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张桦  白杨 《建筑技艺》2021,27(2):25-31
以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目标为切入点,分析外围护体系的技术研究路线,以华建集团装配式建筑集成技术试验楼中所采用的单元式集成混凝土外挂墙板为研究对象,深度剖析外围护体系的集成设计在建筑形式、建造工艺、建构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从集成设计理念和原则出发,简述建筑工业化发展在集成设计方面产生的影响,并对基于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设计的外围护集成体系进行性能分析,阐述外围护体系的设计与建造间的紧密关系,总结建筑外围护体系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基于课题研发的新型高效围护墙体部品,以1栋4层公共机构办公楼为例,设置对比方案,通过斯维尔BESI能耗模拟软件,计算其在我国4个气候区的建筑负荷,进行新型高效围护墙体部品节能效果分析评价,以对工程建设提供依据。通过模拟分析发现新型高效围护墙体部品在各气候区适宜的方案为:严寒地区采用25mm厚STP保温板,外窗不宜采用电致变色玻璃;寒冷地区采用25mm厚STP保温板,外窗宜采用电致变色玻璃;夏热冬冷地区采用20mm厚STP保温板,外窗宜采用电致变色玻璃;夏热冬暖地区采用20mm厚STP保温板,外窗采用电致变色玻璃。  相似文献   

3.
阴继庞 《华中建筑》2011,29(12):33-35
住宅产业化的核心是建筑构件及部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和工业化.构件、部品的标准化是产品系列化的依据,是工业化的前提,更是产业化的保证.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将有助于住宅产业化的推进.轻钢密柱框架建筑体系是一种由轻钢、轻板组成的新型工业化建筑体系.其结构体系采用钢框架——支撑结构,围护墙体采用轻质板墙或轻质块材,建筑设备为隐藏式...  相似文献   

4.
绿色建筑围护系统包括墙体地面系统、门窗系统和屋面系统,都属建筑部品范畴。绿色建筑部品是指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或再循环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和有利于人类健康的建筑部品,其发展方向是标准化、模数化、规范化、系列化、高性能化、绿色化等。随着新的建筑节能法规、标准的贯彻实施,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视,而生产和应用绿色建材是实现建设节能建筑的物质基础,由此新型建筑材料与部品的革新与推广应用工作也将面临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5.
新型建筑工业化背景下,要达成建造全过程的信息化管控、精细化生产、快速化施工,须有一套完善的建筑部品分类体系作支撑。阐述了建筑部品的概念与特征及其之于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特殊意义。分析了我国现有的建筑部品分类体系,从建筑部品的几何信息、空间位置、性能参数等多角度探究了其分类体系的组成因子,进而构建多系统相互合作的建筑部品分类体系,最后以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Solar Decathlon,SD)获奖作品I-YARD外围护部晶体系为例,对该分类体系的科学性及实用性进行分析,同时对该作品其他分项层的建筑部品特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以<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41/062-2005为依据,分别对黄河淤泥多孔砖和其它种类的墙体材料组成的居住建筑外围护墙体节能保温子系统进行对比分析,从节能保温性能评价的参数:围护结构热阻R和传热系数K两项指标和能耗率及经济指标进行论证.证明了在居住建筑节能保温设计中黄河淤泥多孔砖的技术指标优于市场中现有的其它同类墙体材料,较大幅度提高外围护墙体的节能保温效率、降低成本并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同时也表明围护墙体主材自身的热工性能直接决定着外围护墙体子系统整体的节能指标及投资.  相似文献   

7.
为量化评价再生混凝土砖复合墙体综合性能,应用层次分析法从受力性能、保温性能、造价和环境性这4个方面构建了层次分析模型,计算了评价指标相应的权重值,并对6种建筑围护墙体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影响建筑围护墙体最重要的评价指标是受力性能,其次是保温性能和造价,最后为环境性。通过综合分析及评价,再生混凝土砖-粉煤灰砌块复合保温墙体为最优方案,分析及评价结果可为再生混凝土砖复合墙体的进一步研究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河淤泥承重多孔砖的节能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黄河淤泥承重多孔砖的围护结构热阻、热惰性和传热系数等节能保温性能评价指标,并与其他居住建筑外围护墙体进行节能保温系统进行比对分析,证明了在居住建筑中采用黄河淤泥承重多孔砖,其节能性能优于区域市场中现有的其他同类墙体材料.  相似文献   

9.
建筑外围护墙体的节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向辉 《山西建筑》2009,35(21):232-233
针对建筑墙体节能的重要性,对建筑外围护墙体的节能进行了研究,通过一些实例分析了节能墙体的类型及应用,指出墙体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主体,设计中应尽量减少建筑的体形系数,以促进墙体节能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FK轻型预制外围护系统投放国内市场2016年3月22日,由北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与日本富士工业历经6年研发的FK轻型预制外围护系统在国内首次投放市场。这是我国在装配式高层建筑关键技术上取得的重大突破。FK轻型预制外围护系统是以轻型钢为支撑结构,复合新型墙体材料制成,同时能够满足建筑外围护及装饰功能的一种高性能建筑外围护系统。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建筑外围护系  相似文献   

11.
当前,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得到了较快发展,所需围护结构的部品及施工技术不断获得突破并日臻完美,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已从试验阶段向全面推广阶段快速迈进。在构成被动式低能耗建筑三大围护部品中,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用门(以下简称"被动门")不同于外窗和墙体保温材料,由于受国家建筑安防、技防和消防标准的限制,对"被动门"的选择有着严格的要求。本文依据国家有关建筑、消防标准浅议如何正确选择"被动门",并得出"被动门"的定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工业化建筑部品的定义、体系划分以及发展过程存在问题和相应解决办法进行了综述。首先分析了现有的工业化建筑部品不同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建筑工业化部品的定义。其次分析了现有的工业化建筑部品的体系划分方式。重点从使用功能、主次关系、形状特征和标准化程度以及结构原材料几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最后分析了工业化建筑部品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工业化建筑部品应用主要问题存在于标准化程度、部品认证体系、个性化需求以及成本能耗方面,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日前,由北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与日本富士工业历经六年研发的FK轻型预制外围护系统在国内首次投放市场。FK轻型预制外围护系统是以轻型钢为支撑结构,复合新型墙体材料而成,能够同时满足建筑外围护及装饰功能的一种高性能建筑外围护系统,可应用于高度100m以下的建筑。FK轻型预制外围护系统可实现智能化的生产和设计。配备专属的设计软件,可实现平立面自动设计排板、自动生成组装图、节点图,自动计算物料数量及总成本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装配式建筑常见的外围护墙体、内装隔墙,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电气管线系统在外围护墙体、内装隔墙敷设方法。  相似文献   

15.
《门窗》2019,(7)
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建筑部品的检测方法迫切需要完善。幕墙行业发展较早,尤其是单元式幕墙基本实现了工厂标准化生产,属于比较完善的建筑部品。相应地,幕墙行业的取样、检测和验收方法已经成熟和完善。本文就幕墙性能中的动态风压水密性能检测方法做出分析,比较各个检测体系中方法的差异,不仅有助于为幕墙工程选取合适的动态水密检测方法,也有助于研究诸如一体化外墙等部品的防水方法。  相似文献   

16.
合环保要求的设备,积极推广应用太阳能等自然能源利用技术。推行管线综合设计,设立竖向管井(管束)区和水平管线区、管道墙,推广应用各种新型管材。三是部品体系。住宅部品是由材料、单项产品构成的部件、构件的总称,是构成成套技术和建筑体系的基础。部品体系按照住宅部位分为结构部品、外围护、内装、厨卫、设备、智能化、小区配套七大部品体系。部品的发展要形成通用部品,形成系列开发、规模生产、配套供应的标准住宅体系。重点推广并进一步完善已开发的新型墙体材料、防水保温隔热材料、轻质隔断、节能门窗、节水便器、新型高效散热器、…  相似文献   

17.
《砖瓦》2016,(5)
我国保温材料在建筑上的应用是随着建筑节能要求的日趋严格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相对于保温材料在工业上的应用,建筑保温材料和技术还较为落后,高性能节能保温材料在建筑上利用率很低。为实现建筑节能目标,根本出路是发展高效节能的外墙外保温复合墙体。外围护墙体的保温隔热技术和材料是目前重点研究开发的节能技术,它可以避免热桥的产生,保温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物的高度在不断升高,建筑主要结构形式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框架-筒体)或钢结构,建筑中的墙体只起填充、分隔、围护和装饰作用,具有隔热、保温、隔声等功能。而用墙体承重的建筑物由于抗震性能差、建筑高度低、开间尺寸小等问题已经逐渐退出建筑舞台。由于现代建筑中的墙体只是起填充、分隔、围护和装饰的作用,因此墙体材料本身强度已经不再是影响墙体质量的主要因素,而墙体材料的外观尺寸已成为  相似文献   

19.
对皖南地区民居的多种外围护墙体的热工性能进行深入地对比研究和定量分析,通过实测的四类不同形式民居墙体的热阻值比较和分析,认为民居建筑中采用不同材料及构造方式对热工性能影响很大,即使同样的围护材料,不同的砌筑方式也会造成热工性能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一、墙体系统的基本功能 设计合理的围护系统不但能够提高建筑的整体性能,还可以提高建筑的观赏性。围护系统包括:墙体、屋顶、楼地板和门窗。墙体作为分割建筑内外部环境的工具,还可以填充不同的填充物。墙体系统除了具有保温、防潮、防风等功能外,还必须要承受动态、静态、长期或短期荷载,此外还担负控制和分配建筑内部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