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6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扬麦16(原名扬00-126)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扬州分中心以扬91F138和扬90-30杂交育成的春性中熟中筋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2005年被列入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的品种。2005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证  相似文献   

2.
"扬麦16"(原名"扬00-126")为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2001年以"扬91F138"为母本,"扬90-30"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后代连续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04年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扬两优6号(广占63-4S×扬稻6号)系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品种,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扬麦16(原名扬00-126)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扬州分中心以扬91F138和扬90-30杂交育成的春性中熟中筋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2005年被列入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的品种.2005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证书,品种权号为CNA20030436.4,公告号为CNA000663G.  相似文献   

5.
“扬辐粳8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利用辐射诱变与杂交育种相结合的方法育成的优质常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该品种集优质、高产,多抗于一体。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申请了新品种权保护,现已成为江苏省2006年水稻良种推广补贴品种,适应于苏中及里下河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6.
“扬油5号”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以“鉴10/F6008/加拿大3号”配组杂交选育而成的常规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2003年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邮编:225002.电话:0514-7302207)选育的优质高产甘蓝型油菜新品种“扬油7号”,前不久通过了江苏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8.
“扬麦16号”(原名“扬00-126”)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和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扬州分中心用“扬91F138”和“扬90-30”杂交育成的春性中熟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江苏省审定。我站于2005年秋引种示范,获得亩产382.5kg的高产。  相似文献   

9.
杂交粳稻“陵风优18”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陵风优18”属三系杂交中粳稻新品种,由扬州大学农学院以“陵风A”/“SJR218”杂交,2006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各地试验示范,表现为熟期适中、丰产稳产、米质优良、抗性好,适宜在沿淮、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10.
“宁麦12号”(原“宁96048”)为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2001年以“宁9170”为母本,“扬158”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后代连续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04年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该品种2001~2003年度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345.1kg。较对照“扬麦158  相似文献   

11.
扬辐粳8号(原名扬辐粳4901)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辐射诱变与杂交育种相结合的方法育成的优质常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它集优质、高产、多抗于一体,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申请了新品种权保护,为江苏省2006年水稻良种推广补贴品种。1产量表  相似文献   

12.
扬辐籼6号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60Co-γ射线辐照扬稻6号选育而成的中籼稻新品种。该品种集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于一体,200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0401。  相似文献   

13.
“扬油4号”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杂交选育而成的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于2001年7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抗性强、品质优、产量高,一般亩产可达175~200k,具有亩产220kg以上的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14.
“扬麦16”(原名“扬00-126”)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高产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适宜江苏淮河以南地区种植。我市于2005年引种试验,2006年示范面积达1万余亩。该品种表现穗大粒重,分蘖力中等,抗倒伏,抗病性一般,产量高,因而深受示范户欢迎。2007年秋播,“扬麦16”作为我市小麦主栽品种推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扬粳糯l号”(原名“香粳糯041”)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泰州市种子公司联合以“香粳糯91-21”/“广陵香糯”杂交,于2000年育成的迟熟中粳糯稻新品种。2001、2002年参加江苏省区试,2003年参加生产试验,200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被列为江苏省新品种展示品种.适宜在江苏、安徽、河南和上海等省市迟熟中粳稻区推广种植。经近两年试验、示范和推广,该品种表现出产量潜力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农艺性状优、稻米品质好、综合抗性强等特点,是一个市场前景较好的糯稻品种.  相似文献   

16.
扬粳4227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扬粳4227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早熟晚粳新品种,该品种于2009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0912),已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相似文献   

17.
“扬辐粳8号”属迟熟中粳水稻品种,由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以“粳94-18”/“镇香24”"(辐照当代)杂交,于2001年育成,2006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我镇2006年引进、示范、种植,表现较好,该品种适合在我地种植.  相似文献   

18.
扬两优6号(厂占63—4Sx扬稻6号)系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品种,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农家致富》2006,(15):26-26
扬麦14原名“扬0-139”,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选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多穗、大粒,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中筋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江苏省审定。2005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为CNA20030408.9,扬州市扬子种业有限公司独占实施。该品种2005、2006连续两年被列为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补贴品种。适宜江苏省沿淮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在扬麦158种植区域内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20.
杨辐麦二号     
扬辐麦二号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弱筋小麦新品种。2002年8月通过江苏省审定定名.2003年9月以全票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国审麦2003025)。该品种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