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8年7月9日,西门子和阿里巴巴旗下的云计算公司阿里云在柏林签署备忘录,携手共同推进中国工业物联网的发展。双方将发挥各自的技术和行业优势,打造领先的物联网平台,以支持"工业4.0"、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等以工业互联网驱动的战略举措。西门子股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凯飒(Joe Kaeser)与阿里云总裁胡晓明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正在德国进行正式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德国联邦总理默克尔共同见证了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4月,德国政府正式推出《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实施"工业4.0"计划。2015年5月,中国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同年10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时建议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推进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对接,其核心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为制造业发展构建智能工厂、实现智能制造。这一战略对接让广东佛山以陶瓷、家电、家居等高  相似文献   

3.
正时光回溯到2003年,当郎光辉开始在山东德州建设第一个生产基地时,他并没有预想到,13年后的今天,散发出熠熠星芒的索通发展会成为中国碳材料产业前行的标杆。随着中国版"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的全面落地,作为中国建设制造强国的总体战略,《中国制造2025》以德国工业4.0为师,明确指出,要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到2020年,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20%。到2025年,制造业绿色发展和主要产品  相似文献   

4.
<正>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主办的"中国制造2025"(常熟)高峰论坛暨德国工业4.0中国首家试点项目启动仪式在常熟举行。与会嘉宾共同按下启动按钮,标志着江苏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此成为国内首个德国工业4.0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5.
<正>机器人的价值,最开始是在工业领域的普及而受到全球认可的。尤其是,主要需求领域的汽车与电子制造产业中,机器人的安装使用,带动了生产效率的大幅增长。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工业可编程控制器等的创新和应用,推动了制造业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德国"工业4.0"战略旨在通过深度应用信息技术和网络物理系统等技术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伴随德国工业4.0时代的到来,一方面,生产制造领域的工业机器人将成为智能制造的主力军,因为制造业是机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的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1+X"规划体系全部发布,标志着"中国制造2025"顶层设计基本完成,11个配套实施指南已经全部发布,全面转入实施阶段。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表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从工业化中后期走向工业化后期的关键5年。"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公布反映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变的大趋势,有望到2020年初步完成从工业2.0向3.0的升级,并奠定走向"工业4.0"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专项的设立,紧密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里规定的制造业这个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的任务,支撑实施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产业转型。在"十三五"期间组织幵展"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专项,是在"中国制造2025"以及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大背景下,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工业的基础材料问题,加快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迫  相似文献   

8.
<正>"2014西门子—哈工大工业论坛"日前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及工业业务领域总裁吴和乐博士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副院长徐殿国先生共同主持论坛,吴和乐博士就"制造业的未来"做主题演讲。演讲中,吴和乐博士描绘了利用先进的工业软件和自动化集成平台,使制造业迈向"工业4.0"时代,达到高度数字化、互联化、定制化及绿色化的未来图景。并以西门子的产品线为例,论证了迎接"工业4.0"时代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双方专家还就电机的热学优化架构、大型电机的应用和变频器的发展趋30  相似文献   

9.
《模具工业》2015,(8):1-10
<正>[导读]自2015年5月国务院出台中国版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后,作为推动我国从工业大国转为工业强国的重要引擎,智能制造成为未来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势所趋,国内也掀起了一股以智能制造为切入点的互联网+制造业、工业领域大数据、工业机器人、无人化工厂、3D打印技术等发展浪潮。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5月13~14日,由中国工程院、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西安交通大学共同承办的"2015智能制造国际会议"在北京展览馆华丽登场。中德制造业内优秀的企业家和高端专家学者汇聚一堂,论道"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两天的会议共吸引了700多人到场聆听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两院院  相似文献   

11.
行业动态     
《模具工业》2015,(4):22-23
<正>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模具制造业转型升级更为急迫据悉,"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成为2015年两会"热词"。代表委员在讨论中认为,要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包括模具业在内的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2.
正德国提出的"工业4.0"概念代表着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也是中国制造升级的远景目标。工业4.0即互联网+智能制造,本质是网络化、数字化、自动化、集成化和智能化,以实现横向集成、纵向集成与端对端的集成。工业4.0的关键是CPS系统,核心是智能工厂,它包括由传感器构成的感知系统,工业以太网等构成的通  相似文献   

13.
行业信息     
正11月1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德国期间,中德双方发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宣布两国将开展"工业4.0"合作。双方一致决定更多关注未来领域,如电动汽车、高能效智慧能源控制/智慧家居,进一步深化两国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合作。而我国的工业4.0道路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高端装备制造的国产化和自动  相似文献   

14.
<正>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德国"工业4.0"在制造业制高点的兴起,使即将于2015年5月25日~28日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DMC2015中国国际制造技术、装备与模具展览会也感受到智能制造的魅力。DMC2015将以"一体化、智能化、自动化"为亮点体现以"工业4.0"为发展方向的智能制造在模具及相关行业的技术应用。本届模展以"模具智能制造"和"机床、成形工艺与模具一体化"为主题;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8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新华社和宁波市政府在京联合召开"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田红旗、新华社秘书长刘正荣、宁波市政府代市长唐一军等出席发布会。据了解,开展以城市(城市群)为载体的《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工作是创建有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的重要探索,是推动《中国制造2025》系统落地的重要抓手,有利于调动地方实施主动性和创造性,探  相似文献   

16.
无论德国"工业4.0"的目标何在,但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如今早已面向全球市场的各个产业领域,不再局限于某一行业。我国作为世界制造业的重要中心,身处国际舞台是无法躲避全球化竞争的,必须积极应对这一趋势,而未来工业竞争的关键在于谁能够尽早将技术与关键业务融合,让技术充分服务于业务,这样才能够率先掌握技术推动发展的真谛,获得竞争优势,建立战略高地。  相似文献   

17.
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2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这充分体现国家对工业互联网作用的高度重视。预计2016年在工业互联网背景下的中国制造业新技术将得到快速发展,数字工厂、工业软件、云计算、机器人技术等将成为2016年中国制造的主旋律。会议指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对促进制造业升级等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引导企业适应和引领市场,在"中国制造+互联网"上尽快取得突破,实现中国制造迈  相似文献   

18.
正发展智能制造是中国未来10年的主攻方向,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而辽宁也将跟随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发展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辽宁省经信委装备处处长冯文盛表示,2016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部署,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互  相似文献   

19.
<正>来源:工信部网站发布时间:2015-03-092015年3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接受中央媒体记者集体采访。以下是节选的部分采访内容。记者:我们注意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它是否是中国制造业未来的整体规划和路线图,基本思路是什么?与德国工业4.0相比,有哪些差别?苗圩:今年"两会"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制订"中国制造2025"规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合作对接的背景下,对企业在设计、制造、销售、运维、管理等流程产生的工业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驱动着传统企业迈向智能制造的转型与升级。设计并实现基于时序数据库的工业大数据存储管理系统,完成对工业时序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和处理,能够弥补传统数据库在时序数据存储和分析上的不足,实现数据的高效存储与分析,通过挖掘时序数据与运作管理、制造过程、产品质量、营销等数据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