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工矿遗产糅合了工业遗产与地质遗产。随着矿产资源不断枯竭和产业的升级转型,矿业遗留激增,工矿遗产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为了对工矿遗产实施有效保护,运用适应性再利用理论,从建筑学角度,提出工矿遗产保护的六项原则:动静结合、风貌维持、功能更新、技术多样、新旧识别和分步实施,以及六种保护方式:原地更新保护、"迁移"保护、"嵌入式"保护、"围合"保护、"废墟"保护、"因子"保护。  相似文献   

2.
工矿遗产糅合了工业遗产与地质遗产。随着矿产资源不断枯竭和产业的升级转型,矿业遗留激增,工矿遗产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为了对工矿遗产实施有效保护,运用适应性再利用理论,从建筑学角度,提出工矿遗产保护的六项原则:动静结合、风貌维持、功能更新、技术多样、新旧识别和分步实施,以及六种保护方式:原地更新保护、"迁移"保护、"嵌入式"保护、"围合"保护、"废墟"保护、"因子"保护。  相似文献   

3.
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渐枯竭和产业不断升级转型,大量的工矿遗迹遭弃置,为了保护其中有价值的遗存,提出工矿遗产的概念。在对工矿遗产概念提出的现实背景和工业遗产、地质遗产、矿业遗迹等与工矿遗产相关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工矿遗产进行定义并对工矿遗产分类体系进行初步的建构与代码编制,以此作为一个普遍接受的分类基础。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尺度和尺度层级结构的阐述,提出了工业遗产的4个尺度层级为单体设施层级、工业厂区层级、工业区(工矿城镇)层级和工业区域层级,分析了工业遗产各尺度层级结构的构成要素和特征,以及工业遗产尺度层级结构体系框架及其特征。在此基础上,解析了基于4个尺度层级框架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模式谱,包括:单体设施层级的功能转化模式和空间更新模式,工业厂区层级的工业博物馆园区模式、后工业景观公园模式、创意产业园区模式以及混合型园区模式,工业区(工矿城镇)层级的工业博物馆群落模式和城市工业遗产廊道模式,工业区域层级的区域性工业景观公园模式和工业遗产线路模式。据此,构建了基于尺度层级结构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模式谱系框架,以此作为模式选择决策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工矿遗产的概念及其分类体系研究》进行补充说明。首先简要介绍工矿遗产概念及其分类的相关内容,进而尝试从所开采矿产资源类型、工矿遗产的属性两个方面进行分类,以此作为"矿业生产流程综合分类法"的比对与补充,其次明确工矿遗产的历史、经济与社会价值,并结合宝山国家矿山公园实际调研结果,举例说明工矿遗产分类体系的运用,最后阐述提出工矿遗产概念及其分类体系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林祖锐  杨思  常江 《工业建筑》2015,(4):52-55,91
工业遗产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是工矿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保护和再利用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基于工业遗产保护,通过对新河矿区独特的工业文化以及文革文化景观的挖掘,结合地块的资源禀赋和城市发展对地块的驱动,以生态修复为先导、文化再现为灵魂、适宜改造为支撑,提出适合新河矿区的转型发展新模式,促进矿区及周边地块的复兴及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工业遗产保护范围的扩大,以往针对破产、衰退型企业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在遗产的所有权人及再利用的目标、逻辑上,均与稳健型企业有较大差异,难以与实践相契合。该文对比了衰退型企业与稳健型企业工业遗产项目保护与利用方法的异同,并以作为行业龙头,入选国家工业遗产名单的西安电影制片厂为例,选择产业链延伸关键节点确定产业治理模式,运用微观企业数据绘制企业网络演化图谱,制定不同类型公共产品清单,建立了企业自主经营与政府支持下,遗产价值评估—空间双向匹配—生产职能调整—产业公益双赢目标的保护与利用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8.
文章提出水利型农业遗产的概念,通过对国内外水利型农业遗产保护历程的梳理,将水利型农业遗产的保护历程归纳为认知、审视和探索三个阶段,揭示了水利型农业遗产保护由水利工程系统设施本体的独立保护向水利灌溉系统整体保护再到区域性保护的发展过程,并结合保护历程推衍出水利型农业遗产未来的保护与发展方向,希望对当代水利型农业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工业遗产是记载城市历史发展的特殊语言,是城市历史的再现,作为资源型城市的大庆具有丰富的工业遗产。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查询和实地调研,对大庆市工业遗产保护状况和价值特征进行了总结,为大庆石油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了解我国档案文献遗产保管利用现状,总结和反思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分析影响档案文献遗产损坏和濒危原因,提出档案文献遗产资源分级保护模型,探索档案文献遗产其价值开发和保护利用,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价值体现,提出档案文献遗产资源整合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上海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背景和空间布局梳理为基础,通过梳理工业遗产在上海历史风貌保护体系机制中的角色变化和保护利用方式的演进,重点分析了现状保护利用中保护对象内涵、工业遗产的保护模式、工业遗产利用的功能类型和保护政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论青岛工业遗产保护及再利用之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润生  朱宁  高琦 《工业建筑》2013,43(1):14-16
通过介绍工业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分析青岛工业遗产保护的现状并借鉴优秀改造实例,探讨工业遗产保护应以追溯城市记忆和提高工业遗产适应性为工业遗产保护及再利用作为目标;以强调工业遗产的"真实性"、合理制定保护和再利用方式及具体策略为主要内容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以建筑遗产概念的内涵演变及其价值的多重性开篇,探讨了我国建筑遗产立法现状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以意大利建筑遗产保护和利用理念及立法的发展历程为借鉴,结合我国目前建筑遗产保护和利用理念及实践发展现状,对我国建筑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立法提出了分类保护原则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四川建材》2017,(1):32-34
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已不能脱离城市发展的整体观而单独进行,本文以城市复兴理论为基础,首先对吉林省工业遗产资源进行梳理,然后从城市功能、空间、经济的角度探讨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途径和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15.
近代以来工业遗产种类繁多,行业之间差异较大,不同保护理念及利用方式作用下工业遗产的形态、特征也不尽相同.从跨越的时间范围来看,可以将其分为近代工业遗产和现代工业遗产,文章在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梳理了中国近代工业遗产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对中国近代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模式分类、保护利用原则进行阐述,针对几种不同保护利用模式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对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红色文化遗产分布点多面广,呈现出遗产群落的特征。红色文化遗产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见证,其在促进当地产业发展、爱国主义教育、提升生活环境品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有的红色文化遗产主要以单点的形式进行保护利用,出现整体保护利用状况较差、碎片化保护等问题,迫切需要从红色文化遗产群落的层面进行整体保护。首先,本文在对红色文化遗产群落概念及已有遗产群落保护利用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红色文化遗产群落应通过时间连续性和空间连续性的分析提取遗产群落的基本特定组合模式,进而提出相应的整体保护利用策略。其次,选取陕北地区为例,在对红色文化遗产群落的形成阶段及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取出军事转战线路型集聚区、革命根据地型集聚区、战场型集聚区三种基本空间组合模式。最后,提出红色文化遗产结构性串接、强化组合模式的整体保护利用、不同保护利用方式的差异化应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对工业遗产现有内涵界定和既定评定标准认知的基础上,通过梳理杭州市区工业遗产现状,并借鉴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模式,构建杭州工业遗产评估与认定标准体系,提出工业遗产整体保护框架,以及分级、分类的保护措施与要求.主要划分为三个级别加以保护:一级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严格参照相应的文物保护法规执行;二级工业遗产保护遵照历史建筑保护要求执行;三级工业遗产保护按照一般遗产建筑,保护其主体结构,特征及所蕴含的非物质文化遗存做好保护性的再利用.  相似文献   

18.
三峡工程管理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界定工业遗产内涵,分析三峡工业遗迹的现状,探索三峡工程管理区工业遗产的价值,揭示其保护的紧迫性.建立三峡工业遗产价值甄别标准.通过研究国内外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探索三峡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方式,引入"遗产廊道"、"泛博物馆"等理念,提出了三峡工业遗产保护性利用的规划策略,进而提出水利枢纽区工业遗产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遗产村落规划的主流理念是"保护第一,利用第二",但实践中往往与村民的发展诉求产生矛盾。如何营造让村民持续居住的活态遗产村落是当前的实践难点。本文以文献研究的方式,从文化景观视角梳理了遗产村落"作为日常场所"和"作为文化遗产"的差别,指出遗产村落是动态变化的活态遗产;基于国际遗产保护的相关研究,以及对日本街区保护型社区营造案例的实际考察,提出遗产村落保护再生途径。笔者认为过于泛化的静态保护方式在长效上有损于遗产村落的真实性与人地关系,指出:(1)遗产村落的保护目标应转变为维护人地关系;(2)遗产村落保护再生的实践主体应转变为本土社区;(3)遗产村落的形态意象应转变为演化的乡土风格;(4)遗产村落保护再生的实践手段应转变为动态反馈的多次局部设计优化。本研究旨在为我国的活态遗产保护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从洛阳城市工业区的形成与发展出发,通过对洛阳的工业建筑遗产的现状梳理、分析,针对当前洛阳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利用中的问题和矛盾,在借鉴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建议,以使其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