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应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Z_(10)株制备的疫苗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BALB/c小白鼠骨髓瘤SP2/0细胞融合,获得10株能分泌ENF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其McAbs小鼠腹水荧光抗体滴度达1:2000~1:51200。经免疫印迹试验及ELISA夹心法证明1 0株McAbs为抗EHFV核蛋白(NP)的McAb,均不具有中和抗体活性,有低滴度的血凝抑制活性;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T)证明,2株为组特异性的McAb,5株为亚组特异性的McAb,3株为型特异性的McAb。实验用冻存免疫脾细胞进行杂交获得成功,为杂交瘤细胞的研究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A群脑膜炎球菌兔抗血清内部参考品,并进行鉴定。方法用新鲜培养的A群脑膜炎球菌混悬液按确定的免疫方案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免疫完成后,按确定的采血时间点,经颈动脉采血,分离血清,进行凝集试验,观察兔抗血清凝集反应情况;采用免疫双扩散和ELISA法检测兔抗血清效价,同时利用火箭免疫电泳和ELISA法鉴定兔抗血清的血清学特异性。结果确定免疫方案为基础免疫4周后,加强免疫2周;免疫完成后第6天为最佳采血时间点。6份自制A群脑膜炎球菌兔抗血清的凝集试验效价均达到1︰160,与相应的多糖能够产生沉淀线的最大稀释倍数均不低于1︰8,与A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反应的抗体滴度均在106及以上,与C、Y和W135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之间无交叉反应。结论自制的A群脑膜炎球菌兔抗血清可作为A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疫苗的定性和定量检测的内部参考品,同时也为其他多糖类疫苗血清抗体的制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利用杂交瘤技术获5株分泌鼠抗人肝癌特异性γ-GTⅡ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经核型分析,证明所建杂交瘤细胞系融合细胞。对其分泌的MCAb进行生物学特性鉴定,各McAb滴度不一,有的高达10-9,有的低至10-2左右。5种McAb均为IgG型,只与纯化的γ-GTⅡ起反应。有2种McAb有相同的位点,另外3种有不同的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免疫速率比浊方法测定A群流行性脑膜炎球菌多糖含量,并进行验证。方法采用免疫速率比浊方法测定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标准品多糖含量,绘制标准曲线,对该方法的精密性、准确性、灵敏性进行验证,并进行干扰试验。结果多糖抗原浓度在0~10μg/ml之间,与相应的浊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84 3;该方法检测结果的日内和日间CV值均小于5%,不同浓度A-DT结合物样品的回收率在99.67%~102.00%之间,最低检出限为0.159μg/ml;加入C群流行性脑膜炎球菌多糖后的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含量与未添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速率比浊方法测定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含量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精确度及灵敏度,并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制A、C、W135、Y群脑膜炎球菌四价多糖疫苗,并采用新方法去除细菌内毒素。方法经细菌培养后,分别提取A、C、W135和Y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纯化后,采用超速离心和层析技术相结合去除内毒素,按一定的配比制成四价多糖原液,加入保护剂,制成冻干疫苗,并进行检定。结果所研制的A、C、W135、Y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质控标准,内毒素含量小于10EU/μg,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论已成功制备了A、C、W135、Y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A、C、W135和Y群四价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中各血清群多糖蛋白结合物的双抗体夹心定量ELISA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以白喉类毒素无毒变异体(CRM197)特异性单抗为包被抗体,HRP标记的脑膜炎球菌A、C、W135和Y群多糖特异性单抗为捕获抗体,建立可定量检测脑膜炎球菌各血清群结合物多糖含量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确定方法的最佳线性范围和检测限,并对方法的特异性、准确性和重复性进行验证。结果定量检测A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物(GAMP-CRM197)多糖抗原含量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的线性范围为3.75~120 ng/ml,检测限为3.75 ng/ml;定量检测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物(GCMP-CRM197)多糖抗原含量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的线性范围为1.875~30 ng/ml,检测限为0.938 ng/ml;定量检测W135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物(GWMPCRM197)多糖抗原含量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的线性范围为7.5~240 ng/ml,检测限为7.5 ng/ml;定量检测Y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物(GYMP-CRM197)多糖抗原含量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的线性范围为1.875~60 ng/ml,检测限为0.938 ng/ml。A、C、W135、Y群双抗体夹心ELISA法均能特异性地检测相应的结合物多糖抗原含量,而不与其他群的结合物多糖抗原发生交叉反应;A、C、W135、Y群双抗体夹心ELISA法的回收率均在80%~120%之间,检测相应的结合抗原样品时,变异系数(CV)均小于15%。结论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特异性较强,准确性较高,重复性良好,可用于四价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中各血清群结合物多糖抗原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A群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并对其进行生化检测及免疫原性和抗原性分析。方法经溴化氰(CNBr)分别活化的A群、C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在己二酰肼(ADH)的连接作用和碳二亚胺(EDAC)的偶联作用下,与破伤风类毒素(Tetanic toxoid,TT)形成结合物。以不同剂量的GAMP-TT和GCMP-TT的混合物免疫小鼠,检测小鼠血清中GAMP、GCMP和TT的抗体滴度,评价其免疫效果。根据剂量试验结果,制备A群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并进行抗原性检测,并与市售同类产品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制备的3批GAMP-AH和3批GCMP-AH的批间差异较小,GAMP-AH和GCMP-AH的衍生率相差较大,由GCMP-AH制备的GCMP-TT的结合率明显高于GAMP-TT(P<0.01),结合物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MP-TT和GCMP-TT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多糖蛋白结合物组较多糖组可诱导产生更高水平的GAMP和GCMP抗体,且具有免疫记忆。由以上两者制备的A群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生化指标、血清抗体效价与市售的同类产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研制了具有良好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A群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为其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制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疫苗。方法A群和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在溴化氰(CNBr)的活化下,以1,6己二酰肼(ADH)作为连接子,与精制破伤风类毒素(TT)在碳二亚胺(EDAC)作用下结合,再按一定的比例将两者混合,制成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原液,加保护剂冻干后,制成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结果经检定,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质控标准。该疫苗安全性及免疫原性良好。结论已成功研制出冻干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该制备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试验设计法优化W135群脑膜炎球菌培养基,以期提高荚膜多糖产量。方法配制流脑半综合培养基(1、2、3号)及改良TSB培养基,以W135群脑膜炎球菌为试验菌株,菌密度为响应值,采用全因子试验、最陡爬坡试验、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试验对碳氮比进行优化,采用正交试验对硫酸镁、氯化钙、L-胱氨酸、氯化铵、谷氨酸钠、硫酸亚铁6种培养基添加成分进行筛选及优化。结果 1号流脑半综合培养基确定为基础培养基;葡萄糖及酸水解酪蛋白为影响菌密度的主效应因素,两者的最适浓度为7. 84和10. 04 g/L;培养基6种添加成分对W135群脑膜炎球菌生长影响作用大小依次为硫酸镁、L-胱氨酸、硫酸亚铁、氯化铵、氯化钙、谷氨酸钠。优化的1号流脑半综合培养基不仅成分更加简单,且提高了W135群脑膜炎球菌密度。结论优化的培养基增加了W135群脑膜炎球菌密度,为荚膜多糖产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C群脑膜炎球菌家兔免疫血清,并进行群特异性和相关方法专属性分析。方法用制备的C群脑膜炎球菌菌液免疫青紫兰家兔,经耳缘静脉注射8×109个/ml菌液,0.5~1.0 ml/只,每周1、3、5免疫,共免疫4周,于第6周开始加强免疫,每周2次,连续3周,于末次免疫1周后,经颈动脉采血,分离血清,采用免疫双扩散法检测血清效价。采用ELISA、Western blot及火箭免疫电泳法分析其群特异性和相应方法专属性。结果建立了家兔免疫血清制备方法,制备的3份(1、2、3)免疫血清相应多糖抗体效价分别为1︰8、1︰8和1︰16。自制免疫血清1、3在使用工作浓度下,符合免疫学质量控制ELISA方法的特异性和专属性要求。自制免疫血清3可作为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物Western blot检测的Anti-PS血清,在该检测灵敏度下可完全达到与破伤风类毒素(TT)无交叉反应;血清1、2的轻微交叉反应可通过相应抗原预吸收血清消除,从而达到结合物Western blot检测的Anti-PS使用要求。自制3份免疫血清均可用于火箭免疫电泳分析。结论自制的家兔免疫血清可替代商品诊断血清,并达到了ELISA、Western blot及火箭免疫电泳法群特异性和相应方法专属性要求,可用于对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物制备过程的多糖抗原性分析及结合疫苗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抗狂犬病毒糖蛋白及核蛋白单抗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狂犬病毒CVS株免疫BALB/c小鼠后,获得6株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经检测,其中4株分泌抗狂犬病毒核蛋白单抗.2株分泌抗糖蛋白单抗.将这些单抗腹水制成狂犬病毒ELISA夹心法酶标诊断试剂,试验结果表明,对固定每株及街毒有较好的特异性.对正常鼠脑及组织培养物无非特异性反应,可检出毒力低至330LD50的CVS林狂犬病毒,有较好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抗霍乱弧菌O1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cAb),并进行鉴定。方法以福尔马林灭活的O1群霍乱弧菌免疫BALB/c小鼠,应用细胞融合技术建立分泌抗O1群霍乱弧菌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对配对较好的6个细胞株分泌的McAb进行腹水效价、免疫球蛋白类及亚类、抗体亲和常数测定及凝集试验和稳定性试验。与细菌培养法对比检测208份临床标本。结果6个细胞株分泌的McAb腹水效价均为105,均为IgM;抗体亲和常数为1.84×105~5.38×107;且均与O1群霍乱弧菌菌株发生凝集反应,与霍乱弧菌O139群、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副溶血弧菌、麦弧菌、河弧菌、结肠炎耶尔森菌、普通变形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各型副伤寒杆菌均不发生凝集反应。6个分泌McAb的细胞株连续培养15周,经液氮冻存12个月后复苏,仍能稳定分泌抗体;与细菌培养法对比检测208份临床标本,特异性和灵敏度均达100%。结论制备的McAb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有可能用于开发霍乱弧菌O1群的检测试剂。  相似文献   

13.
本文比较了12株出血热病毒不同结构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学特性,结果大多数抗外膜糖蛋白G_1和G_2单抗具有较高的中和及血凝抑制(HI)活性,一株有低HI滴度而无中和滴度,表明与HA有关的位点不一定有中和活性。抗核蛋白(NP)单抗,除一株(3G_1)外均无中和活性,但具有低的HI滴度,表明核蛋白上亦存在HA位点。所有NP单抗均显示对A_(35)(抗NP)致敏血球的凝集抑制作用(RPHI),而G_1和G_2单抗则均无抑制作用。 3G_1株显示较高的中和及HI活性,但又与A_(35)(抗NP)单抗有明显的交叉RPHI反应,因此可能是针对二种结构蛋白的特殊单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抗猪呼吸与生殖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Nsp9蛋白单克隆抗体,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用纯化的重组Nsp9蛋白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PRRSV Nsp9蛋白单克隆抗体,采用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分析单抗的特异性;使用免疫球蛋白标准亚类鉴定试剂盒鉴定单抗的亚类;将杂交瘤细胞分别保存1、2、3、4个月后复苏,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抗体的能力。结果共获得3株可稳定分泌特异性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2D6、3C11和4E6,其细胞培养上清的ELISA效价分别为1∶6 400、1∶3 200和1∶1 600,腹水的ELISA效价分别为1∶640 000、1∶512 000和1∶256 000。3株单抗均可与Nsp9蛋白和PRRSV特异性结合;2D6和3C11株单抗的Ig亚型为IgG1,4E6株单抗为IgM亚类抗体;3株杂交瘤细胞保存4个月均能稳定分泌单抗。结论已制备抗PRRSVNsp9蛋白单克隆抗体,其特异性高,稳定性良好,为建立鉴别自然感染与注射疫苗感染PRRSV的诊断方法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α1-酸性糖蛋白(α1-Acid glycoprotein,α1-AGP)单克隆抗体(McAb),建立α1-AGP的ELISA检测方法,用于检测人体血液、尿液及各种组织液中α1-AGP的水平。方法用高氯酸沉淀人血清中α1-AGP,经离子交换层析和高压液相层析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建立特异性抗α1-AGP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制备并鉴定McAbs,分析各株分泌抗体的效价、特异性、位阻群、类及亚类。制备针对α1-AGP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试剂盒,分析其稳定性、灵敏度和特异性,并进行临床评价。结果建立了9株特异性抗α1-AGP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均分泌IgG抗体,所有抗体的轻链均为κ链。根据位阻分析结果,将9个细胞株分泌的抗体分为5个位阻群,腹水效价在1×10-4~1×10-7之间,且均有较好特异性。制备的α1-AGP双抗体夹心ELISA试剂盒灵敏度达2ng/ml,且检测结果与α1-AGP含量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16),并与其他血清蛋白无交叉反应,试剂盒置37℃放置3d及4℃放置2个月,稳定性良好。用该试剂盒检测96份正常人血样,其α1-AGP平均值为0.43~1.32mg/ml;105份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样,其平均值为0.88~2.35mg/ml,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已成功制备出α1-AGP McAb,并建立了针对α1-AGP的双抗体夹心ELISA,制备的试剂盒可用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16.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新鲜人血浆中快速分离提取高纯度的LDL,以此免疫BALB/c小鼠,应用淋巴细胞杂交技术建立了11株稳定分泌抗ApoB_(100)的杂交瘤细胞株,所分泌的11种单抗除L_2/169为IgG2b外,其余均为IgG_1。腹水抗体效价为10~(-5)~10~(-8)。应用ELISA间接法证明,11种单抗均与ApoB_(100)(本研究制备及Sigma产品)产生强阳性反应,部分单抗与VLDL产生反应,而均不与其它包括脂蛋白、载脂蛋白在内的血浆蛋白产生反应。应用免疫印迹法证明,各种McAb识别的靶抗原分子量为525KD。对其中4种McAb的抗原表位特异性也进行了研究,通过相加试验及双抗体竞争试验均证实,4种单抗可分为2组,各识别不同的抗原决定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能稳定分泌抗SARS-Co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方法用SARS-CoV灭活全病毒液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建立6株稳定分泌抗SARS-Co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进行全面鉴定。结果免疫双扩散证实1C6细胞株分泌的单抗为IgG2a亚类,其余5株细胞分泌的单抗为IgG1亚类;腹水效价均达到10-6以上;6株细胞分泌的单抗均不与麻疹病毒等其它5种呼吸道病毒发生交叉反应;Westernblot证实6株细胞分泌的单抗均识别相对分子质量约150000的S蛋白及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0000的裂解片段;相加指数证实6株细胞分泌的单抗识别相关的抗原表位;用硫氰酸铵洗脱法比较了6株细胞分泌的单抗的相对亲和力大小,依次为1A4>4F6>1C6>1B10>2H2>1F3;中和试验证实单抗4F6和1F3具有中和活性,中和效价均为1∶10;杂交瘤细胞株连续培养3个月以上及冻存半年后复苏,细胞生长良好,效价稳定。结论已获得抗SARS冠状病毒的单克隆抗体,为SARS的早期诊断及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抗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细胞外段(sTRAIL)的单克隆抗体。方法用重组sTRAIL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捕获ELISA筛选阳性克隆,制备腹水抗体。间接ELISA测定单抗效价,并进行单抗亚类、特异性鉴定及杂交瘤细胞染色体和单抗识别位点分析。将杂交瘤细胞体外连续培养3个月及冻存6个月后,检测细胞培养上清的效价。结果3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单抗均为IgG1型,腹水单抗效价均高于10-6,杂交瘤细胞染色体数介于94~98条之间,均识别sTRAIL分子上线性表位。细胞体外连续培养3个月及冻存6个月后的上清效价保持稳定。结论已成功制备了3株可稳定分泌抗sTRAIL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为TRAIL的定性定量检测及组织表达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抗轮状病毒(RV)LLR株G10血清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特性。方法以纯化的RVLLR株(血清型为G10)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应用杂交瘤细胞技术筛选分泌G10血清型特异性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层析法纯化单抗,常规免疫学方法鉴定单抗的特性。结果经筛选获得5G5、1H1和7F6共3株可稳定分泌高效价且具有G10血清型特异性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3株细胞分泌的单抗分别为IgG2a/κ、IgG2a/κ和IgG1/κ型;腹水效价均可达1.024×106;分别识别两个抗原位点;相对亲和力依次为1H1﹥7F6﹥5G5;5G5和1H1(细胞上清)均与G1~G4和G6血清型RV抗原无交叉反应;3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单抗均识别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4000的VP7蛋白,且均有不同程度的中和活性。结论已成功制备了抗RVLLR株G10血清型特异性单抗,该单抗可用于G10血清型RV的分型检测或LLR毒株的鉴别。  相似文献   

20.
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的研制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rhTNF-α作为免疫原,通过杂交瘤技术建立了15株稳定分泌rhTNF-α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对其所分泌单抗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鉴定,并探索了其纯化工艺。制备了高纯度兔抗rbTNF-α多克隆抗体,其中和细胞毒能力达到或超过SIGMA公司同类产品水平。该抗体对LPS所致的免发热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利用单抗和多抗建立了ELISA双抗体夹心法,敏感性高,稳定性好,特异性强,适宜于临床检测大量样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