明确诊断疾病,共1896人符合条件并接受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两部分.研究不同职业人群的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根据健康状况评分将对象分成亚健康和健康两组.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评价影响因素,考察它们与健康/亚健康的相关关系.结果 初步判断广州市人群亚健康的发生率为44.70%,其中男性发生率为50.90%,女性36.21%,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亚健康的发生率不同.多数影响因素的不同水平,常与人体的某些系统相对应.结论 女性亚健康发生率低于男性亚健康的发生率,男性更易出现亚健康.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越易出现亚健康.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不同水平时常对应于不同特征的亚健康表现,所累及的系统有倾向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四川省某医学院校教职工亚健康现况及其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教职工亚健康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以某医学高校的1123名教职工为研究对象,采用康乃尔医学指数(CMI)确定亚健康状态。结果:某医学高校亚健康状态发生率为66.67%,其中男性68.49%,女性63.0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作性质亚健康状态发生率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烟、酗酒、睡眠不足和缺乏体育锻炼会增高亚健康状态发生率;教职工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疲劳、咽部有异物感等。结论:某医学院校教职工亚健康状态发生率较高,与年龄、工作性质、个人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教职工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对8所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的调查,探讨高校教师的亚健康状态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总发生率为66.89%;其中女性多于男性。与年龄、性别、职称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广州市交通警察亚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以广州市580名在岗交通警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亚健康调查问卷开展调查,并进行Х^2检验、趋势Х^2检验和影响因素的危险性分析OR值计算。结果:广州市交通警察亚健康发生率为55.5%,30-39岁交通警察亚健康发生率为41.8%,为所有年龄中最高;女性交通警察亚健康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交通警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心理因素和工作压力。结论:交通警察的亚健康状态不容忽视,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和调整,提高交通警察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四川省某医学院校教职工亚健康现况及其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教职工亚健康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以某医学高校的1123名教职工为研究对象,采用康乃尔医学指数(CMI)确定亚健康状态.结果:某医学高校亚健康状态发生率为66.67%,其中男性68.49%,女性63.0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作性质亚健康状态发生率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烟、酗酒、睡眠不足和缺乏体育锻炼会增高亚健康状态发生率;教职工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疲劳、咽部有异物感等.结论:某医学院校教职工亚健康状态发生率较高,与年龄、工作性质、个人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教职工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崇文区天坛地区居民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兰阁  徐露  王志强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4):1662-1663
目的:调查天坛地区居民亚健康流行病学特征与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等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流行病学方法,用标准问卷手册随机抽取天坛地区346例居民进行现场访谈,调查员均经脱产集中培训.结果:年龄≥15岁的346例中,查出既往和现患亚健康(状态)67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39例.亚健康的发生率为19.4%,女性发生率比男性略高.时点患病率女性比男性略高,两者间无著性差异.亚健康状态在不同年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亚健康人群在不同文化和职业间的发生有明显相关.结论:天坛地区居民亚健康(状态)者的患病率与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公布的调查结果相近,在成人中的患病率为19.4%,以中老年最高,并且存在着较多的社会心理因素以及居民认识的不足,建议社区健康教育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影响出租车驾驶员亚健康状态发生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问卷方法,参考国内外亚健康研究文献,结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相关评估量表和GB/T16751.2-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的中医证候类型,编制设有140个条目的调查问卷,采用一对一现场调查的形式,对安徽省合肥市出租车驾驶员进行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放问卷3 042份,回收率100%,经专家评判符合亚健康状态标准者2 373例,占被调查对象的78.03%。2373例亚健康出租车驾驶员人群中每天工作10 h以上者,男性占78.5%,女性占61.6%,40~49岁组占86.1%;生活因素中主要有不锻炼身体(94.3%)、吃饭无规律(85.8%)、工作环境中被动吸烟(64.1%)、熬夜(51.4%)、吸烟(49.2%)、加班(43.5%);情绪因素中主要有焦虑(18.3%)、激动发怒(17.9%)、烦恼(17.8%)、叹息(17.6%)、脾气不佳(13.9%);环境因素中主要有工作环境(11.6%)、居住环境(10.9%)、生活状况(4.1%)、居住地噪音(2.7%)。结论过度疲劳、饮食不节、情志不遂、风寒湿热侵袭以及环境污染5种因素,是导致出租车驾驶员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广西高校教师亚健康现状,了解其主要影响因素,并探索其防治对策.方法:随机选择2000名南宁市高校教师作为调查对象,设计亚健康状态问卷调查表,对所选对象进行了调查,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并行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广西高校教师亚健康发生率为67%,其影响因素涉及工作、生活多方面,其中以劳动强度过大为主.结论:广西高校教师的亚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当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裘岚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5):11-12
目的评价杭州市某大学职工的健康及亚健康状况,为慢性病防治及预防亚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对杭州市某大学557名职工进行体检并同时进行问卷调查。按性别、年龄进行疾病统计,并探讨其规律。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影响职工亚健康状态的危险因素。结果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患各种慢性病的人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57名职工中有324名职工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比率为58.2%。与亚健康相关的危险因素有经常加班、缺乏运动、工作压力大、饮酒、吸烟、经济条件紧张、家庭矛盾、居住条件不满意、人际交往能力差、交通情况不满意。结论高校职工的慢性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增加,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职工的亚健康比例也较高。因此,高校职工应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素质,高校应给职工们提供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使员工舒缓压力、劳逸结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人群亚健康状态分布规律及其与西北燥证的关系,了解新疆地区人群健康状况构成、体质特点和致病因素。方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对新疆和田、吐鲁番地区居民进行西北燥证及亚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非健康状态的危险因素。结杲:(1)新疆和田、吐鲁番地区人群亚健康状态的总发生率为71.9%,和田地区居民高于吐鲁番地区居民。非健康状态的危险因素有吸烟、饮酒,而不同地区、不同居住环境、不同民族亚健康及疾病的发生状况亦有所不同。(2)西北燥证人群与非西北燥证人群的健康状况分布差异显著,西北燥证人群健康状况差。结论:(1)新疆和田、吐鲁番地区人群亚健康状态发生率较高,不同地区、城乡、民族问差异显著。(2)西北燥证是新疆地区亚健康的主要表现形式,更是新疆地区多发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柳雯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9):1264-1266
目的对流行性感冒(流感)防控环境下安徽省蚌埠市学龄期儿童(6~12岁)体质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改进对策供相关职能部门参考。方法采用分层定比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1 759名学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地区学龄儿童罹患流感率约占20%;不同饮食情况、学习负担、体育活动、睡眠情况儿童罹患流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不同饮食情况、学习负担、体育活动、睡眠情况均为导致儿童罹患流感的独立的影响因素(P < 0.05~P < 0.01)。结论蚌埠市学龄儿童体质健康现状有待改善,尤其在合理膳食搭配、健康体育锻炼及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等方面;学校需要联合家长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进一步提高学龄儿童体质,降低流感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不同类别大学生亚健康现状及预防对策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 探讨大学生人群亚健康状态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 ,为采取相应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评定量表调查法 ,对武汉市 3所大学的大一新生作问卷调查 ,数据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以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学生亚健康状态总发生率为 70 .4 5 % ;女生亚健康发生率高于男生 (χ2 =4 .2 6 9,P <0 .0 5 ) ;其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精神方面和社会交际方面。结论 大学生人群中亚健康患者心理、社会应激与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有关 ,因而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城市老漂族生命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老漂族的生命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对无锡市60周岁及其以上的非本地籍老年人568名进行生命质量调查.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老漂族在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四个领域得分分别为12.69±2.46、11.87±2.65、12.86±2.66和10.57±3.35。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业余爱好和是否患慢性疾病等因素对老漂族的生命质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老漂族的生命质量整体较低,应重视其医疗服务需求及慢性病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南通市公务员亚健康状态现状及与心理健康、生活事件、生存质量等相关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 方法 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亚健康状态自评量表(16题)、症状自评量表(SCL-90)、WHO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生活事件量表(LES),用整体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南通市市、区两级党政机关共12个单位887名公务员进行调查。 结果 公务员亚健康状态现患率10.17%;亚健康组平均年龄(41.36±1.03)岁,非亚健康组平均年龄(35.15±0.43)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CL-90的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体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各因子分均高于非亚健康组(P<0.01);亚健康组WHOQOL-BREF的心理、生理、社会、环境等4个领域均高于非亚健康组(P<0.01);亚健康组与非亚健康组的LES中包括职业、学习、婚姻和恋爱、家庭和子女、经济司法、人际关系及健康等生活事件数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健康组的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南通市公务员亚健康状态处在社会人群的正常范畴内较低水平,与国内部分学者研究结果不一致;心理健康水平、生存质量、生活事件数等成为公务员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湘西少数民族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和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钰华  唐桂兰  李金兰 《吉林医学》2010,(34):6275-6276
目的:了解湘西少数民族妇女围绝经期的健康状况和保健需求,探索出适合少数民族围绝经妇女保健模式。方法:通过对湘西自治州吉首市城镇社区和7个县农村社区1380名围绝经妇女(40~60岁)入户面谈的方式进行卷调查和分析。结果:1380名围绝经期妇女中,其中围绝经综合征发生率为76.73%,明显高于北京(50.5%)和广东(68.1%)经济发达地区,但和湖南省内湘潭地区(74%)相接近。高脂血症的发生率26.7%,低于北京市(34.0%)。冠心病发生率为7.3%,略低于北京(8.7%)。高血压的发生率为18.32%,略低于北京(22.6%)。糖尿病的发生率为7.86%,低于北京(10.08%)。骨质疏松发生率为36.27%,略高于广东(23.5%),低于北京(63.7%)。结论: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围绝经妇女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应加强围绝经妇女健康保健的宣传力度,提高其认知,促进她们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青少年儿童龋病抽样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重庆市青少年儿童人群口腔健康状况 ,为制定龋病防治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WH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 ,参考“全国第二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在重庆市八个区县 ,分层整群抽样共选取 4 8个调查点 ,共调查 11,5 92人。主城区 2 ,95 1人 ,远郊县 8,6 4 1人 ;城∶乡人数比为 1∶2 .93;男性 6 ,172人 ,女性 5 ,4 2 0人 ,男性∶女性为 1.14∶1;分 5、12、15和 18岁年龄四个年龄组进行调查。结果 :重庆市青少年儿童龋病患病率为 31.6 4 % ,城市高于农村 (P <0 .0 1) ,女性患龋率高于男性 (P <0 .0 1) ,5、12、15和 18岁年龄组龋病患病率分别为 5 6 .88%、2 2 .5 1%、2 2 .2 5 %和 2 0 .11% ;DMFT(dmft)分别为 2 .2 7、0 .4 6、0 .5 0和 0 .5 1;患龋牙充填率低 ,仅为 6 .74 %。结论 :重庆市青少年儿童龋病患病率相对较低 ,但龋病仍广泛存在 ,龋患牙充填率低。  相似文献   

18.
武当山镇农村居民患病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武当山镇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对武当山镇 2 74户家庭共 80 8个农村居民进行了家庭健康的抽样调查。结果 :武当山镇农村居民的两周患病率为 17.1% ,对两周患病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具有人口学特征 ;慢性病患病率为 11.8% ,对慢性病患病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和经济状况。结论 :武当山镇农村居民的两周患病率较高 ,建议针对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开展预防保健工作 ,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谢亚清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5):1892+1909
目的:了解大学生高血压相关知识与行为状况,为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分层随机抽取非医学类在校大学生对高血压知识与行为状况进行调查。结果:高校大学生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正确率仅为52.4%,大学生中存在明显的高血压危险因素,发生率为30.0%。结论:在高校学生中加强高血压知识教育刻不容缓,改变其不良的生活方式,最大限度的减少高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