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蛹虫草菌体培养液中提取水溶性粗多糖经分离纯化,得一种含有少量蛋白的半乳甘露聚糖CM-I,分子量2.7×10’,[a]19d=十54.7°。糖组成摩尔比,半乳糖: 甘露糖=6:5。经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部分酸水解,半乳糖苷酶解,1H-NMR分析,完全甲基化与GC及GC-MS分析,证明:多糖CM-I具有高度分枝结构,其以β-(1→2)连接的甘露糖为主干,枝链由较大量的β-(1→6)半乳糖和较大最的β-(1→2)呋喃半乳糖构成,分别连接在主干的0-4和0一6上。  相似文献   

2.
苏芸金芽孢杆菌的一个新亚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北京近郊温泉地区油松林间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产生伴孢内含物的芽孢杆菌TW 20。该菌株具有苏芸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典型特征,但无鞭毛抗原(H),伴孢内含物与孢子常常不分开,位于孢子囊一端由数个不同形状的晶体组成.其生化反应特性及酯酶型与已知23个血清型30个亚种的标准菌株均不相同。对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午毒蛾(Lymautria dispar)、黄褐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 testcea)、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幼虫没有明显的致病性。根据上述特性,菌株TW20属于一个新的酯酶型亚种,定名为苏芸金芽孢杆菌温泉亚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 Wequanen-sis。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苏芸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7个变种19个野生菌株及无晶体(sp+cr-)和无芽孢(sp-cr+)突变株的质粒图型,证实了苏芸金杆菌的质粒组成既有变种的特异性,亦有菌株的特异性。载有晶体蛋白质合成基因的质粒,B. thuringiensis var.Kurstaki HD-191 菌株可能为42和50Mdal,B.Thuringiensis var. aizawai HD-282菌株为47Mdal, B.Thuringiensis var.Israelensis IPS-82菌株为57Mdal的质粒,而B.Thuringiensis var. wuhanensis 140 菌株的此种基因则可能不在质粒上而在染色体中。HD-191载晶体蛋白合成基因的质粒以很高频率被传递给其无晶体突变株HD-1并在后者细胞中表达。B. thuringiensis var. israelensisIPS-82菌株和 B.Thuringiensis var. kurstaki 无晶体突变株HD—1之间载晶体蛋白合成基因质粒的传递未能成功,提示可能存在着不相容性的障碍。  相似文献   

4.
滇重楼寄生菌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yunnanensis)地下茎中分离和鉴定出两种细菌——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genes),以及三种真菌——黑团孢霉(Periconia sp.)、白色厚顶孢霉(Pachnocybe albida)和重楼索霉(Hormomyces paridiphilus)。对蜡状芽孢杆菌、产碱假单胞菌和重楼索霉进行了液体培养并测定了胞外多糖含量,结果表明重楼索霉可分泌大量胞外多糖,这可能是导致滇重楼地下茎胶质化和多糖含量增加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枯草芽孢杆菌在葡萄糖丰富的环境中,胞内糖分解代谢物浓度的提高将引起碳分解代谢物阻遏效应(CCR)及糖吸收 的抑制,对核黄素等发酵过程产生不利影响。通过缺陷细胞的分解代谢物控制蛋白A(CcpA)可以解除CCR效应,但不能解除糖吸收的抑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糖磷酸转移酶系统(PTS)是枯草芽孢杆菌主要的糖吸收方式,HPr蛋白和双功能的HPr激酶/HPr-Ser46-P 磷酸酶(HprK/P)参与PTS系统的调控。在葡萄糖丰富的条件下,K96SRQ 的激酶活性受1,6二磷酸果糖激活,催化HPr蛋白46位丝氨酸残基磷酸化,形成HPr-Ser46-P.HPr-Ser46-P抑制某些碳源透过酶基因的表达;同时HPr-Ser46-P难以被酶I在His15磷酸化,不能在PTS系统中发挥转移磷酸基团的作用,使细胞的糖吸收受到抑制。在CcpA缺陷的背景下,敲除核黄素生产菌株B.subtilis24Al/Pmx45 的HprK/P 编码基因hprK,构建了CcpA和HprK/P双缺陷的重组菌B.subtilisZHc/Pmx45.摇瓶发酵显示,B.subtilisZHc/Pmx45核黄素发酵的最适葡萄糖浓度由24Al/Pmx45的8%提高到10%;核黄素产量达到4.374mg/Ml,比24Al/Pmx45提高了19.2%。结果表明,CcpA和HprK/P的双缺陷可有效解除高浓度葡萄糖所引起的CCR效 应和糖吸收抑制,有助于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耐受力,并提高核黄素产量。  相似文献   

6.
多粘芽孢杆菌204产生的高粘性多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粘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myxa)204能在萄葡糖培养基中,产生具有高粘性的胞外多糖,发酵48—72h产率为12g/L。在浓度为0.6%,1.0%和1.5%时,它的粘度分别为327,3715和44650厘泊、该菌产生的胞外多糖是一种酸性多糖,它由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组成;其克分子比为5:5:2;糖醛酸含量为5.5%;其中1%水溶液具有加热熔化、冷却后凝固的类琼脂性质。本文还讨论了浓度、pH、加热温度和时间,以及添加盐类对比多糖的影响。毒性试验证明,此多糖是无毒的,LD50>10g/kg。  相似文献   

7.
一株硅酸盐细菌的鉴定及其系统发育学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从南京地区黄棕壤中分离的一株好氧、革兰氏阴性、产芽孢的硅酸盐细菌NBT菌株,能产生丰厚的荚膜,具有鞭毛,能水解淀粉、产生吲哚、液化明胶,全细胞脂肪酸为硬脂酸C16∶0、软脂酸C18∶1(Δ9)和anteisoC15,DNA的G+C mol%为537%。16S rRNA基因测序和系统发育学分析的结果表明,该菌株与胶质芽孢杆菌B7519(Bacillus mucilaginosus)、土壤芽孢杆菌B7517(B. edaphicus)亲缘关系最近。该菌株与B. edaphicus B7517的总DNA杂交率为69%,在形态、生理生化特征上有差异,故可把NBT菌株定为Bacillus edaphicus的一个亚种。  相似文献   

8.
枯草芽孢杆菌(Baeillas subtilis) BF7658产生的a-淀粉酶(EC 3.2.1.1)在免疫学上与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产生的液化型一淀粉酶相同。 并且二者的a-淀粉酶的淀粉水解产物的层析谱带相同,分子量相等(约55000道尔顿),等电点相近(5.12和5.28);B.Subtilis Marburg 168a-淀粉酶分子量为64000道尔顿,等电点为6.12。因此,B.subtills BF7658产生的a-淀粉酶是液化型a-淀粉酶。因而建议将B.Subtilis BF7658改名为B.Amylolique]aeiens BF7658。  相似文献   

9.
以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SM-01作为出发菌株,通过研究5 L发酵罐中不同搅拌转速、通气量对菌株SM-01生产胞外多糖的影响,确定了最适的搅拌转速与通气量分别为600 r/min、2.0 VVM(每分钟通气量与罐体实际料液体积的比值)。在最适条件下,发酵液中胶质芽孢杆菌胞外多糖(BMPS)的质量浓度可达29.8 g/L。进而经DEAE-52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得到纯多糖。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多糖的分子量为4.4×10~6。红外光谱分析其含有酸性糖成分,经间羟基联苯法测定,其酸性糖含量为24.6%。采用气相色谱检测BMPS单糖构成为葡萄糖、甘露糖及半乳糖,摩尔比为3.2∶2.2∶1。  相似文献   

10.
芽孢杆菌E2菌株纤维素酶形成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芽孢杆菌E,菌株(Bacillus sp.strain E2)能在55℃下良好生长并在培养液中大量积累胞外纤维素酶(190 mu/ml培养液),所产生的纤维素酶为单一的CMCa se。对芽孢杆茁E2菌株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 该菌产酶的最适培养基装量为200ml/500mI三角瓶,最适起始pH为6 5,最适产酶温度为45℃,产酶高峰在培养时间8—12小时。E2菌株不能利用单一的无机氮源形成纤维素酶。酪蛋白是试验过的供E2菌株形成纤维素酶的最好氮源,其用量为3g/L。CMC—Na,纤维二糖,能作为碳源供芽孢杆菌E2菌株形成纤维素酶。高浓度的葡萄糖(8g/L)对芽孢杆菌E2菌株纤维素酶的形成有抑制作用。天然纤维素不能作为芽孢杆菌E2菌株形成纤维素酶的碳源。  相似文献   

11.
从热带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好氧、革兰氏阳性、不产芽孢的杆状菌株F8,该菌株含有MK11为主要醌组份;细胞壁肽聚糖的氨基酸组分为2,4氨基丁酸和γ氨基丁酸等;细胞壁糖组分为鼠李糖、半乳糖和葡萄糖;DNA的G+C含量为68mol%。16SrRNA基因测序和系统发育学分析的结果表明,菌株F8与驹形白色杆菌(Leucobacter komagatae)亲缘关系最近,其16S rRNA基因的同源率为96%。两者的总DNA杂交率为62%,生理生化特征也有差异,故可把菌株F8定为一个新种,即热带白色杆菌(Leucobacter tropicalissp.nov.)。  相似文献   

12.
灰树花多糖PGF-2的理化性质及化学结构的初步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仪器分析技术对灰树花多糖级分PGF-2的理化性质和化学结构进行了研究。灰树花粗多糖PGF经DEAE—Sephadex A-25柱层析分离得到一种多糖级分为糖蛋白质缀合物PGF-2,其多糖含量95.4%,纸层析及Sephadex G-200凝胶柱层析证实PGF-2为均一多糖;凝胶渗透色谱测定其数均分子量Mn为118 803 Dal,重均分子量Mw为119 612 Dal;经气相色谱分析PGF-2的糖基由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组成,摩尔比为1:2.35:1.22;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PGF-2的蛋白质由16种氨基酸组成。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谱证实PGF-2主要存在α型糖苷键。由β-消除反应推断PGF-2中多糖与氨基酸的连接方式以-O-Ser连接。  相似文献   

13.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野生型生防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枯草芽孢杆菌木糖诱导型启动子PxylR 序列,分别设计两对特异引物primers PxyF/R和primers gfpF/R,扩增获得了完整的启动子PxylR和-gfp基因序列。进一步以上述产物混合物为模板,以primer PxyF/primer gfpR做引物进行重迭PCR,获得了PxylR-gfp重组翻译融合表达盒。经SphⅠ和KpnⅠ完全酶切后,将PxylR-gfp表达盒分别插入大肠杆菌_苏云金芽孢杆菌穿梭载体pHT315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穿梭载体pRP22。相应的重组表达质粒pGFP315和 pGFP22转化枯草芽孢杆菌感受态细胞。前者在标准菌株168中得到良好发光表型,后者则在标准菌株168和野生目标菌株B916中均得到良好的发光表型。室内平板抑菌实验结果显示B916生防效果与出发菌株没有明显差异,遗传稳定性研究表明连续稀释培养约175代后,工程菌株稳定性为94%,质粒丢失频率低于3.5×10-4/代。  相似文献   

14.
芽孢杆菌原生质体作为质粒DNA转化的受体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B3F 7658,短小芽孢杆菌(B. pumilus) AS 1.940,巨大芽孢杆菌(B.Megaterium) AS 1.941,和多粘芽孢杆菌(B. polymyxa) AS 1.878等菌株,既不能作为染色体DNA的转化受体,也不能作为质粒DNA的转化受体。用不同量的溶菌酶处理这些菌株形成原生质体,然后加pUB110质粒DNA,经聚乙二醇6000(PEG)诱导,在含新霉素(400μg/ml)的DM-3再生培养基上恢复细胞壁,培养48小时后,转化子数为1.0 x 103一4.6×105/μg DNA。若同时用PEG和Ca2+ 离子诱导,转化子数可提高2—3倍。质粒pUBll0用EcoRI酶切后,转化子数大大下降(2.0×102转化子/μg DNA)。Eco RI酶切后,用T4连接酶连成环状,转化子数有所增加(1.7×103转化子/μg DNA)。  相似文献   

15.
利用淀粉的碱性蛋白酶工程菌的培养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70年代开始,国内曾筛选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 289、209两株产碱性蛋白酶的菌株。由于这两个菌株以葡萄糖为速效碳源,菌株产碱性蛋白酶的能力受培养基中总糖的制约,且两株菌易受短小芽孢杆菌烈性噬菌体PP_1—PP_10。的感染,因而不利于作为碱性蛋白酶制剂生产用菌。作者已从制革厂毛泥池中分离得到一株碱性蛋白酶产生菌——短小芽孢杆菌cl72,该菌株对PP_1—pp_10。噬菌体不敏感,对地衣芽孢杆菌pL_1噬菌体亦无交叉感染,是野生型的噬菌体抗性菌株。C172菌无淀粉酶基因,仍  相似文献   

16.
运用核磁共振氢谱(PMR谱) 对各类酵母的细胞壁甘露聚糖进行比较研究,在我国尚无报道,其中某些酵母也尚无文献记载。本文结果表明:1.同菌株的胞壁甘露聚糖PMR谱型的重复性很好。2.同种不同株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多糖谱型也相同。3.所测的二端芽殖酵母中完全型与不完全型菌株的谱型很相似, 如柠檬形克勒克酵母(Kloeokera apiculata)与葡萄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4.某些分类系统上来源较杂的子囊菌酵母如单宁管囊酵母(Packysolen tanophilus)、萤光威克酵母(Wickerkamiaflurescens) 与高糖固囊酵母(Citeromyses matritensis) 则体现了各不相同的谱型。 5.二株分自西双版纳的极为相近的类酵母(Saccharomycodes sp.)其多糖的(PMR)谱型与多糖的组分都彼此相同,有助于对它们的适当归类。这一切证明酵母胞壁多糖PMR谱型相似程度的比较是分类上较有意义的性状,有助于探讨亲缘关系,核实完全型与不完全型,也有助于对疑难菌株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阿魏侧耳酸提水溶性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热水浸提过的阿魏侧耳(Pleurotus ferulae)子实体中用3%的三氯乙酸提取出另一种水溶性粗多糖PFA,将PFA经Sevage法脱蛋白、透析、CTAB络合去沉淀后得多糖PF3。苯酚硫酸法测得PF3糖含量为94.1%;用光散射和GPC联机测得PF3重均分子量为1.965×10.6;用IR和GC分析了组成和结构,PF3由鼠李糖、木糖、葡萄糖、半乳糖和甘露糖组成,含有α-糖苷键。同时研究了PF3对核糖核酸酶的抑制作用,表明在浓度5mg/mL时其抑制率可达44.4%。  相似文献   

18.
从皖北盐碱地土样中分离到 011菌株 ,对其进行了菌种鉴定以及胞外碱性蛋白酶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011菌株符合地衣芽孢杆菌种的特征 ,但该菌芽孢端生、孢囊膨大、中度耐盐、高度耐碱 ,可在NaCl浓度为 13%和pH11的培养基中生长 ,这些特征又不同于该种几个模式株 ,因而将 011菌株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的一个亚种 ,命名为地衣芽孢杆菌砀山亚种(Bacilluslicheniformissubsp .dangshanensis)。该菌在发酵培养基中能产生较高产量的胞外碱性蛋白酶 ( 72  相似文献   

19.
工业生产上一般都采用物理和化学诱变的方法选育优良菌株,Foder和Schaeffer将种内细菌原生质体融合成功之后,用原生质融合方法育种的报道较多,所得融合子也逐渐应用于工业生产.本研究用产α-淀粉酶活力高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生产菌株和活力低、耐热性好的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进行原生质融合,选育出耐热高产的α-淀粉酶产生菌.1 材料和方法1.1 菌种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BF 7658,北京房山交道酶制剂厂生产菌株;Bacillus licheniformis ATCC9789,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保藏.  相似文献   

20.
絮凝剂BP25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活性污泥里筛选到一株巨大芽孢杆菌 (Bacillusmegaterium)A2 5,它能分泌胞外絮凝剂。用乙醇沉淀及SephadexS 50 0分子筛层析得到絮凝剂纯品BP2 5。通过Bradford反应、琼脂糖凝胶电泳及硫酸 酚法测定糖 ,证明BP2 5是一类多糖类物质。应用核磁共振技术证明其不含有糖醛酸。经三甲基硅醚和甲基化的气相色谱 质谱分析 ,证明多糖BP2 5含有葡萄糖和甘露糖两种单糖 ,其摩尔比为 4∶1。其连接键型包括α 1 ,6糖苷键和α 1 ,3糖苷键。由此推导出BP2 5可能的单元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