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交通心肾针刺法治疗更年期失眠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交通心肾针刺法治疗更年期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组)和对照组(药物组),每组30例,分别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治疗后,针刺组PSQI得分较前有显著性降低(P〈0.01),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通心肾针刺法治疗更年期失眠症有较好的疗效,能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通调督任合健脾利湿法针刺治疗脾虚型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通调督任合健脾利湿)及对照组(传统健脾利湿)两组,分别于针刺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脾虚症状及体征、脾虚评分、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股围、脂肪系数等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脾虚积分均有下降(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调督任合健脾利湿法针刺对于脾虚型肥胖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口服芷乌灵胶囊和安定片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睡眠障碍量表(SDRS)的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0%和64.0%(P〈0.05);治疗后两组PSQI、SDR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灵胶囊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任珊 《新中医》2011,(5):109-110
目的:观察比较调卫健脑法与养心安神法针刺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予调卫健脑法针刺;对照组予养心安神法针刺,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治疗前后的自身以及组间比较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3.1%,对照组为82.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PSQI总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调卫健脑法不仅能够提高失眠症患者的夜间睡眠质量,而且能够改善失眠症患者白昼的机能状态,从而提高失眠症患者的昼间生活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调督针刺疗法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将103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调督针刺疗法配合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治疗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P〈O.05)。结论调督针刺疗法能够改善颈椎间盘突出症免疫球蛋白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调脊通督针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用调脊通督针法,对照组用常规针刺法,6天1疗程,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比较无差异(P〉0.05),但治疗组和对照组取得显效时间比较,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取得显效时间要短于对照组。结论:调脊通督针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且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李云燕 《新中医》2002,34(3):51-52
目的:观察调督醒神针刺主治疗中风病的疗效。方法:将159例中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调督醒神法治疗(治疗组)102例,常规针刺法治疗(对照组)57例,并配合常规药物对症处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3愈率分别为48.04%,38.6%(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7.06%,78.95%(P<0.01),结论:调督醒神法治疗中风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调神针法配合耳穴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调神针法配合耳穴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取穴针刺法治疗。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28/30),对照组为86.7%(26/30),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调神针法配合耳穴治疗失眠症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头穴埋线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头穴埋线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和各睡眠因子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入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埋线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入睡时间,是一种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调督”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常规推拿基础上用“调督”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用常规推拿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症状体征积分及TCD检测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症状体征积分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TCD检测在基底动脉(BA)、左侧椎动脉(LVA)和右侧椎动脉(RVA)的收缩峰值期血流速度(Vs)及右侧椎动脉(RVA)的平均血流速度(Vm)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调督”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优于常规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针刺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5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1、2个疗程后PSQ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后PSQ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后PSQ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针刺是一种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易筋经治疗青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青年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一组予针刺治疗,一组予易筋经治疗,一组予针刺结合易筋经治疗,通过PSQI评定量表进行分析,比较3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经治疗后,3组患者的PSQI评定总得分及各因素得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结合易筋经组明显优于针刺组和易筋经组(P<0.05),而后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针刺结合易筋经能有效治疗青年失眠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降压1号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的临床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降压1号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氯沙坦钾和艾司唑仑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睡眠障碍量表(SDRS)评分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SDRS评分及血压均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组间SDRS评分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压1号可有效改善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症状,控制患者血压,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调督通阳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俞国桥 《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0):577-578
目的观察调督通阳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痉挛性瘫痪患者按门诊序号随机分为调督通阳针法组(治疗组)52例,常规针刺组(对照组)51例。治疗组取夹脊穴、头部督脉经穴为主进行治疗;对照组取手足三阳经穴进行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55.8%,对照组愈显率为2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督通阳针法为治疗痉挛性瘫痪有良好疗效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督脉埋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督脉埋针配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脉埋针是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背俞穴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背俞穴为主治疗,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体疗效和SPIEGEL量表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PIEGEL量表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两组之间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背俞穴为主治疗失眠症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针刺治疗单纯性失眠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循环针法治疗单纯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单纯性失眠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循环针法)与药物组,治疗1个月后评定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并于1个月、3个月后统计复发率。结果针刺组疗效优于药物组(P<0.05);针刺组治疗后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及总分都有显著改善(P<0.01);两组随访1个月、3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环针法治疗单纯性失眠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强督通经”针剌法与传统针刺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的疗效差异。方法将3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8例和对照组90例。治疗组采用“强督通经”针刺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1.8%和95.8%,而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5.5%和7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症状及计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l,P〈0.05),且治疗组治疗前后疼痛症状及计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督通经”针刺法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激素配合健脾补肾清热凉血方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符ITP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予以强的松,同时加服健脾补肾清热凉血方,1剂/d;对照组25例,予以强的松口服。2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8%,对照组为64.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计数2组治疗后均明显升高,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激素配合健脾补肾清热凉血方治疗ITP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不寐四穴”为主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A组(“不寐四穴”组)、B组(常规针刺组)及C组(西药组),每组35例。治疗4星期后,对比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OI)分值的改变。结果A组总有效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愈显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SQI值较B组下降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寐四穴”组在疗效方面稍优于常规针刺组,在疗效及安全性两方面均明显优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