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探寻改性麦糟吸附三价砷离子As(Ⅲ)最适条件过程的复杂性,本文引入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对该过程进行建模,以发现实验过程中各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揭示该生物吸附剂对As(Ⅲ)吸附的最适条件和最佳效果。为了解决建模过程中数据采集不完整和可能存在的模型稳定性波动问题,引入了矩阵补全算法对受损数据进行补全。矩阵补全后的模型验证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吸附率相比,具有偏差小、稳定性高、有效性和实用性,为改性麦糟吸附三价砷离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砷污染的问题,研究了酸性条件下以臭氧做氧化剂氧化As(Ⅲ)的过程,考察了不同氧化剂、初始pH、反应温度和臭氧流量对As(Ⅲ)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气相比,臭氧氧化As(Ⅲ)快速、高效;pH为1~5内,氧化速率随pH增大;在(23~53)℃内,由于臭氧溶解度降低,氧化速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且在0℃时氧化速率很慢;在臭氧流量为90 mg/min以下时,氧化速率随臭氧通入速率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砷化氢多孔气敏电极的研制方法,以及As(Ⅲ)、Sb(Ⅲ)、Sn(Ⅱ)共存的溶液用硼氢化钾还原产生AsH_3、SbH_3和SnH_2的条件。混合的氢化物气体经过一个PorapakQ色谱柱分离后,直接测量砷化氢气体在金膜多孔气敏电极上被氧化的电信号,由所得到的峰电位谱图以确定试样溶液中AS(Ⅲ)的浓度。这是一种新的电化学分析方法,称为挥气电位法它适用于许多可以气化的物质,对于不同的被测物质选用不同的化学反应使之气化,例如S~(2-)使之生成H_2S,Hg~(2+)还原为Hg,Ⅰ~-氧化为Ⅰ_2等等,应用这种多孔气敏电极测定金属和水样中微量砷,文献中尚未见报导。  相似文献   

4.
应用计算机支持向量机算法处理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白血病死亡率的统计数据和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对应关系,得到明显的复相关关系。可以认为:砷(As)等元素含量与白血病死亡率负相关,汞(Hg)等元素则与白血病死亡率正相关。已知大量砷能致癌,但近年来发现少量氧化砷治疗白血病效果显著,其原因可能是微量砷能导致癌细胞凋亡,土壤中的微量砷和白血病死亡率的负相关似可据此解释。已知元素硒(Se)有明显的抗癌效果,而Hg对Se有拮抗作用。因此Hg含量对白血病死亡率的正相关也是可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5.
在兼顾吉林省公主岭地区土壤类型与样点分布的相对均匀性的前提下 ,采集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等土壤耕层 (0 -2 0cm )样品 70个 ,测定其全砷 (As)、铬 (Cr)和锌 (Zn)含量以及其它主要理化性质。采用经典统计学与半方差函数拟合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土壤砷、铬和锌含量的空间变异性。根据半方差函数的拟合结果 ,在ArcViewGIS软件的支持下 ,编制Scripts进行克里格插值 ,以此来揭示该区域土壤砷、铬和锌含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并探讨这些重金属元素与主要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砷在进入生物体后,可通过对基因损伤和基因表达等多方面的影响而发挥其毒性。本文运用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As3+与DNA4种碱基的配位作用。从理论上确立了As3+与4种碱基的配合特征和各种配合物的相对稳定性以及As3+对4种碱基配合的选择性。当As3+与碱基结合时,最多能与3个碱基配体形成稳定构型,我们共得到17个稳定的三配体配合物。其中,As3+与O和N所形成配位键As-O和As-N的键长范围分别为(1.76~1.85)?和(1.88~2.01)?。As3+与4种不同碱基作用时,倾向与鸟嘌呤发生配位反应,且易于结合位点羰基O处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7.
砷污染土壤在我国较为常见,是影响农作物生产的主要环境胁迫因子之一。本试验对两种砷污染土壤施用不同的尿素浓度后的研究表明:两种污染土壤的pH值在短期内都随着施入尿素浓度的增大而急剧上升,交换性As随着施用尿素浓度的增大同步增加。动态试验证实,pH值上升的现象是短期的,pH值在达到最大值后,缓慢下降,pH值下降幅度最大的阶段在3~4周时段;交换性As的含量与土壤pH值的变化密切相关,其变化趋势与土壤pH值呈正相关。生物毒理结果显示:短期内,施用尿素能显著增加玉米(Z.MaysL.)苗吸收污染的土壤中As。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BPA-NaOH-H2O体系中电离及沉淀溶解平衡,首先按照是否有Na2BPA·6H2O(s)沉淀生成,将其分为Ⅰ、Ⅱ、Ⅲ和Ⅳ区,并据此建立了该体系的平衡模型,利用所建立的模型模拟了体系中各组分随加入NaOH量的变化分布情况,为研究该体系中各组分浓度的分布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以特定BPA初始浓度(1.5 mol...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黑惠灌区猕猴桃生产基地土壤样品的采集、监测,依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作为评价标准,重点分析评价了对人体危害较大的重金属元素镉(Cd)、砷(As)、铬(Cr)、铅(Pb)等项目。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黑惠灌区猕猴桃生产基地土壤基本无重金属污染,适宜于猕猴桃的种植。HS07 a、b,HS08 a、b两处土壤样品镉(Cd)超标属轻度污染,主要是人为长期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所致。  相似文献   

10.
沉淀反应电位滴定的等当点,在经典的电位滴定法中总是由电位和溶液体积作图,从曲线的拐点、或一级微商、二级微商法来确定。本文从沉淀反应体系中离子浓度的平衡关系,研究了沉淀滴定过程中各种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数学表示式。并用电子计算机程序计算法求得了等当点体积(V_e)和溶度积常数(K_sp)。应用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滴定体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外曾有人用氯胺—T电极直接电位法测定过砷,但灵敏度低,线性范围亦较窄,方法尚不成熟。因此,目前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砷大多采用间接电位法或电位滴定法,国内已见报道的有硫化银电极电位滴定法和氟离子选择电极间接电位法,但最低只能检测到6ppm和50ppm。我们用碘离子选择电极对电位滴定法和间接电位法测定砷(Ⅲ,Ⅴ)的条件进行了较详细地研究,砷的浓度低至0.08ppm和0.015ppm仍可分别进行定量测定,分析范围亦较宽,而且仍然具有离子选择电极法简单、快速和成本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处理铜砷滤饼的简易方法,首先在弱酸条件下直接浸出铜砷滤饼中的砷,将含铜浸出渣返回冶炼流程;使用生物氧化产生的硫酸铁溶液对浸出液进行吸附沉淀,将砷转化为稳定的固体废渣。研究了铜砷滤饼的浸出条件,包括处理时间、温度、pH等,结合对浸出渣的XRD、SEM及能谱分析,确定了最佳浸出条件;随后添加硫酸铁溶液沉砷并用石灰中和,并比较了采用生物氧化法制得的硫酸铁溶液与化学试剂溶解产生的硫酸铁溶液的除砷效果,证明采用生物氧化三价铁溶液沉砷效果要好于普通化学试剂溶解产生的三价铁溶液。  相似文献   

13.
电位法测定砷大多采用间接电位法和电位滴定法。国内已见报道的有硫化银电极电位滴定法、氟离子选择电极间接电位法、碘离子选择电极间接电位法和电位滴定法。国外曾报导用氯胺—T 电极直接电位法测定过砷,国内似未见报道过直接电位法测定砷。本文用 BiAsO_4修饰电极直接电位法测定砷获得成功,并且测定了美术琉璃样品中砷含量,结果令人满意。方法检测限为5×10~(-6)mol·L~(-1),精密度(变异系数)为4.71%,回收率为98.88~108.78%。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用网格布点法在奎屯垦区三个团场共采集土壤样品67个。通过对土壤中砷的测定,利用地统计学方法与GIS技术研究了该区域土壤(0~20cm)砷的污染状况,对土壤中砷的分布进行了探讨,并对砷在土壤中的含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奎屯垦区土壤砷含量为10.31~33.99mgkg-1,平均值为20.21mgkg-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2mgkg-1);在所调查的67个土壤样点中有14个点超过了农田土壤环境的二级指标,超标率为20.90%,有29个点达到了警戒值;土壤砷含量大于25.00mgkg-1的区域主要在127团的东北部和西南部,128团的西北部和中部,在129团的西部和东南部也有零星分布。  相似文献   

15.
VB中的键盘响应事件有三个:KeyPress,KeyDown 和KeyUp,其原形分别如下: KeyPress (KeyAscii As Integer) KeyDown (KeyCode As Integer, Shift As Innteger) KeyUp (KeyCode As Integer, Shift As Integer) 对于可打印键,我们一般用KeyPress过程,而对于非打印键,则用KeyDown和KeyUp.其中,参数KeyCode是非打印键的虚拟键码,KeyAscii是可打印键的ASCII码,例如字母A的ASCII码为65,回车键的ASCII码为13.对于非打印键,如上箭头、下箭头等,其ASCII码不存在,我们可用虚拟键码来与其一一对应.下面列出一些常用非打印键的虚拟键码(表1),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化学热力学为基础,利用Fact Sage软件对煤气化和燃烧过程中砷元素的迁移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砷元素迁移的主要因素,当温度为1000°C时,挥发率接近100%,压力对砷的迁移没有显著影响,而微量元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及硫元素可以抑制砷元素的挥发。  相似文献   

17.
砷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存在砷污染问题,因此有关砷污染的研究与控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了土壤砷污染的产生原因及污染状况,重点集中在探讨土壤中的各种矿物质对砷吸附行为的作用机理。这些矿物质包括铁铝氧化物和氢氧化物、锰氧化物、黏土矿物和碳酸盐类。关于砷在各类矿物质上的吸附机理,普遍接受的观点认为:砷氧阴离子与矿物质的表面发生了配位体交换过程并通过共价键的作用,形成了表面配位体。表面配位体以内层双齿双核鳌合形式为主,受矿物质的种类、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等因素的影响,外层吸附和其他鳌合状态可能存在。砷在土壤矿物质上的吸附效果强烈依赖于体系的pH值,这与吸附的理论模型和数学计算结果相一致。矿物质的种类、组成、结晶状态和表面积等影响了砷的吸附过程和吸附效果。土壤中存在的各种阴阳离子通过与砷阴离子竞争吸附位而影响砷在矿物质上的吸附。  相似文献   

18.
谭良  罗一帆 《计算机科学》2010,37(1):271-274
液体中的沉淀现象是自然界和科学研究中的普遍现象之一,用计算机真实地再现沉淀现象对研究沉淀过程、掌握沉淀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粒子系统方法,提出了沉淀现象的数学模型,详细描述了沉淀现象的实现过程,并讨论了沉淀现象实现过程中的实时性优化方法和真实感增强技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简单有效,易于理解,模拟的沉淀现象满足实时性和逼真性的要求,而且具有较好的通用性,根据需要稍做修改即可用于多种场合的沉淀模拟。  相似文献   

19.
《传感器世界》2012,(9):56-56
砷是饮用水中主要的污染物之一,人们若长期饮用含砷的水可导致慢性砷中毒,会严重影响肌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饮水水质标准》中砷的限值为10ppb(0.01mg/L)。为了控制砷污染,需要发展快速有效的砷检测方法。目前商用的砷检测试剂盒是在传统的砷斑法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存在测试时间长、操作步骤繁琐等  相似文献   

20.
9.SetZoomRect 语法:SetZoomRect(left As Long,top As Long,rightAs Long,bottom As Long) 说明:将影片中指定的矩形区域放大到控件的大小。left(左)、top(顶)、right(右)、bottom(底)的坐标值是相对于控件中的影片有效位置计算的。注意哟,这个函数是从影片的有效区域的左上角开始计算,而不是控件的左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