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在广州市干部和人才健康管理中心健康体检的女性人群中乳腺结节和甲状腺结节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乳腺和甲状腺疾病的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在广州市干部和人才健康管理中心健康体检并行乳腺和甲状腺彩超检查的8 175例女性受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女性健康体检人群中乳腺结节和甲状腺结节检出情况,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结节与年龄、体质量指数、血压、血糖、血脂、尿素、肌酐、尿酸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8 175例女性受检者中乳腺结节检出率为38.42%(3 141/8 175);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52.78%(4 315/8 175),且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升高;乳腺结节合并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21.44%(1 753/8 1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结节的发生与身高(OR=1.011,P<0.05)、BMI(OR=0.980,P<0.05)、舒张压(OR=1.071,P<0.05)及甲状腺结节(OR=1.361,P<0.001)独立相关。而甲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上海市普陀区在职教师体检人群中甲状腺结节检出状况,并分析导致结节产生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体检站进行体检的普陀区在职教师1 755人次进行甲状腺超声和血生化检查,同时收集其工作岗位、精神压力、睡眠情况等信息。结果:普陀区在职教师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68.60%(1 204/1 755),结节大小在2 mm×1mm~43 mm×38 mm,多发854例(占70.93%)明显多于单发350例(占29.07%),其中双叶结节、实性结节较为多见。女性患病率为79.14%(751/949),明显高于男性患病率56.20%(453/806)(χ2=106.415,P0.001)。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51岁人群患病率最高,为77.78%(χ2=145.620,P0.001),不同性别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01),所有年龄段中女性患病率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岗位间患病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2.836,95%CI:2.149~3.743)、年龄(OR=1.736,95%CI:1.500~2.008)、岗位(OR=1.945,95%CI:1.722~2.196)、血糖(OR=3.369,95%CI:1.822~6.229)、精神压力(OR=9.884,95%CI:6.289~15.532)、血脂(OR=9.121,95%CI:4.897~16.988)、睡眠情况(OR=9.513,95%CI:6.322~14.313)是甲状腺结节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上海市普陀区在职教师甲状腺结节患病率较高,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性别、年龄、岗位、血糖、精神压力、血脂、睡眠情况等是甲状腺结节患病的危险因素。倡导教师在工作中合理安排工作,树立健康管理观念,提高健康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瑞安市体检职工代谢综合征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从2008年职工体检人群中了解浙江省瑞安市代谢综合征(MS)及其体征成分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病情况,分析相关高危因素。方法对2351例职工体检人群的MS流行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MS患病率为11.0%,男性及女性患病率分别为13.6%和7.6%;男性30岁以上和女性40岁以上患病率高,为高危人群;与MS相关的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和女性组中高血压的IOR/I值分别为66.869和109.13,提示高血压为MS的高危因素。结论瑞安市2008年职工体检人群MS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MS及其组成成分的高危人群为30岁以上男性、40岁以上女性及高血压人群。相关医疗及护理人员应重视本病预防、治疗和健康宣教工作,对高危人群应定期体检,早期诊断和干预,以期降低临床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我国9省市35~70岁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了15706例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2.08%(标化后11.57%),其中男性为14.59%(标化后14.84%),女性为10.21%(标化后9.21%);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在女性人群中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趋势卡方检验P<0.05),而在男性人群未见明显趋势(趋势卡方检验P>0.05)。高尿酸血症伴发疾病中以高脂血症最为常见(80.40%),其次为超重和肥胖(74.61%)、高血压(58.32%)、腹型肥胖(45.47%)、糖尿病(11.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年龄(OR=1.01,95%CI:1.01~1.02)、男性(OR=1.36,95%CI:1.21~1.53)、高甘油三酯血症(OR=4.28,95%CI:3.84~4.76)、高胆固醇血症(OR=1.19,95%CI:1.06~1.33)、高血压(OR=1.17,95%CI:1.05~1.30)、肥胖(OR=1.69,95%CI:1.52~1.88)、饮酒(OR=1.36,95%CI:1.19~1.56)与高尿酸血症显著相关。结论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年龄、男性、高血压、肥胖可能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随着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发生率的增加以及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病的密切关系,积极控制高尿酸血症对心血管疾病的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深圳中青年高血压前期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高血压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深圳市平湖地区1 498例中青年人群为研究对象,计算人群中高血压前期的患病率,分析正常血压、高血压前期、高血压人群相关指标的差异性,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上述人群高血压前期患病率为42.90%且男性(51.82%)高于女性(2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前期组的肥胖测量指标体质量指数(BMI),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均高于正常血压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正常血压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超体质量、肥胖、高TG、高密度脂蛋白偏低是是男性高血压前期患病的危险因素,超体质量、肥胖、高TG是是女性高血压前期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深圳中青年居民高血压前期患病率较高,超体质量、肥胖和血脂是高血压前期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健康人群甲状腺结节流行病学及患病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方法根据2018年1月至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8 094名体检者的甲状腺超声检查的结果,结合甲状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TI-RADS分类方法对各种类型结节进行回顾性分析,对TI-RADS 4~5类高危结节病理结果及超声分类进行分析。通过本次研究了解合肥地区人群甲状腺结节类型和年龄分布,为高危人群的筛选提供参考。 结果本组体检人群中,甲状腺结节患病24 047例,患病率41.39%(24 047/58 094)。统计显示:随着年龄增长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逐渐升高(χ2=2 017.00,P<0.01);男性在各个年龄组的患病率均低于女性,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TI-RADS分类中患病部位左侧叶、右侧叶和双侧叶构成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I-RADS 2类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17.30%(10 050/58 094)、3类患病率为22.70%(13 189/58 094)、4a类患病率为1.23%(713/58 094)、4b类患病率为0.15%(87/58 094)、4c类患病率为0.01%(5/58 094)、5类患病率为0.01%(3/58 094),TI-RADS不同类患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 000.00,P<0.01)。312例患者明确诊断,良性242例,恶性70例,比较不同TI-RADS分类中的恶性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9,P<0.01)。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59例在恶性中占比84.28%(59/70)。 结论甲状腺结节患病率较高,年龄及性别与其患病密切相关,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筛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酒泉市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6929例体检者通过超声检查肝、胆和肾脏,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BUA)。结果总体检者、男性、女性脂肪肝患病率分别是:24.2%、32.1%、8.5%,50~60岁年龄段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最高,50岁以下各年龄段人群脂肪肝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肪肝组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TC、高TG、低HDL-C、高LDL-C、高BUA的患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糖、高TG、高BUA、高血压、低HDL-C、肥胖。结论酒泉市脂肪肝的患病率较高,其危险因素包括高血糖、高TG、高BUA、高血压、低HDL-C、肥胖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湖南省18岁及以上人群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分析甲状腺结节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对湖南地区2 625例18岁及以上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统计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比较有、无甲状腺结节患者一般资料、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结节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2 240例未发现甲状腺结节(无甲状腺结节组),超声检出甲状腺结节385例(14.67%)(甲状腺结节组),其中单发结节273例(10.40%),多发结节112例(4.27%);甲状腺结节组性别、年龄、腰围、体质量指数、血压、吸烟情况、受教育程度、职业、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无甲状腺结节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OR=2.21,95%CI:1.61~3.04,P<0.001)、女性(OR=1.43,95%CI:1.13~1.81,P=0.003)、高血压(OR=1.33,95%CI:1.02~1.74,P=0.039)是发生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女性、高血压是湖南地区成人甲状腺结节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清尿酸水平与血压的关系,探讨性别对二者关系的影响。方法选择体检人群979例进行问卷、人体测量,测定血清尿酸浓度,并按四分位间距分为Q1~Q4组。结果①总人群及女性人群中,尿酸与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显著相关(P<0.05),与舒张压、脉压差无关(P>0.05);男性人群中,尿酸与各血压值均无关(P>0.05);②Logistic回归显示,女性Q4组高血压患病较Q1组增高58.5%(P>0.05),总人群Q4组高血压患病较Q1组增高56.3%(P>0.05),在男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及高血压患病率相关,且具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国高龄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情况以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相关因素。方法获取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8年横断面数据,计算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及服药治疗率,分析患病率及服药治疗率的性别、年龄差异,并采用有序多结局Logistic回归分析的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95%CI)评估性别、年龄及地域差异与高龄人群患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相关性。结果纳入研究对象15874例,平均年龄为(85.46±11.70)岁,男性占43.62%。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及高血压与糖尿病共患率分别为42.93%(95%CI为42.13%~43.74%)、10.14%(95%CI为9.64%~10.64%)和7.49%(95%CI为7.05%~7.92%)。女性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服药治疗信息缺失率大于30%,糖尿病服药治疗信息缺失率大于50%。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百岁以上老人的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25.91%(95%CI为23.88%~27.93%)和2.14%(95%CI为1.45%~2.82%)。有序三结局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大于90岁、居住在北方是高龄人群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高龄群体高血压、糖尿病的分布存在性别差异,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与性别、年龄及地域均有关联。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关坪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大理地区高血压的预防与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关坪乡5个村委会35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并调取当地居民在卫生院的既往体检资料和住院资料,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OR=1.42,P0.05)、年龄(OR=1.44,P0.05)、肥胖(OR=1.50,P0.05)、高血压家族史(OR=1.47,P0.05)、高钠盐饮食(OR=1.42,P0.05)、心理因素(OR=1.48,P0.05)、高强度劳作(OR=1.77,P0.05)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性别、年龄、肥胖、遗传因素、高钠盐饮食、心理因素、高强度劳作是关坪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成年女性在健康体检中甲状腺结节的检出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来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965例女性体检者资料,根据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分为甲状腺结节组和非甲状腺结节组,分析甲状腺结节检出情况,比较两组人群各项体检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结节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上海地区成年女性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63.28%,且随着年龄增长,检出率呈现升高趋势(χ2=197.922,P<0.001)。甲状腺结节组与非甲状腺结节组在体质量指数分级、高血压、糖尿病、乳腺增生症比例,空腹血糖、载脂蛋白A、糖化血红蛋白、促甲状激素、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乳腺增生症、TGAb、TPOAb是甲状腺结节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上海地区成年女性甲状腺结节检出率高,年龄增长、糖尿病、乳腺增生症、高水平的TGAb及TPOAb是甲状腺结节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信中  马亚红  赵蕾  卢毅  石敬  杨金奎 《临床荟萃》2010,25(8):672-675
目的 探讨北京市顺叉区南法信镇高血糖人群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当地3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测定空腹血糖(FBG),对血糖5.6 mmol/L及以上和有糖尿病史的人员进行进一步体检,包括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FBG、肌酐(Cr)、丙氨酸转氨酶(ALT)及血脂等.共筛查受试者1 293例,其中465例确诊为糖尿病,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 选取总人数的25%进行7个视野眼底照相检查.结果 实际共有114例(98.3%)2型糖尿病及162例(78.2%)空腹血糖受损(IFG)患者参加了眼底照相.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DR的患病率为23.7%(27/114),其中增殖期DR(PDR)的患病率为1.8%(2/114).IFG人群的DR的患病率为5.0%(8/162),均为非增殖期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DR者同非DR者相比糖尿病痛程、FBG及收缩压显著升高(P<0.01或<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及FBG与DR发生密切相关(OR=1.122,95%CI=1.017~1.239;OR=1.340,95%CI=1.079~1.665).结论 对具有高危因素(长病程、血糖控制差、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注意控制危险因素,定期眼科检查以早期发现眼底病变.对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进行DR的早期眼底筛查的必要性及检查时机的选择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甲状腺结节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中老年甲状腺结节患者168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中老年健康志愿者16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16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不同性别和年龄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应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甲状腺结节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6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单发结节76例(45.24%),多发结节92例(54.76%)。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各年龄段女性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均高于男性(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女性、高体质指数、高收缩压、代谢综合征、高空腹胰岛素、高胰岛素抵抗指数和甲状腺体积大均为发生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部分组分为甲状腺结节发病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应对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高龄女性患者加强监控,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2160例社区居民高尿酸血症与相关疾病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社区居民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现状及与一些常见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认识其危害程度。方法通过对2160例体检的社区居民进行不同年龄、性别及高尿酸血症检查,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该人群高尿酸血症总体患病率13.80%,男性为15.00%,女性为11.58%,男性明显高于女性(χ2=4.85,P<0.05)。高尿酸血症组的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肥胖(超体质量)、痛风、冠心病、脂肪肝的发病率比非高尿酸血症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可能与一些常见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应对社区居民积极加强预防保健宣传,减低高尿酸血症与众多相关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刘聪  杨彤 《中国临床研究》2013,(10):1133-1134
目的探讨一汽厂区人群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制定高血压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对一汽厂区人群1 713例进行高血压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和医学体检。对调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检出高血压482例高血压患病率为28.14%;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与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文化程度、精神状态、高血压家族史、嗜油、失眠显著相关(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和性别后,高血压家族史(OR=1.500,P=0.011)和BMI(OR=1.065,P=0.000)与高血压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地区高血压患病率有上升趋势;超重是厂区居民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枣庄市离退休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代谢综合征(MS)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抽样调查736例60岁及以上离退休老年人,检测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血糖、血脂及肝脏B超.结果:所调查人群NAFLD及MS患病率分别为25.2%和25.8%;高血压、高血糖、高三酰甘油、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腹型肥胖患病率分别为89.1%、29.4%、40.3%、10.2%及38.5%;女性MS患病率高于男性患者(P<0.05);随着代谢综合征中异常组分数目增多,NAFLD患病率增加(P<0.01);老年患者NAFLD患病率与MS呈显著正相关(OR=2.215,P<0.01;OR=4.847,P<0.01).结论:离退休老年人群NAFLD及MS患病率较高,且两者具有显著相关性,因此护理人员应指导其积极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安徽电网职工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危险因素及其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 158例健康体检者,做甲状腺彩超检查,并行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及甲状腺功能测定。根据甲状腺结节的有无,分为正常组和结节组。对两组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甲状腺结节总患病率21.3%(1 098/5 158),女性患病率32.8%高于男性患病率15.9%,随着年龄的增长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增高(P0.01)。正常组和甲状腺结节组的高尿酸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低HDL-C血症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甲状腺结节组的高血糖、高T3、T4血症、低TSH血症患病率高于正常组(P0.01)。危险度估计的χ2检验表明高血糖可作为发生甲状腺结节的一个危险因素(OR=1.487,95%的CI为1.256~1.761);甲状腺结节是高T3、高T4、低TSH血症的一个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3.665、3.586、2.817,95%的CI分别为10.172~18.359、2.395~5.372、1.475~5.380)。结论甲状腺结节的发生与年龄、性别、高血糖有关;甲状腺结节可影响甲状腺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安徽省成年人群高血压患病及流行特征。方法以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研究对象5038例,采用询问调查、医学体检方法收集资料。结果成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22.9%,标化患病率16.9%,高血压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随年龄的增大,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上升,小学以下文化程度人群、超重、长期过量饮酒、每天食用腌制品、缺乏水果类食物摄入者的高血压患病率高(P<0.01)。结论应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针对高血压高危人群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杨晖  陈慧 《现代护理》2013,(23):2795-2798
目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高危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诊断的1151例NAFLD患者和4113名非NAFLD对照人群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NAFLD高危因素进行筛查。结果 NAFLD患者的高危风险因素分别为性别、超重或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高胆固醇血症和高尿酸血症,男性NAFLD患者超重或肥胖(77.9%)、高血压(24.4%)、高血糖(40.2%)、血脂紊乱(58.6%)、高胆固醇血症(45.1%)和高尿酸血症(27.0%)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人群(38.1%,12.0%,26.3%,27.7%,33.5%,1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63.2,87.2,145.1,303.0,383.9,162.5;P<0.05);女性NAFLD患者相应病症的检出率也均高于对照人群(68.5%/21.7%,30.8%/6.4%,44.8%/14.4%,52.4%/17.9%,56.7%/27.2%,21.0%/5.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7.9,98.7,84.2,93.4,328.9,44.1;P<0.05)。结论护理人员更应关注NAFLD高危人群,通过生活方式或药物干预消除或减轻高危因素,以预防或延缓NAFLD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