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室内模型试验方法,对3种开孔方式的带帽有孔管桩复合地基和带帽无孔管桩复合地基进行试验,比较分析桩帽间土压力、桩帽下土压力、桩土荷载分担比、桩土应力比等性状规律。结果表明:带帽有孔管桩复合地基桩帽间土体表面土压力比带帽无孔管桩复合地基要大;带帽有孔管桩复合地基桩土荷载分担比、桩土应力比均小于带帽无孔管桩复合地基;带帽有孔管桩复合地基更能发挥桩周土体分担荷载的作用。研究成果验证了孔隙水能通过桩孔进入有孔管桩内腔,减少土体含水量,提高桩周土体抗剪强度,为带帽有孔管桩复合地基理论研究提供试验依据,对其应用推广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有孔管桩能够有效地加速桩周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时空消散,减轻沉桩效应不利影响,但桩身开孔会削弱桩体承载力。为研究开孔管桩的承载力,对软土地基中无孔管桩和有孔管桩单桩及其相应的带帽单桩复合地基进行了静载荷试验,获得了各种管桩荷载-沉降曲线、沉降-时间对数曲线、桩身轴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星状开孔的有孔管桩承载力和桩身轴力的折减率均最小;有孔管桩单桩及其带帽单桩复合地基的总沉降和沉降回弹率均小于无孔管桩;带帽有孔管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大于带帽无孔管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桩身开孔有利于桩周土体分担荷载,能减小土体含水量,降低复合地基总沉降,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桩身开孔引起管桩损失的承载力,可以从带帽有孔管桩复合地基提高的承载力中得到弥补。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PHC管桩处理可液化地基的效果,结合工程实例,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研究PHC管桩复合地基受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抗液化特性,并就灌注桩与PHC管桩的加固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PHC管桩复合地基的抗液化能力较未加固地基大幅提高,在同一地震荷载下,PHC管桩复合地基的液化度为0.20,而未加固地基液化度为0.48;此外,根据动力计算结果对比分析,PHC管桩加固可液化地基效果较灌注桩更好。研究成果对PHC管桩加固可液化地基工程实践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的特点、经济效益及使用范围,针对预应力管桩的设计内容及常见问题,总结了预应力管桩在施工中的注意事项,有利于提高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5.
结合某工程实例,分析各建构物的基础受力特点和厂区各区域的地质情况,对灌注桩、预制桩、复合地基等几种地基处理方式进行分析与比较,推荐具有施工快,承载力高,造价低等优势的PHC管桩。  相似文献   

6.
王曦 《中外建筑》2014,(8):157-159
本文以湖南某高速公路段软基处理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处理桥台、通道和涵洞与路基间的过渡段的资料,结合处理通道和涵洞结构物基础产生的问题,研究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的适用范围,并根据现场管桩施工试验资料,探讨管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思路以及管桩的施工标准。具体的指出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应用于软土地区施工时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平板载荷试验在地基承载力检测中有较广泛的应用,常见的天然地基与复合地基的平板尺寸与堆载量较小,采用钢板与普通堆载方法进行;刚性桩复合地基一般需要较大尺寸的平板且试验荷载也较大,需根据荷载及千斤顶的布置进行平板的设计制作,现场检测均存在一些关键技术难题。本文通过某预制管桩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的成功案例,总结大型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操作步骤与应注意的问题,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预应力管桩处理软弱地基是目前刚性桩复合地基的一种类型,应用效果需要工程实践的验证和总结。本文通过某小区管桩复合地基成果,经过检测成果、沉降观测结果与设计结果比较,探讨了在软弱地基采用预应力管桩进行地基处理的承载力设计方法、检测方式、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和变形设计经验系数,为地区类似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资料。  相似文献   

9.
进些年静压预制管桩施工技术成为建筑领域中混凝土制品高新科技动态的代表,成为常见的建筑地基施工中的桩基技术.静压预制管桩施工具有操作简便、造价低廉、桩基性能高和适用性广等特点,以设计和施工单位一项广泛应用的技术.对静压预制管桩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有各种因素,行业对此有建筑过程、质量控制和技术管理等各角度的划分.本文根据静压预制管桩施工的实际,提出了做好静压预制管桩施工的要点和如何做好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软基处理方案比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建筑》2006,32(21):332-333
通过经济技术比较以及参照其他已有改扩建高速公路的经验,对佛开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软基处理方案进行比选,最终确定以水泥搅拌桩、CFG桩、预制管桩等复合地基为主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