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早期诊断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及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在判断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病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86例疑似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同时进行明胶颗粒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肺炎支原体,评估两种方法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37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用双变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研究应用间接凝集试验法检测所得的血清MP抗体的滴度与MP感染患儿病情的关系。结果:明胶颗粒法和ELISA间接法在检测MP抗体中差异无显著性。374例MP感染患儿中,轻度MP感染175例(46.8%),中度感染104例(27.8%),重度感染95例(25.4%);MP抗体滴度1∶80有140例(37.4%),滴度1∶160有78例(20.9%),滴度1∶320有58例(15.5%),滴度1∶640有29例(7.8%)。滴度1∶1280有69例(18.4%),经统计学分析,血清MP抗体滴度与MP感染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89,P〈0.01)。结论:明胶颗粒法更能精确测定抗体滴度,敏感度高,操作简单,MP抗体滴度的测定有助于判断患儿的病情,为临床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肺炎支原体肺炎与细菌性肺炎患儿心肌酶变化比较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心肌酶值的变化,与普通细菌性肺炎患儿心肌酶值变化水平进行比较,探讨其对心肌损害的影响程度,为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普通细菌感染及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患儿各100名,进行急性期血清心肌酶值测定,与100名正常体检儿童进行对比并进行相互比较。结果肺炎急性期MP感染组与非MP感染组AST、LDH、CK—MB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MP感染组心肌酶升高程度明显高于非支原体感染组,AST、LDH、CK—MB在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细菌性肺炎与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肌细胞损害,其中MP感染患儿血清心肌酶水平明显高于非MP感染患儿,提示MP肺炎患儿有明显心肌损害且心肌损害程度要重于非MP肺炎患儿。  相似文献   

3.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是小儿时期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由于MP耐药株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增大,有些患儿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近年来对MP的研究又成热点[1]。本文对确诊患儿的血清MP抗体IgM、咽拭子MP核酸、血清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分析可能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并比较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治疗前后血清中肌红蛋白(Mb)和肌钙蛋白Ⅰ(cTn-Ⅰ)的含量,以探讨其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合并心肌损害诊治中的意义.方法 抽取肺炎支原体感染并有心肌损伤表现的患儿(46例)急性期和恢复期的静脉血,测定并比较其血清中Mb和cTn-Ⅰ的含量变化,同时以健康儿童做为对照组.结果 MPP合并心肌损伤组患儿急性期血清中Mb和cTn-Ⅰ的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与急性期相比,MPP合并心肌损伤的患儿恢复期血清Mb和cTn-Ⅰ的含量明显下降(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PP患儿有部分患者急性期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5.
肺炎支原体肺炎免疫功能动态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肺炎支原体 (Mycoplasmapneumoni ae ,MP)是婴幼儿肺炎的主要病原之一 ,为观察患儿免疫功能的变化 ,对 4 0例确诊为MP肺炎 (MPP)的患儿进行了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外周血免疫球蛋白 (Ig)、T淋巴细胞亚群、IL 2、sIL 2R、IL 6和IL 8水平的检测 ,为MPP患儿免疫学治疗提供依据。MP IgM检测确诊为MPP感染者 :男2 1例 ,女 19例 ,2 7天~ 1岁 12例 ,1~ 3岁 2 8例。外周血免疫球蛋白 (IgG、IgA、IgM)测定采用单向琼脂免疫扩散法 ,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采用APAAP ,药盒由军事医学科学院提供 ,IL 2和sIL 2R及IL 6和IL 8检测均采用双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大叶性肺炎免疫功能变化及意义。方法按照肺部影像学检查将67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分为大叶性肺炎组及支气管肺炎组,另择同期于我院门诊查体的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受试者免疫水平。结果肺炎组患儿免疫球蛋白IgG、IgM及补体C_3、C_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大叶性肺炎组IgG、IgM、C_3水平显著高于支气管肺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肺炎患儿CD4^+T淋巴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显著下降(P <0.05),CD8^+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上升(P <0.05);肺炎组患儿白介素-2(IL-2)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大叶性肺炎患儿降低或升高幅度显著大于支气管肺炎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细胞因子在MPP发病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临床上可根据相关免疫指标水平进行病情评估及治疗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态检测血清补体、免疫球蛋白及炎性细胞因子在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MP 感染患儿60 例作为MPP 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0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INA)检测血清补体(C3、C4)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IL-8、IL-10、IL-13 及TNF-β。结果: MPP 组急性期IgM、C3、C4、IL-8、TNF-β及IL-13 显著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P<0.05),且恢复期IL-8、TNF-β、IL-13 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IgA、IL-10 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恢复期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IgG 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恢复期显著高于急性期及对照组(P<0.05);于MPP 组重型IgM、IgG、C3、C4、IL-8、TNF-β及IL-13 显著高于轻型及对照组,且轻型的IgM、IL-8、TNF-β、IL-13 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型组的IgA 及IL-10 显著低于轻型及对照组,且轻型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MP 感染具有明显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动态检测血清补体、免疫球蛋白及炎性细胞因子对评定疾病分期、病情程度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志军  史文元  何志刚 《医学信息》2010,23(13):2089-2090
目的检测并比较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治疗前后血清中肌红蛋白(Mb)和肌钙蛋白Ⅰ(cTn-I)的含量,以探讨其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合并心肌损害诊治中的意义。方法抽取肺炎支原体感染并有心肌损伤表现的患儿(46例)急性期和恢复期的静脉血,测定并比较其血清中Mb和cTn-I的含量变化,同时以健康儿童做为对照组。结果 MPP合并心肌损伤组患儿急性期血清中Mb和cTn-I的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与急性期相比,MPP合并心肌损伤的患儿恢复期血清Mb和cTn-I的含量明显下降(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PP患儿有部分患者急性期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金丝桃苷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选取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金丝桃苷低剂量(12.5 mg/kg)组和金丝桃苷高剂量(50 mg/kg)组。以肺炎支原体国际标准株(MPFH)滴鼻造模,第2天开始治疗,治疗3 d后进行后续实验。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改变;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检测肺组织中活性氧簇(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水平;ELISA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血清和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RT-q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LRP3、ASC和caspase-1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肺组织中出现炎症反应、肺泡间质增宽等病理变化;CRP、ALT、AST、LDH和CK-MB水平显著上调(P0.05);ROS水平显著上升,而SOD和GSH水平显著下降(P0.05);IL-1β、IL-6、IL-18和TNF-α水平显著上调(P0.05);NLRP3、ASC和caspase-1的蛋白表达也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金丝桃苷组中的上述症状明显减轻,且高剂量比低剂量组的缓解效果更明显。结论:金丝桃苷能够抑制MPP小鼠的损伤,这可能与其抑制氧化应激和NLRP3炎性体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疗效。方法 选取遂宁市中心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57例,简单随机化分为研究组79例、对照组78例。均给予止咳平喘、吸氧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加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加阿奇霉素联合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7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肺功能[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最高呼气流速(PEF)、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G、A、M、E(IgG、IgA、IgM、IgE)]、血清炎症因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肺泡表面活性蛋白D(SP-D)及可溶性B7-H3(sB7-H3)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94%)显著高于对照组(84.62%)(P<0.05);研究组患儿的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MP抗体转阴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MVV、PEF及FEV1/FVC均显著升高(P<0.05),且...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E4)联合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宫颈癌患者78例为宫颈癌组,宫颈良性疾病患者80例为良性疾病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8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组研究对象血清SCC-Ag、CEA、CYFRA21-1及HE4水平。分析4种检测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意义。结果宫颈癌组患者血清SCC-Ag、CEA、CYFRA21-1及HE4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宫颈癌组单项指标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与对照组;且宫颈癌组4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单项指标检测结果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SCC-Ag、CEA、CYFRA21-1及HE4联合诊断宫颈癌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为88. 46%、87. 82%,显著高于单项指标检测结果 (P<0.05)。结论血清SCC-Ag、CEA、CYFRA21-1及HE4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宫颈癌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簇集蛋白(Clusterin)、水通道蛋白4(AQP4)、载脂蛋白H(ApoH)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的208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将T2DM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26分,n=121)和认知功能正常组(≥26分,n=87)。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基本资料、血清Clusterin、AQP4、ApoH水平,并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与Logistic多元回归相关分析。结果三组间的性别比例、年龄、受教育年限、BMI、HDL-C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糖尿病病程、FPG、HbAlc、TC、TG、LDL-C、ApoH、MoCA均显著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和对照组,Clusterin、AQP4显著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和对照组(P <0. 05)。认知功能正常组糖尿病病程、FPG、HbAlc、TC、TG、LDL-C、ApoH、MoC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lusterin、AQP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T2DM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程度的加重,血清Clusterin、AQP4水平不断降低,ApoH不断提高(P <0.05)。经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Clusterin、AQP4与T2DM患者MoCA评分均呈正相关,ApoH与其呈负相关(P<0.05),ApoH与T2DM患者Clusterin、AQP4均呈负相关(P<0.05)。经过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Clusterin、AQP4是T2DM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ApoH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lusterin、AQP4、ApoH均与T2DM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有密切关系,对T2DM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发现和预防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血清中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 (sFlt-1)、乳酸脱氢酶(LHD)和超敏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重型急性胰腺炎(AP)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因急性腹痛来院治疗的AP患者93例,并根据诊断结果分为轻度组(MAP)和重度组(SAP)。同时按照病例对照设计原则选取等额的受试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如年龄、性别等,并采用常规检测其血清LHD和hs-CR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Flt-1水平,通过SPSS20.0统计软件对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以及各检测指标进行描述和统计分析,并计算各指标的诊断灵敏度及其对重型AP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三组受试者在年龄、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此外,三组受试者的血清sFlt-1、LHD和hs-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0.001);除SAP组sFlt-1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外,MAP组和SAP组均与健康对照组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有P <0.05)。另外血清sFlt-1对SAP患者的单独检测的灵敏度为80.4%,特异性为76.5%,LHD的灵敏度为86.3%,特异性为89.4%,hs-CRP检测的灵敏度为68.8%,特异性为83.7%,且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1.6%,特异性为93.5%,即血清sFlt-1、LHD和hs-CRP联合检测对重型急性胰腺的早期诊断优于其中任何方法的单一检测。结论血清sFlt-1、LHD和hs-CRP联合检测对重型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优于其中任何单一检测,对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和病情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以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高血压153例为合并组,不合并高血压107例为冠心病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员70例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NO、Lp-PLA2、HCY水平,通过Grous积分法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分析血清NO、Lp-PLA2、HCY水平与Grous积分的关系。结果合并组血清NO水平显著低于冠心病组、对照组,Lp-PLA2、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冠心病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合并组Grous积分平均2.82±0.42分,显著高于冠心病组的2.00±0. 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Grous积分<2分患者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Grous积分≥2分,Lp-PLA2、Hcy水平均显著低于Grous积分≥2分者(P<0.05);血清NO水平与Grous积分负相关(P<0.05),血清Lp-PLA2、Hcy水平与Grous积分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NO下降,Lp-PLA2、Hcy上升,NO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负相关,Lp-PLA2、Hcy水平与其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300例藏族慢性乙肝患者血清标本乙肝病毒(HBV)DNA定量与免疫学标志物检测结果。方法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检验科自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接收的300份藏族慢性乙肝患者血清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 PCR)法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免疫学标志物[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即两对半检测],并比较检查结果。结果①HBV- DNA定量分析显示160例(53.33%)HBV- DNA阳性,HBV- DNA含量平均值2.94×10^3 IU/mL;②免疫学标志物检测显示,大三阳89例,小三阳167例,HBsAg+、HBcAb+18例,HBsAg+、HBeAg+1例,HBsAb+、HBeAb+、HBcAb+9例,HBeAb+、HBcAb+5例, HBsAb+、HBcAb+3例,HBsAb+5例,全阴3例;③HBsAg+、HBeAg+中HBV- DNA阳性率最高(100.00%),其次为大三阳及HBsAg+、HBcAb+(88.76%、61.11%),经Kappa一致性检验,免疫学标志物两对半模式检测HBsAg+、HBeAg+与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一致性最佳(Kappa=1.000),其次为大三阳(Kappa=0.917)与HBsAg+、HBcAb+(Kappa= 0.747 ),另3例两对半检测全阴患者中1例HBV- DNA阳性。结论对藏族慢性乙肝患者,或应同时开展血清标本HBV- DNA定量及免疫学标志物检测,可为慢性乙肝的临床治疗提供更高价值诊断治疗信息,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心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cTn)、肌酸激酶、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及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检测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7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其中包括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例,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正常人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中心肌钙蛋白、肌酸激酶、TC及HCY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中心肌钙蛋白、肌酸激酶、TC及HCY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肌钙蛋白、肌酸激酶、TC及HCY均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肌钙蛋白、肌酸激酶、TC及HCY均高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检出率较各指标单独检测阳性检出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肌钙蛋白、肌酸激酶、TC及HCY的联合检测在临床诊断心血管疾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肌钙蛋白I(cTnI)、胆碱酯酶(ChE)水平变化及其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108例AOP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AOPP中毒程度分为轻、中、重度组,所有患者中毒6 h内均留取外周血标本,测定血清AST、cTnI、ChE水平,分析上述指标的变化与AOPP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中、重度中毒患者AST、cTnI水平高于轻度中毒患者,ChE活性低于轻度中毒患者(P<0.05),重度中毒患者AST、cTnI水平又高于中度中毒者,ChE活性低于中度中毒者(P<0. 05);中、重度中毒患者AST、cTnI、ChE异常检出率高于轻度中毒患者(P<0.05),重度中毒患者上述异常检出率又高于中度中毒者(P<0.05);中、重度中毒患者中毒指数评分高于轻度中毒患者(P <0.05),重度中毒患者中毒指数评分又高于中度中毒者(P<0.05);AST、cTnI与AOPP患者中毒指数呈正相关,ChE活性与中毒指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 AOPP患者随中毒程度上升,血清AST、cTnI上升幅度增加,ChE活性受抑制程度增加,AST、cTnI与AOPP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ChE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妊娠4~9周孕妇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素(hCG)、雌二醇(E_2)水平与先兆流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妊娠4~9周先兆流产孕妇和正常孕妇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资料将146例先兆流产孕妇设为研究组,进一步分成妊娠失败组(n=42)和妊娠成功组(n=104),154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比较所有孕妇不同孕周hCG、E_2和孕酮(P)水平变化,同时分析hCG、E_2和P三者串联或并联诊断先兆流产孕妇妊娠结局确诊率。结果三组孕妇血清中hCG和E_2水平均随着孕周增加而逐渐上升,妊娠失败组和妊娠成功组孕妇妊娠4~9周血清hCG和E_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三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妊娠失败组,妊娠成功组和对照组孕妇妊娠4~9周血清P水平依次降低,且三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者联合诊断时,串联诊断时其特异性较高(94. 32%),并联诊断时灵敏度较好(96.53%)。结论妊娠4-9周先兆流产孕妇体内血清hCG、E_2等激素水平下降,其对随后孕妇保胎治疗和妊娠结局预测具有指导意义,值得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红细胞分布宽度(red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和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在食管癌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四川省林业中心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4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2例,同期收集健康人群140例。采用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全血RDW,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SF水平,采用魏氏法检测ESR值。结果与反流性食管炎(SF:168.7±16.8μg/L;RDW:13.4±2.3%;ESR:15.3±2.6mm/h)和健康对照(SF:160.3±15.5μg/L;RDW:12.7±2.1%;ESR:15.6±2.8mm/h)相比,SF、RDW和ESR水平在食管癌(SF:321.5±37.1μg/L;RDW:22.5±3.0%;ESR:27.5±7.8mm/h)患者中均显著升高(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SF、RDW和ESR水平与TNM分期(SF:r=0.327,P<0.001;RDW:r=0.264,P=0.002;ESR:r=0.283,P=0.001)均呈线性关联,且三者的水平在Ⅲ~Ⅳ期患者中最高,但SF、RDW和ESR水平与组织学类型均无显著相关性(SF:r=0.012,P=0.884;RDW:r=-0.119,P=0.160;ESR:r=-0.018,P=0.834)。ROC结果显示,联合SF、RDW和ESR在鉴别食管癌与反流性食管炎和健康对照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为0.923(95%CI:0.893~0.974,P<0.001),灵敏度为92.3%,特异性为83.4%。生存分析显示,相比低SF组和低RDW组,高SF组(χ^2=15.366,P<0.001)和高RDW组(χ^2=6.012,P=0.014)生存率显著降低,而低ESR组和高ESR组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95,P=0.193)。结论联合SF、RDW和ESR对食管癌的诊断及发病风险评估具有价值,且SF和RDW在食管癌预后评价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ADAM33)、嗜乳脂蛋白样3(BTNL3)基因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表达特点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87例(观察组),其中轻度患者29例,中度患者36例,重度患者22例,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9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DAM33和BTNL3mRNA表达,同时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和白细胞介素-4(IL-4)。结果观察组ADAM33mRNA相对表达量为3.01±0.2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BTNL3mRNA相对表达量为0.42±0.1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EOS计数、IgE和IL-4分别为(0.41±0.10)×109/L、357.64±56.21IU/mL和126.48±78.94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病情患者ADAM33mRNA、BTNL3mRNA和IL-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患者ADAM33mRNA和IL-4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患者(P<0.05),而BTNL3mRNA明显低于轻度和中度患者(P<0.05);ADAM33mRNA与IL-4呈正相关(r=0.541,P<0.05),BTNL3mRNA与IL-4、ADAM33mRNA呈负相关(r=-0.622和-0.464,P<0.05)。结论ADAM33、BTNL3在不同严重程度支气管哮喘患者中表达有所差异,两者存在一定相关性,同时可能与Th2类细胞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