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名老中医传承班”作为南方医科大学的一个特色精英中医教学班,具有“重经典、早临床、厚基础、大格局、勤思考”的特点,将现代院校教育与传统师承教育相结合,构建了高水平、高层次中医人才培养新模式。本文从具体培养方式等方面介绍“名老中医传承班”培养特色,以总结教学经验,为院校中医传承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方法由传统的总结分析临证经验、学术思想演变成基于人工智能的大数据挖掘技术。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方法也存在诸多不足,除显性知识的传承之外,还必须重视隐性知识的挖掘与传承。探索如何将基于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两性”知识传承延伸至中医院校规模化教育中,以期为今后的传承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本院名老中医工作室建立的战略思考、组织构架和运作方式及取得的初步成绩。探讨当今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中医高等教育改革应着力解决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如何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建立和完善高等中医人才的培养机制和模式,是中医学术能否得到真正继承和发扬的大事。名老中医工作室的建立,作为中医高等教育的有利补充,在传承中医学术、培养中医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大众方面建立了一个高效的平台,它依托中医高等教育机构,成为培养中医专门人才的训练营,在新的时期,它既符合中医师承教育的传统,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对中医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是有利的促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3次组织开展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保存和继承了一批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宝贵经验和技术专长,也培养了流派特色和技术专长的高层次中医药人才。最近,甘肃省人民政府评选了甘肃省名中医。并为他们颁发了证书和奖金,在医学界及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医是我国的国粹,名老中医及其宝贵的临床经验更是粹中之粹。需要保护、抢救挖掘、  相似文献   

6.
师承教育是传统的中医教育模式,院校教育是目前中医教育的主渠道,两种模式各有优势和不足,两者全面融合是促进中医药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关键.为了探索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相融合的有效方式,本文从临床课程改革、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分析龙华医院以名老中医工作室为依托的中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师承教育模式建设经验,实践证明,该模式既弥补院校教育的不足,又创新师承教育内涵,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现状和未来走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通过对师承制和学历教育等传承模式,应用传统的记录总结分析法和现代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继承手段,分析各自的优点缺点。围绕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两个方面,针对目前中医传承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六个方面进行传承,探索出新的传承方法,以便更快地培养出更多的名医。  相似文献   

8.
正追溯中医千百年的发展历史,从师承教育到院校教育,中医教育模式经历了漫长时期。中医师承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注重临床实践与理论学习的同步进行,学生学习期间一般与老师同吃同住,在每日跟师诊病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对中医药相关概念、理论的理解和精通,从而形成自己的中医临床思维模式。这种原始、朴素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将枯燥乏味的理论寓于临床操作中使其变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和接受,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跟师学习中学生始终与老师  相似文献   

9.
名老中医学术传承教学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是我国的国粹,名老中医的行医经验是中医药学中的宝贵财富。名老中医多数年事已高,他们的宝贵经验亟待有效地抢救保留,党和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传承工作,从20世纪50年代起,组织了多种形式整理、总结老中医专家学术思想和独到经验的工作。但是名老中医经验如何去传承,名老中医如何去传,学生如何去承,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模式?笔者作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蓝青强的学术继承人,结合以往的学习经历,提出一些名老中医学术传承教学策略,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5):F0002-F000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丁学屏名中医工作室”成立于2004年9月,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多年辛勤建设,于2006年入选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丁学屏,男,1935年出生,浙江人。为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名医,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名中医学术研究工作室指导老师,  相似文献   

11.
思考中医经验继承的内涵,提出中医经验继承存在3个层次:1)传承医术,2)传承医学,3)传承医道。师傅和徒弟都是传承的载体和研究对象,指出不同层次传承的传承方法和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中医药界当前的首要任务。以建立名老中医工作室为载体,通过对经典著作的学习、跟师门诊、申请科研课题以及撰写学术论文等途径,有利于加强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传承与创新,促进中医人才与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壮大。通过上述途径已经取得了部分成绩,但仍需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13.
中医拔尖人才的培养途径主要包括:(1)重经典强根基;(2)多临床求实效;(3)入基层修全科;(4)跟名师走捷径。上述四条途径尤以跟名师为重要,是学习者早开悟、速成才的最便捷途径。其他如经典学习、大量临床以及修习全科也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取得最快最大成效。  相似文献   

14.
中医拔尖人才的培养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拔尖人才的培养途径主要包括:(1)重经典强根基;(2)多临床求实效;(3)入基层修全科;(4)跟名师走捷径。上述四条途径尤以跟名师为重要,是学习者早开悟、速成才的最便捷途径。其他如经典学习、大量临床以及修习全科也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取得最快最大成效。  相似文献   

15.
名老中医对糖尿病肾病证型认识的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文献检索,查阅分析相关文献,研究近现代名老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证型分布情况和经验。方法:检索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1989—2010年)及中国期刊文献数据库CNKI(1994—2010年)获取目标文献,建立文献评价表。结果:通过检索获取目标文献30篇,涉及相关证型26种,30篇经验性文献中证型排在前5位的是:气阴两虚(90.00%),阳虚证(73.33%),阴阳两虚(70.00%),阴虚证(56.67%),气虚证(36.67%)。结论:名老中医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辨证分型上不尽相同,存在多样化、复杂性特点,但在糖尿病肾病病情发展的认识上是一致,其认为糖尿病肾病早期以气阴两虚为主;渐至阴损及阳,出现临床上以阳虚为主的另一个阶段(即临床期或中期);晚期最终发展至阴阳两虚。  相似文献   

16.
中医辨证学的传承与创新拔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辨证学的传承与创新——微观辨证学,分察舌辨证和平脉辨证,阴阳计量辨证和寒热辨证,五脏气血辨证。通过其可以实现辨证标准化、规范化和微观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并结合运用五行学说识别疾病病因、病机的传变规律和临床指导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收集整理岳关中、沈炎南、方和谦、朱良春、邓铁涛等10位名老中医治咳的医案分析发现,咳嗽无论外感与内伤,病位总以肺为主,肺失宣肃为咳嗽的基本病理机制,痰是引起咳嗽的最重要因素,临床上,几乎所有的咳嗽患者均有痰,因此,治疗咳嗽的高频药物中以化痰药、解表药、止咳平喘药、补气药、理气药运用居多。其中治疗咳嗽的中药共计126味,使用频次885味次;单味药物应用频次最高的药物是杏仁,共计48次(50.5%),其他应用频次较高的药物包括陈皮37次(38.9%)、甘草36次(37.9%)、桔梗36次(37.9%)、半夏28次(29.5%)、茯苓24次(25.3%)、前胡24次(25.3%)、枳壳22次(23.2%)、川贝母20次(21.1%)等,其中药味以苦、甘、辛为主,累计频率达86.8%。药性以寒、温、平为主,累计频率达93.6%。  相似文献   

18.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名老中医的经验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但是现在却面临着流失的风险,介绍了数据挖掘的概念以及将数据挖掘的方法引入到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中。为经验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传承模式的演变轨迹主要为王官之学、师徒授受、院校教育;近年来,传承模式又得到了不断创新,逐渐推崇院校教育与师徒传承相结合,并将科研、信息技术及文献挖掘与传承相结合;未来,多模式结合,甚至多学科交叉的方式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国内名中医学术思想传承研究的现状,为今后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以文献计量法,对2005—2010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收录的国内与名中医医术、医理、医道传承相关文献为对象,从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对所筛选的363篇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并提取其核心内容。结果:从2005年到2010年,名医传承研究以叙述性研究为主,主要为单一医家医术纵向传承研究,对于名医传承研究方法、中医师承教育模式的探索研究较少。结论:本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国内名中医学术思想传承研究现状,为了进一步有效地挖掘整理、传承创新名中医学术思想内涵,提升中医教育水平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传承方法的研究、多层面组织与实施工作成为名中医学术思想研究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